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礼宝 发表于 2009-8-15 19:17:30

汪济本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所作<<越国公汪华>>堪称大作.今日拜读了!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09-8-16 00:20:07

谢谢夸讲。
本家在安庆枞阳?我们相隔不远啊。常联系。

望江凉泉汪姓 发表于 2009-8-18 11:39:49

欣赏力作!深得白话文章回体小说之精髓!颇具三言五拍之功力!得空再慢慢仔细全文欣赏学习。


“故人称徽州十姓九汪,可见一斑。”的第一个字是否有误,引用更为具体为好,以增加说服力。
    "以飨同宗" 几个字是否去掉? 定位小了。

一些细节故事情节与前人著作雷同过多,比如蛇咬,比如回马射箭等等,应该尽量避免,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皖南文化的底蕴方面可以适当加大笔墨。今人所用的一些套语应该改掉,尤其是时代色彩比较浓的一些用词用语习惯,比如“一千多年来,汪华顾大局,重大节,勤政为民,善始善终的高尚品德与精神,为后世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汪华是古徽州第一伟人。”“毫不夸张" 几个字份量稍欠,语气欠妥。

总体是非常了得,回头再来学习!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09-8-18 19:34:10

回 102楼(望江凉泉汪姓) 的帖子

“故人称徽州十姓九汪”,“故”当“所以”讲,应无岐义。
"以飨同宗",是“定位小了”点,我的本意是:先让族人了解华祖业绩,提高其知名度。如以后能正式出版,是考虑将最后一行文字稍加修改。
比如蛇咬,江南蛇多,祁门蛇科,全国有名。汪华武功虽高,但难免病痛来磨。
“回马射箭”,古将必备。
“今人所用的一些套语”,在序言中,我意应以今语为好。
谢谢宗家,欢迎批评指正。

望江凉泉汪姓 发表于 2009-8-19 13:26:54

Re:回 102楼(望江凉泉汪姓) 的帖子

引用第103楼汪济(潜山)于2009-08-18 19:34发表的 回 102楼(望江凉泉汪姓) 的帖子 :
“故人称徽州十姓九汪”,“故”当“所以”讲,应无岐义。
" “今人所用的一些套语”,在序言中,我意应以今语为好。
.......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此处“故”与前面没有因果关系,所说理由不充分,用“故”有勉强和用强之疑。从学术上说,自己的观点需要翔实的资料和经得住的推理才行。也在感情上需要客观一点,以免外姓人不悦。

你的文体和内容如果夹杂这几句今人套语,没有多大意思哈,有损于这么好的小说。况且这些言语乃大革命时期的语言,给人反感和空洞。望本家三思。我个人所言,不正确时不需要理会哈。

其实这篇大著,确实需要祝贺!只是希望好上加好而已。

汪衍德 发表于 2009-11-17 16:04:37

《越国公汪华》一书收到,在拜读。谢谢汪济先生!

汪玉浩 发表于 2011-10-15 11:14:50

请问一家的----


   您的这个作品能不能,把电子版公开放置到我们汪家人的QQ空间里面,让别人公开的浏览呢

为了尊重您的劳动成果,特别询问您,希望得到您的答复。18999083363

wangsuqing 发表于 2011-10-19 22:53:00

回 106楼(汪玉浩) 的帖子

玉洁本家:您好!
我可以把《越国公汪华》电子版公开放置到我们汪家人的QQ空间里面,让别人公开的浏览。这也是宣传我们的老祖宗。但我不一定能操作,试一试吧。不行的话,候孩子过年回家时再发。目前你在该栏目里也可看,不过那不是定稿。

汪玉浩 发表于 2011-10-31 13:33:21

谢谢您的建议,我会把他放置在我的QQ空间里面。

汪立伦 发表于 2012-3-26 12:16:07

演义类文体,要追求故事情节。情节设置要有巧处。但在设置情节时,要符合生活规律,不离奇不引人不行,太离奇太古怪也不行。总之,要在遵重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再创作。故事情节全在情理之中。
以上是我的看法,仅供本家参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汪济历史章回小说《越国公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