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回复: 0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一行到婺源县考察调研

[复制链接]

25

主题

2

回帖

149

积分

侠客

积分
149
发表于 昨天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6至27日,应婺源县徽学会会长汪稳生的邀请,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志高,名誉会长汪怡民,副会长汪全宽,书画院执行院长汪善余一行四人到婺源县开展了汪华文化遗存考察调研活动。
婺源,别名蚺城,古属徽州府。现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五县(市)接壤的山区地带,辖16个乡(镇)、1个街道,人口37万。主要语言为婺源徽语,属于徽语休黟片。
婺源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古徽州文化发祥地之一。截至2024年,有28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100余幢古建,有徽剧、傩舞、徽派“三雕”以及歙砚、婺源绿茶等大量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民间一直尊崇古徽州第一伟人----唐越国公汪华,几乎村村都有汪帝庙,即使非汪姓的村庄,都信奉汪华为有求必应的“太阳菩萨”、老百姓的保护神。每年重大节日都举行“抬汪公”、演徽剧、跳傩舞、祭拜汪华等纪念活动,因此,婺源县域衍生、流传的汪华文化遗存很多。
4月26日上午,研究会一行由汪全宽驾车。甫到婺源高速出口,大家就陶醉在徽风徽韵中。沿途徽派建筑典雅精致,农村房屋处处是白墙黛瓦马头墙,高翘檐,非常美观。婺源是古徽州的一府六县,虽然归江西管辖有近百年,但徽派徽味非常浓烈。在汪稳生会长全程陪同下,上午第一站在秋口镇长径村,这里是国家级非遗长径傩舞的原生地。这里的傩舞了不起,全部演出共24个节目,可以演三天三夜。接着,又到秋口镇官桥村,参观原生态的美好乡村和典雅的徽派建筑群。下午,研究会一行来到到思口镇西园村。在村委会,1988年出生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海涛驾车带领大家深入各自然村考察齐氏祠堂、朱家祠堂、汪氏祠堂和政府保护的徽派古民居。考察中发现,这里的村民有深厚的汪华信仰,他们中许多人非汪姓,但一直敬重汪华,每年重大节日,都举行“抬汪公,敬汪王”、对汪华祖容像进行虔诚膜拜等仪式。在下汪村,我们还意外发现了汪家后裔保存数百年的祖容汪华画像。应该是皇家的名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词语。如果考证属实,那么这幅画就是最珍贵的瑰宝。
晚上,朱海涛书记同我们在村委会附近的上饶市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作分享考察调研交流。
4月27日一早,研究会一行继续在婺源调研考察。上午到了思口镇,考察了街区的徽派建筑和城管执法,还参观考察了中国传统古村落----思溪延村。接着,稳生会长陪研究会一行到文物保护工作做得较好的新源村,参观考察古村落,让大家受益匪浅。接着,又到了风景名胜地西冲村,传说这是美女西施在这里终老的地方,与范蠡有关。景区内的俞家祠堂规模宏伟,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祠堂风格和古徽州一致,五凤楼更显气派。
下午,研究会一行风尘仆仆到清华镇彩虹桥景区,与婺源汪氏贤达汪海涛、汪启亮、汪得寿等兄弟筹办的汪鈜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举行座谈联谊,商讨战略合作意向。然后,稳生会长又带大家到紫阳镇,沿玄高步行街参观考察了朱熹文化遗存。街区有两座牌坊,可惜都是后来复制的,失去了一些历史文物价值。考察结束后,研究会一行与稳生会长握手告别,结束了难忘的婺源之行。
短短两天,研究会一行感受到了婺源徽州老乡的热情。汪稳生作为县徽学会的会长,尽管逾花甲之年,还是热情相陪。大家还感受到了婺源乡村年轻干部的风采,像西源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海涛,对汪华的敬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热心汪华文化遗存的保护,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汪华文化研究离不开年轻人,只有年轻人积极参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秘书处)

微信截图_20250428183823.png
微信截图_20250428183752.png
微信截图_20250428183835.png
微信截图_2025042818411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