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7 2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惯例值得推广和参考。500万汪氏族人齐心协力,把汪华文化做大做强。汪王神不单纯是天下汪姓族人的氏族神,是歙、宣、睦、杭、饶、婺六州各姓氏心目中的保护神。千百年来他的丰功伟绩,虽然,在历册上注名不多,演义小说上无源可觅,但是,在古代的半壁江南六州,民间各姓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祭祀汪王活动,却是丰富多彩。如游太阳、嬉汪公、抬汪公、赛龙舟抢驮汪公、降汪公(颠菩萨)、正月接菩萨、正月十八汪华祖会、正月十四七公会等等,遍布乡村的汪王神庙之多。足以说明汪王的功绩不单纯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民间各族百姓利用膜拜祭祀等行动来表达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方利山教授说的好;我们要善用汪华文化,开发汪华、推广汪华文化。作好“徽”字牌的大文章。却实如此,作好“徽”文章,必然研究汪华文化,好不扩张的说,汪华文化是徽文化的奠基石。我们汪氏族人更要努力把已经淡薄、脆弱的汪王祭祀活动复活。有能力的复建汪王庙(忠烈庙)。进一步促进汪华文化的推广和复苏。最后,希望黄山汪华文华研究会能进一步做好各地复建汪王庙的协调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