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05|回复: 10

请教

[复制链接]

2

主题

17

回帖

61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610
QQ
发表于 2010-4-20 14: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我知道的辈份有“大廷惟嘉庆,永世必昌隆(或是康宁)”,我是嘉字辈。 我想知道我是属于那支的,盼知道的本家告知。谢谢!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发表于 2010-4-20 19: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义门宗谱》三晖堂,45世公支下,旌德新建公派,77世起、97世起、117世起,循环使用。

文    明     能    秉    祖, 士    期     应    时    与; 大    廷     惟     嘉    庆, 永    世     必    昌     隆。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32

主题

708

回帖

2万

积分

认证会员

芃叟

积分
26630
发表于 2010-4-20 2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派号也能循环使用?不算乱伦也算乱套,给后世自设麻烦。不可取!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发表于 2010-4-20 22: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汪篪) 的帖子

我也觉得不妥,但该支那次修谱订派时,就是如此记载的。

2

主题

17

回帖

61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6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0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谢谢楼上的回复!如果有更详细的内容请提供,再次谢了!

2

主题

17

回帖

61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6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08: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请问九华星云,那次修谱是什么时间,具体详情如知请告。谢谢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发表于 2010-4-21 17: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派文原订自清康熙年间老谱,此图系清乾隆三十六年续修谱 复录版。

义门宗谱 01-114  派文

义门宗谱 01-114  派文

76

主题

577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5725
QQ
发表于 2010-9-26 2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请长富先生帮我联系旌德的汪氏义门宗亲,宿松县有一支汪氏,有40多人,其派字与旌德汪氏义门相同。他们的祖先早年迁到太湖城关经商,抗日战争时期,为躲战祸,转迁宿松。他们曾经与旌德宗族保持联系,但天长日久,逐渐与迁居地失去了联系。他们多次向我提出来,想找到老家族人,希望我们提供帮助。因此,恳请长富先生帮忙。谢谢!

42

主题

84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544
QQ
发表于 2010-9-28 22: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树芬本家:   我也是旌德义门的后裔,很幸运,查访了五六年,终于找到了侨居在舒城六安地区的先辈于 1945年编纂的《旌德汪氏侨寓支谱》。但要想与现在仍居住在旌德的义门的族人取得联系,确实有点难。因为150多年前那场太平天国战争,对旌德的破坏实在太严重。据1992年的《旌德县志》记载,咸丰六年至同治二年(公元1856—1863年)清军及地方团练在旌德与太平军连年争战,兵燹洗劫,房屋焚毁,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加上连年旱涝瘟疫,饿殍陈野,“壮丁存者不及十分之二,老弱妇女百不存一”,幸存者无以果腹,初掘葛根,继啖皮箱,终食人肉。大村十室九空,小村空无一人。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人口锐减到不足三万。   当年死的死,逃的逃。很多在外立足的族人没有再返回(因老家已一无所有),久而久之族人之间失去了联系。近年有本家回旌德寻找,据说都没有找到。很可能乾隆以后没有修过全县的汪氏族谱。我在宗亲网上接触几位现仍居住在旌德的本家,他们仅仅知道字辈,没有家谱。(据说孙村有位老者手中有手抄的世系,也是从芜湖抄回去的)。   宗亲网上没有旌德会馆,有关旌德义门的材料比较分散。   上海图书馆有乾隆年间修的《旌德汪氏义门世谱》(可惜不齐全),好象安徽图书馆也有。   如果知道先辈原住旌德何村镇,以及上几代的名讳,也许能衔接上。看来需要花点功夫。

42

主题

84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544
QQ
发表于 2010-9-29 1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达梧 于 2016-7-14 15:48 编辑

可参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