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90|回复: 15

东莞,有个打工作家叫汪洋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4153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九十三世金寨之汪

积分
104337
QQ
发表于 2011-11-9 22: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影人物在线访谈栏目介绍】

身影人物在线访谈”栏目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摄制组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开设的以在线聊天的亲切形式,就在外务工创业青年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嘉宾进行一对一交流的访谈节目。

2010年7月,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正式被团中央选入“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团中央宣传部将《身影》的摄制活动的经验以《让典型“身影”陪伴务工青年成长》为题录制为教学片选入《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精选》,在全国共青团系统重点推广和宣传。

身影官方网站将开设在线访谈栏目,及时刊发身影人物在线访谈稿件。同时,摄制组计划拟联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将对该访谈内容结集出版,为进城务工创业青年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借鉴性帮助。






汪雪英出版的作品

汪雪英出版的作品





东莞,有个打工作家叫汪洋

时  间:2011年10月9日

地  点:身影人物在线访谈群

主持人:红领戴  

嘉  宾:汪  洋  



红领戴:您好,我是身影人物在线访谈栏目主持人红领戴,欢迎您来到我们在线访谈栏目。

汪洋:您好!

红领戴:您是个作家,是个打工作家,您的第一篇打工文学作品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汪洋:《漂流花季》,是早期作品,诗歌,现在回过头来看,很肤浅,很纯情的那种写作,有点汪国真的味,当时在东莞的工厂,下了班没事干,看的书多了,不过瘾,就开始自己写,其实,没有更多的想法的。再后来,写作就是有话要说的了。那个时候的写作,是在流水线上,是在宿舍,是在洗手间,饭堂,条件很差。

红领戴:您在东莞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您是在怎样的条件下选择了去东莞打工?

汪洋:至今还记得,那个时候,每天上班,至少有十二三个小时,我在常平一家玩具厂打工,做包装车间的流水线工人,第一道公序到最后一道,基本上我都会做的。我出来打工,是我们县最早的一批,县劳动局送过来的,为了机会平等,还组织了招考,从六千人里头,挑了二千人,我是第一批出来的,我们县的第二批,在北京,第三批,在深圳,番禺等地。

当年考试,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里面考,我老爸守在窗外,关注这场考试,他可能会认为,这场考试或许有机会改写我的命运,像他们五六十年代一样,到煤矿,铁矿,最后留下来的,都吃了国家粮,有了正式工作了。我们哪个会想到,这是打工,而且到了广东才知道,谁想来都可以来,不需要什么招聘,限制人数,考试。

1987年5月考试,6月过来的,我记得到东莞的第三天,就是端午节。我们分在一个烟花炮竹厂,这是生活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我的一个女同学,我们隔邻村的,跟我一起考过来的,她家,她们全村,都是做鞭炮的,她做了不到两个月,就回家了。说做鞭炮,还不如回家做去。

红领戴 :有人说,社会是一所大学。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您的打工生涯,谈谈您有哪些收获?

汪洋:我认同这句话,打工虽然很苦很累,背井离乡的,但跟农村种庄稼人比起来,境况算是好多了,农村出来的孩子,八十年代末,九十代末初的第一代打工者,一般都很能吃苦,因为他们不在这里吃苦,在农村会更苦。

收获,是有的,这些年打工,让我明白很多,懂得很多,也得到很多,至少,如果我不出来打工,我跟我的母辈,会一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嫁人,生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过些年,找一个人家就这样嫁了,运气好的话,嫁一个好男人,一个好人家,运气不好的话,日子就有得捱了。写作,对于一个农村女人来说,永远是学生时代的梦。

红领戴:从您的简历了解到,您出生在江西,您能为网友描述下您的家乡吗?讲您一件让在家乡最难忘的事情。

汪洋:我是江西井冈山区永新县的,属吉安市。我们县是丘陵地带,我们那个村子,算是好的,前面是稻田,后面不远处是山,都是不高的,远一点,就都是高山,一峦一峦的高山。村前,一年四季分明,田里种水稻,西瓜,一至夏秋两季收割的季节,遍野的黄,从村边通到山边,从山边通向更远。

最喜欢的事,也是最难忘的事,就是秋季到山上去摘毛栗,油茶籽,背了一个小背篓,天不亮,就上山了,在山上,一边摘,满了就倒出来用竹篇打,把一粒一粒的果实,捡起来,回家的时候,毛栗就有几斤重了。摘油茶的季节,也正是这个季节,就这几天的事,山上会有好多人。自己家的摘完了,去找人家树上没摘到的遗漏的油茶籽,很是过瘾的。

梅雨季节,到大山里去摘杨梅,爬到杨梅树枝上,往那边一看,隔邻的杨梅树下,就有一条一条的千丝蛇,细细的,绿绿的,长长的,挂在树上,慢慢地蠕动,有些一动不动,就在吃杨梅。树下铺了一地的粉红色,那是熟透了,掉落在地下的杨梅。对于摘杨梅,我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一个人跑二十里,到外婆家的后山去摘过的,我那条蛇,还清晰地记得。我那天摘了两竹蓝,挑回来的时候,下大雨,回到学校,同学们吓了一跳,说你真的去摘杨梅了,听说树上树下很多蛇,我一边分杨梅给大家吃,一边笑,蛇经常同我抢食的。

红领戴  :您认为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的区别是什么呢?相对于城市青年,农村青年的优点是什么呢?

汪洋:农村青年的优势,进了城,开始几乎看不到什么优势。没文化,不懂城市里的规矩,但农村人知道自己的短处。勤劳,努力,向上,有一点好处,就能知足。所以,我们做事,无论何种情况下,都无怨无悔地付出,农村青年和城里人的区别,就是农村青年要在城里扎下根来,可能要奋斗几十年,或者一辈子,而城里人,出生就有了,他们不需要这些奋斗。他们只要努力做好工作,就行了。

作为农村人,要在城里生存,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艰辛,再苦再难,但无论如何,我认为,不能老是怨天忧人地过日子,应该笑着面对,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你付出了,会得到更多,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有时候,能做个能被别人“利用”的人,是幸福的,是有价值的。

现在人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维钱是论。有钱,有房有车,有自己的公司,混出来的打工者,就是成功者。我认为,这个论点是谬误的,这个价值观是畸形的。对于这样的成败论之说,我向来是不赞成的。我认为,你的目标是什么,达到了,你就是成功,比如你想做一个主管,你通过几年的努力,你做到了这个主管的位置,你就是成功;如果你的目标是打几年工,回家盖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你在打工的几年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了这个心愿和目标,你就是成功的。一句话,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只要做成了,就是成功。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所付出的努力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如果你想成为作家,你努力做了,你成了一名作家,在我们眼里,这就是成功。

很多人认为,赚到钱了,才是成功。可钱不是万能的,赚到钱,并不一定就是成功。当然,能赚到钱,也是一种本事,只要他是生财有道的合法收入,我们不能有仇富心理。但这样,就让很多打工者,没赚到什么钱的人,过年过节放长假了,都不敢回家见亲人,这种成功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伤害的。

红领戴  :2010年2月04日,东莞时报有一篇关于您的报道:《打工作家汪雪英受热捧》。您能给网友们谈谈这个报道的背景吗?

汪洋:从九十年代(1994年6月)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漂流花季》至今,十五年我没出版一部作品。2008年,我一口气把近几年的创作,同时出版了,有四部,分别是纪实文学长篇<<漂在东莞十八年>>、人文社科《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纪实人物《那些向上生长的枝丫》、营销专著《签单其实很简单》。特别是《漂在东莞十八年》,此书05年在红袖添香网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网友好评,05年居然登上了红袖年终综合类长篇小说的榜首。07年在腾讯网,又获得了优秀奖。接着是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签约,之后是出版。

其实,在网络上的写作,是《漂在东莞十八年》这部书稿奠定的基础的,那一阵,所有的文学网站,门户网站一夜之间,几乎是同一时间段转载,授权的正版,不授权的盗版,遍地开花……

还有一本,就是《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这本书,本来是帮民政部属下的中国社会出版社写作的,稿酬很低,算是象征性的,因为农家书屋的书稿,全国都是捐赠性质的,作者只是象征性的拿几千块钱稿酬。但这本书,很争气的,在书店,卖得不错,在农家书屋,也挺受欢迎,我在出版的第二个月,我自己花钱买了60本新书,居然是第二次印刷,这让我欣喜,听说还帮到不少人搞好了婆媳关系的处理问题。安徽省一个乡村的作者,因为写一个新闻出版署举办的全国征文“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写感受的征文大赛,居然拿了二等奖,听说他还拿了安徽省的一等奖呢!

至于那篇报道,我认为这个热棒,其实,是媒体宣传需要。但我当时的投票,也确实是排在了前几位,虽然总投票,大家都是不多的。我认为,他们之所有选我,那是因为我写的东西,打动过他们。我的《漂在东莞十八年》写的是我自己的个人奋斗史,成长史,也是中国第一代打工人的心灵成长史。我写的是我自己的打工故事,但也是写作他们的打工故事,只要是打工的,或者曾经打过工的,看了我作品的人,几乎都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我也相信,他们会喜欢我的作品,从线上线下,我自己也能感受得到。在线下,经常有人买了我的书,想尽办法,找到我的工作地址,跑我们公司楼下来等我下班,就为了一个签名。

其实我对形象代言这个事,没当真,选上也好,选不上也罢,只是网友的一片心意,不反对,如果真能代言一座城市,那也是挺光荣的。

红领戴:农村务工青年和城市青年各有所长,您认为心中的自己是追赶城市青年的标准,还是超越城市青年的标准?


汪洋 :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各有所长。我认为,这两种人,应该取长补短,在事业上,在工作中,生活中。无论是谁,只要是好的东西,都应该相互学习。相互映照。这个应该不是这么分开来讨论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我就是我。无论是我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我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城里人也是一样,农村人也是一样,都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的,除了户籍制度以外,应该有许多可以让我们追求的东西,我认为值得我去做的,我就去做,比如公益,比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一同得到成长。

农村青年,想在城里立足,是要比城里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也不能就此怨天忧人。而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一个不抱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做一个写作关乎底层生存,命运,有悲悯心态的写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纯朴的,扎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生。

红领戴  :您对自己在东莞的打工生涯和写作生涯有何规划?

汪洋:我现在的工作,充其量还是打工,都打了二十多年了,就算我不累,再过十年,也没有公司愿意请我这么老的打工妹了吧,我也该考虑转型了。我也不能打一辈子工吧。在哪打工都是打工,一样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家乡现在也富裕了,我也不想丢掉农村的土地,责任田,叶落归根,年龄这么大了,考虑的是孩子和老人的问题,首先不是自己。要是家乡有份适合我自己的工作,我也是愿意回去的。

如果在外打工,我的机会,还有五至八年,过了这些年,我是一定在打工这个行当,会走下坡的,但写作不一样,写作不认年龄,也不认学历背景的,只要你能写,你可能写到七十岁,八十岁,写作,在哪不能写呢?

写作生活的规划,我倒是有清晰的思路的。这些年,我手上的选题,就是不上班,写五年,我也是写不完的,有乡村题材,有留守题材,有职场小说,影视剧本,诗歌地图之类等这些选题,够我写几年的了,写完这些,再作打算。我现在一边拉广告,一边做了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帮朋友编书,没书编的时候,自己写书。再有多余的时间,就去旅行,等孩子大学毕业了,我就直接不打工,关在家里写作好了。

我的朋友当中的,打工打了十几年的,现在回家了,很多都回了,像四川的,重庆的,他们家乡搞开发,未必会比留在城里差,现在我们家乡前几年搞开发,有点头脑的人,都发达了,过上了小康生活,比我们在外打工的,要活得好,这是事实了。今年中秋我回了一次家乡永新,待了近半个月,在农村劳动,对我的触动很大。

我认为,能够有能力留在城里的,就留下,不能留在城里的,回家,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呢?

其实我们很多底层打工者赚的钱,都是父母帮我们赚的,他们帮我们带孩子,是无偿的,无怨的,如果我们把孩子带过来,收入低的话,要请保姆,这日子,就没法子过了。或者父母带孙要收费,这钱就一分也没有了,其实,我们赚的钱,都是家人帮我们攒下的时间。

红领戴:现在广东省成立了青年新生代作家协会,而且您也是其中的一名会员。您认为属地政府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打工作家支持和关心?

汪洋:属地政府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打工作家支持和关心,这个,我以前提过很多建议,在这里也不妨说说。帮助他们成就自己,比如,组织专家、邀请大刊编辑过来,开作品研讨会,交流会,沙龙,推荐优秀作品发表,组织丛书出版,那当然,不需要作者掏钱的这种出版,更应该关心打工作家的身心健康。有条件的话,送他们到大学,到文学院去深造。让他们能写出顺应时代的优秀作品。

我更希望这个协会,是可以为打工作家,产业工人,做成一些事的,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真正能为我们大家谋福利的,促进打工文学创作的一个团体组织。

红领戴 ;谢谢您接受身影在线访谈的采访。



汪洋, 本名:汪雪英,打工作家,新莞人,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农民艺术家协会广东秘书处秘书长。1987年,汪雪英来到东莞常平打工,从一线工人做起,到仓管、业务员、保险营销员、媒体人等。



1994年,汪雪英出版《漂流花季》,受到新华社、新华社每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等众媒体报道,被媒体誉为全国第一个出版诗集的打工女诗人。出版作品六部。

(整理:汪漪)http://blog.jxcn.cn/u/dgwxy6811/106349.html

广东省作协网络文学院“网络作家十年精品回顾”第一场,汪雪英现场讲述自己的网络长篇纪实小说《漂在东莞十

广东省作协网络文学院“网络作家十年精品回顾”第一场,汪雪英现场讲述自己的网络长篇纪实小说《漂在东莞十
金寨汪讳铁佛公后裔汪氏93世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11-9 2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农民工小说蹿红呼唤心灵关怀

2011年11月02日 09:51:21  中国柯桥网    [大 中 小][打印]
  
        在许多人印象中,农民工可能是穿梭于工地上的“泥人”,挂在高楼玻璃墙上的“蜘蛛人”,辗转于城市角落送快递的“飞毛腿”,但很少能与爬格子的作家联系起来。然而,一位叫王子群的河南籍农民工,却用21万字,将自己十多年来的打工经历,浓缩在一部叫做《临时夫妻》的小说里,结果引爆了网络阅读热潮,点击率50天就突破了100万。实际上,近年来在小说领域,源于自身经历、原生态气息浓郁的农民工小说有异军突起态势。2009年,四川农民工周述恒的45万字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在网上点击率超过50万次,成为热销书,社会反响强烈。之后,农民工自己写自己的各种小说层出不穷。农民工小说的蹿红,一方面说明社会对这一庞大群体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民工们思考现实、表达心声的精神诉求。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看似普通平常,实际上却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除了小说作者之外,诗人、歌手、戏剧导演和民间艺术家等不断涌现,在他们那里,文学艺术绝不是附庸风雅、午后红茶,它有着生活的热度、现实的质地,记录着人生的悲喜哀乐,探寻着命运的转折起伏,构成了转型期中国情节最为曲折和震撼的篇章。

  当“旭日阳刚”以沙哑的嗓音慨叹“老无所依”之忧,当“西单女孩”以朴实的表演展现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困惑,当农民工街舞以欣喜的姿态憧憬城市未来,都以各自方式留下了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最真实、最深刻的精神印记,彰显了日益觉醒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实际上是农民工群体的一种文化自觉:“我们也有我们的思想,我们不是木头,我们精神也是有追求的。”

  王子群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指出人们关注农民工问题方面存在“盲点”,关注外部的东西、能看到的东西多,比如劳动条件、报酬等,而对看不见的东西——心灵世界有所忽视。这不仅是写作者的感想,也是现实的社会问题。在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农民工户籍、社保、工薪以及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时候,他们的情感生活如何、精神需求怎样,却少有关注,以至“干活累,没事睡”成为许多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写照,精神“沙漠化”、文化“孤岛化”、生活“边缘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在农民工群体主体意识觉醒、文化需求强烈的背景下,这样的“精神赤字”显得更为醒目。

  因而,农民工小说不只是一种自我表达,更是一种社会呼吁。它以真实感人的故事、朴实无华的讲述,呈现了农民工面临的种种现实难题和生活痛楚,希望引起关注、带来变革、得到帮助。同时,也在真诚地呼唤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群体走得再近一些,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心灵关怀和社会尊重,从精神文化层面丰富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活,既破解农民工的利益困境,也破解其文化困境,这是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两亿多农民工的文化服务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日前,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到2015年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举措,从制度层面实现了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破题,向各地各部门乃至全社会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关注和保障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以文化的力量架起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精神桥梁。

166

主题

1890

回帖

230万

积分

版主

灌河流域汪氏宗亲会创会秘书长,手机:15961332733

积分
2306592
QQ
发表于 2011-11-10 08: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的子孙都是好样的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1-11-10 1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工妹作家——了不起啊!!!
      ——是真金子——总要发光的!
                         赞!赞!!赞!!!

46

主题

757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宗亲联谊,继往开来,慎终追远,

积分
16957
QQ
发表于 2011-11-10 1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敬佩!

90

主题

319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哪位本家是清初湖广填川时汪真树

积分
11440
发表于 2011-11-10 1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荣耀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天使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积分
144710
QQ
发表于 2011-11-10 1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汪根远于2011-11-10 10:08发表的 :
打工妹作家——了不起啊!!!
      ——是真金子——总要发光的!
                         赞!赞!!赞!!!

25

主题

69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爽公支系,迁松始祖福一公支下96世裔孙

积分
21636
QQ
发表于 2011-11-10 16: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工作家——汪洋,真的了不起!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发表于 2011-11-11 16: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知未必曾相识!拜读过她的大作,欣赏了她游新疆的视频。她是汪氏的骄傲!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1-11-11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胖子道生) 的帖子

汪家姑娘的典范。
QQ截图20111111201429.jpg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