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9-8 1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30楼的回答,我有必要给你看个时间表。
叔祖汪芒,是为汪氏始祖汪公之孙、即汪氏第三世。然而,在汪公的孙子汪诵时,才有真正姓汪的人出现。具体情况如下:
汪氏第一世
汪 公 (约公元前574年--?)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次子,母名定姒。相传生时左手点水,右手王文,合而为“汪”,遂取名“汪”。长而敦敏,为鲁上大夫,食采颖川,号“汪侯”。是为汪氏之始祖。
汪氏第二世
挺 公 (公元前552年--?)汪公子。字文质。周灵王二十年己酉(公元前552年)生。仕周,官司谏。配郑公君约女。子二:诵、芒。
汪氏第三世
诵 公 挺公长子。字元通,又字志道,以祖父之名为氏,别姓汪氏。周敬王二十年辛丑(公元前500年)为都司马,居平阳府(一说为山东之东平阳,今泰安新泰;一说为山西之平阳,今临汾西南,尧曾建都其地)。后汪姓称“平阳郡”,自此始。配柳公怀女。子三:越、铨、锜。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汪芒的出身年代必定是在公元前552年以后。
再来看孔子的情况: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
试想,孔子和汪芒的年纪差距不过20年在左右,在孔子辞世之前,汪诵的后代怎么可能出现(注:及时有后代,顶多有其孙辈出现,怎么可能有孔子说的汪芒氏?)。
再来看有关汪芒氏的记载:
孔子曰。防風氏者、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韋云。封、封山。嵎、嵎山。在今吳郡永安縣。按據許則封嵎乃一山名耳。今封、嵎二山在浙江省湖州府武康縣東。實一山也。楚當依玉篇作越。邑部曰。在夏爲防風氏。在殷爲汪芒氏。孔子謂防風氏爲汪芒氏之君者、以今釋古之例。
所以,这两个汪芒氏风马牛不相及的。
另:传说只是传说,不可能有巨人族的,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防风汪芒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