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短暂,诗书不朽——常熟清代状元汪绎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1日 08:13 来源:世纪常熟网 | @世纪常熟
传承文脉、励志成才——常熟历代状元故事 汪绎,字玉轮,号东山,祖籍安徽休宁,寄籍常熟,29岁时考中状元,成为清代开国以来第二十三名状元。这位出身名门的清初才子诗词书画样样拿手,更以诗书卓绝,然而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请听常广记者潘琪的报道:生命短暂,诗书不朽 汪绎29岁能中状元,与他深厚的家学渊源分不开。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研究馆员李烨向记者介绍:休宁西门汪氏家族是唐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明清之际因商而富甲一方,因学而才人辈出。 汪绎的父亲是个爱好读书学习的儒商,其外祖父钱曾是常熟名士,还是一位著名的刻书家和藏书家,他的藏书楼“述古楼”与“也是园”更是天下闻名。汪绎自小才思敏捷,加上长得英俊标致,深得外祖父宠爱,有幸浏览到了别人无法见到的书籍文献。【汪绎从小跟外祖父钱曾一起长大,跟他学习,在藏书楼看书,所以也认识了当时我们常熟一批著名的文人,象“铁琴铜剑楼”主人瞿绍基,和著名的诗人邵陵等都是汪绎的朋友。汪绎从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诗、词、书、画样样拿得上手,尤其他的诗歌是相当著名。】 康熙三十六年,26岁的汪绎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却因为父亲去世没有参加殿试,回来守孝。三年之后的康熙三十九年恩准补考殿试,高中状元。【考中状元以后任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修撰是一个七品的京官,从事文献的编纂和整理工作。】 考完殿试后,汪绎在举行唱名仪式的当天,骑马游街,曾口占一绝,其中有“归计讵谋千顷竹,浮生只办十年官”的诗句。但实际上,他仅当了三年官。李烨:【在北京为官主要负责编撰了一部当时比较著名的《朱子全书》这样的文献。由于在官场上受人排挤,后来就辞官回到常熟。】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到苏州时,启动校刊《全唐诗》,就邀请了辞官归隐的汪绎和翰林汪士宏一起赴扬州参与这项文化工程。李烨:【《全唐诗》的修撰是由当时的江宁织造府,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曹寅主持,汪绎和其他人一起在扬州从事《全唐诗》的修撰,前后大概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就把这部书编撰完成。这部《全唐诗》收录了唐、五代350年间的诗歌48900余首,收入的作家有2200多人,应该说集唐诗大成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它修撰完成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里汪绎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全唐诗》修撰完成以后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年仅36岁。】 汪绎家居生活中常以诗书自娱,著有《昭代尺犊小传》,后由铁琴铜剑楼编辑成《秋影楼诗集》刊印。他的书法仿效《黄庭经》、《乐毅论》,颇具功力。作为公认的书法家,他被载入各种版本的书画辞典。常熟博物馆现在还藏有汪绎的书法作品《牡丹诗卷》和他的信札。 遗憾的是,汪绎的人生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存世的与他有关的遗迹也很少,唯有史志和考古发现让后人可以追溯这位清代状元短暂而辉煌的人生轨迹。李烨:【根据《重修常昭合志》记载,汪绎他是住在河东街。他有一个儿子叫汪国士,去世也比较早,有个孙子叫汪玢。汪绎去世以后就葬在大义,前几年我们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发现了他的墓志。】(2012-6-10《常广晚新闻》播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