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18|回复: 6

武汉赋——夏斐 汪晓清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发表于 2007-7-27 18: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赋——夏斐 汪晓清
河南-汪聚贵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8: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赋》

                夏斐 汪晓清 发布时间: 2007-03-27 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万里蛟龙出云雾,一马平川开楚天。江阔波缓,月照千湖一白;地广人稠,日高十丈腾烟。迤逦而来兮,两江联袂抱三镇;缱绻而去兮,九省通衢襟八方。地控巴蜀吞昆仑,天连吴越吐东海。贯穿南北,出入利之车船;牵引东西,攻守险在天堑。寰宇形胜,鄂渚乃车之辐辏;天下枢机,江城是棋中天元。筚路蓝缕启天地,止戈为武照汗青。因武而昌,光耀英雄地;因汉而兴,际会风云天。水至此而留连兮,白云黄鹤,羡鱼米乡且永驻;凤在天而长鸣焉,高山流水,惟楚有材尽收来。

  问我江城风物,丰姿若何?幸天公独眷,四美俱全。江是玉带两条,山有碧螺十座,湖撒珍珠百颗。天地云水,大美不言。仁者智者,得其所哉。佳木葱茏,山依水而伟岸;鳞波浩瀚,水依山而苍茫。风动霄汉,影弄青天。龟山、蛇山、磨山,遥相顾盼,商略开姹紫;长江、汉水、东湖,携手影从,合撰一春秋。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甫走水之涯,又上山之巅。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或阳春三月,莺飞草长,看云蒸霞蔚,天际长江送故友;或长空一洗,木落鱼藏,念天高地迥,云外高楼听鹤鸣。更夏日波壮,江城正当其时;冬日风劲,武汉飙举欲飞。百里江滩真壮阔,万家灯火不阑珊。名扬海外,岂惟芳草斜阳帆带影;美聚此中,还有玉笛梅花性通仙。对峙二山,虹桥飞架;鼎立三镇,气宇贯通。南行武昌,一街一胜迹,道不尽春华秋实;北走汉口,一巷一洞天,听不厌汉调楚腔;西去汉阳,一步一景换,写不完日异月新。古琴台上,琴弦愿为知音断;六渡桥头,慈父痴心盼儿还。长春观里,真人传讲玄妙法;归元寺中,罗汉接引有缘人。

  云藏岁月,水激雷霆。波澜壮阔一长卷,风起云涌大武汉!盘龙之城兮,发文明之轫;却月之城兮,有武汉之形①。武汉有形,嘘气成云。锁西北,屏东南,华中第一盛;通有无,调余缺,东方芝加哥。千溪百谷为江一统,南腔北调尽汇楚津。采百家之蜜,成一家之长。踔厉英雄气,聚散天地资。孙权筑夏口,一世之雄也;岳飞屯武昌,至今怒发生。楚风汉韵,卓尔不群。屈子留忠魂,三步一反顾;钟期遗绝响,脉脉传精神。崔灏题诗,李白登楼。魁星长耀,文采飞光。及至洋务飙起,中体西用。居功至伟,推张之洞。立足江汉,拨动乾坤。汉阳铁厂风骨在,自强学堂根基深②。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颈可折,肢可裂。二七罢工,施洋喋血。斯人已矣,浩气不灭。两党合作,北伐铁军,扬威汀泗桥;国民政府,迁都汉皋,光复英租界。军校首招女子,农运广植根基。宁汉合流,陡生变故;八七会议,力挽狂澜。七七事变,炎黄子孙同临危难;二次合作,统一战线共御外侮。空中勇士,呼啸长天;献金运动,感动中外。八路军办、新四军部,前线后方之枢纽;《新华日报》,孩子剧团,救亡图存之尖兵。三镇响彻救亡曲,全国保卫大武汉!一九四九年江城得解放,五月十六日古木逢新春。沉沉天幕,豁然澄彻;巍巍古城,焕然一新。

  曾经昌于武,今更盛于文。高校人称京沪汉,光谷媲美中关村。校宇相接,绿云片片;书声相闻,雏凤群群。飞檐斗拱,大师云集,百年武大乔木参天;电化声光,俊才鹏举,锐进华科朝气蓬勃。文学汉军,自发汉音。既有汉韵,亦达民情。文教既盛,城市亦兴。摩肩接踵兮,汉正街川流不息;香气扑鼻兮,户部巷小吃琳琅。余音绕梁兮,老汉剧又发新声;笑语喧天兮,吉庆街重焕青春。

  何谓江城?以水为根,以水为魂。至柔至刚,乃雨乃云;不积不深,不导不行。江城之人,得水之灵;江城之心,秉水之性。水与人,如切如磋;人与水,如琢如磨。一九五四、一九九八,两大洪水,浊浪排空。斯人爱水,更爱斯城。万人空巷,众志成城。风雨同舟人墙在,狂飙怒号长堤巍。天公感喟,水亦称臣。龙王庙龙王低头③,险堤处险情不回。如今岸锁烟水,尽可信步闲庭。紫云晴日耀金鳞,水映笑脸;清风大江流月影,云携歌行。美哉!人水和谐新境界。

  中部崛起,舍我其谁?交通、流通,两通并举;制造、服务,两业齐飞。滨水生态,恬美家园。高楼挂云车若水,新意叠出才涌泉。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成旗舰;东湖高新区,光电产业冠群伦。武钢、武烟、武船、武锅、武重、武石化,“武”字号享誉海内;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系名满中华。光博会、文博会,目不暇接;杂技节、渡江节,声誉鹊起。

  昔日一桥飞架通南北,今天彩虹鳞栉舞长空。水陆空立体交叉,东中西浑然一网。路漫漫勇立潮头,风浩浩直挂云帆。千金一诺,江汉朝宗④。城贵有气,气贵在锐,锐不可挡:魅力武汉,一路高歌;创新武汉,一鸣惊人;和谐武汉,一飞冲天!

  注释:

  ①盘龙之城、却月之城:盘龙城,指武汉市郊的盘龙城遗址,为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商代古城。却月城,为东汉末年所筑,是武汉市内最早的城市遗址。

  ②自强学堂、汉阳铁厂:二者皆为张之洞创建。自强学堂创建于1893年,是武汉大学的前身。汉阳铁厂创建于1891年,是近代史上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

  ③龙王庙: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岸,全长1080米,河面狭窄,岸陡水急,素以险要著称。1998年汛期后,龙王庙险段得到了彻底的整治,现在变成了武汉著名的景点。

  ④江汉朝宗:《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借喻百川入海,也比喻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武汉龟山脚下建有朝宗亭。
河南-汪聚贵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 市 沿 革   
       武汉,著名的江城,湖北省省会。武汉的历史可追溯到约3500年前的商代盘龙城。明末清初就已成为商贾云集的都市,汉口与朱仙、景德、佛山并称“天下四大名镇”。1927年1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办公,并宣布汉口、武昌、汉阳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首次统一行政建制。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复统称武汉市,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水域面积占到全市面积的1/4,其中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也是一个科教名城,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大、武汉理工、中南财大、华中师大、中国地大、华中农大等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武汉目前有武钢、武烟、武重、武船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东风汽车公司迁入而成为驰名中外的汽车城,武汉东湖高新区也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光谷”。
河南-汪聚贵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8: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
今年以来,在《光明日报》刊登《百城赋》,至今以登载23篇,其中《昆明赋》作者汪叶菊、《池州赋》作者汪春才、《武汉赋》作者之一汪晓清。


每个城市都是经过征集活动工作办公室初步评审后,确定入围作品,然后,由著名专家、知名学者、大学教授及各成员单位领导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复审,最终确定获得特等及一二三等奖作品,适时举办大型颁奖晚会暨获奖作品朗诵会。
河南-汪聚贵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城赋”研讨会在白鹿洞书院举行

“百城赋”研讨会在白鹿洞书院举行
河南-汪聚贵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形传神传文化 爱国爱城爱家乡  

                    “百城赋”研讨会在白鹿洞书院举行

白鹿洞讲坛同日开讲

发布时间: 2007-07-10 06:3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九江7月9日电(记者胡晓军、杜冰、谢文、沈亚军)群贤云集白鹿洞,名流论赋文会堂。7月8日,千年书院白鹿洞的文会堂文意盎然。由本报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视台、九江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百城赋”研讨会在此举行。20多名专家、学者、“百城赋”作者、省市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
  传形传神传文化,爱国爱城爱家乡。与会者充分肯定光明日报的“百城赋”专栏,认为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了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栏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栏目、古为今用的栏目。大家希望“百城赋”专栏在思想上、文体上、结构上、语言上继续创新,努力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
  “百城赋”是本报今年开设的一个新栏目。自3月7日《西安赋》亮相以来,已陆续刊出《宜宾赋》、《三亚赋》、《武汉赋》、《南京赋》、《长沙赋》、《九江赋》、《广州赋》、《昆明赋》、《大庆赋》、《济南赋》、《太原赋》、《温州赋》、《福州赋》、《大连赋》、《南宁赋》、《重庆赋》、《深圳赋》、《香港赋》、《酒泉赋》等20篇赋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多方关注和反响。每篇赋文问世,都受到读者热评。“百城赋”博客点击率已超过12万;一些城市把“百城赋”列入中小学备选教材或参考资料。哈尔滨、沈阳、苏州、合肥、绵阳等近20个城市为了向“百城赋”专栏供稿,开展了全市征文活动。
  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赋体文学多与城市有关,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与会专家学者均谈到,赋体的流行与盛世相连,汉唐盛世,赋体大兴。光明日报在今天推出“百城赋”专栏,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百城赋”的出现,也是创新新闻宣传形式的一个有益尝试。
  本报总编辑苟天林在研讨会上说,光明日报的党报性质、文化特色、学术品格,客观地要求我们用一种合适的形式、角度来真实生动地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反映城市的繁荣和变化,回应读者的呼声和需求。综合各种因素,我们选择了城市、选择了赋文体,开办了“百城赋”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光明日报的“百城赋”专栏,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名城的丰姿俊采;既是对城市文化品位的展示与提升,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实在是新闻媒体的一项推陈出新之举。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九江赋》作者刘上洋说,“百城赋”专栏以传统的文学形式,介绍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使“赋”这一传统文体在创新中传承、发扬、光大,反映了各城市日新月异、绚丽多姿的发展进程。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勇认为,盛世需要华章,“百城赋”就是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的华美文章。它反映了光明日报联系广大知识界的桥梁和纽带这一科学定位,反映了光明日报鲜明的文化特色。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百城赋”是构建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
  如何保持“百城赋”对读者的持久吸引力、不断提高“百城赋”的质量,是与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著名作家、《宜宾赋》作者魏明伦指出,“百城赋”应该赋以载道、赋以言志,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应在“赋”这种传统文体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上进一步探索,既保持传统文体的凝练、华美,又要让当代读者易读易懂。这其中,当代赋文的艺术传达和结构值得认真研究。中国赋体文学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赋体形式,古赋、俳赋、律赋、文赋、俗赋,色彩斑斓,不一而足。整合这些资源,在结构上推陈出新,甚至可以从现代文学的结构方式中借鉴和移植,使“百城赋”呈现多样色彩。
  “百城赋”作者代表刘斯奋、蓝锡麟、郑朝阳、张本义、陈录社、夏斐等以及陈东有、傅修延、何开四、吴晓求、孙家洲、郑水泉、陈永庆、吴国荣、禹延庆、李强等20多位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言。九江市领导陈安众、王萍、冯静等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报编委李春林出席了研讨会。会间,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家声朗诵了《九江赋》。
  同日,“庐山白鹿洞讲坛”在九江图书馆开讲。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朱维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九江学院院长、教授甘筱青,围绕“国学与书院文化”的主题作了演讲。
河南-汪聚贵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3127
发表于 2007-7-28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赋这种文体之所以不逗人喜欢,除了用字僻涩外,更要命的是其谄媚劲,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听不到一点人民的呼声!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