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56|回复: 26

可爱的家乡<<5>>

[复制链接]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发表于 2010-12-3 0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2-3 18: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别山——英雄的山,
竹是傲骨情是胆!
满山都是英雄汉!
       英雄的大别山的山山水水,
       造就了英雄的大别山人!
       英雄的大别山精神,
       是英雄的大别山人的灵魂!!
              英雄的大别山精神万岁!
              向英雄的大别山人敬礼!!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汪根远) 的帖子

大别山,英雄的山,培育了英雄儿女千千万!二位会长也是大别山人,我和他们是邻居。我为汪氏有这样的子孙而骄傲,我为大别山有这样的儿女而自豪!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5: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汪根远) 的帖子

宗亲们好!
   多少天来,一种失落的心情总是陪伴着我。
   我为我的支系未理清而懊恼!
   我为小淑娟病情严重时,未伸出援手而自责!
   我为金融危机以来,自己的生意未见起色而沮丧!
   我这是苦中寻乐,特转载几段家乡的视频,与宗亲们共享。
   谢谢大家收看!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2-4 2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楼(汪根远) 的帖子

引用第3楼罗田汪家国于2010-12-04 15:59发表的 回 1楼(汪根远) 的帖子 :
宗亲们好!
   多少天来,一种失落的心情总是培伴着我。
   我为我的支系未理清而懊恼!
   我为小淑娟病情严重时,未伸出援手而自责!
   我为金融危机以来,自己的生意未见起色而沮丧!
.......

家国好友:
        您好!
        当您觉得情绪失落的时候,
        自有家网给您新的乐趣与补偿!
        家族支系的梳理当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以我为起点亦当为引以自豪的“资本”。
        助人为乐是我祖传的 传统美德,
       “量力而行”仍不失为我辈本份;
        自古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了,就不应再为此而懊恼、沮丧。
        小家网,大天地!
        正是:
        置身家网中,忘忧自陶情。
        发帖宗家乐,惬意由此生。
        得失淡如水,荣辱耳边风。
        但得心长泰,家网显奇能!
        宗亲多交流,自然得共鸣,
        一脉大平台,同奔大一统!(指全球《中华汪氏统谱》)
      家国本家,您以为然否?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汪根远) 的帖子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根远本家!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4: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罗田汪家国) 的帖子

39

主题

38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积分
13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罗田汪家国) 的帖子

名胜古迹罗田老八景传说之一-----凤 山 春 晓
凤 山 春 晓
罗田位于大别山鄂东南麓,是巴河流域的最上游,县城凤山镇在东经115度28,北纬30度53之交,凤山位于罗田县城西北,因山脉走势酷似飞翔时的凤凰,故定名为凤山,据历史记载:原县府所在地设在石桥铺镇及魁山下的旧县畈,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知县周广又将县衙西迁至今天的凤山镇址,一直是罗田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据《罗田县简志》记载:罗田八景中第一景为凤山春晓,关于她的民间传说摘编如下:
很久以前,江西有一个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受人邀请到罗田赶(看)地。因先生赶地有定时辰的习惯,这年春季的一天,天气蒙蒙亮的时分,他就骑马赶到了罗田县南门外——三里桥,正准备加鞭策马进县城,突然一位衣着寒酸,早起拾猪粪的古稀老人拦在马前,风水先生便下马来,那老人问:“客官,天还未亮,这么早到那里去呀?”先生回答道:“我去罗田县城”。老人又问“到县城做么事呀?”先生想:这老儿打破铁锅纹(问)到底,转念,便如实回答道“尊敬的老人,我是受邀来罗田赶地的!”老人再问“你可晓得这个县城是么事地哟?”“是凤形地”,那老人穷追不舍“那你可晓得是雄凤还是雌凤呀?”这句话倒把这位名凤水先生难着了,赶地说象什么,从未分过雄雌。但不愧是跑江湖的,他立即反问道“老人家,你总晓得是雄凤还是雌凤吧?”老人朗爽地大笑三声说:“我嘛,当然晓得,当然晓得,你不相信,客官,我有个应验说给你听,你就明白了,我用我这个拾粪的耙子在地上挖三下,要是天大亮了,太阳出来了,立即有凤凰的婉转叫三声,那就是雄凤。如果我粪耙挖了三下,天未大亮,太阳没有升起,凤凰也不高声叫,那就是雌凤了!”风水先生半信半疑,心相跑了一辈子江湖,从未遇上这样的新鲜事。
只见老人弯下腰身,手握粪耙用力在地下挖了三下,嗬!真神奇,刹时天已大亮,须臾一轮朝阳冉冉地从天际上升起,凤山县城沫浴在灿烂光辉之中,更有那一声接一声美妙动听的凤鸣声,真叫先生心旷神怡,如临仙境,连声赞道:美景,美景也!更从心底里佩服拾粪老人赶地的绝招,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山区县还有比自己高一筹的赶地仙人,想到这里,他跪在老人面前一拜:“老人家,你是我师也。”老人赶紧扶起风水先生:“客官,你莫这样,我不是什么硬本事,只是罗田县城“凤山春晓”景点迷倒了许多文人墨客,先生不过是亲眼目睹了景点展示前后,日后先生必有发达!”老人的几句说得风水生先心满意足,知趣地骑马返回江西去了。其实他做梦没想到拾粪老人竟是土地菩萨的化身,土地菩萨拦住了风水先生,是怕别人坏了凤山的风水宝地哩!


名胜古迹罗田老八景传说之二------淘 金 夜 月
淘 金 夜 月
淘金夜月,又名印台夜月,是罗田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的景点之二,因时间久远,年代变迁,景点存无。据《罗田县志》记载:县城义河
桥南岸名曰淘公岩(现桥南桥头堡附近),又名印台岩,源于淘公岩顶、平坦广阔,尤如印台。岩下河边有个深潭名叫淘金潭,其潭水清沏,可以照人,特别是月白风清夜晚,淘公岩畔,天上潭间,两月相对,蔚为奇景。民间关于淘金夜月的传说经整理如下,以馀读者。
光绪末年,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受洋人瓜分侵略,一时,欧州各帝国主义纷纷踏入中国传教,他们对古老中国的财富和文化遗产进行掠夺。罗田来了两个卷发高鼻梁的意大利传教士,他们收集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为教徒,卵翼人们作奸犯科,鱼肉人民。并在县城内老二甲街(今县供销社)建筑了天主教堂,向各地搜集财富,剌探情报。
“淘金潭”自然没逃脱洋人的关注,这儿傍山依水,风景优美,素有“淘金潭”之美称,世代相传淘金潭底深邃莫测,潭底有金磨银磨一对,终年潭中倒映圆月一轮,而且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伏在潭边可听潭里金银磨转动的响声。两位洋人对潭水中“珍宝”唾诞,月升当空,人寂物静时,偷偷到潭边窥探,果然皓洁的月亮映在潭水之中,屏息静听,飘飘而来的“叮咚”声忽远忽近,那抑扬顿挫的声响使两个洋人惊喜若狂,两人再听几次后,请水手到“淘金潭”内打捞“珍宝”。
消息在罗田传开后,山民舆论哗然。人们平时憎恨传教士勾结莠民欺压乡里,这次,“洋人“想破景盗宝,更是火上加油。于是,城关王木匠等数十人向本县举人张炳元问计。这位张举人,曾任山西广陵县知县,政绩卓著,威望很高,对传教士横行霸道极为不满,这天正与几位好友在打牌取乐。王木匠就洋人盗宝之事请他作主,张举人正在牌兴之中,未加思索地随口说:“洋人再偷看,杀了他!”
深夜,王木匠等人手持利斧,埋伏在“淘金潭”的附近,两个洋人刚一露面,大家蜂涌而上,左右开斧,洋人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见了阎王爷。杀了洋人后,王木匠派人找“炳元三爷”处理后事。张举人正在打麻将,听说已将两个洋人杀死在淘金潭岸上,大吃一惊,手上的麻将牌也掉在地上去了。但他马上当机立断地说:“杀了就丢进潭里去”。人们把洋人丢进潭水里,“咚咚”两声,尸首没影儿了,有人说看见一条黑龙吞食了,有人说:是潭底下金磨银磨压住了尸首,反正没有洋人再浮上水面。后来那个杀洋人的王木匠,遭到满清政府追究,正当衙门派人捉拿归案时,他手持利斧,纵身跳进了深邃的“淘金潭”……

名胜古迹罗田老八景传说之三------义水清波
义 水 清 波
据《罗田县简志》记载:相传罗田义水两处,一是官渡河。上从北丰两河口,下至油河咀。流经县城时,绕成半圈,似有不忍离去之意,故名义水。一是石桥铺,亦因有回流,也名义水。而“义水清波”则是指官渡河流绕县城这一段。因其河道曲折,清波萦回,近城远山,倒映其中,故风景特美。流传于世的“义水清波”传说很多,特择优搜集整理如下:
义水就是罗田河,以前曾名官渡河,为什么后来有了义水这个名称呢?原来有这样一个神奇故事:很久的上古时期,东海龙王有个女儿叫阿姣,她厌恶龙官的生活而羡慕人间幸福,一天她偷偷地溜出东海,驾一朵白云来到天堂寨上空,发现这里山青水秀,环境清幽,风光宜人。于是阿姣找到了土地神请求在这儿落户,土地神将她隐居在山顶的水塘里。几个月后,海龙王派龟、蛇二将来找她的女儿,查清在天堂寨时要土地神把阿姣送回龙宫。可这土地脾气很犟,他没好言回答:“阿姣是自愿到这儿落户,既然入我的籍,就服我管,龙王威风再大,我未点头,那就回不了龙宫”!龟、蛇回到龙宫,将犟土地的话如实向龙王汇报,龙王闻后暴跳如雷,刹那东海波翻浪涌,雾走云飞。并派螺蚌传信:一时三刻之内不见阿姣返回,就不准罗田地方的水向东流。
犟土地见龙王权势压人,火冒三丈地宣战:“东海龙王不接纳我们这里的水,我们就让河道向西流”!他把龙头拐杖向西一指,河水立刻改道向西了,原来这拐杖是太白金星送的,藏有调山谴水的神功。螺蚌见状吓得目瞪口呆,火速向龙王禀报。龙王大惊失色:“这还了得,如果天下的河流改了道,咱东海岂不是干见了底”!马上驾起飞天轮,雷呜电闪地赶到罗田。这时,犟土地指挥河水向西流行了五十里,龙王赶到河水前头,向土地神赔礼认错,并表示再不干涉阿姣的自由,只请求土地老把河床转个弯依然向东流。土地见龙王认错便接收了请求,于是罗田河就形成了如今这样的流向,向西绕了大圈,再由西向南经巴河入长江,最终归向东流了。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罗田在这儿正式建立了行政机构。一位新上任的地方官知道了犟土地捍卫主权的“义勇”和察看罗田河流围县城绕个大圈西去,有迟迟不愿离开罗田的意思,便颁文公告:将罗田官渡河改为“义水”河了。再说龙王的女儿嫁在罗田,并生育两个儿女,龙王对罗田义水河有了深厚的感情,想为罗田人民做点什么,于是,他运用观音传授的法术,折一枝翠绿杨柳枝在义水河中一拂,倾刻义水河变得清波荡漾,清澈见底,两岸杨柳成林,近城远山,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之中,从而增添了罗田县城的又一道美景。





名胜古迹罗田老八景传说之四 -------长春宋柏



长 春 宋 柏(4)


长春宋柏,又名五显双柏。有《罗田县简志》记载,在罗田县城东,长春出口外的五显庙前,曾有两株古老的柏树,有历史考证:从宋代一直存活到清初,历经五百余年而风霜雨打不朽,后不幸毁于兵荒马乱的战火。相传岳武穆追击金兵时,曾率兵过此,于是乎,该庙内外,皆有文人墨客,名人富豪题咏留墨,但年代久矣,至今无存。现将传说搜集整理附后,作诸君茶馀饭后闲聊。
很久很久以前,罗田县城东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名叫五显庙,庙宇古朴精美楼亭筑奇异,庙前有两棵双人才扰的古老柏树,引入注目观赏,林柏据说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此外风景迷人,佛祖显灵,香烟飘缈,游客如云,是罗田有名的景点之一。南宋时期岳家名将岳武穆(岳飞)率师一千丁追击金兵路过此庙,此时,正值春季傍晚时分,岳将军又渴又饿,便在庙里住宿一晚,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一片媚丽春光,又正逢十五的晚上,皓月当空,万物寂静,庙宇、古柏都在月光之下,愈看愈远,岳将军迷恋夜景,诗兴大发,信口呤了一首律诗:
一座古庙几千秋,蓬莱仙境前世修。
义水长河飘玉带,一轮皓月照九州。
参天古柏五百载,千年古刹佛祖留。
美景一夜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岳将军话音未尽,只听身后传来鼓掌声:“善哉,好诗!”,岳将军回头一看,原是庙里一位身披架褒老僧,站在身面赞叹,岳将举转身一拜:“是庙里主持师付吧,末将有礼了”。主持和尚连连说“免礼、免礼,将军大人律诗呤得好,但可不知道我寺如何起名五显庙?这是有些来历的,哪五显?即显:福、禄、寿、喜、贵五个字,有求必应,乃是神效,比喻将军追金兵至此,不必耽心住宿误了追击战机,只要在庙里求个签,让老僧破译你听,必打胜仗!”岳将军闻此言,好不喜欢,转回住处,更衣洗澡,料理干净,在菩萨前烧香拜三拜,并抽了一支上上签。主持师付看过签告诉将军:“今夜子时三刻,你们马不停蹄连夜悄悄追到平湖,好里金兵又饿又累,毫无准备,在天亮时分便可将金兵大部歼灭,但主要首领可能潜逃”。岳将军按老和尚的要求追击,在天亮时分将几千人的金兵打得如弹山之鸟,魂尽魄散。果然不出老僧所料,金兵将军莫也尔带几个贴身仕卫逃走了。大胜后的岳将军返回罗田县城,办酒筵三天,请乐队庆贺,并请匠人做好四个烫金字,“五显灵庙”,横匾挂在庙宇前,再用大红绸缎布将两株古柏拦腰束上,张灯结彩,一派风光在城乡邻里引起轰动。谁知此件太显灵显效的事儿,倒把战火和不幸引向五显庙,一年后,金兵将领莫也尔,率兵打进罗田县城,将五显庙的主持带着其他和尚早跑得远远的,至此,莫也尔恼羞成怒,一把大火将庙宇烧为灰烬。


名胜古迹罗田老八景传说之五---------老塔唐梅


《罗田县简志》记载:塔山亦名玉屏山,在县城南约三公里,相传山上有一古塔,有唐代延传下来的梅树数株,因以得名,还有真元寺,睡虎亭、尺五亭,塔山书院诸胜,至今遗址犹存,“老塔唐梅”在明清时期,一直是罗田八景之一。人们只是晓得城南边老塔山上曾经有过唐朝的梅花,并不知道另外还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远古的年代,老塔山是一块平地,住着两户人家。一个叫唐三楚,是个富人,骡马满山,奴仆成群,家里堆满金银财宝。另外一家姓劳的是个穷苦孤儿,名叫劳八子,勤劳正直、聪明能干,但他无田无地。可这劳八子偏偏被唐三彩的女儿唐腊梅爱上了,她经常偷偷地给他钱,给他衣物,约他到后花园里相会。时间长了,这事儿让她父亲知道了。她父亲认为是败坏门庭、辱没祖宗的行为,他用竹棍子“管教”了女儿多次,可就不管用,后来就派了两个亲信在花园里监视。

这一天,唐三楚夜晚梦见了一个老道人对他说:“你不久有大难临头,要免灾难,就得建一座十八层的高塔!”唐醒来告诉他夫人,夫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到大难临头就迟了!”于是他们就决定在住宅边建这座塔并命名:凌霄宝塔。

宝塔动工之前,唐三楚寻思该用什么东西祭奠塔基?忽然亲信禀报说:“劳八子在花园里被抓住了。”他立刻叫人把那“狗崽子”拖到塔基底下活埋了。唐腊梅听说劳八子被埋,悲痛万分,她急步赶到他被害的场所,一头撞死在那块巨石上了,鲜血透过泥土,点点滴滴流进了情人的心窝。唐却没有流一滴眼泪,他叫人把女儿尸体抬远些,抬到对面的池塘旁边埋掉了。

凌霄宝塔就开始建筑到成功,不知多少穷苦人都累死在塔里面。正在唐三楚举家欢庆宝塔落成时,他女儿的坟上悄悄地长出了一棵梅树。这梅树一天长高一尺,过了五天就长到一人那么高了。从第六天开始,它就朝着宝塔的方面移动,一天移动一尺。过了四个月,“移”完了一大半的距离,离宝塔不远了。唐三楚想:“这狗婆娘在土里面还给我丢丑,出洋相!”他即叫人把梅树挖起来,依然栽到她的坟上,第二天它又开始移动了,还是一天一尺。唐火了,叫人用锯子把树杆锯倒了。过两天,一棵新树苗从蔸子长出来,唐又叫人把蔸子挖掉了,把留在地里的根须也清除了。真是狠,树苗再一次从坟头上长出来了,而且长势旺盛,生机勃勃。唐三楚也毫不示弱,他立即叫人前去折断树苗,扒平坟堆,然后抬一块大石头严严实实地压在上面。可还是没有压住。第二天树苗又毅然决然地破石而出了。唐三彩就专门派一个人,拿一把刀,守在那儿。叫他十年、二十年不停地砍下去,直到树苗灭绝为止。事情也真够蹊跷,当天夜晚,大雨滂沱。人们听到一声震巨响,凌霄宝塔被雷打倒了,正好倒在唐的住宅上。唐三彩在睡梦里成了肉饼、肉酱,唐腊梅坟上的石头和那个拿刀守坟的人也一齐被狂风卷走了,不知去向了。雨过天晴之后,凌霄宝塔的废墟上长出了一个石头人。这石头人的身材、体形、相貌和劳八子一模一样,它面向腊梅的坟墓,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那儿。腊梅坟上的梅树又长起来了,一天长高三尺,过了三天就开始向前移动,移动的速度也是一天三尺。这样很快很快就移到了石头人跟前,挨着了它的躯体,贴近了它的胸脯。石头人一天天在长大长高,梅树也一天比一天更具风韵,更有神采。几百年以后,石头人变成了一座山,梅树就静静地含情脉脉地依偎在座山的怀抱之中。因为人们知道这座山是劳八子的化身,人们更知道梅树就是唐腊梅,所以给它们取了个共同的名字叫“劳八唐梅”。后来到了西汉初年,又有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塔,由于“劳八”和“老塔”字音相近,就逐渐把“劳八唐梅”叫成了“老塔唐梅”。


名胜古迹罗田老八景传说之六-----横堤烟雨


据《罗田县简志》记载:横堤烟雨(亦名普陀柳岸)。县城西一里许,有座普陀庵,庵旁有验雨井和清泉井。此庵前临义水河,有长堤数里,堤上扬柳成行。每当秋雨连绵,簿雾笼罩,别有风光,故列为罗田八景。

元末农民起义南方红巾军的主要领导人徐寿辉(罗田九资河人)经过十年浴血奋战终在蕲水(今浠水县)创建了“无完”政权,自称“天完”皇帝,刚执政大旱,徐寿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连连到各地抚慰民心,来到罗田,满目凄凉,河水断流,田畈干涸,诸多讨米要饭流浪街头,市面街中搭上拜台,黎民百姓烧香拜佛,乞求降雨人间,看到这里,徐寿辉很是生烦,独自走到县城西普陀庵消闷,该庵主持尼姑原和徐有交情,遂引徐进入静室,茶过三盏后,主持问:“万岁爷,从龙颜上看,近段似有愁闷?”徐告诉才当皇帝就逢天下干旱的苦恼,主持说:“干旱久了,必会降雨,雨降下来,灾难可退,待会主持带您去验雨井和清泉井,看近几日是否有雨?”徐寿辉知道能观井测雨很是高兴,便随主持一道去了。验雨井在庵后院山坡上,井水深不可测,井壁不象其他井用石块砌成,而是四周一块到底的石壁,似乎是神仙在岩石中凿成的,主持伏在井边,把头伸向井壁细细观看,片刻,主持大声说:“万岁爷,托龙福,三日必有大雨。”徐说:“何以见得?”主持指着井壁上一串水珠说:“您看,井石壁出汗了,小汗小雨,大汗大雨,无汗无雨,今日大汗淋漓即有大暴雨。”徐寿辉见主持说得有理,深信不疑甚是欢喜。主持又引徐来到庵外石阶下清泉井,水清见底,倒映庵宇山势。主持用瓢舀清泉递给徐寿辉,徐才品一口,顿觉纯净清凉,有一丝甘甜,徐一气喝完。主持又用一泥瓦盛水叫徐寿辉送到菩萨像前顶礼膜拜。徐寿辉一一照办。果然,第二天傍晚,狂风顿起,黑云翻滚,一阵滂沱大雨而至,倾刻地上水流成河,徐寿辉高兴得手舞足蹈,不顾雨淋大步向普陀庵跑去,跑到庵前他惊呆了:清泉井里有条青龙挟着清泉直奔九重天,再洒落山岭、田间、河床……

旱情没了,河水流了,田野绿了,普陀庵前河堤上绿柳迎着皇帝笑弯了腰,徐寿辉高兴地返回蕲州。再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日子,眨眼到了秋季,徐寿辉心生一念:再去罗田看看。徐冒着连绵秋雨,走进薄雾笼罩的普陀庵,守门尼姑告诉他,主持已在半月前圆寂了,并告诉主持留给他一封信,徐寿辉急忙拆开一看,原是四行楷书小诗:

阿弥陀佛念善哉,普渡众生别尘埃,
保佑“天完”建大业,横堤烟雨传万代。

徐寿辉看到这里,回顾过去测雨救旱的经历,想到主持对自己的忠诚,再也止不住眼泪长流,他从遗诗中最后一句领悟到了主持的心意,立即拨银千两将普陀庵装修一新,并在庵墙壁上挥毫狂草“横堤烟雨”四个大字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3127
发表于 2011-3-21 1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田有家国,八景天下闻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