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双子客

《赣鄂四县汪氏统谱》简介

[复制链接]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1-13 18: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沉浸此主题中,而不觉月上中天,——几个小时过去了。
      袭人的倦意掩不住内心的兴奋,——太精彩、太迷人了!
      为什么使人如此忘情,——直如贫困者置身宝山只一人·················
      从诸谱序到族规家训,从“文职武官至新人俊彦;——言言系心,字字珠玑!
      多么珍贵的文献资料啊!——虔诚感谢传谱人!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1-13 1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子客本家:您好,     
        看了本家的《学子须知。三字经》,感受颇深,文章从各个方面 引导、规范了一个小学生的做人标准,——从尊老爱幼到苦学成才;从遵纪守法到言谈举止;从晒衣凉被到整洁健康·,从勤动脑思进取到重仪表做强人··等等,···············”入我彀中”想不成才都不行!!简直可与古賢之《弟子规》、《名賢集》媲美!应向全国提议:载入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广泛推广!!
       恭贺!并至以敬意!
       顺祝,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6: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根远本家的热情鼓励!!!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本家,此专题好久未与大家见面了。从今天开始,陆续发些内容上来。望多多关注。


                                                                                                                                                                                                   

                                                                                                     第十二章  传赞存目

         在宗谱中,人物传赞特别多。不仅名人有传,就是平头百姓中,子为父作传,孙为祖作赞,也随处可见,从中可窥见我汪姓族人思亲孝祖之情,慕贤敬士之意。
         此次重辑族谱,按理应该将老谱中的传赞悉数付梓。无奈传赞篇数特别多,粗略计算,在“丛盛堂”民国二十二年癸酉重修本中,仅卷二就有传89篇,而该堂公元1989年己巳重修本中,也有42篇。在“聚林堂”民国二十五年丙子谱中,有传赞(含墓誌铭)382篇,而该堂公元1989年己巳本中也有9篇。湖北通山“忠孝堂”有传、赞、碑铭72篇。修水庙岺“忠孝堂”族谱中也有传赞49篇,几处加起来,共有643篇之多。显然全部重印实属困难。
       但是,老谱传赞中的传主,除名人外,即使是平头百姓,也是一方之能人,是优秀者,是卓有声望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虽不惊天地而泣鬼神,却也可歌可泣,感人至深。如果不让他们的英名继续留传下去,那真是于理不合,于情不恭,编谱何用?想来想去,我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每庄中挑一、二篇文笔较好,事迹较突出且有代表性的传赞全文刊出外,其余的只登出传主及作者的名讳(即“存目”)。让传主与尽孝者一道名垂千古,光照后人。
        这算是一种尝试,不知妥当否?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6: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和公原传

    公字君睦,生而颖异,沉勇多智识,幼有大志。汉室将颓,每怀担荷宇宙之意。其南渡时,中原鼎沸,回天之力莫挽矣。而公兴平间出没矢石,不惜为炎刘效死,戮力破黄巾贼。公不过欲令朝廷知公之有用辄效耳。公岂不知恒灵心腹之疾益炽,而肯坐视禁御之妖气于莫问世耶。
公盖抱有素心,忠义冠天壤。其挈家而南,夫岂得已哉。嗣任会稽令,封淮安候,遂家于歙之新安。公实有见于高光之厦将倾,而当世又无知人选将之君,故迁延以存宗祀。公与妣孙氏合葬新丰石角山中坪,而朽碣垂。

    宝应间,犹现汉龙骧将军篆迹,则公始终又何尝一日忘汉哉,厥后苗裔蕃植,洵有自夫。

    注:选自湖北崇阳县柏树分祠《石山公草谱》。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6: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国王汪华公原传

    稽王考僧莹公,仕于陈,母郑氏,贤淑性成。一夕,梦紫云绕室,白虹贯于衾榻,惊而寤,既而有娠,周年生王。王生时,黄云蔽舍,祥光触野。遐迩居民,罔不骇异。幼而伟烈,百日能步履,岁之方周,言语形仪,虽五尺之童弗若。每与群儿游,卓不与群儿侣,比闾父老始而疑。矫矫而壮夫。俞公亦加意恩遇,维时王方四岁也。里人张士损者,艾年毓一男,生与王同时日,阿蒙亦颇聪慧。伊母素慕王奇伟。偶一日,负儿踵谒。彼媪者,意欲窥王,较己子孰愈也。令见王,王见之,了不经意。躯体相悬,王若其伯兄然。伊母见两两大小迳庭。戏谓王曰,尔魁梧若是,不几可负吾儿行有余。王齿虽五龄,其武勇原天成者,遂应声举手撷之掷地,而张氏子无复生气。伊母抢呼涕泗。王笑曰,汝使之,非我也。虽能令人死,必能令人生,无伤也。王因仰天咒护,而张儿随苏。故乡里益大奇之。所嗟奇人多蹇。王幼而孤,王母方抚孤于外氏。遭母亦不世,王甫九龄耳。舅氏夙爱王之神异,视王不啻犹儿。久而王所在处,常隐隐光芒数丈。寝息之余,似有青龙蹲护王身。由是,舅氏益爱而敬之,且敬而畏之矣。王美丰范,长九尺,广额方颐,庞首隆准,抱大志,不理常业。年十五,向里侠吴天盖习飞槊术,习成。而王即自鄙为一人敌,当学所以敌千万人者,随依建一道流居朝元洞,进求孙吴秘诀,不数月而谙阵图,获异书以归。后寝食者废,以研兵法。弥日仰卧匡床,怒目瞪视,指画阵形于胸腹上下间。舅氏家并无敢于有近而呼之饮食者。盖王沉勇余威,先脱人魄也。时婺源寇起,郡将张为藩闻王名,聘其协攻,屡建奇勋,而藩乃见忌王凤麟之姿,夫岂屑与狐枭伍哉。王乃分部,自将精锐,先驰入宣,所至望风纳款。杭、睦、婺、铙等州,破竹而下,兵不血刃,民不罢市,而王遂奄有六州。厥后海内腾沸,中夏疮痍,而六州之赤子安者无恙。则王当日提兵取六州,非利六州也。固六州、生六州也。夫六州生灵,奚啻衡沙。而王以一身载造之。王固六州天地父母哉。天道好生,顺天者福泽无疆。是王今日之子若孙,遍九州而传万亿,皆固六州之报也。天也。

    王讳华,字英发,生于隋天皇七年正月十七日子时,娶巢国公钱九陇次女讳任,生于仁寿元年八月九日。王初保歙、宣、杭、睦、婺、铙六州,建吴称王。其时天瑶为右相,铁佛为左相,二弼皆王族。武德四年九月甲子,遣宣城长史铁佛奉表归诏。封建国王,食邑三千户,寿六十四。贞观廿三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永徽四年十月廿六日返葬歙之云岚山。历朝加封昭忠广仁武神英圣王。钱氏加封协德辅顺昭惠妃。稽氏封柔顺淑惠夫人。庞氏封柔肃顺济夫人。张氏封柔淑顺德夫人。俱合葬云岚山。生子九,长建公封衍武公。五逊公封衍济公,六逵公封衍顺公,七爽封衍烈公,八俊公封衍庆公,九献公封衍正公,其兄行则有协佑候英公,戴国公荣公。其族从行,自瑶、佛二人外、又有铁罗公,铁环公,铁师公,铁业公,铁影公,铁云公,铁山公,支流亦盛。

    石山公原注云:越王生平履历,新安谱牒所纪更详。但其中神异处,多有失于幻者,夫挥戈返日,巨壑扬尘,终属经史之疑案。谨依三楚越乘录之。词虽简,而义为确也。

    注:选自湖北崇阳县柏树分祠谱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6: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越国王汪华公行状

    王姓汪氏,讳华,新安人。其先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氏焉。衰公时,琦其孙也。汉建安中,龙骧将军文和为会稽令,辟地始家新安。王曾祖泰,王祖勋明,王父僧莹皆仕于陈。王母歙西郑氏,梦黄衣少年,长丈余,拥五色云,自天而下。因与之遇,觉而有娠,陈至德四年正月十七夜半子时,王生。香雾覆室,三日始散。王初颖慧,所居上有奇气,早孤家贫。母挈归外氏,母亦寻卒。九岁为舅牧牛。每常出,踞坐盘石,气使群儿,如将帅指挥。儿有张士损者,尝失期不至,王击踣之。群儿骇散,张氏欲执之,王曰:此易尔,吾能使之死,独不能使之生乎?因抚视之良久,复甦。尝令群儿曰:处山泽间,卒遇风雨,无所庇,盍相刈茆营屋。既又令曰:勉之室居,吾且椎牛以犒若等。卒取舅牛分食之,牛尾插地,既归,舅问牛所在,对曰:入地矣,舅视牛尾在地中,似不可拔。既素异之,不诘。及长,身长九尺,广颡方颐,庞首隆准,美须冉,不事田业,独喜昼卧。舅每苦之,同间抽去其箦,王复寝如初。怪而视之,若有青龙蹲负。由是乡里惊叹,舅家亦改容。王因落泊放纵,闻睦州有演公习武事,往从之游,时年十八矣,王还,以勇侠闻,婺源寇起,州遣押衙董平讨之,战不利。郡将张募土豪,有胆略者御之。王走应募,即日部兵上道,直抵贼营,而远望山林草木皆为兵甲。寇惊相谓曰:郡兵盛如此,天亡我也,因悄悄引退。王时去击灭之。张公效劳,赐补有差。隋大业间,王政不纲,豪杰并起,各建号郡邑。王慨然曰: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憾,如百姓何?时杜伏威起江淮,张公欲与相应,必独忌王,乃遣如箬岭凿山开道,欲因事诛之。王与裨将汪天瑶领兵开扩,不日而毕。比还,不加礼,更劾以差役,不均,稍侵之。王怒,将士突入府闼,欲兵之。张公惧而遁去。人人尽躁,请于王曰:张公贪而酷,赏罚不公,方时扰扰,何恃以守,今幸已逐,而境内无所统一。天子南幸江都,盗贼拥隔,诏令不至。欲求摄刺史,以镇一方,非公不可。公宜从众,贼平,请命于朝未晚也。王不得已从焉。宣州守闻之,将遣兵来问,王分部诣屯。自以精兵八百人先驰入宣境,至溪方半渡,马跃鞭坠,遣卒取不时得,公拔剑斩之,尸立水中不仆。人皆异之,目为东灵神。进至尘岭,驻军其上。时大暑,士马渴甚,王仰天祝曰:事若济者,地当涌水。乃以戈凿岩石得泉脉,因加凿治,至今行旅便之。未至宣城三十里,遣将陈罗明来战,罗明败走。王往斩之。宁国罔上宣守,面缚请降,王释不问,因抚定其民,收其精锐以归。既而杭、睦、婺、饶州相继而下。王奄有六州,带甲十万,威誉亦隆。诸将谓王曰:今中原纷乱,大众已集,若但以刺史统军之号临之,恐复瓦解。天予不取,古人所戒,宜建王号。王辞再三,乃斋戒择日,建吴国称王,以天瑶为右相,铁佛为左相,皆王族也。其他卿左将校,并有常员,择贤能者处之,奉隋正朔不废。为政严肃,赏罚明信,远近莫不爱慕。虽四方大扰,郡内赖发科安者十八年。

    唐高祖起太原,已受隋禅。而秦王出师江左,王谓部下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可乎顷,吾夜见天象,荣惑正侵太白。太白西方,于音为商。吾姓商音也。灾异既形,吾计决矣。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日,乃籍土地民兵夹临。遣宣城长史铁佛奉表于唐高祖。嘉之,是月廿二日诏曰:具官某,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王,食三千户。时杜伏威据丹阳,自称行台,十一月命王雄诞以饶兵万余人来侵,公遣天瑶等击之。天瑶以铁盾重一百二十斤,左执之以冲敌。伏威兵大败,死者过半。天瑶以八十人追贼,还军合战,天瑶势促,因奋势越巨石,所践成迹。贼军惊异,乃退。郡境以宁。及杜伏威入朝,其长史辅公佑夺王雄诞兵以叛,伪建位号。王引兵计之,旗帜蔽江而下。公佑惧,退保武康,丹阳遂平,公振旅还,令兵民各复其业。明年遂朝京师。贞观一年,授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改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折冲都尉。太宗伐辽东,诏为九宫留守。王夙夜尽瘁,事无所乏。驾还,尤称其勤。贞观廿三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享年六十有四。葬歙县北七里云岚山。王一妃,三夫人,皆唐名公之女。男九,皆仕于朝,率以忠勤世其家。

    先是,公名世华,后避太宗讳,去上世字。王初起兵,未获立城之所,乃引弓远射,矢所附适当形胜,遂城之,今绩溪登源是也。后人因以立庙,思其恩德,北沟堑垒存焉。故宅距庙才一水,乡人不忍蓐锄其处,子孙环居之,曰汪村。而郡人曰汪王庙即为生祠于刺史厅西,设盖严奉,水旱必祷。大历十年,刺史薛邕始迁于乌聊山,今庙是也。自唐刺史薛邕传正吴园雅之属,皆有增葺。章圣东封,始载国朝祀典,其后褒爵益繁,事具有司,独取公所起,始为传后焉,谨状。

                                                                                                      国子司业兼秘书郎  龙王劭 撰
     注:选自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发表于 2010-11-15 1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2楼(双子客) 的帖子

本家您好!
   
    看了你的帖子,我感受颇深。用任何语言难以表达我对你的敬意,只能道一声本家辛苦了,并致以崇高的敬礼!愿您这片红叶,在汪氏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留下美好未来的记意!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1-15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所发的每份资料,都非常珍贵!且相当精彩,我们时刻都在关注、学习着您的帖子!
                             并向您致以深深的谢意!!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家国”、“根远”两位本家的热情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