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6 1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简阳----1829年(清.道光九年)第二次汪氏续修宗谱序
.........今日族谱,必须续修,其原因有三:
(一)自鼻祖义通公于明初自江南入川至世字辈已历发九代,当年世发公只知道祖人的正派分支,别派都不了解,先祖的名字记下了,生殁年与墓葬之地不祥.清公最先修谱,传至今日已达百年,断简残篇早有缺略之叹,如不及早续修,恐将来子孙不但不识祖人的分支别派,生殁葬地,恐怕连祖人的正脉名号都不知道,本源沦亡,万万不可.
(二)金吉公以后"宗"字班现有改为"樊"字的."常"字班现有改为"儒"字的."心"字班有改为"钟"字.排序淆乱,已相当多见,这就必须在谱上更正,同归于一.否则将来同宗子孙可能前人班字不对,误以为同姓不宗这多不好.
(三)祖人定字排名,到维字辈为止,现在族人增多,总数约800---1000余,所居地点也不一州三县.要连接亲疏远近,必须立好排行班名,共同遵守.所以必须修好族谱,将排名载入典籍.
清.汪泳公曾孙.庠生,汪应容(1776---1895)主持撰写.
清.宋德公曾孙,简州李子市街人,汪心悦序.
此谱也已失传
摘自2006年八月新编的四川.简阳<<汪氏宗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