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南京百市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汪英武访谈
汪英武,男,毕业于暨南大学物业管理专业。
2003年8月至今任南京百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2年l1月至2003年8月任雅居乐集团下属企业——广州雅居乐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1年10月至2002年l1月任深圳市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管理高级顾问经理、物业管理讲师;
1996年6月至2001年10月,任深圳市万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时下,每一个有志向的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热血男儿,为了自己当初的那一份庄重、远大的梦想而奋斗着。也许是当初的现实使你偶然或者必然地进入了这个被人们称作朝阳产业的行业,也许你坚持下来了却忍受了太多的委屈和无奈,但有一点共同的感触就是:这个行业需要一种实实在在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真实做事业的精神。
在策划本期采访前,记者特意向有关专家和行业内资深人士请教了几个问题,目的就是想了解,我同物业管理行业目前到底有多少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达到了人们所认可的“年数”,并有了很不错的成绩。现在业内学术界流行一种“实行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制度”的说法,相关政府部门也在作积极的探讨与实践,相信不久这个业内人上期盼已久的职业制度将会面市。那究竟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是夫家所欣赏的?我们特别选择了一位一直把做一名真正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为梦想并奋斗的、江苏省南京百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英武先生作为本期的采访嘉宾,真诚地让大家感受一下其中的价值所在。
在采访当天,记者打开电脑时听到了汪总发来的《踏浪》,其中跳跃的音符感染了我……
汪英武:怎么样,一首激情澎拜的《踏浪》感觉如何?
记者:非常好。
汪英武:我很喜欢这首歌,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会晚上都听这首歌,用这种激情来鼓舞我。
记者:您为何会有这种爱好呢?
汪英武:决定于我对个人事业的种追求,我始终相信我决定做的事一定会成功,但每一件事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困难。大家都知道,从正常人的心理来说,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会有种消极情绪,所以在这个消极的时候需要激情,战胜自己,因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记者:谢谢汪总接受记者的采访。
汪英武:不客气,我们聊聊吧,我相信我是一个很好的聊友。
记者:在一个人奋斗的过程中,究竟哪几个字使您感受最深刻?
汪英武:踏着浪花奔跑。
记者:您所指的浪花具体指什么?
汪英武:奋斗过程中的波波折折。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物业管理这个行业的?
汪英武:我在香港白领管理学院进修的时候,台湾的一位教授曾经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不甘寂寞,不甘墨守成规的人,也是个喜欢挑战自己的人,我希望做一个有后劲的“后浪”我进入物业管理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出生在贫穷的大别山深处,父母世代以大山为伴,面朝黄土背朝天。
记者:是不是“穷”这个字在您的心里很特别?
汪英武:对呀,学校毕业后,由于家庭很贫穷,没有社会关系和背景,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就揣着300块钱,做着背水战的打算,来到深圳。因为当时深圳在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是充满挑战和激情的城市。可是,当下了火车后,口袋里就只剩120块钱了。走出火车站,两眼茫然地看着这个城市——就象《外来妹》电视剧的片头曲样。所以我有时候也去听《外来妹》的主题曲《我不想说》,当然是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候让这首歌曲唤起自己当年的辛酸。下了火车后,走出火车站就看到幅广告语“深圳不相信眼泪”,所以,当时就有一个信念在告诉我,不在深圳闯出一番天地就“无颜见江东父老”。
记者:那您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深圳不相信眼泪”在当时给您一种怎样的力量?
汪英武:后来经过劳动局介绍,我就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也是我毕生将坚持下来的工作——物业管理,那年是1996年。的确,“深圳不相信眼泪”这句话给了我一生的力量我深信:做任何事情要靠自己,只要努力,都会成功!
记者:您在学校学的是什么专业?
汪英武:我开始学的是中文,物业管理是后来参加工作之后学的。当时,第一份工作是招商银行下属的家物业管理公司,做一名普通的小职员,800元钱一个月。
记者:您如何看待您的第一份工作?
汪英武:真的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小职员,但是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因为我当时对物业管理一窍不通。不过我对这个行业很看好,因为当时深圳的物业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物业管理的覆盖率还不到60%,同时深圳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当时我不在乎薪水和职务,只希望能多学点物业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我觉得知识和经验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它远远超越了薪水和职务——因为学到经验,对于物业管理这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至关重要。
记者:从1996年至今,您在深圳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汪英武:我的业主送给我的一块手表.
记者:请让我们分享一下这块手表的故事。
汪英武:我1996年进人招商银行,2000年离开后在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担任物业经理,管理着个小区。一天,有一个香港的残疾人来到小区,要求将4栋4楼房间的入户门锁敲掉(多层小区,没有电梯)。当时保安去阻止,这个香港男士非常激动,大声骂保安,并且用拐杖去打保安。后来,我问过了才知道情况:原来这个香港男士是这套房的业主(这套房有两个业主,夫妻俩是房屋的联名产权人),但是他太太已经将门锁换了,并且将房租给了他人。原来这个业主在一年前与一个内地女青年结婚了,但是在半年前,他得了淋巴结癌,去香港医治做手术,导致下半身残废。从此,这个女业主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但钥匙换掉,而且把房子也租出去了所以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就进不了家门。于是我就把这个业主请到我的办公室,谈了一个下午。当说到深情之处,他都流了不少眼泪,因为他很爱这个女人,而且他只有六个月的生命,只想见这个女人一面。期间,由于他的下身残疾,而且情绪很激动,导致小便失禁,我亲自送他到我的宿舍为他擦身、换洗衣服……并且为他联系到他的太太。最后说服他的太太陪他走完最后的六个月…在他临终前,他送给了我一块陪了他38年的手表,并且临终的最后句话是,谢谢汪经理,谢谢物业公司…
记者:谢谢汪总。在深圳,您有遗憾吗?
汪英武:没有遗憾因为我努力过.而且努力都有结果。我在不到四年的时司做过小职员——班长——主管——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经理——副总经理应该比较顺。但是在这四年间我付出也很多,我基本上没有正常地休息过个周末,也没有休过年假。同时,我工作了四年,也读了四年的书(自学),花了近3万块钱,自己掏腰包。
记者:感情上呢?可以透露吗?
汪英武:有遗憾。因为我这个人太投入地工作,所以与许多情感擦肩而过,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呵护情感,所以说我的感情是失败的。由于我是那种跳跃性思维的人,我的脚步很快,所以我对我爱的人要求也比较高,也希望她能跟上我的脚步,所以很难…所以,做我的太太会很辛苦
记者:每一个人都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所要求的。
汪英武:但是,我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因为我想个人活在社会上,他应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应该为这个行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努力…一张瑞敏说过:“努力过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尝试”,我也赞同。
记者:这是您喜欢的格言吗?到了广州,也做了经理,一切事情也比以前顺利了,那时您的目标是什么呢?
汪英武是的,我很喜欢!我这个人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按常理说,2002年到了广州,作为物业管理公司的一把手,是外资企业,薪水也很高,也应该说知足了,但是我还不满足,而且,在广州我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把我的这个团队带成整个集团在中国地区的一块物业管理品牌,而且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非常好,有凝聚力。当我离开广州的时候,我的员工,业主都流下了眼泪。因为我想做个职业经理人中国物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所以还要努力。
记者:那为什么又要离开广州?在广州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吗?
汪英武:我说过,我想做职业经理人不想为别人打工,我想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能不能完整地去经营个企业,挑战自己的极限。
记者:从您的经验来看,广州的物业管理环境如何?
汪英武:相对于深圳,差一些,不是很成熟和规范,但是比南京要好一些,处于中国物业管理的中上层次。
记者到了南京,您的理想正在实现吗?
汪英武:应该说正在逐步开展,当然困难很多,也许比深圳,广州难许多。比如:物业管理市场的成熟程度,老百姓的消费意识,法制和社会环境的不规范,人力资源的缺乏等等,给我的压力很大。
记者:听说您最近正在筹建江苏物业管理网站?它是您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吗?
汪英武:是的,网站已经注册成功,网页正在紧张的建设和设计中,如果顺利的话,国庆节能够开通。我来到南京之后,发现整个江苏省没有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有自己的网站,也没有个专业的物业管理网站,所以我想通过这个网站来营造一个物业管理的新气息,形成一个物业管理的思想观念,也让江苏物业管理人有个自己交流,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宣传自己的企业。
记者:您的新思维带到了这个显得落后的地区,已经开花结果了,您有自豪感吗?
汪英武:哈哈,自豪说不上,但是感觉自己慢慢地走在这个地区、这个行业的前列,蛮有信心的!
记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您失去了很多吗?
汪英武:对呀,比如个人的薪水待遇(放弃高薪)、亲情、朋友和熟悉的城市…
记者:深圳、广州和南京给您怎样的感觉?到了这三个城市,陌生感也同样有吗?
汪英武:深圳——年轻有朝气,广州——稳重但竞争激烈,南京——悠闲但文化底蕴深厚。
每到一个新城市,都有一份陌生孤独和寂寞,上班还好说,工作很忙能充实自己,但是下班之后,收拾完自己的办公室就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所以我害怕黑夜,害怕一个待在家里。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会把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开着激情的音乐,来充实自己!
记者:假如您现在回到家乡,感觉是什么?家里人的态度如何?
汪英武:哈哈应该是“衣锦还乡”,因为我在上个月回过家一趟,开着自己的车子回去的,看到邻居们羡慕的眼光,真的有种自豪感,因为在我的家乡,能开着自己的车子回去的,目前只有我一个!家里人也感觉非常光荣,哈哈。因为我离开家的时候,毕竟是个一文不值的毛头小伙,谁也想不到我在短短几年间,能走到今天这般模样!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累的感觉吗?
汪英武:我有时候感觉自己非常累,精神太紧张因为我每走步,我都考虑许多,思考许多。有时候,我也想自己停下来,休息一下,但是我发觉自己停不下来,如果两天不让我去做事想东西我会发觉自己像有病一样,可能是自己的责任感…有时候,我想如果自己停下来,企业怎么办员工怎么办,我们的业主怎么办…
记者:想问一下,您哭过没有?
汪英武:没有,哭什么,我从来不流眼泪,因为我很坚强,这也是从小我生长的环境锻炼了我的性格和坚强。我会在看抗洪英雄记录片的时候感动地哭起来。但,我从来不会为自己去哭,哭什么都不能解决,与其哭,不如去努力。从小我母亲告诉我,做人要顶天立地要想跳出农门只有靠自己。我烦恼的时候,会自己听音乐,会找一两个好朋友.喝茶聊天!
记者:您认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在失去很多东西后,您去平衡过吗?
汪英武我认为,我得到我事业的初步成功,我在做我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得到了我的客户,我的员工还有行业人的承认…我平衡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大需求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记者:我们谈了那么多,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动力所在:过去,现在,将来。
汪英武:过去以求生存和发展,现在实现理想,将来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是我的动力所在。
记者:您对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中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为什么?
汪英武:业主和业主委员会,因为目前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多。再说,物业管理属于服务行业,它为何而存在?为客户而存在,没有客户又怎会有行业,要做好物业管理,必须要研究好自己的目标群体——客户和业主。
记者:关于现在流行一种业主委员会搞中介的说法,您如何看待?
汪英武:中介,中介什么,业主委员会不是法人组织,没有任何经营能力。 |
-
总经理汪英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