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13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序
南宋信州玉山人汪应辰,从小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有过目不忘之能。未满十八岁,便蟾宫折桂,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在长达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由于其品行高洁,刚直不阿,又一贯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故屡屡遭奸相秦桧的打压与排挤,被贬谪地方达十七年之久。直到秦桧死后,方才回归朝廷。先后主政闽中、川蜀。其后官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
淳熙三年(1176)二月,一代名臣、文星汪应辰病逝于永嘉屿北家中,享年五十九岁。其著述有《文定集》传世。
汪应辰勤政廉明,关心百姓疾苦。爱国为民的民本思想,始终是其为官时奉行的准则。其在任上,不畏权贵,整顿吏治,兴利革弊的种种举措,深得当时的民众及后人的好评。著名的理学大家朱熹,在《祀汪尚书文》中称赞其“公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为名,道尊德备而不自以为得,位高声重而不自以为荣。”应该说这是对汪应辰一生的中肯评价。
汪应辰的高尚品德,勤于治学的精神,以民为本的理念,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崇的。
潜山汪济
癸巳年清明序于潜阳书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