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与诸朋饮
清溪春水满,垆肆客朋盈;牧老诗吟毕,黄公酒复擎
风轻牧笛远,雨杏絮花争
童子三生幸,得庸千古情(附庸千古情,原来怕孤平,但用“得”好象也不孤)
=================
原来是这样的:
清溪春水满,垆肆客朋盈;
小杜诗吟毕,黄公酒复擎
风轻童笛远,雨细杏花争
晚辈三生幸,薄觞牧老情
==========================================
按照增阳公指点,作个注释:
牧老:对杜牧之的尊称,牧之知池州,公务闲暇处常到城外杏花村一家黄姓老瓮开的酒店饮酒,留下千载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后人有<杏花村志>出焉,据志载:次处成片杏花;此城唐为秋浦,有千载诗人地之谓也.后废,仅余水井一口,今人复兴之,于其遗址重建黄公酒垆.予,后生小子也,无墨无文,迫于生计,窜居于池州,实属无奈,伪篡斯文,能附古人之风,慵前士之雅,实为辛,遂涂鸦一律,纯娱乐搏大家一笑.
从写出来之后就不停的推敲,改于上 顶一下。 金来本家,饿也顶哈 引用楼主menp9999于2008-03-01 14:19发表的 初春与诸朋饮 :
清溪春水满,垆肆客朋盈;
牧老诗吟毕,黄公酒复擎
风轻牧笛远,雨杏絮花争
童子三生幸,附庸千古情
=================
.......
有声(牧笛)有色(杏红絮白)有景(清溪春水满)有情(童子三生幸,附庸千古情),意境也佳。唯附庸一词欠妥。附庸:1、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2、附庸风雅: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一贬义词。改为“难忘”,或“春溪”似更贴切。或保留“薄觞牧老情”亦可。然“牧老”一词需加注。小杜:杜牧(公元803-853年)之谓?黄公: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之指?二人相差242岁,怎么能同时吟诗饮酒?童子是否作者?你们相见只能于梦中。牧老是谁?小杜?老牧童?或是你们那里有一位姓甚名牧的老者?诸多疑问,无法读懂。
拙见当否?仅供参考。本家喜欢写诗,精神可嘉。我也偶尔为之,愿与切磋。坚持苦吟,定能登堂入室。望能读到本家新作。 谢谢增阳公指点:
杜牧知池州,写下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黄公酒是指他经常去的一个酒肆产的酒,酒肆主人姓黄,酒店名字就叫黄公酒垆,今后人仿之,复建黄公酒垆,因此今即是古,古即是今,所以不仅仅是梦中相见,呵呵.
附庸我也是推敲了N次,想我是俗人一个,能够模范先贤装模作样的吟诗喝酒已经是万幸了,所以感觉用附庸比较合适.确实是取自附庸风雅的意思.
另外清溪秋浦还暗指李白,他流了下了十七首秋谱歌.所以大李小杜于前,用附庸也是抬高了我自己的.
另外先进本家也以为黄公就是黄庭坚,是不是黄是贵州人的缘故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