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琴 北
汪琴北(1874—1960),榜名湛恩,字瘦仙,号承伯,别号惺惺子.石埭
七里斗文山(今石台七里乡同心村斗文山)人.
琴北幼承家学,勤奋好读,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院入学一名郡文阵
生,光绪二十九年科试绵院拔取一等一名补廪,翌年入金陵两江大学就读,同
年冬派出留学日本,因"家报促止"未赴,"负籍归来,纵情诗酒".嗣之,琴
北往来于石埭,贵池,青阳,祁门等地致力于教育30余年,曾任石埭县高等
小学校长,石埭私立崇实中学国文教员,青阳陵阳师范国文主任.当时的许
多士人都与他结为至交.
民国27年(1938),琴北参与续修《石埭县志》,他"朝夕勉从役,殷殷
复拳拳",主张修志要"征访不厌详,简核著其义,文以约而明","循名必核
实,执两在用中,毁誉均弗受,守直道不穷,洒然对先哲,一意贯初终".
琴北秉性肫挚,弱不胜衣而豪气磅礴.平生肆力诗文,擅长楷书,自两
江大学毕业后,淡于荣利,喜欢作诗自娱和与挚友唱和往来.他的诗清丽平
易,浑厚雄奇,其中有些诗反映了战乱年代生活的痛苦,寄托着对人民的同
情.他在《伤乱》诗中写道:"妖氛荡城郭,千里蔽昏黑.栖息无宁宇,举足
尽荆棘,硕鼠惯贪残,何处是乐国".有些诗则是感叹个人的沦落,世运的衰
微,他在《四十初度》一首诗中说:"少时锐志立功名,潦倒名场困一生.风
景闲闲人易老,道途仆仆事无成.家贫尽力支危局,囊涩何心作远征.负却
壮年无建树,悲歌灯下泪纵横".琴北著有《梦蕉山房诗钞》七卷,《梦蕉山
房词钞》一卷留存,建国后曾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德高望重,深得乡人敬慕.
1960年4月23日琴北病逝,终年8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