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33楼(丹山碧水) 的帖子
你好本家,因为这段时间我刚好在校注《通宗谱》第四册(建公后),所以看见有关建公支的帖子就多关注了一些,我也没有多少资料。我只是把正在编辑整理的《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有关资料上传给你们看看。现在就你的问题我回复如下:1.龟龄公应该是62世,为60世十二公(安行)之孙,61世五七公之子。而你发的是“60世安行公——61世五二(龜齡)”。2.63世二公是五六公之子,而不是五七公子,五六、五七共曾祖。3.与你近支世系早在乾隆朝就已经82——89世了。4.八二公的世系我还没有找到,如果找到了再联系。回 38楼(汪传海) 的帖子
传海本家你好,我发的那是正在编辑的《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新版内容截图,你说:“秀山的三子是震,涣,泰。不是滇、震,泰。”我可改不了,只能尊重原《通宗谱》。Re:回 38楼(汪传海) 的帖子
引用第41楼汪福文于2013-07-03 10:59发表的 回 38楼(汪传海) 的帖子 :传海本家你好,我发的那是正在编辑的《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新版内容截图,你说:“秀山的三子是震,涣,泰。不是滇、震,泰。”我可改不了,只能尊重原《通宗谱》。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错了也尊重原误,那不叫新。这是公修官谱之续,不同于民间私修,希望可以更多的发现问题以便改进。 祝贺,昨天没有仔细看,我是爽公支92世裕字辈,一直称裕凯为兄,以后得喊前辈了!
回 40楼(汪福文) 的帖子
福文本家你好,我也和你一样,正在编辑的《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世系表,只是是其他支派的,原来我坦头支族谱在你那重编,先向你表示感谢,如今后有其他疑问,再向你请教。你所提供的世系图序,只是部份,望你能够提供一份从51世质公下的祥细世脉图,以便我重新校对。现我手上的世系是我坦头后汪支族谱上的,你上成面所提供的支系图,也就是三二公之后,那是坦头“前汪”的那支,而我支是八二公支下,也就是坦头“后汪”支。
本支世系是51世质公——52世融公——53世丽山公——54世秦公——55思聪公——56世元二公——57世德昌公——58世汲公——59世襄公——60世安行公——61世五二(龜齡)——62世二公——63世三二、八二公,兄弟以居所又分為兩派,居前村的稱前汪(三二公派),居後村的稱後汪(八二公派)。63世八二公你没提供资料,所以我不知何处不同。
我支从63世八二公续下是:64世念八公——65世千七公——66世福孫公——67世新應公——68世天童公——69世槐原公——70永久——71世祖進——72世社祜公——73世長元公——74伯瑞公——75世汝旺——76世應梁——77世仲高——78世啟遠79世——大廉——80世志松——81世光炳——82世前緒——83世哲運\——84世宏達(我祖父)——85世猷模(我父亲)
综上所序,我支脉络清晰,并没絮乱之处,所谓我近支早在乾隆朝就已经82——89世了。这也很正常,从家网上统计,现年代,本家们最高辈份还有83世的健在,低辈份的已经是104世左右了。
我只想了解祥细的不同之处,如果你手头有我坦头汪氏的宗谱卷本,最好是从网络上传给我,以便我更全面的了解。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回 44楼(丹山碧水) 的帖子
“本支世系是51世质公——52世融公——53世丽山公——54世秦公——55思聪公——56世元二公——57世德昌公——58世汲公——59世襄公——60世安行公——61世五二(龜齡)——62世二公——63世三二、八二公,兄弟以居所又分為兩派,居前村的稱前汪(三二公派),居後村的稱後汪(八二公派)。63世八二公你没提供资料,所以我不知何处不同。”我看到的是八二公以前的世系有不同,前面我上传的两张图片你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