楼主: 西溪人

推荐《歙县西乡方言》一书

[复制链接]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09: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谜    语
谜语是一种用来暗射某些事物的性状或文字的形态笔画,供人所猜测的一种隐语。猜谜时,最重要的是供人猜测的谜面,不仅要确实能暗射谜底,而且更要求浅显易懂。本书搜集了一些谜底是歙县和徽州区的一些地名的谜语,颇有地方色彩。另外还有打一字和打一物的,也都是一些和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
1)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打铜钉。(打一物:星星)
2)不洗不邋遢,越洗越邋遢。(打一物:水)
3)鈚【pí】鈚薄,薄薄鈚,千人万人掇(拿)不起。(打一物:影子)
4)千根线,万根线,跌下地,看不见。(打一物:雨)
5)月亮地下撑伞。(打一地名:棠樾)
6)闿闼里看人。(打一地名:舍头)
7)秤砣跌下井。(打一地名:定潭)
8)两个打一个。(打一地名:沙溪)
9)老婆打老公。(打一地名:溪南)
10)吃饭不用筷。(打一地名:潜口)
11)讨饭不进村。(打一地名:梅村)
12)新人不上床。(打一地名:稠墅)
13)四四方方一局棋,马炮将军士象齐。兵兵卒卒都不缺,要问到底是何谜?
(打一字:软)
14)西川刘备是英雄,关张二人坐当中,小小子龙救阿斗,诸葛先生借东风。
(打一字:飘)
15)一点一刁,王字罣【guō】腰,龙灯过海,哧忒【téi】哧尻【kāo】。     
(打一字:馮)
16)端午不在外,中秋不在家【gò】。(打一调味品:大蒜)
17)一对姑娘一样长,一样叻打扮【bǐn】,两样叻心肠。(打一烧火用具:火钳)
18)勼【jíu】牛不换塝【bǎi】。(打一地名:东山)
19)两尺布头做件背褡。(打一地名:唐贝)
20)好西不西,好北不北。(打原歙县北乡、西乡两处地名各一:呈坎、灵山)
   21)一点一画【wǎ】,笃下两只小鸡【jǐ】噆(啄)麦。(打一字:六)
   22)拍瓎轰轰,黄蛇出洞。(打人一生理现象:解大手)
   23)一口咬塌(掉)牛尾巴。 (打一字:告)
   24)两只看门狗,守在大门口,看着有人来,赶紧往里躲。 (打人一排泄物:鼻涕)
   25)嘴上贴封条。  (打一地名: 上丰)
   26)屄上贴膏药。  (打一地名: 下丰)
   27)三人同日器(去)看花。   (打一字:  春)
   28)古有,今冇;右有,左冇;跳有,走冇;高有,低冇;凉有,热冇;
哭有,笑冇;哑有,聋冇。   (打一字:   口)
   29)远看高山落白雪,近看毛驴驮石灰。   (打一头部皮肤病:癞痢头)
   30)上半年吃塌(掉)下半年叻(的)粮。    (打一地名:赤坎)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08: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    语
千百年来,在日常生活的相互交流当中,西乡人在口语中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形式既简洁,而又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普通话中所指的成语。它们大多用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典故或出处。有些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三请四接”、“前世一结”等。有的则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舂米老虎”、“捉猪上凳”等。这里权且收集一部分,仅供大家参考。
1、三请四接                          处事拖拉,要人多次邀请、催促。
2、干【guàn】巴打蜡                              形容既粗糙又焦黄。
3、舂米老虎                    表面装着若无其事,内心早已虎视眈眈。
4、干【gào】炒螺丝             沒有丝毫理由,却无理取闹,从中作梗。
5、捉猪上【xíu】板凳                   强迫别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6、托鬼问病                            找最不该找的人来为自己办事。
7、老木丁东                                        形容人反应迟钝。
8、七扯八拉                                    不相干的攀扯和闲谈。
9、三锅两铫                      意见不统一,各人单独搞自己的套路。
10、三锅两铫                       一家人分开各自单烧,亦喻指不统一。
11、三一三余一、二一添作五                             财物平均分配。
12、寻事会武                                       没事寻找事由滋事。
13、欺三待两                                       比喻对人厚此薄彼。
14、无冬季夏                                 四季不分,不管任何时候。
15、斤斤如礼                                       办事过于按部就班。
16、越扶越醉【jǚ】                           越好好待,反越不成体统。
17、心翻呶呶                         对污秽物、污秽话所持的不良反应。
18、顺风佗旗                                     一味地附和盲从别人。
19、吸气哈咻                                     形容吃力而气喘吁吁。
20、吃到碗里,望到锅里                           贪心沒有满足的时候。
21、当着不着                               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
22、捭缸打舍                                       借摔掼东西来出气。
23、拖钉挂铛                             形容衣裳破破烂烂衣着不整齐。
24、快搭快砌                                     手脚麻利、动作迅速。
25、粗机赶烂                                     做事马虎、不负责任。
26、瞎讲瞎嚼                                 不负责任、信口胡说八道。
27、七死八遭瘟                                     被人整得狼狈不堪。
28、杂滥古董                                       指名目、品种繁多。
29、前世一结                                 喻指怨恨、困难无法化解。
30、皱皮打裥                                       物表不平、多皱纹。
31、结魔结孽                       看到别人做坏事所表现出的愤愤不平。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08: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32、一板一眼                                   办事规规矩矩,不马虎。
33、一家一计                                     一家单独住一座房子。
34、三亲六眷                                             泛指众亲戚。
35、七乌八黑                                             形容很黑暗。
36、痴而带废                                 愚笨而又顽皮,不上理路。
37、骨头作胀                             指责别人无事生非,想挨打了。
38、厚皮老脸                         形容胡搅蛮缠,死不要脸的无赖相。
39、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难看。
40、一头耷脑                                             从一开始起。
41、凶头摆脑                                           形容态度生硬。
42、临街火夜                               形容别人急切地去办一件事。
43、冤家凑巧                                         不想碰着而碰着。
44、狗皮倒灶                                           懊悔、倒了霉。
45、死吃闷胀                                             贪婪地瞎吃。
46、毛技咔烂                                               表面粗糙。
47、正儿八经                                           指严肃而认真。
48、鬼打罗魇                                   指漫不经心、敷衍了事。
49、冰锅冷灶                           饭还没烧,要做的事还没有动静。
50、过门关节                                           事情详细经过。
51、堆山满地                                           东西装得太多。
52、装痴带騃                                             假装不知道。
53、好吃懒做                                         形容人又馋又懒。
54、吃饭夹菜                                 比喻举手之劳,非常省力。
55、开冰大【dě】冻                             形容很冷,温度非常低。
56、起毛起刺                                         故意找碴、滋事。
57、鬼话三千                                     专说假话,不说真话。
58、鬼头贼脑                 形容行为偷偷摸摸怕人发现,不敢光明正大。
59、拖丁挂溲【sǒ】                                       做事不麻利。
60、古里古董               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并讨厌。
61、死哩一七                                           比喻无动于衷。
62、糠簍跳米簍                                     生活条件由差变好。
63、一铺滥摊                     比喻事情沒有结束便中止、摆放不整齐。
64、死命大【dǎo】爷                                  埋怨做错事的人。
65、五早八早                                           形容时间较早。
66、七七八八                                 比喻样数种类很多或事多。
67、流逑带怪                               指人的行为不轨,坏点子多。
68、大【dě】脚装小脚                     有能耐,但却在人前佯装不行。
69、瞎眼鸡吃曌【zǎo】谷                      形容因碰巧而得到的利益。
70、青花绿眼                                           形容鼻青脸肿。
71、碍手碍脚                     遇事不顺、受阻,亦指环境杂乱伸不开。
72、有滋得味                                   如实办事,不多吃多占。
73、硬吃硬驮                                     后果自负,无可分担。
74、烂潦孤寡【guá】                              衣衫褴褛,不务正业。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75、画龙画虎                                   没有规律的乱写和涂鸦。
76、朝天倒窖                                       不整齐,沒有秩序。
77、一塌刮子                                         各个部分的总和。
78、猪拖狗啖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79、拼死赖命                                     竭尽自己的最大能力。
80、空空如野                                   一无所有,什么也沒有。
81、一时三刻                                     形容时间很短、马上。
82、一排散板                                   指物件损坏、散落不堪。
83、嚼蛆割舌                                       批评别人说话离谱。
84、碍理碍事                                           妨碍别人做事。
85、夹尿【xī】夹屎                               好多事情挤到一起做。
86、脚动【dán】手动                      撩人、打人、乱动别人的东西。
87、密大【dǎo】其祜【gū】                              形容很密很多。
88、乌鸡卖柴                                   随身携带的杂物不整齐。
89、满囤【dān】四处                              形容很多,遍布各处。
90、一概二五                           所有,不管好的、差的全部在内。
91、溜之跟车                                         偷偷地不辞而别。
92、无【mū】事无挠【nài】              沒有任何牵扯,也沒有从中作梗。
93、佯不兮兮                                   形容随随便便,不紧张。
94、扁毛畜【qě】牲【sà】                   喻指所作所为没有人性的人。
95、红红里绿                                           形容颜色鲜艳。
96、浮天海盖                                         漫无边际的言行。
97、省【sá】油灯草                                     形容安分守己。
98、游魂闯【cǒ】死                               闲游放荡,到处乱窜。
99、五流七散                                           形容分散各处。
100、掀天落地                                       东西露天沒有遮盖。
101、三不搭五                   行为不规范、也指人的身分跟衣着不般配。
102、装佯痴相                                     弄虚作假,装腔作势。
103、癞痢重癖                       东西重叠摆放、事情积压不及时处理。
104、尖头把戏                                   爱耍小心眼、长相难看。
105、巴里巴匝                                           形容表面不平。
106、精根密缝                             形容人对某件事所专心的程度。
107、急煞火辣                                     指人的心情非常紧张。
108、紧关犹友【yěn】                            物和物之间相互很紧凑。
109、狗转【quě】锅面                        形容人为某事经常到某地去。
110、大呆嘘嘘                                           形容过分呆板。
111、干蛮滋滋                                         勉强、尽力而为。
112、铳头铳脑                                     说话态度不好、生刺。
113、多谢一家【gǒng】                               带有讥讽性的感谢。
114、好不赖【lāi】赖【lài】             原来就挺不差的、本就平安无事。
115、一拍密缝                               形容物体之间大小十分般配。
116、福气滔滔                             形容富有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
117、四村八处                                   指周围附近的许多村庄。
118、讨饭膙婄【bù】                   指将好不容易讨来的东西送给别人。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9: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75、画龙画虎                                   没有规律的乱写和涂鸦。
76、朝天倒窖                                       不整齐,沒有秩序。
77、一塌刮子                                         各个部分的总和。
78、猪拖狗啖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79、拼死赖命                                     竭尽自己的最大能力。
80、空空如野                                   一无所有,什么也沒有。
81、一时三刻                                     形容时间很短、马上。
82、一排散板                                   指物件损坏、散落不堪。
83、嚼蛆割舌                                       批评别人说话离谱。
84、碍理碍事                                           妨碍别人做事。
85、夹尿【xī】夹屎                               好多事情挤到一起做。
86、脚动【dán】手动                      撩人、打人、乱动别人的东西。
87、密大【dǎo】其祜【gū】                              形容很密很多。
88、乌鸡卖柴                                   随身携带的杂物不整齐。
89、满囤【dān】四处                              形容很多,遍布各处。
90、一概二五                           所有,不管好的、差的全部在内。
91、溜之跟车                                         偷偷地不辞而别。
92、无【mū】事无挠【nài】              沒有任何牵扯,也沒有从中作梗。
93、佯不兮兮                                   形容随随便便,不紧张。
94、扁毛畜【qě】牲【sà】                   喻指所作所为没有人性的人。
95、红红里绿                                           形容颜色鲜艳。
96、浮天海盖                                         漫无边际的言行。
97、省【sá】油灯草                                     形容安分守己。
98、游魂闯【cǒ】死                               闲游放荡,到处乱窜。
99、五流七散                                           形容分散各处。
100、掀天落地                                       东西露天沒有遮盖。
101、三不搭五                   行为不规范、也指人的身分跟衣着不般配。
102、装佯痴相                                     弄虚作假,装腔作势。
103、癞痢重癖                       东西重叠摆放、事情积压不及时处理。
104、尖头把戏                                   爱耍小心眼、长相难看。
105、巴里巴匝                                           形容表面不平。
106、精根密缝                             形容人对某件事所专心的程度。
107、急煞火辣                                     指人的心情非常紧张。
108、紧关犹友【yěn】                            物和物之间相互很紧凑。
109、狗转【quě】锅面                        形容人为某事经常到某地去。
110、大呆嘘嘘                                           形容过分呆板。
111、干蛮滋滋                                         勉强、尽力而为。
112、铳头铳脑                                     说话态度不好、生刺。
113、多谢一家【gǒng】                               带有讥讽性的感谢。
114、好不赖【lāi】赖【lài】             原来就挺不差的、本就平安无事。
115、一拍密缝                               形容物体之间大小十分般配。
116、福气滔滔                             形容富有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
117、四村八处                                   指周围附近的许多村庄。
118、讨饭膙婄【bù】                   指将好不容易讨来的东西送给别人。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9: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是立夏节,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小孩要称体重,家中的人要吃豆豉[即半干的煮咸黄豆]。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119、放达直心                                         不必顾虑、担心。
120、听武听威【wǎi】                              放达直心,尽情消受。
121、裹理裹玏【lé】                       穿戴不整齐、办事没有条理性。
122、鬼摸哩头                                       形容处事沒有头脑。
123、算筋算骨                             形容过分精打细算、生怕吃亏。
124、穷心饿狠                             比喻不仅贪婪,而且味口很大。
125、穷饥无赖         因穷困或遇事潦倒失意,而故意刁钻泼辣,不讲道理。
126、清水茅司                               形容沒有丝毫的外块和油水。
127、问铜问铁                                 不管再怎么问,也不回答。
128、碎无支渣                                       没有完整的,很碎。
129、金光老屌             遇事不肯放手让别人干,珍惜自己的东西、吝啬。
130、会蹦会跳                                     有出息,活动能力强。
131、会吃会做                                         身体好,不懒惰。
132、明注明财                             经济上不含糊,该怎样就怎样。
133、粘污暠【gǎo】溲【sǒ】                        形容不果断、很相连。
134、蹭死蹭活                                     形容沒干劲、磨烊工。
135、行哩行鏊                                           比喻态度恶劣。
136、懊里懊糟                               指很不顺心,不知如何是好。
137、拗起拗倒                                 比喻左右不是,不听劝阻。
138、邋哩邋遢                                         很脏,不讲卫生。
139、折磨折孽                 比喻不做好事,遇到难堪和不顺心时的自叹。
140、缩头缩脑                                   遇事不大方,不敢向前。
141、气咻哈咻                                             形容气很急。
142、七搭八搭             形容过分主动与人联系,亦指与人发生暧昧关系。
143、云里雾里                               指虚无缥缈,不明事态真相。
144、痴不呆呆                                       形容脑子反应迟钝。
145、跌股啰啰                                       指在人前当面现世。
146、笨不号号                                     指言行举止均不灵活。
147、朱砂式式                               形容一反常态,脑子有问题。
148、俏怪丽丽                               形容人小巧玲珑,非常好看。
149、直肚直肠                                     有话直说,毫不隐讳。
150、三人六面                                 喻指一种人多的特殊场合。
151、争【zà】多论【lǎn】少                比喻不服气,申辩分配不公平。
152、三姑六婆           指民间那些较为引人讨厌的、多管闲事的多事女人。
153、花里花色                                   鬼主意多,不安分守己。
154、花暴【bǎi】里啦                              颜色的多样化、很美。
155、紧关优柔【yěn】              既紧密相联,又宽敞、舒展,大小合适。
156、乱屌插花                                 乱搞一气,办事沒有头绪。
157、俺婆家叻                                     不当回事,不用珍惜。
158、空手离【lǐ】脚                             指沒有任何牵带和累赘。
159、一桶糖似哩                                   自己感到满足、得意。
160、放大直心                                         放心、毫无牵挂。
161、整杲整日                                 全工作日一点也不打折扣。
162、前生哭到后世              形容经常哭、好【hào】哭、且哭的时间长。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8: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163、一步三回头                                   形容恋恋不舍的情感。
164、屌作龙叫                                     比喻根本不可能实现。
165、皋【gǎo】床赖席                                指睡醒了还不起床。
166、弯弓翘绕【niǎo】                           形容物件形状怪异难看。
167、挖壁寻牛蚣【即:蜈蚣】               形容无事找茬儿,挑别人毛病。
168、干【guǎn】巴【bõ】打蜡                             形容干燥枯竭。
169、罗罗七次               形容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几个人或几件物品。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0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西乡方言》之序
    方言,别称土话、土语,是只仅在某个地域使用的语言。我国地域广宽,地形复杂,人口较多,方言的种类很多,全国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称为次方言),甚至再分方言小片。徽州方言属吴方言区,古徽州地域属吴国,居民主要是越人。可是从晋朝以后,中原移民逐渐成为徽州的主体居民,与北方方言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徽州是一个特殊的方言区,于是有现代学者把徽州方言单独分区,叫徽语区。在徽语区内,又分为歙县话、休宁话、祁门话、黟县话、绩溪话。徽州高山阻隔,河道密布,居住分散,十里不同俗,隔岸不同音。由此派衍出各种地方方言,如歙县话又分为歙县东乡话、歙县南乡话、歙县西乡话、歙县北乡话。四乡之下还可细分,如歙县南乡话又分王村话、深渡话、街口话、梓杞里话等。梓杞里话还可再分梓杞里外截话、梓杞里里截话等。正如清末徽州知府刘汝骥依据徽州社会调查所著《陶甓公牍》一书所说:“歙地多山,方言阅数里而一变:下西乡一带较平旷,故自潭渡、郑村至岩寺、长龄桥以上,迤逦二十余里,乡语略同。上西乡则悬殊矣。东乡方言亦不甚相远。惟南乡边境,与北乡黄山深处,出言意不易晓。总之,音以近郭为客,去城愈远,言之相去亦愈远。绅士及惯旅行之商界中人,往往能说普通官话,然亦有宦游数十年仍操土音者。”
西溪汪育真先生在完成《采白故里——西溪村文化志》之后,又撰成《歙县西乡方言》专著,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我曾亲耳听到某高层媒体人发出的内心的感慨,他说你们歙县文化太深厚,真是了不得,随意找一位村老聊天,都能讲一大通历史文化,抑或碰到的就是位村志、族史、宗谱的编著者,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汪育真先生就属于其中的一位。汪育真先生在《歙县西乡方言》后记中说:“我觉得介绍一种方言,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语言研究保留一点参考资料,有必要,很值得!”简直太值得了,方言研究对语言学,如语音、语法、词汇、汉语史,对相关人文学科学,如移民史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地名研究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歙县西乡方言》用50个类目,挖掘整理介绍了语节明快、语词形象、语意丰富的歙县西乡方言,并透露出许多远古文明信息。比如书中“官客”、“堂客”两词,就浓缩了歙县风俗、歙县人经商的许多信息:“官客”是妻子介绍丈夫时的称谓,也泛指已婚男人。旧时,徽州男人多数外出经商,其中很多人数载不回家,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妻子就把丈夫当作了“客人”看待,而西乡方言将称丈夫为“官人”和丈夫亦是“客人”中的“人”字都略去,创造了“官客”一词;与其相应,“堂客”是丈夫介绍妻子的称谓,也泛指已婚女子。旧时,妇女受“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的束缚,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成天忙于家务,洗衣做饭,没有时间也沒有资格上得厅堂,尤如“堂前的客人”,于是有了西乡方言“堂客”一词。
捧读《歙县西乡方言》,其文行云流水,柔美之至;再读,犹如品尝西乡民俗文化大餐,回味无穷;细读,在我这个不懂方言的人看来,汪育真先生对方言的理解、把握、研究相当专业。是为序。

                                                         胡武林
                                                                   壬辰年六月


(序作者为歙县党史地志办公室主任,《歙县志》主编,安徽省徽学会理事)

32

主题

512

回帖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积分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 序
方言,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土语”,方言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古老的徽州,山多地少、居住分散、交通闭塞。那时候,当地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地人交往。他们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给事物一个名儿,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行,形成有别于外地的固定词汇,日而久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通用的“土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言”。徽州,仅有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块小范围内,就有各自明显不同的“方言”,达五、六种之多,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可以说,这也是徽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
日常生活中,徽州各地老百姓都用自己的“土语”相互交流,这些“土语”外地人是根本无法听懂的。如歙县人就很难听懂休宁、祁门、黟县的“土语”,就是在同一个县,其“土语”也有一些差别,如歙县就有东、南、西、北乡话,有的甚至于同一个乡镇,相隔不到一里,但在话音里也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徽州人是如何与外地人交流呢?明清以来,徽州出外经商的人日益增多,交往当中迫使他们必须学会外地语言;另外徽州人向来重视教育,从小就有读书的习惯,读书人就比较容易学会外地语言。一般来说,徽州人打从青少年起,就都掌握有两种语言:一种是与当地人交流的土语(方言);一种是和外地人交流的非标准的、带当地口音的普通话。懂得一些方言,对深入研究徽文化和当地民情风俗是有一定帮助的。
方言同样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一项精神财富,可以说诸多方面都脫胎于古代汉语;普通话则规范于现代汉语,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本身就有不同,那么无形中使得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分布在安徽南部与浙江交界地带的歙县、休宁等原属徽州府所辖的地区,处于吴方言区和北方方言区的交接地带,受这两方言区的影响较大,继而形成为一个很独特的徽州方言区。况且,这个方言区的人们,与我国有些方言区的人们有所不同,大家都还会说一种带有当地乡音的普通话。鉴于这一带语音特点突出,内部差异复杂,人们曾考虑把它独立成为一个方言区,叫皖方言(全囯可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方言区,皖方言现划分在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内。专业人士詹伯慧先生则认为:“皖南歙县一带方言,到底该不该归到江淮方言中,也还是值得研究的。”)作为皖方言中一小支的歙县西乡方言,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西乡话”来说,同样也有自己的特点。《歙县志》(2010年版)在“方言”章里作了介绍:“歙县方言是既有异于他县,又有别于普通话的音韵纷繁复杂的一个语群,有很多明显的特点”。无可置否西乡话当然也包括在内,到底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呢?
一、象声词或象形词比重较大。如普通话的“打雷”,西乡话说“打拍瓎”,是由雷声和闪电的光亮形态演绎而来,並由“打霹雳”的声调变异演化而成;
二、儿化音基本退化,代之以“叻、唉、呐、嘞、勒、哇、嗯、哩”等尾音。如普通话的“去哪儿”,西乡话说“器(去)徕哩”。各种尾音方言,通常都在对话时出现,如问:“你吃饭不蒜(即:沒有)”?答:“吃叻勒”;
三、词汇、声调差异极大,而且与距离远近毫无关系。如普通话的“打瞌睡”,西乡话说“舂米”。如普通话的“怎么”,西乡话则说“夏定”;再说“夜晚”一词,普通话说“yè wǎn”,歙县城里话说“夜间(yǎ gà)”或“到夜(dǎo yǎ)”,西乡话说“夜间(yei gào)”或“到夜(dǎi yei)”,东乡话说“夜间(yǒu gò)”或“到夜(dē yǒu)”,南乡话说“夜间(yěi gān)”或“到夜(dáo yěi)”,北乡话说“夜间(yēi gáo)”或“到夜(dāi yēi)”,黄山话说“夜间(yěi gào)”或“到夜(dǎ yěi)”;还有这“算”字,普通话读“suàn”,歙县城里话读“sǒ”、东乡读“sě”、南乡话读“sǒng”、西乡话读“sǎn”、北乡黄山一带又读“sǎi”;歙县城里话所说的大(tǎ)家(gà),东乡话说大(tě)家(gō),南乡话说大(dǎ)家(gān),西乡话说大(dǎo)家(gò),北乡话说大(tǎo)家(gō),黄山话说大(tǎ)家(guò);歙县城里话说的大(tǒ)家(gà)庭(tiāng),东乡话说大(tě)家(gō)庭(tèn),南乡话说大(dǒ)家(gà)庭(dēi),西乡话说大(dě)家(gò)庭(dīn),北乡话说大(tě)家(gō)庭(tiāng),黄山话说大(tē)家(guò)庭(tēi);
四、读音声调都比较硬。如普通话的“去不去”,西乡方言讲“器不器(器读【qǐ】),而且后边的“不器”二字声调特别高吭有力,且大多带有拖音。因为声调的变化,语言的口气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普通话的“去不去”,通常是温和的询问式口气,而方言中的口气却变成了硬邦邦的责询式口气;
五、很多词汇、词组有音无字。用现代汉语表述,会语音转变,唇齿不清,词不达意。如普通话的“骂人”,西乡话则说“呔人”,普通话的“被人骂”,西乡方言则说“佗呔”。
六、形容词中有一些不具有实在意义的成分,如:“老老高”中的“老”、“拍拍密”中的“拍”、“曼曼软”中的“曼”。
七、零声母的字沒有普通话多;
八、在西乡方言的语音中,其韵母中所含单元音韵母成分的比例比普通话高;
九、通过声调的变换来体现对小动物的爱称;
十、句子中有状语后置、补语置于宾语后……等许多与普通话不同的语法特点;
十一、口语中有许多附加成分和词尾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别;
十二、采用形容词、动词、名词、量词、象声词的重迭来突出词汇的含义或语法意义;
十三、民间有极丰富的、带有格言性的谚语、成语、歇后语和许多趣味性很强的民谣儿歌、谜语有待挖掘整理。
当然还有不少独特之处,有待在其它篇章再作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拥有这些特点的方言,不但难于让不同区域的人群理解,而且还有容易被不同区域的人群误解的一面,所以说,研究探讨“歙县西乡方言”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相当有趣味。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解放后的几次移民(1958年的新安江库区移民、改革开放后的出山务工移民),使得方言互相渗透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因此,纯正的歙县西乡方言也越来越少,有些还越来越趋向普通话。现在就有许多年轻人说起西乡话就不那么十分标准:如将“深圳(sàn、zǎn)”讲成“xìn、jǐn”;将“物理(wǎi、lí)”讲成“wǔ、lí”;将“早读(zái、dě)”讲成“zái、dǔ”;将“简单(gáo、dào)”讲成“jiě、dào”;“堨田(fǎi、dēi)”讲成“fǎ、dēi”…… 。眼下,歙县西乡方言在语音上已经为普通话、南乡话有所渗透,久而久之,若干年后纯正的歙县西乡方言将有可能消失。这一问题看来不得不提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作为一位西乡人的我,更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予以抢救。
下面就根据我所知道的,谈谈我对歙县西乡方言中的部分语音特点、语法特点和词汇特点所持有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相关词语另外还有文字解释。顺便也搜集一些常用语和西乡部分名人的书信、文章及歌词,以供同志们予以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