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8 19: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修水汪姓概况(5)
一本介绍修水汪姓的小册子——《汪姓家言》 (续一)
序
《汪姓家言》在大家的关注下,经过编纂者的辛勤劳动,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修水汪姓历史上第一本“非谱非志非史话,但有谱之肌,志之骨,史话之魂灵”的新书,他的出版是一件大好事,值得庆贺。
萌发编写《汪姓家言》,源于《修水县姓氏志》编纂工程的启动。由于要求全县314个姓氏群体都要写出本姓的“志”,因而在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该“志”后,手头的资料已足够写一本书。在马家洲汪姓人员会议上,我们提出这一创意,立即得到与会者的支持与赞助,可见这是顺应民心族意之举。
会议公推《汪姓志》的编写者,四都镇中学督学汪维仁同志负责编写。春去秋来,该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在工作之余,忘我劳作,历时半年,终于圆满完成编纂任务。
全书十六个部分,全面、系统、简明地介述了修水汪姓源流世系、名人业绩、迁徙流布、谱牒文化,脉络清晰、内容翔实。我认为质量好,有历史价值,达到了“存史”与“教化”的双重目的,值得族人认真学习,从中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
在写志与编史的过程中,县建筑总公司会计师汪玉麟同志事业心强,通联全县汪姓族人,查找汪姓新老谱牒及有关资料,功不可没。另外,汪新杞、汪会根、汪早平、汪毓隆、汪绪金、汪元龙、汪衍知、汪发明、汪拔金等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本书的出版,他们也有一分功劳。
当然,事物总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由于修水汪姓支派繁多,外省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外县如奉新、上饶、南昌的汪姓人的情况, 没有写进去。这主要是由于未筹集到足够的经费去调查,其本人又不知道详情。今后如果条件成熟,我想这一缺陷定能弥补过来。
最后,望我汪姓族人继承和发扬先祖遗志,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为我汪姓争光添彩。
是为序。
96世裔孙 80老人 冠石 庆雄 谨撰
公元二00二年八月
(补注:汪庆雄老人不幸于2008年去世)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