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19 1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陇西汪氏”乎?“彰县汪氏”乎?
在我国唐代以前,凡仕家望族,均要在其姓氏之前加郡名,称“郡姓”或“郡望”,无论其迁居何处,仍称某郡某姓。河东柳氏是仕族,在晋永嘉中(307—313)有一部迁居襄阳,只能称“河东柳氏东眷”,不能说是襄阳柳氏(非望族迁居何处,郡可由己意说何处人)。总之,望族姓氏前必须加郡名,而永不能改变,以此来显示仕族之尊贵。如河东三望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太原郡望族:太原王氏,清河郡望族:清河崔氏等。
汪姓为山东平阳郡望,因是仕家望族,有着高贵的血统——周公之后,所以迁到新安郡后仍称平阳郡,尽管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还是号称“汪无二郡”。此称一直保持到现在。
唐以后产生的郡望,往往原非望族,在某地得到发展后,尤其是出现一名人后便声称某地望族;或因特殊原因而从原郡望中脱离出来产生新的郡望。汪姓中的一支迁到甘肃彰县后,因在有元一代出现了“三王十国公”的辉煌,又因该支汪氏长期生活在蒙古人的氛围中,受到蒙古族的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所以也就渐渐淡化了“平阳”的概念而号称“陇西”郡望了。
望族在本姓前是要加郡名的,而不是加县名。因彰县原属“陇西郡”,所以称“陇西汪氏”;如称“彰县汪氏”,那就不是郡望,而是“县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