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颍川侯墓图考
侯墓在颍川城南三十八里伏龙山下,坐坎向离,十五丧合葬。颍川,古陈郡阳夏县靖仁里,原为项国,鲁灭之。汉分秦郡置淮阳,项地为阳夏县。唐初罢郡改阳夏为太康县,属陈州。今为河南省太康县。
汉长安历代墓图考
十世祖中郎将陈公葬长安左冯翊,地舆将军刘升之墓相近。十八丧合葬。其中二十二世祖安城太守言公葬长安右扶风茂陵县马邑山,九丧合葬。长安:秦内史地,汉高帝置渭河、南上、中地三郡。后复为内史。景帝置左、右内史。武帝改右内史置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主爵都尉为右扶风。谓之三辅,统于司隶校尉。茂陵,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汉龙骧将军墓图考
墓在新都郡西九里邵石山。二十五丧合葬。汉丹阳郡歙县地,后汉孙权析置始新县,并置新都郡。宋绍兴元年改曰淳安。邵石山,即今淳安县西九里之小金山,屹立青溪中,上有佛宇,似京口之金山而小,故名。
吴湘东太守新都侯墓图说
公与夫人方氏合墓,在歙县东之吴青山是也。三十六世道献公暨夫人胡氏附葬其中。前建有祠,计地税九分七厘九毫,世奉免征。
宋富春大尹公墓图考
墓在徽郡城内东南隅乌聊山忠烈庙之左,计山地税七亩零,世奉免征。
宋军司马公墓图考
公与夫人许氏合墓,在绩溪登岭前白杨坑东山下,即登源洞,将军踏弩形是也。墓前古株木枯而复荣,前有庙祠。公初宦,寓新安,过临溪,奇其水,沿溪而入三十里,见登源之胜,喟然曰:此陶公牛眠也。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殁葬其境。曰汪村者,公所居也,与墓隔溪。按《一统志》:绩溪县东南十里唐金山北有东源洞,亦曰长乐洞,三面临水,四周如城,中有泽穴,潜通大溪,为唐汪华祖居。
唐越国公墓图考
墓在歙县北七里云岚山。按《一统志》:唐时汪华葬此。山从大牛而来,石龙起伏如联珠,逶迤十余里,始至葬处,窈然中沓,而旁隆员墩立其前方,塘注其麓。唐刺史陶雅差十营都知兵马使王行恭等筑墙造亭立石,自后始建祠像。宋嘉熙(公元12371240年)中,郑侯崇复新殿宇,命叶大有文记其事。公尝称吴王,殁谥忠烈王,宋封英济王,故土人犹曰王墓,从实称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