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我们没有《汪氏通宗世谱》,但是,下面这个摘录是从《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中摘录的。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从《超星》上下载很不容易,它的文字识别差,差错很多,改着很慢,还不如我打字)。
《汪氏通宗世谱》编纂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前后。汪氏44世汪华有九子,世谱记述了他的长子建、次子璨、三子达、四子广、七子爽、八子俊以及汪华之弟开国公等后裔的分支及移居情况。
关于长子汪建的支系。世谱记载有:第48代的士美与其子汪琦都有进士科名。唐代黄巢兵乱之际,第51代的汪寿、汪质分别迁徙到祁门县朴墅与旌德县新建。祁门县朴墅的一支,第65代的汪德移居于县内的大坦,第80代的应逵移居于东流县抄机。旌德县新建的一支,第55代的思立、思明、思聪分别移居于歙县唐模、江西贵溪县、绩溪县坦头;第59代的汪二移居于歙县的泉;其后还有移居他处的。据载,由旌德县新建一支分衍出来的各个支脉中,数歙县唐模一支脉的移居最多,世谱的记载也最详,而且该支有些移后的背景比较特殊。大约自第63代到69代之间,唐模支脉不但在本县内的居住地有21处,在外县的居住地还有:休宁县4处;黟、宁国、太平各县各2处;绩溪、石埭、铜陵及江西省的万年、贵溪诸县各1处。其后在这些新定居地的汪氏还有新的移居。此期唐模支脉向各地的大规模移居,可能有建炎之乱的背景,即为逃避宋政权在金人入侵下的战乱而仓促南移。
关于次子汪璨的支系,世谱仅录有第46代的处祟由重庆府唐为州迁徙到浙江省龙游县团石的一条。
关于三子汪达的支系,世谱载有:第49代的汪明迁旋于绩溪县西坑.第50代的汪泰迁徙于绩溪县尚田,然后这两支又从西坑和尚田再移居于本县、歙、太平、旌德诸县共11个地方。另外,汪达支系第46代的处惠迁陡于甘肃省陇西,他的后裔第75代的汪洋又迁回了安徽省的六安县。
关于四于汪广的支系,世谱的记载很少.仅有第51代的贤常迁徒于歙县篁敦(黄敦),此后在歙县境内又有多次移居一条。世谱中没有关于汪华五子、六子两支系的记载。
关于七子汪爽的支系,世谱的记载最多且详。首先是第49代的风思和景瑞分别迁徒于歙县慈菰和祁门县赤山。赤山一支,第56代的雅移居于本县井亭。歙县慈菰的一支,第50代到64代之间迁徒于本县2地、江西省浮梁县5地,绩溪县2地,婺源、石埭及浙江的开化、建德诸县各1地。其中移居于婺源的一支,系唐代大中年问(公元847—860年)任兵马使的汪氏56代道安与程汀一起率兵攻占该县清华镇,道安一支自此定居青华镇武口,直至901年。此后第57代的汪源、第58代的中元、第61代的汪高又分别移居于本县境内的大田环珠、大畈、回岭等地。大团环珠一支,后来又移居于本县境内6地、休宁县2地、铜陵县1地,江西省德兴县6地。大畈一支,则移居于本县境内9地,歙县及郡城5地,休宁县4地,铜陵、石埭两县备2地,浙江省开化县5地、本省夥、桐城、潜山、霍山、江苏省高淳、浙江省淳安及湖北省崇阳诸县各1地。回岭一支,又再移居于本县境内7地,休宁县6地,歙、贵池、宣城及江苏省苏州府吴县诸县各1地。关于汪华七子汪爽的支系在上述迁徒及移居之后的行踪,在世谱中还有很详细的记载。不过尽管如此,仍还有些系谱尚不明确。
关于八于汪俊的支系,世谱记载了:第47代的太徽移居于绩溪县澄源的汪村,第51代的汪渐迁徒于旌德县新建。第71代的汪廙迁徒于歙县篁墩.这三支一姓家族此后的再迁徒,世谱中仅有新建一支的记载最详。这一支后来又移居于本县境内18地,泾县8地,绩溪、太平两县各3地,歙、宣城两县各2地,宁国府1地。在这些移居地定居下来之后,这一支的家族又还有进一步的迁徒,这些迁徒多数是在第60代到67代之间进行的。
关于汪华之弟开国公的支系.世谱中明确记载的仅有:第49代的荣积迁徙于歙县东关,第67代的恩德迁徙于绩溪县雄路,第71代的大敬迁徙于本县的杨溪坦。此外,世谱中还记载了该支系移居于婺源县风亭的一支脉,这一支后又移居于休宁县7地,黟县1地,再后又移居于江西省的贵溪及江苏松江、丹徒、嘉定等府县。
上述所有支系的汪姓家族的移居之中,既有举族移居的情况,也有家族部分成员移居、另—部分成员留居原地的情况。举族移居多半有躲避战乱的背景。如前述汪华长于汪建支系由歙县唐模向其他地区的迁徙,就是为避建炎之乱,几乎是整个家族都移居于他地。但是汪氏第75代、第88代后裔中有一部分又从唐模移居他地。因此看来,也许一部分人在战乱乎息之后又回到原处,或是当初仍有少数人留居该地。
尽管《汪氏通宗世谱》的记载已很详细,但是仍然还有遗漏之处,例如本文下面将述及的第61代的仁雅由歙县唐模迁徙于金陵的宏村汪氏支脉,就不是由于避建炎之乱,而是为了经商的需要,这在世谱中就被漏记了。另外、世谱对移居于远地的汪氏家族支脉的追踪记载极少(指安徽省境内和邻近徽州的浙江、江西两省部分地区之外者)。远徙者,除了前面已提及的汪华次子汪璨的支系外,其他各支系还有如下述。
长子汪建的支系:(1)第67代的汪勃从唐横迁徙于铜山,再经迁徙于浙江环山、歙县坦川,至第82代的尚禔之时迁徙于江苏苏州府城吴趋坊。(2)第66代的叔敖从唐模迁徒于歙县潜口下市,再经迁徙于信行,至第83代的文通之时迁徒于扬州。
(因《超星》有问题,先上传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