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98|回复: 24

汪道昆后裔寻宗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发表于 2008-8-7 1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族自得姓受氏至道昆公迁英凡,总系七十四世。以前一线相承者,俱经照次序列,但古人谱牒例以始迁祖为始祖,盖亦鲁祖周公卫祖康叔之意,故前此世次虽多,兹仍以道昆公为分世第一世。
汪氏派辈:
道亳清文福势潮名 八个字
延明一二三,厚德有芳贤
廷立人才盛,际宗开世绵
礼义能常习,诗书定永传
子孙皆发达,科第显荣联  共40字
增补前世、延续后世、纠正错落文字,当属我等之责。如果有哪位藏有汪氏道昆公之前家谱,或藏有汪氏其他支派家谱,请与本人联系,不胜感激。

本文来自网络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道昆后裔 11.JPG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那么多关于道昆公的记述,但为什么找不到道昆公要从歙县搬迁到英山的记载?真的是谱上所说为躲避战难?道昆公所处时代,历史上并无大的战争记载,他多什么战乱?

如果迁移英山的果真是晚上的汪道昆,那么他应该是归隐,其理由有二:1、政治缘由;2、文案。我更倾向于文案,我极怀疑《金瓶梅》的作者就是汪道昆,尽管当时传抄的人都回避真正的作者,但他们越是回避,越证明他们知道真相。

《金瓶梅》是小说,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的报告文学,其间暗示着诸多地方、人物和故事。尽管今天的我们对那些知知不多,但生活在其时其境同僚们,肯定一眼就明就里。时间久了,著书人的真面目迟早要曝光——基于此,汪道昆秘密迁徙至英山西河同里(为何到此,原因待查,或许就没有原因)。

为了彻底隐藏自己,汪道昆禁止自己的子女读书,甘心做个心无他念的农夫——这或许就是后来我们祖上少有读书人出现的一个理由。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0: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世千秋里,文章百代师”。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徽州府推官龙膺赠给松明山人汪道昆的一副楹联。松明山明代隶属徽州府歙县孝悌乡龙兴大社千秋里,今属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东红行政村,现有人口327人。

松明山背靠黄山第一峰——紫霞峰。紫霞峰余脉九座山峦,像九只威武的雄狮,梯次伸向村庄。因村后来龙山上古松参天,虬枝蔽日,苍老流脂,点火即燃,故称“松明山”。村前一马平川,良田成片,再前是丰乐河,对河就是有名的“歙县两溪南”的西溪南。村中房舍均坐北朝南,村内两条石板街道横贯东西。东边由岩寺经富山、江祁寺入村,村口有座大门楼,称东城门。西边从潜口经塘坝入村,村口也有座大门楼,称西城门。如果东、西城门关闭,整个松明山村就与外界隔绝,外人也就无法进入松明山村,有着拒盗防偷的功能。后街出西城门通往潜口的大路上,原有明代红岩石牌坊,惜在清末倒塌。村右通往西溪南的石板路上有亭称“新亭”,并有清代建造的茶园石牌坊,亦在民国时期倒塌。从松明山前街经新亭,过茶园石牌坊,转上潜口通往西溪南的大路侧有一座文会馆。文会馆飞檐翘角,角置铜铃,风起铃响,有骏马奔腾之势。村头水口有一条人工构筑的土坝,来龙之水自其东麓沿土坝向西经文会馆下折注入丰乐河。坝上遍植落叶乔木,春夏季节枝繁叶茂,秋冬时节叶落霞飞,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明媚的自然风光。

风水之说,东水往西流,富贵在两头。松明山在明代商贾辈出,文风昌盛,更因出了一个明代兵部左侍郎、戏剧家、文学家、文学家评论家汪道昆而载入史册。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太函,南溟。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义乌县令、襄阳知府、福建副使、兵部左侍郎等职。四十一年,倭寇犯闽,奉命与总兵戚断光御敌,大败倭寇,因功升兵部右侍郎。隆庆六年(1527),巡视蕲辽边防,上《防务方略》,受嘉许,转兵部左侍郎。万历二年(1574)致仕归里。工诗文,擅戏曲,与同在兵部任职的王世贞并称“两司马”。著有诗文集《太函集》120卷、《南溟副墨》24卷。杂剧有《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唐明皇七夕长生殿》5,合刊为《大雅堂乐府》。曾托名“天都外臣”作《水浒传序》。为明代“后五子”之一。祖上从休宁县西门迁入松明山,世代务农,传至汪氏十六世时才开始经商,并取得巨大成就。《太函集》卷17《寿十弟及耆序》云:“由吾曾大父而上历十有五世,率务孝悌力田。吾大父、先伯父始用贾起家,至十弟始累巨万。诸弟子业儒术者,则自吾始”。

他方人是左儒右贾,徽州人则是左贾右儒。汪道昆因祖上经营盐业发家致富,其大父曾任浙盐祭酒,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培养他进入仕途。汪道昆与一代明相张居正、大文豪王世贞为同科进士。初任浙江义乌县令时,为保一方人民安居乐业,防盗贼之险,组织地方武装,闲时操练,急时上阵,境内盗贼闻风丧胆,有效地保护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后调任福建副使。当时倭寇侵扰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汪道昆驰浙请援,时任浙江总兵的徽州人胡宗宪选派名将戚继光赴闽抗敌。汪道昆与戚继光率领由汪道昆组织训练的义乌县民团(史称“义乌兵”)奔赴福建沿海前线。汪道昆出谋划策,戚继光领兵布阵,亲密合作,大破倭贼。当时倭寇所用日本军刀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中国兵器无法抗衡。汪道昆发明“?筅”这一神奇兵器,在大破倭贼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命士兵上山斫来老毛竹,削去细枝,留下削得笔尖的粗枝。交战时,士兵手握丈余长且枝桠百齿的毛竹直捅倭贼。倭刀虽利,但削去一节还有数节,很快被没有削完的毛竹捅倒,我方因此大获全胜。“福建倭寇次第削平,斩首6000余级”。合作期间,汪道昆与戚继光结下了生死情谊。万历初,戚继光由统率边关九镇的蓟州总兵调往广东。在挂冠隐居在天都峰下的“天都外臣”汪道昆的劝说下,戚继光辞去其广东总兵之职,经武林(杭州)溯新安江而入徽州,会聚千秋里,同建肇林社,滞留数月之久。汪道昆《太函集》中有《戚少保自肇林饮千秋里,召小女郎歌舞侑觞,漫赋四首》云:“江村八月月生明,上客巾车出化城。忽到新妆当户主,却疑天女散花行。”“女郎阿阁近蓝桥,仙侣纷纷未可招。醉里莫疑西第客,尊前不是董妖娆。”……汪道昆弟汪道贯著《仲淹掌录》云:“元敬(继光)至歙居千秋里,欢饮数月,同建肇林禅堂。请峨嵋僧晓公举圆通忏,为薰修礼拜威仪。开忏之日,拈香膜拜者近万人,一时传为盛事。”以上史料足以证明松明山村在明代万历年间人气是何等兴旺!

松明山不仅有谈禅的肇林社,还有汪道昆组建的以谈艺为主的白榆社。当其时,文人骚客一加入谈艺论文的“白榆社”,则名声雀起,四海称善。在明代万历年间,天下多少文人骚客、佛道精英汇聚松明山,高歌赋诗,纵情论文,谈禅布道,可谓盛极一时。

歙人汪印苔《歙浦馀辉》记载:“王?州(世贞)过千秋里,访伯玉,淹留数月。”张潮作《洪愫庵玉图歙问序》亦记载:“王?州先生来游黄山时,三吴二浙诸宾客从游者百余人,大都各擅一技,世鲜有能敌之者,欲以傲于吾歙。邑中汪南溟先生闻其至,以黄山主人自任,僦名园数处,俾吴来者,各各散处其中。每一客必一、二主人为馆伴,全悉邑人,不外求而足。大约各称其伎,以书家敌书家,以画家敌画家,以至琴、弈、篆刻、堪舆、星相、投壶、蹴鞠、剑槊歌吹之属无不备。与之谈,则酬酢纷纷,如黄河之水,注而不竭;与之角技,宾时有或屈于主。?州大称赏而去。”“僦名园数处”,从松明山残留屋基建筑规模来看,除在松明山安排外,可能利用了隔河相望的西溪南村富商大贾的私家花园。因为在明代的西溪南,有据可查的私家花园多达10余处,而且规模庞大,建筑精致。安排百余位三吴二浙之宾客,加上东道主方的陪客,非松明山一地所能容纳。

汪道昆居屋称“百部房厅”,有花园数处,房屋建筑规模之大,可见一斑。花园里有“畏清”二字刻石,无款识,想来应是大名家手笔。园已不存,仅留遗迹可鉴。如今,松明山汪氏后裔只有5户,不足30人。原因是汪道昆致仕后,晚年移居歙县东门外桃源坞,筑“太函书院”著书立说,今歙县上路街汪氏就是其后代。据笔者考证,汪道昆后来又逃避世俗隐居黄山,闭门谢客,著成天下奇书——《金瓶梅》。

松明山不仅出了个文韬武略兼备的汪道昆,其弟汪道贯、从弟汪道会也是人杰,史称“汪氏二仲”。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八《汪仲嘉程葛人佚事》载:“汪道会,字仲嘉,道昆从弟。著《小山楼稿》。与汪仲淹道贯,称汪氏二仲。天启中,寺人刘朝用以矿事至新安,群不逞翼之,议伐冢夷居,群情恟惧。道会轻身往说之,朝用为所动,他去。全郡以安”。康熙《徽州府志》卷15《风雅》云:“汪道贯,字仲淹,歙松明山人。道昆弟。……中贵刘朝用闻名欲见,辞之。……矿事兴,朝用至新安,群邪翼之,议伐冢夷居,且捕辱余太仆,长使计无所出,道会请往说之,朝用遂散其党,遽还金陵,事得寝。”汪道贯不畏权贵,刘朝用想见他,居然难得一面之缘;汪道会不怕群邪,为民请命,保住一郡之安。

松明山在清代还是人丁兴旺,文风昌盛,经济基础牢固。在清末,松明山建一戏台,八门出入,需悬挂120盏灯火,俗称“亮台”。该戏台可拆移拼装,一色槅子门扇,花鸟虫草,雕镂精致,号称徽州府第一戏台,一时传为佳话。后转卖给西溪南村。

松明山的倒败,大概缘于“长毛反乱”,加上血吸虫病流行,造成人口锐减,田园荒芜,解放前夕仅剩几十人。解放后,这里不仅消灭了血吸虫病,又安置了部分新安江库区移民。今天的松明山,现代民宅连幢接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真是:物换星移几度秋,松明山村竞风流。朝变代改今胜昔,明迹可鉴青史留。


原文中:隆庆六年(1527),应为1572年。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请该支宗亲互相联络。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6: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道昆生于嘉靖四年乙酉十二月廿七日,即公元1526年1月9日,卒于1593年。
汪道昆上几代聚族经商,主要是盐业。
曾祖父:汪玄仪
祖父:汪守义
父亲:汪良彬,叔父汪良植
道昆,弟道贯,堂弟道会。
子:无竞、无择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3: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世

寿公之子道昆
字景六,又伯玉,号太函。生于明朝嘉靖四年乙酉(公元1525年)安徽歙(shè)县,以诗文名世,著名文学家、戏剧艺术家。著有《太函集》及杂剧《大雅堂乐府》等名著。嘉靖26年为进士并为义乌令。教民讲武,与戚继光募集义乌兵,备兵福建,屡破倭寇,官至兵部佐侍郎。与王世贞 善,世称两司马。因避兵乱迁至英山,为迁英始祖。娶康氏,生子二,维亳,继亳。

公卒于万历21年癸巳(公元1593年),享年68岁。康氏卒未详。公氏合葬英山 西河 同里 夹铺 后水碓(duì)冲 桂花湾 黄龙出洞乙山辛向。有碑。墓地原界自坟茔节节直上,抵来龙大脑,下抵墓前田外堑。左右节节俱抵本山堑脚。此山原属继亳公支下私山,后因沧海桑田,开田改地,导致墓碑前而且高陡狭窄,祭祀无容身之地。公元1998年动议修复,只因诸多原因,工程一时无法进行,为此,公元2000年,全族再次召开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对原始墓待候修缮,在西河四顾墩望天畈海蚌藏珠吉地乙山辛向,采用招魂入墓方式,增建祭祀墓,立碑刻誌,并决定从2006年起,对新老两墓分支祖祭祀。每5年一个轮回(详见安排表)。谨此昭告全族留传后世。

(说明:1、在两本谱书里没找到“安排表”;2、没听说2006年在四顾墩祭祀;3、西河四顾墩也叫四姑墩;4、本人没去过同里夹铺,待日后拜祖墓后再公布祖墓照片;5、上述文字,摘抄家谱,仅增加标点。)


第二世

道昆公长子维亳
娶卫氏生子一,清甫。公祠曾建在西河父子岭汪家铺。公氏合葬英山西河夹铺后水碓冲桂花湾黄龙出洞龟山小脑山向。于公元2000年公议采用招魂入墓方式在西河四顾墩望天畈海蚌藏珠吉地增建祭祀墓。树碑刻誌,于道昆祖同茔共向。

道昆公次子继亳
娶鄢氏生子一,清郊。公祠曾建在西河夹铺上畈茂林坟山左侧。公氏合葬英山西河夹铺后水碓冲桂花湾黄龙出洞蛇形巳山亥向,有碑。于公元2000年公议采用招魂入墓方式在西河四顾墩望天畈海蚌藏珠吉地增建祭祀墓。树碑刻誌,于道昆祖同茔共向。


第三世

维亳之子清甫
一名式邦,字仲山。公为学精勤,博通经史,处世公直无私。娶马氏生子四,天瑞、天珍、天璘、天琦。 马氏卒葬父子岭汪家铺金家冲口椅形山向。继娶王氏,生子一,文兰。居罗邑黄丝铺,王氏卒葬罗邑黄丝铺叶家埦对面株林山未丑向。公卒于康熙30年辛未公元1691年。公有二墓,其一葬于汪家铺河东凤形巳山亥向有碑。其二葬于黄丝铺叶家湾对面株林山与王氏同茔共向有碑。

继亳 之子清郊
字总杞,娶陈氏生子四,天玮、天璃、天(钅却)、天鍷。公氏合葬夹铺上茂林巽山乾向。


第四世

清甫长子天瑞
原名仕联,字圣锡。建德县主薄。娶付氏生子二,均明、均立。系汪家铺、休舟畈、高脚湾、汪家坳、兔耳岩、中界岭胡家山、罗邑杨家坪等支房嫡祖。

清甫次子天珍
立胞兄天瑞长子均明兼祧为嗣。系龙珠、江家冲麻雀湾、东河杨树桥等地支房嫡祖。

清甫三子天璘
一名仕廷,字一万,娶余氏继娶曹氏,生子三,正道、正纶、正纯。公由英山迁罗田十里铺,系罗邑沙坪、林家坳龙井河、英邑东河栗木冲、安徽独山等支房嫡祖。

清甫四子天琦
娶谢氏生子二,准造、准达。公氏合葬东河花子坳壬山丙向。系皋令山鲍家铺、父子岭、杨家坪、兔耳岩、东河詹家河、柳林河、槐树坪、安徽诸佛庵等支房嫡祖。

清甫五子文兰
娶胡氏生子四,福禄、福崇、福洪、以交。女一,适方。公卒葬罗邑黄丝铺蔡家湾椅形申山寅向。氏卒葬汪家楼蛇形正穴癸山丁向。系罗邑黄丝铺、大畈坪、汪家冲、汪家铺、余家湾、英邑城关、鸭掌树、乌云山、竹山、竹溪县、安徽桐城等支房嫡祖。

清郊长子天玮
娶 闵氏生子三,均秩、如浙、仲敬。公氏合葬江家冲口子山午向。系东河曹店杨林冲、蔡家畈、伍家冲、马咀、邱家寨、西河夹铺等支房嫡祖。

清郊次子天璃
娶  氏,生子一,逊维。公氏卒葬失考。系雷店汪家山嫡祖。

清郊三子天(钅却)
字宏道,河南西华线教谕(yù)。娶 乐氏,继娶徐氏,生子四,均浒、如潮、正谊、泗潮。公与徐氏合葬杨家湾凤形巽山乾向。系西河夹铺、竹影庵、水口、老屋湾、唐家铺、双龙庙、童子湾、杜家山、汪家河、花桥河、安徽六安城东三十里铺等支房嫡祖。

清郊四子天鍷
娶 陈氏,生子一,思恭。系罗邑九资河汪家畈、青苔关、廖家畈、圣人堂、千基坪、北京、广州、武汉、山东荣成、黄州等支房嫡祖。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世

 

文兰长子福禄

公氏生卒未详,合葬汪家楼形左侧山向。妣叶氏生子一,势凤。

文兰次子福崇

公氏生卒未详,合葬汪家楼形顶山艮(gèn八卦之一,代表山)山坤向。娶王氏生子一,势虎。

文兰三子福洪

公氏生卒未详,合葬汪家楼形上小埂 山 向。娶程氏,生子四,势龙、坤公、宗公、清公。

文兰四子以交

娶张氏,生子一,泰公。公氏卒失考。合葬鸡鸣庵塘角金线钓葫芦坐北向南向。

第六—一二世

 

以交之子泰公

娶张氏,生子一,朝江。公氏生卒年失考,合葬杨树湾过岗田角单提坐北向南。

 

泰公之子朝江

娶 氏,生子一,名实,公氏卒葬失考。

 

朝江之子名实

娶叶氏,生子一,延名,公氏卒葬失考。

 

名实之子延名

娶罗氏,生子二,名坦,名煋,公氏卒葬失考。合葬仓基湾。

 

延名长子名坦

字伯梅,娶张氏,继娶陆氏,生子一,一英,公与张氏、陆氏生卒失考,三人合葬株林山坤山艮向。

延名次子名煋

字伯勉,公氏卒葬失考。合葬株林山下截左侧坤山艮向。

 

名坦之子一英

字成英,迁居英邑汪家铺余家湾,娶彭氏,生子三,二麟、二凤、二龙,女三,长女适匡、次女适潘、三女适赵。公卒失考,葬英邑陈家河凤形寅山申向。彭氏生卒失考 ,葬罗邑董家冲子山午向。

 

一英长子二麟

字胜先,生卒失考,葬屋后左侧外和尚脑戌山辰向。

一英次子二凤

字德先,娶郑氏,公氏生卒失考。公氏合葬薛家山西方寺蛇形庚山甲向。

一英三子二龙

字会先,生于康熙戊子年十一月初六日子时。娶李氏生于康熙乙丑年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巳时。生子五,三湖、三炼、三才、三麟、三珩;女二,长适饶、次适匡。公卒于乾隆丙子年十一月十七日辰时。氏卒于乾隆庚午年正月二十七日申时。公氏合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

第十三世

 

二龙长子三湖

字夏珍,生于康熙戊子年八月二十四日寅时。娶王氏,生于康熙戊子年二月初五日卯时。生子五,长子厚瑜、次子厚瑾、三子厚道、四子厚福、五子厚禄。公卒于乾隆巳丑年二月初四日午时。葬罗邑懂家冲凤形癸山丁向。氏卒于乾隆戊申年正月二十八日申时。葬英邑余家湾屋后木星辛乙兼戊申向。

二龙次子三炼

原名在玉,又字孔祥。 生于康熙辛卯年六月十一日未时,娶黄氏,生庚未详。生子三,长子宾、次子贤、三子玺;女三,长适郑、次适方、三适张。公卒于乾隆戊辰年九月二十日巳时。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氏卒未详。葬董家冲癸山丁向。

二龙三子三才

字有能,生于康熙甲午年正月二十九日戌时,娶姜氏,生庚未详。生女二,长适叶、次适饶。继娶饶氏生于康熙庚寅年十月十三日亥时。生子一,厚昌,女一,适张。公卒于乾隆甲午年正月初十日子时。葬冷雾山凤形左侧庚山甲向。氏卒于乾隆庚寅年十月十三日亥时。葬公墓右侧庚山甲向。

二龙四子三麟

字孔瑞,生于康熙丙申年十一月十九日寅时。娶方氏,生于康熙乙未年二月十一日未时。生子二,长子厚壁,次子厚辩。公卒失考。葬罗邑董家冲凤形左侧壬丙兼还巳向。氏卒失考。葬英邑余家湾屋后木星下截辛乙兼酉卯向。

二龙五子三珩

字胜龙,生于康熙庚子年四月二十八日亥时,娶李氏生于康熙巳亥年五月二十一日子时。生子五,厚文、厚教、厚瑒、厚璋、厚科。公卒于乾隆丙辰年正月十五日子时。葬罗邑董家冲凤形子午兼壬丙向。氏卒于乾隆辛亥年十月初二日巳时。葬罗邑冷雾山凤形右侧庚山甲向。

第十四世

 

三湖长子厚瑜

字国取,生于雍正戊申年八月二十日辰时,娶郑氏生于雍正丁未年十二月十九日辰时,生子三,德隆、德兴、德茂;女一适张。公卒葬失考。氏卒于乾隆庚午年三月十七日巳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辛乙兼戊辰。

三湖次子厚瑾

字国进,生于雍正辛亥年八月初四日午时。娶余氏生于雍正辛亥年五月二十一日子时。 生子三,德乾、德坤、德健。女一适郑。公卒于乾隆丙戌年八月二十四日巳时。氏卒失考。公氏合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

三湖三子厚道

字礼元,生于雍正癸丑年九月十七日巳时,娶张氏生于雍正壬子年十二月初五日子时。 生子二,德嘉、德熹。生女二,长适张、次适张。公氏卒年失考。公葬余家湾屋后木星戊辰兼辛乙向。氏葬余家湾屋后乾巽简戊辰向。

三湖四子厚福

字惟弼,生于乾隆丙辰年五月二十日辰时,娶王氏生于乾隆戊辰年正月二十四日巳时,生子四,德纯、德全、德有、德馀;女二,长适张,次适饶。 公卒于嘉庆丙子年六月二十三日未时,葬英邑余家湾木星戊辰兼乾巽向。氏卒于乾隆辛亥年七月十六日申时,葬英邑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

三湖五子厚禄

字廷锡,生于乾隆壬戌年正月二十九日丑时,卒于乾隆甲寅年正月二十六日午时,葬于余家湾屋后木星辛乙兼戊辰向。

 

三炼长子厚 宾

字国时,生于雍正戊申年九月初二日午时,娶朱氏生于乾隆庚戌年六月初三日酉时。 生子四,德仁、德义、德智、德信。公卒于乾隆丁亥年二月初二日亥时。氏卒未详。公氏合葬罗田董家冲凤形癸山丁向。

三炼次子厚贤

字国明,生于乾隆癸丑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卒葬失考。 娶匡氏生于乾隆丙辰年正月二十日辰时。生子一,德魁,女一,适周。公卒葬失考。

三炼三子厚玺

字国安,生于乾隆 年 月 日 时,卒于乾隆庚子年 月 日 时,娶胡氏生卒失考。公氏合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生子一,德宏,女一,适张。

 

三才之子厚昌

字国太,生于乾隆庚午年十二月初三日巳时。卒于乾隆丙子年正月十七日巳时,葬于上湾木星辛山乙向。

 

三麟长子厚 壁

字国玉,生于乾隆辛酉年二月初二日巳时,卒年失考。娶梁氏,生于乾隆辛未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巳时,生子二,德音、德雨;生女二,长适饶,次适王。公氏卒期失考,公氏合葬于英邑余家湾下截辛山乙向。

三麟次子三 辩

字国芝,生于乾隆丙寅年九月二十七日寅时,卒失考。葬金家铺五鼓闹金钟坐西北向东南。

 

三珩长子厚 文

字国举,生于乾隆庚申年四月初十日亥时,娶叶氏,生于乾隆壬戌年十一月十五日子时,生子一,德崇,生女一,适李。公卒于乾隆甲寅年正月二十一日子时。氏卒年失考,公氏合葬屋后金星壬丙兼子午向。

三珩次子厚教

字国学,生于乾隆壬戌年七月二十八日午时,卒于乾隆庚子年正月十九日巳时。 葬屋后凤形庚山甲向。

三珩三子厚瑒

字国富,生于乾隆丁卯年十一月二十日寅时。娶徐氏生于乾隆辛未年九月初七日寅时。生女一,适饶。徐氏卒期失考。继娶陈氏生于乾隆丙寅年八月十四日子时,立胞弟厚璋三子德祥为嗣。公卒于乾隆壬子年六月十九日巳时,公与徐氏合葬屋后凤形右侧庚山甲向。陈氏卒葬失考。

三珩四子厚璋

字国朝,生于乾隆壬申年九月二十日亥时,娶熊氏生于乾隆丁未年二月十六日未时,生子七,德义、德贞、德祥、德富、德贵、德荣、德华。祥出继胞兄厚瑒 为嗣。公氏卒期未详。公氏合葬冷雾山青龙嘴坐西向东。

三珩五子厚科

字国登,生于乾隆丁丑年八月二十四日亥时,卒未详,娶宋氏生于乾隆巳丑年九月初五日辰时。公氏卒期失考,公氏合葬屋后凤形庚山甲向。

第十五世

 

厚瑜长子德隆

原名德龙,字永怀。生于乾隆丙子年十二月二十日午时。 公卒失考,葬英邑难作堰细菜湾酉山卯向。娶张氏,力胞弟德兴次子有志,又立德茂次子有双为嗣。张氏生卒失考。葬屋后下截坤山艮向。

厚瑜次子德兴

字永贵,生于乾隆壬午年四月初八日申时,公卒失考,葬屋后木星辛山乙向,娶戴氏生于乾隆巳丑年八月十四日巳时,生子二,长子有胜,次子有志。有志继德龙承嗣。女四,长适陈,次适张,三适徐,四适张。 氏卒未详,葬屋后木星上截乾巽兼亥巳。

厚瑜三子德茂

字永华,生于乾隆乙酉年七月十三日丑时,娶罗氏生于乾隆丁亥年七月十七日 时,生子二,长子有赋,次子有双。 双出继兄德龙承嗣。女一,适饶。公卒失考,葬屋后木星戌山辰向。氏卒失考,葬屋后木星乾山巽向。

 

厚瑾长子德乾

字健也,生于乾隆丁丑年六月十七日午时,卒失考,葬冷雾山凤形坐西向东。

厚瑾次子德坤

字顺也,生于乾隆壬午年五月初四日辰时,娶张氏生于乾隆甲申年十一月初二日子时。生子二,有庆,有贺,女二,均适饶。公卒于乾隆甲寅年正月初七日亥时。工卒未详,公氏合葬屋后木星辛山乙向。

厚瑾三子德健

生卒失考,葬英邑胡家湾坐南朝北。

 

厚道长子德嘉

生于乾隆壬午年七月十三日辰时,迁竹邑。

厚道次子德熹

生于乾隆乙丑年十一月初八日丑时迁竹邑。

 

厚福长子德纯

字文元,生于乾隆辛卯年八月二十三日丑时,娶张氏,与德馀共立胞弟德全次子有为兼祧承嗣。氏生卒失考,葬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公卒于道光乙巳年二月初五日巳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戌山辰向。

厚福次子德全

字文亭,生于乾隆辛卯年八月二十三日丑时,娶饶氏生于乾隆甲午年七月二十日亥时,生子二,长子有耀,次子有为。耀兼承胞弟德有为嗣。维出继胞兄德纯并四弟德馀二房承嗣。公卒于道光丁亥年八月十一日卯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戌山辰向。氏卒于道光戊子年八月初七日巳时葬余(原文为 佘)家湾屋后木星正穴戌辰兼乾巽向。

厚福三子德有

字文利,生于乾隆庚子年十月二十三日午时,立胞兄德全长子有耀承嗣。卒于咸丰戊午年九月二十九日戌时。葬余(原文为 佘)家湾屋后木星戌山辰向。

厚福四子德馀

字文贞,生于乾隆甲辰十二月十八日卯时,立胞兄德全次子有为承嗣。卒于道光甲午年九月二十六日辰时。葬余家湾木星乾山巽向。

 

厚宾长子德仁

生于乾隆癸酉年九月初三日午时,卒葬失考。

厚宾次子德义

生于乾隆丁亥年二月十五日巳时。娶熊氏生于乾隆己卯年正月二十三日,公氏卒葬失考。

厚宾三子德智

生于乾隆辛巳年二月十八日子时,卒葬失考。

厚宾四子德信

生于乾隆乙酉年七月十八日未时迁竹邑。

 

厚贤之子德魁

生于乾隆辛巳年六月十九日寅时,娶张氏生于乾隆甲申年十一月初二日未时,迁竹邑。

 

厚玺之子德宏

生于乾隆丁亥年二月十二日巳时,迁竹邑。

 

厚壁长子德音

字继文,生于乾隆巳亥年十月初七日亥时。卒未详。葬金家铺紫竹湾壬山丙向。

厚壁次子德雨

字继武,生于乾隆癸卯年十一月十五日子时。卒失考,葬金家铺紫竹湾乾山巽向。

 

厚文之子德崇

字继黄,生于乾隆戊子年七月二十三日午时,娶姜氏生于乾隆辛卯年四月十一日巳时。生子四,长子有焰,次子有荣,三子有爵,四子有禄。公卒于咸丰丁巳年四月二十三日巳时,葬牛皮山壬山丙向。

 

厚璋长子德璋

字君怀,生于乾隆乙未年十月二十六日寅时,卒葬失考。娶郑氏生于乾隆丙申年八月二十五日酉时。卒葬失考。

厚璋次子德贞

生于乾隆戊戌年十一月十九日亥时,娶王氏生于乾隆巳亥年十二月十九日寅时。公氏卒葬失考。

厚璋三子德祥

生于乾隆壬寅年正月十二日寅时,卒葬失考。

厚璋四子德富

生于乾隆甲辰年三月初十日巳时,卒葬失考。

厚璋五子德贵

生于乾隆年月日,未详,迁竹邑。

厚璋六子德荣

生卒葬失考。

厚璋七子德华

生卒葬失考。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3: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世

 

德兴长子有胜

字能胜,生于嘉庆辛酉年十二月二十日午时,娶张氏生于嘉庆辛酉年十月初七日亥时,生子一,芳联。公卒于同治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辰时。葬屋后木星乾巽兼亥巳向。氏卒年失考,葬屋后木星暑(戍?)巽戌辰向。

德兴次子有志

字能秀,生于嘉庆乙丑年三月初一日巳时,娶饶氏生于嘉庆乙丑年十月初七日 时,生子二,长子芳太,次子芳成。太出继胞弟有双承嗣。公卒于同治甲子年九月十一日亥时,葬余家湾屋左侧木星酉卯兼辛乙向。氏卒于咸丰壬子年六月十五日未时,葬于公同山同向。

 

德茂长子有赋

字能刚,生于嘉庆己未年三月十三日亥时,娶叶氏,生于嘉庆己未年三月十五日 时,与胞弟有双共立有志长子芳太兼祧承嗣。公氏卒葬失考。公葬屋左青龙嘴辛山乙向,氏葬屋后左青龙嘴坤山艮向。

德茂次子有双

字能义,生于嘉庆甲子年六月初六日辰时,娶方氏,生于嘉庆庚申年正月初四日辰时。立胞弟有志长子芳太为嗣,公卒于道光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寅时,葬余家湾屋后辛山乙向。 氏卒于同治甲子年九月 日 时,葬未详。

 

德坤长子有庆

字能庆,生于乾隆戊申年八月十七日酉时,卒葬失考。

德坤次子有贺

字能贺,生卒葬失考。

 

德全长子有耀

字能富,生于嘉庆丙辰年十二月十七日亥时,娶饶氏,生于嘉庆辛酉年四月二十八日辰时。立胞弟有为次子芳致为嗣,又立有为四子芳云为嗣。 公卒于咸丰癸丑年九月初十日丑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戌山辰向。氏卒于道光庚戌年四月十七日丑时,葬余家湾屋后小塘角木星酉山卯向。

德全次子有为

原名有义,字能贵,生于嘉庆庚申年三月十二日辰时,生子五,长子芳远,次子芳致,三子芳圣,四子芳云,五子芳明。芳致出继有耀承嗣,芳云出继德有公支下承嗣。生女一,适郑。 公卒于咸丰甲寅年十二月十七日辰时,葬冷雾山凤形坤山艮向。氏卒于光绪庚寅年八月十二日辰时,葬于公同山。

第十七世

 

有胜之子芳联

字祥发,生于道光乙酉年十月初五日酉时,娶张氏,生于道光丙戌年四月二十九日巳时。公卒于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葬屋后木星辛山乙向。张氏卒于咸丰戊午年九月十一日亥时。葬余埦乙山辛向。继娶陈氏,生于道光甲申年二月十四日丑时。卒于同治甲子年八月初五日 时。遇贼尽节投水而死,葬余家湾屋后细松林戌山辰向。立堂弟芳成长子贤举兼祧为嗣。

 

有志长子芳太

字祥玉,生于道光庚子年二月二十七日亥时,娶郑氏,生于道光乙巳年十月二十三日亥时。生子三,长子贤懋,次子贤彬,三子贤顺。懋兼承有赋公为嗣,女二,长适王,次适陈。公卒于光绪甲辰年九月十五日巳时,妣卒于民国辛未年二月初五日巳时,合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

有志次子芳成

字祥吉,生于道光甲辰年十二月初八日寅时,娶郑氏生于道光丙午年十一月十五日午时。生子二,贤举,兼承堂弟芳联承嗣;贤材(才);女二,长适郑,次适饶。公卒于光绪丙午年十月二十八日巳时,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氏卒于光绪丁亥年正月十九日午时,葬佘(余?)家湾左侧木星乾山巽向。

 

有为长子芳远

字祥泰,生于道光壬年十月十九日申时,娶叶氏,生于道光己丑年七月十七日丑时。生子三,贤安、贤奇、贤卿,生女一,适郑。公卒于同治癸酉年二月十一日辰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氏卒于光绪己亥年正月二十三日申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戌山辰向。

有为次子芳致

字祥云,生于道光丙戌年十二月二十日亥时,娶周氏,生于道光戊子年九月十四日卯时,生子二,长子贤定,次子贤静。公卒于光绪丙戌年正月十三日卯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氏卒于光绪甲午年十一月初十日酉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戌辰兼乾巽向。

有为三子芳圣

字祥茂,生于道光己丑年六月二十六日亥时,娶陈氏,生于道光丁酉年九月二十日戌时,生子二,长子贤篆,次子贤宗,生女一,适饶。公卒于同治甲子年九月十九日亥时,葬冷雾山凤性形庚山甲向,氏卒于民国庚申年十二月初六日,葬余湾屋左木星戌山辰向。

赞曰

惟我孺人青年不幸,守节四十余年,有光家乘。

有为四子芳云

字祥兴,生于道光壬辰年正月二十六日未时,娶饶氏,生于道光甲午年十月初七日丑时。生子三,长子贤善,次子贤承,三子贤贞;女三,长适林,次适饶,三适郑。公卒于宣统庚戌年二月初十日亥时,葬冷雾山凤形酉山卯向。氏卒于民国乙卯年十月二十六日子时,葬与公同茔同向。

有为五子芳明

上庠生,字显云,生于道光己亥年五月初一日午时,娶刘氏,生于道光辛丑年九月十四日辰时,生子二,长子贤望,次子贤椿;女三,长适郑,次适张,三适饶。公卒于民国壬子年八月二十九日,葬余家湾屋后左侧木星乾山巽向。氏卒于光绪丙午年四月十九日申时,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

 

第十八世

 

芳太长子贤懋

字华松,生于同治八年戊辰十一月二十六日亥时,娶郑氏,生于光绪三年丁丑七月二十六日戌时,卒于光绪三十七年辛亥七月初八日酉时,葬罗邑董家冲凤形癸山丁向。继娶 氏,氏生失考,卒于民国癸丑年九月十二日申时,葬冷雾山青龙嘴龟形乾山巽向。立胞弟贤彬贤顺子廷禄、廷福二房承嗣。生女二,长适王,次适郑,公卒葬失考。

芳太次子贤彬

字华遂,生于光绪庚辰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娶张氏,生于光绪十三年丙戌五月二十四日巳时,生子一,廷禄,兼祧胞兄贤懋为嗣;生女一,适郑。公卒于民国五年丙辰七月初八日未时,氏卒于民国四年乙卯九月初九日未时,公氏合葬冷务山凤形庚山甲向。

芳太三子贤顺

字华士,生于光绪十一年乙酉五月十九日午时,娶郑氏,生于光绪六年辛卯二月十一日巳时。生子一,廷福,廷福兼祧胞兄贤懋为嗣。生女一,适张。公卒失考。妣卒于民国丙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亥时,公氏合葬冷务山居屋左侧丑山未向。

 

芳成长子贤举



字华选,生于光绪丙子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承嗣芳联。配饶氏,生于光绪丙子年九月二十八日酉时,生子四,长子廷先、次子廷学、三子廷焱、四子廷秋;女四,长适张、次适饶、三适张、四适闻。廷先过继芳联公承嗣,廷焱出继胞弟贤材承嗣。公卒于民国十七年戊辰二月初三日酉时。氏卒于民国十七年戊辰九月二十八日巳时。公氏合葬蔡家山一担山郑在贵屋后亥山巳向。



芳成次子贤材(才)

字华俊,生于光绪己卯年七月初八日未时,立胞兄贤举三子廷焱承嗣。卒年失考,葬蔡家山一担山郑在贵屋后坐北向南。

 

芳远长子贤安

字华舫,生于咸丰二年壬子九月初五日卯时,娶张氏,生于道光二十六年乙巳八月十九日申时。生子一,廷楫,兼承胞弟贤奇为嗣。女四,长适张,次适方,三适饶,四适郑。公卒于民国十一年壬戌五月初七日午时,葬余家湾屋后左侧木星乾山巽向。氏卒于民国十五年丙寅正月十一日寅时,葬冷务山凤形寅山甲向。

芳远次子贤奇

字瑞耒,生于咸丰七年丁巳八月二十三日亥时。卒于同治甲子年六月初四日 时,葬英邑螺狮地山向未详。先立胞兄贤安子廷节,又立胞弟贤卿次子廷桂,二人兼祧为嗣。

芳远三子贤卿

字兆卿,生于咸丰九年己未十月十六日亥时,娶郑氏,生于咸丰十年庚申二月二十七日辰时,生子五,长子廷兰,次子廷桂,三子廷芬,四子廷芳,五子廷梅。生女二,长适李,次适张。桂兼承胞兄贤奇承嗣。公卒于光绪二十五年戊戌八月十二日申时,葬冷务山凤形庚山甲向。

 

芳致长子贤定

字华玉,生于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十二月初八日酉时,娶王氏,生于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十月十五日子时。生子三,长子廷辉,次子廷献,三子廷树,献出继胞弟贤静为嗣。女四,长适方,次适高,三适樊,四适郑。公卒于光绪十九年癸巳二月十七日戌时,葬冷务山凤形庚山甲向。氏卒于民国二年壬子五月十七日酉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

芳致次子贤静

字华山,生于咸丰三年壬子二月十四日巳时,娶张氏,生于咸丰二年辛亥八月二十二日子时,立胞兄贤定子廷献承嗣。公卒于民国七年丁巳二月二十日未时,葬余家湾屋后左木星乾山巽向。氏卒于民国八年戊午十月初四日亥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

 

芳圣长子贤篆

字华昌,生于咸丰七年丁巳六月三十日辰时。娶张氏,生于咸丰三年癸丑二月二十八日寅时。生子三,廷秀、廷节、廷表;女三,长适张,次适叶,三适朱。节出继胞弟贤宗为嗣。公氏卒葬失考。

芳圣次子贤宗

字华族,生年未详。卒于光绪八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二日酉时,葬余家湾屋后小塘角木星酉山卯向。立胞兄贤篆次子廷节承嗣。

 

芳云长子贤善

字华封,生于咸丰六年丙辰正月十八日申时,娶王氏,生于咸丰七年丁巳六月十六日辰时。氏卒于光绪七年辛巳五月二十一日辰时,葬金家铺紫竹湾 山 向。立胞弟贤承长子廷肇为嗣。公卒于民国七年丁巳四月二十二日申时,葬余家湾木星乾山巽向。

芳云次子贤承

字渭卿,生于咸丰十年庚申十月十六日辰时,娶陈氏,生于同治三年癸亥正月初九日 时,生子三,长子廷肇、次子廷书、三子廷诗。廷肇出继胞兄贤善承嗣,诗出继贤贞为嗣。生女二,长适金,次适叶。公卒于民国六年丙辰十月二十七日巳时。葬余家湾木星乾巽向,氏卒葬失考。

芳云三子贤贞

字华兰,生于同治十年庚午十一月十六日寅时。卒于光绪二十九年壬寅七月十七日戌时,葬杨胡冲赵家湾对面木星庚山甲向。立胞兄贤承三子廷诗为嗣。

 

芳明长子贤望

字锡恩,生于同治五年乙丑十月十八日寅时,立胞弟贤椿次子廷璋为嗣。公卒葬失考。

芳明次子贤椿

字锡芝,生于同治九年己巳二月初七日寅时,配郑氏,生于同治八年戊辰十二月十九日子时。生子六,长子廷圭、次子廷璋、三子廷壁、四子廷璞、五子廷珏、六子廷艳。女一,适周。璋出继胞兄贤望承嗣。公卒失考,葬罗邑董家冲凤形癸山丁向。氏卒葬失考。
天生我才必有用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3: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世

 

贤彬之子廷禄

字 学廷,生于民国二年癸丑七月二十九日戌时,娶张氏,生于民国二年癸丑一九○八年九月十七日(注:原文如此,待考正)巳时,生子二,立旺、立兴。立兴出继廷福廷香兼承。生女二,长适沈,次适王。妣卒于公元一九八六年丙寅十二月二十二日辰时,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公卒于公元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三日寅时,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

 

贤顺长子廷福

字惠安,生于宣统三年辛亥八月十五日巳时,娶徐氏,生于民国五年乙卯三月十四日辰时,生女一,孟南,适郑国平。公卒于公元一九五七年丁酉二月二十一日巳时,葬冷雾山屋左侧丑山未向。氏卒于民国二十六年丙子八月十四日巳时,葬与公同山坤山艮向。立立兴三子人后承嗣。

贤顺次子廷香

(注:在第十八世谱系中贤彬支下并无二子记载)

字惠香,生于民国十四年乙丑九月十四日未时,卒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六月十一日午时,葬董家冲凤形癸山未向。立立兴次子人忠承嗣。

 

贤举长子廷先

字雨廷,生于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四月二十四日巳时,娶郑氏,生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二月初四日子时,生子一,立安。公卒于公元一九七六年丙辰三月十日辰时,葬蔡家山一担山郑在贵屋后壬山丙向。氏卒于公元一九七一年辛亥正月十一日巳时,葬蔡家山求雨老子山午向。

贤举次子廷学

字南廷,生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七月十一日巳时,娶王氏,生于光绪三十二年丙午正月十三日戌时。生子一,立卿。公卒于民国三十六年丁亥五月初一日未时,葬陈念钊屋头边巳山亥向。氏卒失考,葬一担山郑在贵屋后亥山巳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好几个算命的先生都说,最近几十年,照顾我们后人竟是这个被大家忽视的妇人。她是父亲的二娘,我们的二奶。家谱上说她去世的年月失考,但据母亲讲,她是在一个秋收时节,在大门口打场时突然走的。可能是中暑。在确定这是我们当家的坟后,父亲于2002年为其修墓竖碑。

贤举三子廷焱



爷爷的墓碑,是他老人家自己经手打制并竖立的。他生前和死后,都有人说这个坟被我们的仇人咒过,祸及我们这些在阳间的人。父亲和叔叔花了很多工夫,终于没有找到害我们的物件。二○○○年,叔叔离开我们,到清明,我陪从宜昌回家省亲的三哥爱平祭拜爷爷,突然发现,做坟墓的横梁的石条上,永垂不朽竟被人刻成永“睡”不朽。接着,几个热心的亲戚一起,将墓碑后的土大部分翻起,又找到被人填埋的“锅生”。这锅生,其实就是家里铁锅的碎片,但民间一直说它具有“压迫”后人翻身的功力。锅生挖起后,家人及族人都很气愤,纷纷表示要找神庙或者道士追查祸主。但我知道,祸主是找不到的,也无必要。在我心里,可能诅咒我们的,不外是山里的恶人和内鬼,前者,随着人民政府的一声枪响,早就没了声息;而后者,竟把自己的性命丢到了远离家园的异乡。

字桂廷,生于宣统三年戊申十月二十九日巳时,娶熊金榜女熊福春,生于民国四年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寅时,生子三,立辉、立君、立如;生女二,长女秀英适东河白马石茅山乐定富,居住县城关;次女杏兰适田湾郑雪松。氏卒于公元一九七八年戊午五月十五日未时,葬蔡家山一担杉树 垱里边戌山辰向,公卒于公元一九八九年己巳七月初八日戌时,葬蔡家山一担杉树垱里边与氏向。



贤举四子廷秋



字敬廷,生于民国四年乙卯三月十三日未时,娶饶氏,生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五月初六日申时,公卒于民国二十四年乙亥,葬蔡家山一担山郑在贵屋后亥山巳向,立胞兄廷焱长子立辉为嗣,妣卒葬失考。

贤安之子廷 楫

字少仿,生于光绪九年癸未七月二十一日寅时,娶周氏生于光绪九年癸未十月二十五日丑时,生子四,长子立成、次子立文、三子立中、四子立信;生女二,长适张,次适张。公卒于民国二十年辛未十一月 日 时,氏卒于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十一月初三日寅时。公氏合葬罗邑董家冲凤形癸山丁向。

 

贤卿长子廷兰

字少如,生于光绪十年甲申十一月二十五日子时,娶熊氏,生于光绪十二年乙酉九月十八日未时,生子一,立仁,女二,长适方,次适周。公卒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七月二十三日戌时,葬罗邑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氏卒于公元一九五三年癸巳正月十四日戌时,葬余家湾社庙嘴丑山未向。

贤卿次子廷桂

字瑞英,生于光绪十五年己丑三月十八日子时,娶张氏,生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月十七日亥时,生子三,长子立义,次子立森,三子立礼。森出继廷芳承嗣。女一,适郑。公卒于公元一九六七年丁酉五月二十日申时,葬余家湾汪湾屋后木星,氏卒失考,葬冷雾山凤形庚山甲向。义过继贤奇公为嗣孙。

贤卿三子廷芬

字 瑞堂,生于光绪十七年辛卯五月初十日寅时,配张氏,生于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四月二十七日申时,生子一,立楷。公卒于公元一九五七年丁酉二月二十一日申时,葬余家湾汪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氏卒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初八日,辰时,葬于公山(注:原文如此,待考)戌山辰向。

贤卿四子廷芳

字瑞生,生于光绪十九年癸巳四月初四日亥时,娶张氏,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十月初二日巳时;继娶郑氏,生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九月初九日寅时,生女一,凤云,适黄;又继娶郑氏,生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二月十五日辰时,生女一,兰凤,适赵。公卒于民国三十二年甲申三月二十三日巳时,葬余家湾汪湾木星戌山辰向。张氏卒于民国八年四月初七日亥时,葬余湾汪湾屋后木星酉山卯向;郑氏卒年失考,葬余家湾汪湾下首坐西北向东南;又郑氏卒于公元一九八○年庚申十月二十四日戌时,葬庙下沟塘儿湾子山午向。立胞兄廷桂次子立森为嗣。

贤卿五子廷介

谱上有记为廷梅。字瑞先,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丙申正月初二日子时,娶张氏,生于光绪二十七年庚子八月二十五日丑时,生子一,立茂。公卒于公元一九五二年壬辰七月二十五日戌时,氏卒于公元一九七九年己未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时。公氏合葬余家湾吊嘴锅寅山申向。

 

贤定长子廷辉

字振清,生于光绪五年己卯七月十三日亥时,娶郑氏,生于光绪五年己卯七月二十日亥时。生子三,立善、立堂(棠)、立德。善出继廷献为嗣,德出继廷树为嗣。生女三,长适郑,次适郑,三适叶。公卒于民国三十年辛巳正月十九日戌时,氏卒于民国二十年丁丑三月二十五日申时,公氏合葬罗邑冷雾山凤形辛山乙向。

贤定次子廷献

字念修,生于光绪十年甲申十一月初一日巳时,娶沈氏,生于光绪七年辛巳四月初六日巳时,生女一,许张;继配郑氏,生于光绪十七年辛卯二月初八日卯时,生女二,长适张,次适饶。公卒失考,葬汪家湾对面新田胡牒地坐东北向西南。沈氏卒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一月十二日巳时,葬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郑氏卒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八月 日 时,葬余家湾汪湾新田对面坐北向南。

贤定三子廷树

字金财,生于光绪十三年丙戌正月二十二日申时,娶陈氏,生卒失考。公卒年失考,公氏合葬余家湾对面新田坐北向南。立立德长子人新承嗣。

 

贤篆长子廷秀

字 思明,生于光绪十二年乙酉九月二十日亥时,配张氏,生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月三十日卯时,生子三,立和、立平、立兴(?);生女四,长适张,次适张,三适郑,四适吴。公氏卒失考,葬英邑难作堰方家嘴屋后坐西向东。

贤篆次子廷节

字思聪,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十月初十日亥时,娶方氏,生于光绪二十年甲午正月初四日亥时,生子一,立让;继娶郑氏,生庚失考,公卒于公元一九五四年甲午六月二十日辰时,葬毛家冲本人屋后子山午向。方氏郑氏卒年失考,公氏合葬白马寨董家山凤形癸山丁向。

贤篆三子廷表

字 思敬,生于光绪十九年癸巳二月十五日亥时,配张氏,生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四月十四日巳时,生子二,立艳、立煜。公卒失考,葬冷雾山汪仲楷屋后坐西向东,氏卒于公元一九七五年乙卯二月二十日卯时,葬罗邑塘家山本人屋后癸山丁向。

 

贤承长子廷肇

字少甫,生于光绪十三年丁亥五月初二日辰时,娶张氏,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十二月初一日亥时。生子二,立才、立远。立远兼祧廷书承嗣。女二,长适金,次适张。公卒失考。氏卒于公元一九五二年壬辰三月十二日寅时,公氏合葬余家湾汪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

贤承次子廷书

字少卿,生于光绪十七年辛卯九月十三日亥时,娶郑氏,生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五日亥时,生女二,长适余,次适张,公卒葬罗邑打雷石(雷打石?)木星坐北向南,氏卒葬未详。

贤承三子廷诗

字少清,生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七月二十三日卯时,卒失考,葬李家山屋后坐东南向西北。

 

贤椿长子廷圭

生卒葬失考。

贤椿次子廷璋

字玉臣,生于光绪甲午年四月十八日寅时,配郑氏,生未详,生子一,立池;女二,长适张,次适彭。公当兵在外失考。氏卒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六月初三日辰时,葬罗邑冷雾山坐西北向东南。

贤椿三子廷壁

字楚臣,生于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初六日辰时,配郑氏,生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月 日 时,公氏卒葬失考。

贤椿四子廷璞

字利臣,生于光绪十五年己亥十二月十五日申时,配周氏,生于宣统三年辛亥四月二十三日未时,生子四,长子立志、次子立鹏、三子立普、四子立国;生女二,长适张、次适郑。公卒于公元一九六五年乙巳正月初五日戌时,葬金达人屋后连花地坐东北向西南。氏卒于公元一九八二年壬戌正月二十六日寅时,葬棕树湾陈家冲辰山戌向。

贤椿五子廷珏

字思成,生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二十六日申时,娶李氏,生于民国二年癸八月二十三日辰时。生子二,立华、立春。长子出继胞叔为嗣,女一,仲先,适郑。公卒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九月初九日亥时,葬罗田白马寨董家冲凤形子山午向。氏卒于公元一九七四年甲寅十月初十日戌时,葬英邑汪家铺余家湾屋后木星乾山巽向。

贤椿六子廷艳

字书臣,生于光绪三十三年丙午正月二十六日巳时,娶饶氏,生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一月初八日丑时,继配夏氏改嫁。公卒于公元一九五○年抗美援朝,在朝鲜阵地壮烈牺牲,葬在朝鲜松洞里。饶氏卒葬未详。
天生我才必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