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纬:宁为一树折腰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09:42 东方网 6月19日夜深人静时,管弄公园169棵大树被悄悄屠杀。面对这残暴的杀戮,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在国内外一些地方看到的“宁为一树折腰”的崇高行为和人文精神。 数年前,我应邀去土耳其采访,在首都伊斯坦布尔的一条大街上,惊奇地发现宽宽的马路中间突兀挺立着一棵粗壮的大树,有轨电车的轨道在这棵大树旁边弯成了一个弧形,有意避让开它。听当地人介绍,这是当年开辟马路时对大树采取的坚决保护措施。我久久仃立在这棵大树的旁边,惊叹土尔其人在市政建设中“宁为一树折腰”。不日,我在另一座大城市伊斯密尔的国际大理石展览会的展馆里,竟然看到了两颗并排的高大椰子树骄傲地挺立在大厅中,而繁茂的树冠则“破屋而出”。我再一次惊叹土耳其人民在建筑中“宁为一树折腰”。 可喜的是,近几年“宁为一树折腰”在国内渐次出现。在“人间天堂”九寨沟,虽然漫山遍野都是绿树葱郁,但为游客铺设的栈道上,却不时有刻意保护下来树木。2005年6月,沈阳新图书馆落成。在前卫别致的造型中,人们意外地发现,有一棵大树从其阶梯状的绿色屋顶中探出头来。许多人不解其意: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怎么会如此“破相”?设计人员说:“宁为一树折腰”,虽然这棵大树的保留破坏了建筑对称,却形成了一种和谐美。 “宁为一树折腰”,这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是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境界,更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和人文精神。 但是,如今随意加害树木的毁绿事件时有发生,尽管责任者可以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但骨子里是环境意识的淡薄,是对大自然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就说管弄公园内这169棵大树,究竟会对京沪电气化铁路工程有多大影响,非要斩首不可? “宁为一树折腰”,全社会都要提倡这种精神!作者:汪长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