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雪梨——拔丝雪梨
徽州雪梨,又名徽州白,主产于今黄山市的歙县上丰一带。因为这种梨子的颜色如雪般白而得名。是古徽州的著名水果之一。据《歙县志》记载,徽州雪梨的栽培始于宋代。“今北乡丰源一带及东乡之王岔产之,一名硬丫为最佳,名金花早者为早梨,味美。名细皮者为迟梨,味甘、耐久。”又称:“歙县雪梨为上品梨,色白气香”;“梨称雪,状其色也。吾邑初结实时,用柿漆纸就树上裹之,故色白,不裹则青而皮粗。”由此可见,歙县生产徽州雪梨有着丰富的栽培技术和经验,且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质量优良。徽州雪梨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遐迩闻名。徽州雪梨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曾于一九三四年在东南亚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
徽州雪梨共有三十多个品种,其中著名的有“金花早”、“细皮”、“木瓜梨”和“涩梨”四个品种。还有麻合、六月早、银梨、麝香致、白梨姑、大叶酸、小叶酸、白酸、马蹄致、黄皮经久等。其余则被统称为杂色梨。他们当中品质最好的是金花早和细皮,是徽州雪梨的“正色”。尤以金花早为冠:是因为采用了独特的栽培方法,在清明节过后,当梨实长到如纽扣般大小,梨农就用柿漆水渍过的毛边纸袋包裹住它,用棕叶丝绑扎在树枝上。四五个月以后,梨子成熟,梨农把纸袋和梨子一起摘下树来。梨子成熟期内有纸袋包住,可防虫害;纸袋浓褐色,不透水和光,使梨子果皮雪白,肉质脆嫩,汁多味甘,而且易于贮藏远运,能一直保存到春节。梨果呈扁平形,果柄四周不满了金色斑点,被称之为“金花盖顶”。又因为它成熟的早,在“小暑”前后即可采摘,所以又名“金花早”。金花早梨子果实中大,平均单个重250克,最大的达500克。果肉色白,松脆细嫩,汁多味甜,香味浓,果心小,贮藏期达40天左右。细皮梨则皮薄、汁多肉细,疏松味甜,最大的也可以达500克。贮藏起来,一直可以摆到春节。奇怪的是,涩梨虽然其味较差,但药用价值却很高。生吃可治疗便秘和痔疮。熟吃有很多,医家将涩梨去掉梨核,纳入冰糖,炖熟食用,能治疗呼吸道疾病。用它制成梨膏、梨汁,有去热清痰、止渴润肺功效。“其涩者,治肺疾有效。”这种梨子如果没有冷藏的条件下,从成熟被采摘下来起算,一直可以保存到来年的三月份。
徽州雪梨,亦食亦药,既能生吃,又能熟吃,还能加工成罐头、梨膏、梨脯等。熟吃主要是用冰糖炖糖治疗咳嗽。当菜吃可加工成拔丝雪梨。拔丝雪梨的做法是:
原料:雪梨2只
辅料:鸡蛋1个、淀粉100克、干面粉50克。
调料:白糖200克,植物油15克,芝麻3克,
制做:
1、将徽州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菱形块,每块雪梨均裹上干面粉;
2、淀粉加上少量水调成芡汁;
3、将鸡蛋打入碗内,用水和稀,搅打均匀,和入淀粉内。
4、将雪梨块在鸡蛋淀粉糊内蘸匀,拈上芝麻放在热油锅内炸好备用。
5、锅中下油、适量水和糖搅拌,上中火熬制,边熬边搅,待成金黄色有小油泡变成5~6个整泡时,倒入炸好的雪梨块,立即搅匀出锅装盘,配一小碗冷开水上桌即可。
特点:此菜十分甜腻,儿童喜欢吃。但此菜因用白糖加工而成,糖尿病患者一般不要慎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