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傅氏谱牒记载:
“四十三世 偃,刚公子,袭封侯,继立31年后,时当汉武帝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为加强集权,大力推行削藩政策,借口傅偃与淮南王谋反案有牵连,将傅偃处死,侯国被废黜。妣:汪氏、杨氏,子:执中。”
傅氏起源:“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这件事在《墨子》、《国语》、《吕氏春秋》、《帝王世纪》、《尚书》等书中均有记载。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的傅说被武丁起用后,以傅为姓。”……“四十世 宽,本公子,生于秦始皇六年庚申(公元前241年)八月廿日,卒于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长大后,宽初为魏大夫骑将,从沛公(刘邦)为舍人,攻赵贲,击杨熊立了战功。沛公为汉王时,宽也跟到了汉中,在定三秦时再立了新功,提拔为右骑将军,赐食邑淮阴;在楚汉战争中,随韩信平定齐地,又立了大功,封为通德侯;汉高祖(刘邦)庚子六年(公元前201年),评宽为第九位开国功臣,封为阳陵侯,显赫异常。”
不知此汪氏源出何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