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节庵名花十友墨(见图,上图为正面,下图为另面),长10.7厘米,宽4.4厘米,厚1厘米。 墨十锭一组,嵌装黑漆描金盒中。盒面中央隶书“名花十友”,饰云龙纹。
墨面各雕名花一种并加题识,分别为桂花“仙友”、菊花“佳友”、梅花“清友”、莲花“浮友”、海棠花“名友”、酴釄“韵友”、茉莉花“雅友”、沈丁花“殊友”、薝蔔“禅友”、芍药“艳友”。墨背面均题“名花十友”,涵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墨左侧面阳文楷书“汪节庵仿制”。
墨上花卉的表现,运用阳线与浅浮雕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花卉的俏丽,描金又增其华贵。
名花十友墨于明代已出现,见于《方氏墨谱》。《方氏墨谱》引:“昔宋曾瑞伯以十花为十公友,谓桂仙友……薝蔔禅友,各为之词。张敏叔又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赋以诗。余囙(俗‘因’字)戏辑为诸墨,一曰名花十友,一曰名花十二客。”汪节庵此墨虽袭用前人题材,制作中却体现了当时崭新的墨艺风格。
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清代中期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以“函璞斋”署墨。其所制之墨常被充做贡品。有“菊香膏”等墨传世。
故宫网站供图 吴春燕 撰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6-02 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