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75|回复: 8

恳求各位本家帮忙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回帖

130

积分

侠客

积分
130
发表于 2007-3-12 1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瀛州府马贝山前复于莹前建修百花桥一座迄今仍为该地之胜迹至四十四世建华公建功唐代赏封越国公立信公恩赐状元及纲监注有赞扬宋世礼门第一家复明末间八十一世祖子贵公由徽州歙县大李村迁居浙江衢州府开化县会宁村仍食俸禄于复奉旨来鲁为总河差委充通判理河工驻扎东平州复奉文鱼台县修昭阳湖波岸随驻扎黄山村

这是我家谱中的前言,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上面的家谱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3127
发表于 2007-3-13 1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把家谱发上来,让大家帮忙找找线索?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QQ
发表于 2007-3-13 1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的家谱序言,又知道的吗?帮忙了!!

汪氏始为文王十一世孙其次子名为黑红三世生我远祖   公天付右手纹似水左手纹似王皇廷赐姓汪封列侯爵故世称汪侯坐长晋地嗣迁安徽瀛州府马贝山前复于莹前建修百花桥一座迄今仍为该地之胜迹至四十四世建华公建功唐代赏封越国公立信公恩赐状元及纲监注有赞扬宋世礼门第一家复明末间八十一世祖子贵公由徽州歙县大李村迁居浙江衢州府开化县会宁村仍食俸禄于复奉旨来鲁为总河差委充通判理河工驻扎东平州复奉文鱼台县修昭阳湖波岸随驻扎黄山村我祖善终于明末暂厝年馀始清初得本村山南佳城相延至今南山老营仍在即我汪氏居鲁之根源
汪中深本家提供http://www.iwangs.com/bbs/read.p ... =%C1%A2%D0%C5%B9%AB

3

主题

6

回帖

130

积分

侠客

积分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09: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从家谱中了解的也就是这些,而家谱中记载的都是子贵老祖后的子孙。

3

主题

6

回帖

130

积分

侠客

积分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本家帮忙,有那位知道我们上面说的立信公应该是那位呢?我主要是不明白我们属于那一支的,我们的老祖应该是从安徽瀛州迁出来的,老祖应该是谁啊?
还有就是浙江衢州府开化县会宁村是不是还有本家啊?
谢谢!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3127
发表于 2007-3-14 2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立信 南宋人,官至代理兵部尚书,身材雄伟,是寒门出身的帅才,可惜他的许多好主意,均未被宰相贾似道采纳,以至未能挽回南宋灭亡的悲剧下场。南宋灭亡前夕,他与部下设酒告别,然后击案悲歌,三日气绝身亡。元相伯颜爱其才能和忠烈,褒奖之。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发表于 2007-3-14 20: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不要着急,慢慢来。这是本网中的资料:

汪立信资料(汪茂和本家整理)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 ... eyword=%C1%A2%D0%C5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 ... eyword=%C1%A2%D0%C5

泉州古街巷——旧馆驿汪氏宗祠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74&fpage=2
河南-汪聚贵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发表于 2007-3-14 2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为宋臣 死为宋鬼
——
汪立信

汪立信,是宋臣汪澈的侄孙,生年不详,死于1275.
淳元年(1241),汪立信献计使安庆的胡兴,刘文亮等接受朝廷

招安.凭此功被赐承信郎封号.1246年考取进士.召见时,宋理宗发现他貌
相雄伟,对侍臣说:"这人是保边安疆的将帅之才."于是,封为乌江主簿,
命他在沿江一带建立府第.后来,封为桐城县令,还未上任,又封为荆湖制

司干办,建康府通制.
1259
,元军在忽必烈率领下渡过长江,包围了鄂州.当时,贾似道任

京湖,四川宣抚大使.对元军包围并进攻鄂州吓得惊慌失措,急忙派出使臣
前往求和.后来,由于北方争夺蒙古大汗,忽必烈撤军,鄂州围解.过后,
贾似道欺骗皇上,想要为自己奏功,又害怕其他将领与他分功,就想方设法

要加罪于其他将领.于是他就到处声称其他将领在正当国家用兵,需要物资
的时候任意散发,浪费官家财物,想以此为罪而排挤其他将领,并利用心腹
马光祖于开庆(宋理宗年号)二年(1260)正月十五日傍晚,张灯结彩,
宴请军士,并拿出三万缗(每缗1千文)钱发放给荆湖制置使赵葵及其军士
,
想以此陷害赵葵.这个举动惊动了朝廷.汪立信认为不妥,力图阻止
.
后来,汪立信几次调职.任湖南安抚使时,把朝廷拨给他的私人用品全

部归还官库,他自己积蓄的私有钱财也全部用于潭州百姓代纳夏税(宋田赋
名称).对家庭贫困,无处求援者发给钱粮,生病者则施放药物,碰上旱涝
自然灾害则保证军民都有给养.同时,又注意兴办学校,对军民进行教育,
使得士气高涨,老百姓的某些旧习也得以改变.这时,汪立信就着手搞好防

御工作.考虑到潭州是湖湘重镇,为了做好准备,打击敌军,招募了几千名
身强力壮而又勇敢的兵员,加以训练.后来,这些人在战斗中果然发挥了作
.汪立信也因此而暂代兵部尚书之职.
当时,蒙古大汗忽必烈率领元军攻打宋土,襄阳被元军包围,面临危急

形势.汪立信送上奏折,请求增加安陆府屯兵.并请朝廷注意:凡是边关守
备人员都不宜抽减;另外,黄州守将陈奕平时就有叛变的企图,朝廷应防备
.与此同时,他还给贾似道送去信函说明:现在天下已失去了十之八九,
而君臣还是照样寻求逸乐,不考虑对策.这样下去,会完全失去天下.因此
,
他提议:君臣要互相接触,共同考虑对策.假如还在深宫之中沉湎于歌乐
,
或者游山玩水,那么,读书人拜师无门,老百姓的怨愤不能解决,想求得天

下太平,让老百姓自愿进贡物品,并且听从指挥就很困难了.由此,他认为
有三条路可走:内地的郡县无战事不要安置很多兵力,应全部开到沿江守备,
以充实外御力量.现在南宋兵员还有70多万人.除掉老弱病残,可挑选
50
余万人.而沿江所需守备的总共7,000多里,假若每隔百里设屯,每屯有守

,十屯设立一府,每府有总督,一些要害处则守军增倍."无事则泛舟长
,往来游徼(巡查),有事则东西齐备,战守并用".晚上派人巡更,
屯之间互通信息,保证联络畅通;粮饷保证供应,各地互相救援.同时,
派能干的宗室亲王及忠用之大臣,任命为统制,使每人能适得其任,以形成
严密守御的气势,这是上策.另外,长期扣留对方派来的使臣,对我方毫无
好处,只能给敌人提供攻打我国的借口.希望能向使臣赔礼道歉,让他回去,
许以纳币,这样,经过二三年时间,使得边防据地得到休整,工事得到加固
,
有生兵力得到增加,可战可守,这是中策."假如这两种策略都行不通,

么我军失败就是天意了,只好等死或投降了,请作好准备吧".贾似道看过
信后大怒,把信掷到地上,并大声辱骂道:"瞎贼狂言敢尔."(《宋史》
三十六.中华书局版)
咸淳(宋度宗年号)十年(1274),元军大举攻宋.贾似道不得已才

督率诸军开到沿江前线,任命汪立信为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并负责从
建康府招募兵员以援助长江沿岸诸郡.他受命毫不推辞,当天就在上路之前
把家属拜托给爱将金明,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
."说完就出发了.到了芜湖与贾似道相遇,贾似道装出伤心的样子,
汪立信的背哭道:"我没有采用你的策略,以至于到了今天的地步啊."
汪立信答道:"我现在也无话可说了."贾似道听了闷声不响,过了一会才

汪立信将去何地,他答道:"今江南无一寸干净地,某去寻求一片赵家地
上死,第要死得分明尔".来到建康府,但见守兵已全部溃散,四周都是元
.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叹道:"吾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终为国一死,
但徒死无益耳,以此负国."于是他率领部下数千人到了高邮,想要控制住

淮汉一带,考虑今后的对策.
不久,就听到了贾似道的军队在芜湖溃散的消息,江汉守臣都闻风而逃
,
有的干脆投降了元军.汪立信叹道:"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于是就备酒

召集随从,向他们诀别,并写信给他的侄子,嘱咐家事.他夜不成寐,在庭
院中一边散步,一边意气激昂地大放悲歌,握着拳头在桌子上连捶几下,
后就哑然失声,痛哭3,以身殉国.

河南-汪聚贵

3

主题

6

回帖

130

积分

侠客

积分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2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本家,有没有具体的支系说明一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