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旭光——光国先文学,承家必大行的有力践行者!
个人履历
1939 年12 月31 日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1963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1963 年9 月至1971 年7 月在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工作,1971 年8 月至今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曾任研究组组长、室主任、院总工程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常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现兼任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非煤矿山组组长、全国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安部爆破专家组组长、公安部消防局专家组顾问。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委员会委员,FRAGBLAST 编辑委员会委员兼亚洲区主编,中日韩炸药与爆破技术委员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汪旭光院士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工业炸药与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研究开发半乳甘露聚糖胶——田菁 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高威力的田菁10 号浆状炸药并广泛推广;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EL 系列乳化炸药;通过理论研究,成功地研制出适用于各种不同爆破作业使用的10 个系列、38 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其中乳化炸药、混装车、工程爆破等技术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国际金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各1 项,国家优秀设计铜奖1 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 项,第三届中国工程科技奖,省部级奖励30 余项。出版《乳化炸药》、《浆状炸药理论与实践》、《工程爆破名词术语》等专著7 部,其中《乳化炸药》(第1 版)2009 年入选《新中国出版60 年・科技出版卷・珍藏版》。主编论文集及爆破培训教材20 余部,发表论文320 余篇,英、德、俄文译作60 余万字。1978 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先进工作者,1982 年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 年荣获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 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 年当选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 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 年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8 年入选“改革开放30 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30 位有影响力人物”。
汪旭光——汪氏祠堂修复的倡导者与主要捐助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