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3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识相聚都是缘
文/一汪清水
我的行踪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这样的节奏,往往是让自己都捉摸不定。
北京是我常来常走的一个据点。有的时候是早上到,下午就走。这种作风,总是让北京的朋友提意见,他们说我是800里路一阵风,捉都捉不住!
昨天,我又来到北京的联营单位。这一次,我没有急于返程。
一切缘于在此之前,我结识的我们的汪氏本家。
我是8月2号早晨6点到达北京的,上午11点办完工作上的事情之后,我给汪靖和汪勇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就静静的等待这些还未谋过面的本家们的到来。我想和他们畅叙畅叙本家们之间的情。
汪靖在北京工作,是居住在北京本土的一个教授级工程师,也是我久仰的一位知识分子。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心领神会的在聊天室里攀谈过无数个夜晚,相互之间带来了许多快乐和轻松。
汪勇也在北京,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北京的四环上开着车,其实我也是刚刚从四环上眼花缭乱的车流中下道。茫茫人海里,我们也许会在车流中一晃而错过,但是,彼此并不知道谁是哪个。
汪靖接到我的电话,迅速从家里赶到我在北京的联营单位,汪勇因为业务缠身离不开,却给我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同他一样飘在北京的山东本家汪之赟让他给通知过来了。
当汪靖和汪之赟相继到达的时候,我在北京的朋友惊讶道,不用说你们姓汪,看你们三个人站到一起的样子,就像一家人。我们三人相互凝视着,没有客套和寒暄,会心一笑。像,真的很像一家人!
汪靖本家长我十岁有余,诙谐、善谈、知识渊博。尤其是对各地本家的渊源如数家珍,感觉在他的肚子里有着无尽的教科素材。
汪之赟本家小我十六,青春、淳厚、活力无限。这样抛开功利、浮躁而谦恭家族文化的年轻人很不多见。
我们在一起谈古论今,诗文并会,家长里短,穿越时空。说不尽先祖的风流,道不完当代的韵事。
时间一晃过去了将近8个小时,吃过晚饭之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相互道别。北京来了多少次,这次之行,让我第一次有了恋恋不舍的感情。
第二天早上9点,我坐上返回河南的火车,再次接到汪勇的电话短信,因为昨天的一个奥运项目,他没有抽出时间来和我们一起相聚,他为此表示遗憾。我给他回言道:工作着是幸福的!祝他一些顺利。
我还想对没有见过面的本家们说,相识相聚都是缘。我们的纽带即使是不能相见,也割舍不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