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砚故事-砚瓦含泪
砚瓦山村砚瓦洞有一宝——能预测天气的砚瓦石。每逢雨天来临,一种红色砚瓦石就会隐隐渗出水来,犹如含泪哭泣。
这里的老石工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传说。
那年,有个落魄的书生进京赶考,途径常山溪口。书生虽说出身贫贱,穷困潦倒,但他一直踌躇满志,坚信自己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然而,命运弄人。这年,江南的梅雨季节提前到来了。一连数日的大雨,使常山港江水暴涨,唯一通往京城的道路——招贤渡不能通行了。凄冷的风雨夜中,书生好不容易敲开了一家农户小院。一个以开采砚瓦石为生的石工,收留了这个又累又饿的穷书生。
雨,足足下了两个多月,书生为此错过了考期。但在这里,书生爱上了石工的小女。令书生想不到的是,由于此地盛产砚瓦石,居然让石乡的人也多少沾了些文气。姑娘的才气与美丽充满了灵性,令她出落的不同凡俗。在那些焦急等待的日子里,姑娘在一旁默默地为之研墨,共读圣人之道,姑娘的柔情抚平了书生的焦躁,姑娘的才情与书生琴瑟和鸣。老石工从砚瓦洞里采来并精心雕琢的那方西砚,见证了两人之间相知相惜的爱情。
就这样,青灯黄卷,姑娘相伴,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第二次京师会试如期而至。书生准备辞别姑娘,启程进京。行前,姑娘默默地抚摸着西砚,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后藏进了心上人的行囊。
考场里,书生见西砚如见姑娘,顿时才思泉涌,笔走游龙。放榜之日,书生果然高中三甲,而且颇得皇帝的赏识。披红游街后,书生即入翰林院任主事。既蒙君恩,书生誓以此身报国,将一腔热情寄于工作,把儿女私情全部抛诸脑后,几乎以朝廷为家。
光阴荏苒,一年又一年过去。一个盛夏的夜里,天气闷热的让人窒息,书生突然感到心神不宁。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给自己放了小假,早早回到家中。走进书房,他发现由于自己拼命的工作,他对自己的家也有点陌生了。略有点凌乱的书房积上了薄薄的一层灰尘,唯有静静躺在书桌一角的那方西砚,好像有点犯潮,竟隐隐透出水来。轰隆,这时天空猛地响起了一声炸雷,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书生想起了常山江畔有一个正等着自己衣锦还乡的姑娘。
终于,书生又回到了石乡,却发现院子里是空荡荡的。乡人告诉他,书生离开后的第二年,姑娘的父亲在开采砚瓦石时,不幸从山上滚落,没多久就重病身亡,姑娘于是不得不卖身葬父。在苦等书生回来的日子里,无助的悲伤和生存的苦痛一丝丝地抽尽了姑娘的生命,并在那个雨夜里玉陨香消。原来书生看到那方西砚含泪哭泣,竟是姑娘送来对书生最后的呼唤!
老石工没有说书生后来怎么样,只是告诉我们,从此砚瓦洞中开采出来的砚瓦石,雨天来临前总是含着斑斑泪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