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国大冢宰兼大司马〈汪鋐的官印〉
嘉靖十三年,汪鋐一品考满,进勋柱国。世宗特授予敕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这是汪鋐第十七次任职,也是最后一次任职。自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丞相府,朝廷大政归之六卿,而六卿之中又以吏、兵二部最重要。明代先后任两部尚书者有其人,但同时任两部尚书者只有汪鋐。
此印是明代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汪鋐的官印,据有记载以象牙为材料,印该文为"柱国大冢宰兼大司马":
柱国:是古代给官吏勋其最高官衔之一,和"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一般为从一品.
大冢宰:是吏部尚书的别称,又称天官,是百官之首,在明代罢相后,吏部尚书为实质的宰相,掌之铨柄.
大司马:是兵部尚书的别称,是军队管理的最高官员.
在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以"吏部和兵部"最为重,皇帝一般不会让臣子同时担任这二部尚书之职,怕大权磅落.但在明代也只有汪鋐一人以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并且又同内阁辅臣一品官阶,时实权大大超过了首辅大学士,所以<<明外史.汪鋐传>>记述汪鋐"...鋐于是分日理两部事,兼典文武选,威权震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