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565|回复: 36

安徽省望江县长岭镇汪公坟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积分
187469
QQ
发表于 2006-7-1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话

汪公坟系长岭镇龙山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环境恬静,人寿安康;交通便利,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据有关资料记载,汪公坟历史久远(距今1270年),传说颇多,湖光山色十分秀丽。主要景观有:

(一) 龙堪风光。在汪公坟南边有一山,绵延起伏二华里,犹如一卧龙畅饮武昌湖水,龙头伸向武昌湖之滨,故此山曰“龙山”。满山松树,郁郁葱葱。但令人叫绝之处当数龙头了。这里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春季,成群结队的人们来此纵情游玩,或野炊,或垂钓,或攀援,或拍照……夏日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游鱼细石,历历可见”的湖水中,尽情畅游。累了,可坐在湖中的“石凳”上,任凭河水抚摸自己的肌肤;困了,可躺在湖边的“沙床”上,让河风驱走一日的疲劳,好一个惬意之处。

(二) 果老磨叉。龙山又名磨叉山,这是有一定来历的。相传张果老路过此山,看到千年白石,竟情不自禁地磨起了自己的钢叉。不信?你现在还可以清晰地见到果老磨叉留下的痕迹呢!

(三) 汪公古刹。据有关资料载,这位汪公乃隋末名宦汪少卿,安徽绩溪人。他做过舒怀令、扬州牧,并以军功册封广惠王。因目睹隋炀帝昏庸残暴,遂弃官隐居于此,以牧牛为生。汪公为人仗义,济困扶贫,甚得当地老百姓的敬仰。因本地汪姓居多,故共称其“汪家公”。据说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后,兵败退走武昌湖,这位汪公先贤在天之灵突然大显神威,驱来龙山神蜂相助那姓朱的“真龙天子”大败陈友谅水师。朱元璋即位后,不忘汪公大德,颁旨敕封汪公为龙王,并为这建立了“汪公古刹”。这样一来,引来了许多骚人墨客、士宦显贵吟诗作画,匾额楹联亦成大观。据老人们说,每年春秋之季,远近香民争相膜拜奉为神灵。古刹全貌,庄严壮观,飞檐翘角,装饰斗拱,铜铃空悬,迎风作响,悦耳动听。可惜日本鬼子占领望江城,国民党县政府逃到鸦滩,拆古刹,建县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许多人想到古刹,想到汪公。去年,民间自发组建古刹,已成雏形。

(四) 檀孝子墓田。据老人们回忆,此墓以前有不少碑文和华表,54年大涨水,全被运送到江堤上作防洪器材。至于详细资料有待考证。据说其后裔在海外有不少志士仁人,并拟在此新建凉亭。

(五) 赤湖浴日。每当夕阳西下,鸟雀归巢时,晚霞染红了天空,红云碧水,互为掩映,真是赏心悦目,罕见奇观,俨然一幅天然图画,不禁让人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

(六) 猴潭明月。汪公坟北面有一伸向湖中的半岛—猴屁股咀,它是武昌湖与赤湖的分界线,咀后湖滨有一珊瑚堆,人们称之为猴子屎。晚上,西风习习(有“武昌湖夜夜西”之说),格外舒适,河水亲吻岩石,格外温柔。每天夜深,皓月当空,碧波绮丽,烟云缭绕,水天一色,放眼无际,好一派水国风光。

(七) 栎林鸣鸟。汪公坟南面有一小山,叫栎林山。据说从前是以栎树为主的一片树林。现今它的所有权属胜利村上叶屋,以松树为主。每日清晨,路过此处,可观浓影婆娑,绿荫烟笼;可闻百鸟歌唱,婉转嘹亮,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

(八) 百年古树。在汪公坟古刹前有一颗枫树,当地老人说至少有一百多年。此树干粗叶茂,苍翠如盖,过往行人,于夏日炎暑时,休息树下,顿觉凉爽,倍感亲切。

此外还有册子温泉、渡口红莲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济华实验园艺场。原省工商局老干部、共产党员、民盟成员周济老人在离休后回乡务农,承包荒山30亩,经过五年多的辛勤耕耘,现已披红着绿,果实累累。《人民政协报》、《安徽消费者报》、《安徽日报》、省电台等十多家新闻媒体都相继报道,知名度高,已成为本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果说景色优美的汪公坟令人神往,更让人称奇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康长寿。汪公坟所在的村庄只有20来户,共有128口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22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6位。大家都说汪公坟是“长寿村 ”。

有人说汪公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里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向西不半小时可到鸦滩镇,直上香茗山;向北不到一刻钟,可踏上古炉乡、毛安乡的土地,直达怀宁县;向东不到40分钟可达武昌湖东侧,上安九路,再用十分钟可达赛口镇,离安庆机场不远。对邻地的天柱山、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九华山、太平湖、黄山等景区,均可当日抵达。因此说开发武昌湖若排上议事日程,汪公坟这块宝地是不应忽视的……

2.

钟灵毓秀的龟蛇山

在原杨林乡稳步村狮子湖口,有两山对峙,西为蛇山,东为龟山。两山与神奇秀丽的象山相毗邻。

远望二山,蛇山象一条巨蟒,横亘大地;龟山象一个神龟,器宇轩昂。两山山头相对,似有千般恩怨,万种柔情,的确如此!

据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水草丛生的沙洲,名为狮子洲。当地居民以打鱼为生,时人有一首《鹧鸪天》词为证:“仙乡云水是生涯,摆橹横舟便是家。活到鲜鳞烹绿鳖,旋蒸紫蟹煮红虾。青芦笋,水荇芽,菱角鸡头更可夸。娇藕老莲芹叶嫩,慈菇茭白鸟英花。其间住着一位叫李郎的后生,以打鱼度日,朴实勤劳,只可惜此人命重,年幼时父母双亡。但离此不远地方有一个村落,有一年轻姑娘,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心地善良。两人相亲相爱,私订终身。可是,当地却有一渔霸,早就对姑娘的美貌垂涎三尺,带着众爪牙去狮子抢亲。李郎闻讯,携姑娘连夜潜逃。岂料狡猾的渔霸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二人只有向雅滩河方向狂奔。当渔霸率众爪牙追至河边时,二人不受辱,愤然双双跳入河中。时,天旋地转,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渔霸及其爪牙全都卷入了汹涌的波涛之中。风平浪静之后,在河边就现出了两座大山,一为蛇山,为姑娘所化;一为龟山,为李郎所化。他们虽生不能成连理,死也要朝夕相伴。后又传说李郎是江西一李姓大户之祖先,这个家族为了纪念李郎的勤劳、坚贞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每隔五年在清明节要抬着猪、羊等祭品来龟山祭祖。

龟山有钟灵之气,山上怪石乱堆如坐虎,青松斜挂似飞龙。岭上鸟啼娇韵美,崖前野花喷喷香。龟山脚河滩上曾有一巨石耸立,被称为“神龟巨擘“,遗憾的是被当地村民炬毁,至今片甲无存。

蛇山有毓秀之姿。山上有松杉林、竹林、梨园、桔园、茶园。虽是个不高不矮的山,却有着香的花、美的果、红的藤、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四时八节颜不改,千秋万代色青青。

数千年来,苍山依旧,绿水长流。沉睡的龟蛇二山如今正以其卓绝风姿为杨林大地增山水之灵气,正如古诗所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送青来。”

3.

神奇秀丽的象山

象山座落在原杨林乡稳步村境内,距杨林街大约十公里,水路距武昌湖杨林渡假村不足三公里。

泛舟湖上,远望象山,确实象一匹昂首挺胸、奋蹄摇尾的大象,两眼凝视着对面的鸦滩镇,两耳倾听着路上和渡口边的过往行人匆匆的脚步,多么温顺,多么悠闲。走进象山,就是走进了一个耕樵世界,满眼是村郭田园,牛草木;楼房林立,湖泊纵横;林壑烟霞,松风送爽;无须点染丹青,现出天然图画。

山上松木成林,林中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击石,泠泠作响。聆听着大自然的美妙音乐,踩着山路上细软柔嫩的野草,的确让人遐思万千,流连忘返。

特别是春三月,正是杜娟花盛开的季节,殷红殷红的杜娟花疯了似的一下子就把整座象山打扮得更加妩媚,更加秀丽,更加可人,就象一个即将出嫁的新娘。这时候,如果你有闲情逸致,来象山登山赏月,你就会真正领悟到象山的神奇秀色。坐在山崖上,看那天上皎月悬空,清辉一泻千里,眼前湖面上波光潋滟。站在象山顶上,仿佛离天更近。游人在此良辰美景,自然会领略到“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相看永不厌,只有此象山”的妙景幽境,名缰得锁,自然抛弃,心灵会更加澄清。

据传说,象山在很久以前的一座活山。这匹大象每到晚上,就要隔河渡水,去吃对面农田里的庄稼。靠耕种为生的老百姓,哪能没有庄稼,于是十乡八里民怨载道,许多人甚至背井离乡。此事不料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就派八仙中地曹国舅下凡去为民除害。曹国舅来到人间,随即摇身一变化为一个石匠,他在象鼻子上不分日夜凿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驯伏了这匹大象。农民的庄稼保住了,老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至今在山腰上还留有曹石匠露宿休息时的石床、石凳和石桌呢。不过,象山并没有死,据考察,象山每年都在长高,如今的象山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已成为武昌湖杨林渡假村的一个亮丽的景点,喜迎八方游客。

白云望合,青霭入无。山光蕴祥意,水色漾诗情。象山的神韵风采,有谁能抗拒呢?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3127
发表于 2006-7-2 0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龟蛇罢锁大江开,分身狮湖续旧爱,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岸送青来,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发表于 2006-7-2 1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公乃隋末名宦汪少卿,安徽绩溪人。”他肯定是文和公的后代,但是,与汪华是同时代人,可能比汪华要大一些。

值得研究。

河南-汪聚贵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20
发表于 2006-7-2 1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公乃隋末名宦汪少卿,安徽绩溪人。”他肯定是文和公的后代,但是,与汪华是同时代人,可能比汪华要大一些。 值得研究。

我一看“隋末名宦汪”几个字   便不由的激动起来了

望江应该有他的后人吧  离得近的本家应该去问问

251

主题

3515

回帖

11475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探究汪氏源流,学习汪氏文化。

积分
1147514344
发表于 2006-7-2 2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望江有许多汪少卿的后代。如果确实的话应是除汪华、汪铁佛外又一支重要的汪姓分支。
七律·喜看女孙 屯蒙辑别步尘阶,双眸晶明神度谐。
一气混元观世界,万般依赖就娘怀。
饥啼不解人间苦,梦笑惟呈弱体乖。
年老莫愁无乐趣,含饴笑弄女孙崽。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发表于 2006-7-2 2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河南-汪聚贵

23

主题

18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汪华故乡——山川优美、民风古朴

积分
14043
发表于 2006-7-2 2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44世汪华、汪铁佛之前应该有汪姓分支的
45世俊公之后嗣,93世。QQ:414679244;手机:13359091897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发表于 2006-7-3 07: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身居望江县城,但据我所知,望江汪姓大多与太湖蓝田属一支。
汪公坟在望江的确有一些名声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20
发表于 2006-7-3 12: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湖蓝田?  你去过没?  很有必要去看看啊  [s:1]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20
发表于 2006-7-3 1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44世汪华、汪铁佛之前应该有汪姓分支的



是应该有很多分支  经过千年战乱  好象全变成越国公的后代了
   
这如何不让谱牒学专家生疑  而又好象没哪位本家自称是 汪铁佛的后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