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汪济(潜山)

推演汪华身世之谜兼谈《越国公汪华》一书的创作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1: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同意长富先生观点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43

主题

40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369
发表于 2012-8-18 2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文中所称:“求同不求异”,是指后面作品的历史线索要与前面已经面世的作品基本一致。如果你说你的,我写我的,则让世人搞不懂谁对谁错,以至于受外人指责:”你们汪氏连一个祖宗都记载得乱七八糟的。“

166

主题

1890

回帖

230万

积分

版主

灌河流域汪氏宗亲会创会秘书长,手机:15961332733

积分
2306592
QQ
发表于 2012-8-19 07: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汪祚德于2012-08-18 22:53发表的  :
         我在文中所称:“求同不求异”,是指后面作品的历史线索要与前面已经面世的作品基本一致。如果你说你的,我写我的,则让世人搞不懂谁对谁错,以至于受外人指责:”你们汪氏连一个祖宗都记载得乱七八糟的。“
         


同感 。

166

主题

1890

回帖

230万

积分

版主

灌河流域汪氏宗亲会创会秘书长,手机:15961332733

积分
2306592
QQ
发表于 2012-8-19 0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楼(汪济(潜山)) 的帖子

不知您有没有看到这个仙桃的建公谱帖子:http://www.iwangs.com/bbs/read.p ... ge=0&page=1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发表于 2012-8-19 13: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43世:僧莹,勋明公长子,字伯玉。生梁高祖武帝大通四年(532)壬子,卒隋高祖九年(589)已酉,年五十八。妣郑氏,生梁高祖武帝大同八年(542)壬戌,卒隋恭帝元年(617)丁丑,寿七十六。生子三——世华、世英、世荣

43世:僧湛,勋明公次子,字公乡。生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卒唐高宗某年(650之后?)。周氏 生卒葬未详。生子七——铁帅、铁罗、铁佛、铁彪、铁环、铁珉、铁鈇

44世:世华,僧莹公长子,字国辅。武德四年封越国公。生陈后主至德三年(585)乙已,卒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丁未,享年六十三岁。

钱氏,系湖州长城光化里人,黎阳巢国公九垄公次女。生陈祯明元年(587)丁未,卒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丙午,享年六十岁。生子三——建、灿、达
嵇氏,生隋开皇三年(583)庚戌(590),卒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已酉,生子二——逊、逵
庞氏,生唐开皇元年(581)已酉(589),卒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戊申,生子四——广 爽 俊 献。
张氏
,生隋开皇七年(587)乙卯(595),卒高宗永徽二年(651)辛亥,


44世:世英,僧莹公次子。唐开国公,特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赐金章紫绶,赐金鱼袋,加封协佑候。何氏,生卒葬俱未详。
44世:世荣,系僧莹公三子。唐戴国公。特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赐金章紫绶,赐金鱼袋,初封协济候。穆氏,生卒葬俱未详。

44世:铁佛,僧湛公三子,字懋族。武德四年封开国公。生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壬辰,卒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丙午。寿七十四岁。洪氏,封夫人。生子七——伯广、伯伦、伯廉、伯嶷、伯顺、伯当、伯雅。

45世:,世华公长子,字子上。生隋大业六年(610)庚午,卒唐总章二年(669)已已,年六十岁。黄氏,生隋大业八年(612)壬申(588),卒唐上元二年(675)乙亥,年六十四。生子六——处修、处约、处政、处冲、处纳、处仆

45世:,世华公次子,字子云。生隋大业六年(610)庚午,卒唐中宗嗣圣元年(684)甲申,年七十五朱氏,生隋大业七年(611)辛未,卒唐乾封二年(667)丁卯。生子三——处嶷、处崇、处澄

45世:,世华公三子,字德远。封上柱国,将军。生隋大业八年(612),卒未详葛氏,生隋大业十三年(617)丁丑,卒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壬午(682)。生子二——处惠、处哲。

45世:广,世华公四子,字臣。生隋大业八年(612)壬申,卒唐中宗嗣圣元年(684)甲申,年七十三陆氏,生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卯,卒唐武永昌元年(689)丁亥(689)生子三——处节、处贞、处尤。

45世:,世华公五子,字谦夫。生隋大业十年(614)甲戌,卒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癸丑,年四十金氏,生高祖武德元年(618)戊寅,卒唐高宗永徽二年(651)辛亥。生子三——处均、处斌、处愿

45世: ,世华公六子,字道守。生隋大业十三年(617)丁丑,卒唐武后十四年(698)戊戌,年八十二王氏,生隋大业十三年(617)丁丑,卒高宗弘道元年(683)癸未。嗣子——处静

45世:,世华公长子,字子开,号荣宗。生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戊寅,卒唐高宗总彰二年(669)已巳,年五十二闵氏,生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戊寅,卒唐高宗继章元年(?)戊寅(678),生子一——处贯戴氏,生卒葬未详,生子一——处礼。

45世:,世华公八子,字元杰。生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辛已,卒唐宗永淳一年(682)壬午,年六十二罗氏,生唐武德二年(619)已卯,卒唐高宗一年(650)甲戌(674),生子一——处方萧氏,生卒葬未详,生了一——处厚

45世:,世华公九子,字元锡,早卒。生唐高祖武德八年(625)乙酉,卒贞观十三年(639)已亥,年十五韦氏,生唐武德八年(625)乙酉,卒贞观十七年(643)癸卯,年十九生子三——处忠、处思、处静,处静出嗣逵。?  ?  ?  !  !  !
---------------------------------------------------------------------------------------------------------------------------------------------------------------------------------------------
        以上是按照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2743&fpage=0&page=1整理出来的缩编资料,除去许多争议之处不说,确定性的明显错误太多,有些甚至错得很可笑。因此该资料的整体可信度不高,甚至部分有胡编乱造的嫌疑。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2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3楼(汪子涵) 的帖子

这贴没看过,似不可信。
1.僧湛公有102岁?
2.华公四位夫人生年均在581-587年间?
3.献公年十九却生子三?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发表于 2012-8-19 21: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5楼(汪济(潜山)) 的帖子

        按国春本家提供的资料帖记载:(1)僧湛公至少有102岁以上,甚至可能达110或120余岁。(2)华公四位夫人不仅生年均在581-587年间,多数都比华公大1—5岁,而且将黎阳钱英与湖州钱任两人混为一谈。(3)献公卒年仅十五岁,韦氏卒年亦仅十九岁,却生有三子。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率子进京之谜:
  查家谱,华公九子中,只有爽公与俊公记有生卒时间。如《汪氏通宗世谱》中的《祁门汪氏宗谱》载:“爽公生于武德元年戊寅正月十八日辰时,卒于咸亨癸酉六月二十七日巳时享年56岁。”我《潜阳谱》亦载:“生于武德元年戊寅正月十九日辰时,卒于永淳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巳时”。两者在卒年有差,其余皆相同或相近。再参照华公诸夫人资料,故我认为越国公率八子进京之说较为可信。难以想象一个称王数年、三十五六岁的人,居然还无妻无子?也太不合情理了!
    另外,有资料传说:华公杀子示忠。这完全是胡扯瞎说的乱编造!第一,华公绝不是这样的人。若真有杀子示忠之事,倒真能引起朝廷的猜忌:不谋反为何要杀子?是否杀人灭口?第二,唐太宗是一代明君,是那么好糊弄的?  
                                                                                   四、姐姐之谜:
     据家网载:华公有姐姐嫁与新安太守之后、棠樾大富豪鲍安国为妻。这就有一个疑问:既女家巨富,  为何不接济娘家、以致孤儿寡母投靠舅舅呢?我推测:女儿出嫁时,父在且家未贫。后女家远出经商致富,而天下大乱,音信不通。待华公掌歙时,鲍家恰好返里,姐弟才得相聚。鲍家以大量钱财支持华公,对其开创事业,帮助很大。我在《越国公汪华》一书中,就是这 样写的,不知大家认同否?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2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六州一统之谜:
  据现在看到的资料,华公统一六州,仅有与宣州打了一仗的记载。但我认为,在那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乱世,歙州山高民贫,兵少粮乏,华公又非帝胄王公,周边郡县会自动归之吗?不可能!不仅不可能,还会象宣州那样敌示他、攻击他,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地盘,因此战争不可避免。可能由于华公取得歙、宣两州后,兵强马壮,采取了恩威并举的措施,使得六州官吏心服、军民欢悦,境内很快安定,从而六州一统。所以我在《越国公汪华》书中,写统一六州时,是战、和各半。其中与睦、饶两州兵戎相见,而杭州是通过联姻、婺州是通过外交,以达到和平一统的目的。我想这可能更合乎情理、更接近历史一些。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43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7: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任职之谜:
        查家谱,我们发现华公的任职情况比较复杂。开始封的越国公,可能是个正三品,起码也是个从三品,可那只是爵位,歙州刺史才是实职。据查,唐制大州刺史是正四品,小州刺史是从四品。那么华公所任的实职,不过是正四品或从四品。
       华公做为一个地方降将,在那大乱初定之时,应召入朝,未受到重视和重用,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既非大唐开国功臣,又非秦王府的旧人心腹。在被冷落六七年后,华公的淡泊与忠勤,终于赢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贞观二年诏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从四品),授予军权,贞观十七年升为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正四品)。
       据资料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高丽,委华公为九宫留守(一说为九宫留守副监,正监为丞相房玄龄)。九宫留守是个什么样的官,关键是九宫到底紫禁城的皇宫,还是九成宫?好像历史上从未有过把紫禁城的皇宫称为九宫的。所以我倾向于九宫是九成宫的简称。
       九成宫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自贞观六年到十八年,唐太宗曾五次至九成宫以避炎暑。后来的高宗等皇帝,也屡屡驾临此宫。可见九成宫是唐朝一个重要离宫。唐太宗东征,自知短期不可能回来,因而把九成宫交给忠心勤勉的、且在北方没什么根基的华公守卫,应该是放心的。若云是副监,那更是只管军事,上面还有一个正监的宰相遥控,就更是万无一失了。若说九宫留守就是专门负责紫禁城皇宫、甚至是京城的安全,我真是有点怀疑。一是华公那时已年近花甲,太宗能放心让其担此重任么?二是华公原只掌一两千禁军,太宗会猝然付与很大的兵权么?三是原秦王府的心腹大将甚多,其会把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甚至关系到宗庙社稷存亡的差事,交给一个南方来的降将?四是从唐史中未为华公立传来看,华公生前在唐廷中地位和声望并不是很高。我这样说并无貶低华公之意,只是依常理推测而矣。当然我在拙作《越国公汪华》一书中,将九宫当做皇宫来写,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那是历史小说。  
       另外还有少数家谱及《越国公年谱》载:贞观十八年,华公升为忠武大将军,并有诏书为证。但多数谱上无载,加上唐史未给华公立传,我也有些怀疑,请广大宗亲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以便查证。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