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2425|回复: 4

汪春源进士墓碑最近发现

[复制链接]

9

主题

5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49
发表于 2006-12-8 18: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具体网址如下: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61204/200612/t20061204_74003.htm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61204/200612/t20061204_74002.htm


在此资料中汪春源进士墓碑,最近才由其曾孙汪一凡教授(图中穿白衣者)在一位农民家中找到,至此汪春源进士墓才得以确定。遗憾的是墓碑对联上联缺失三个字,只剩“孤岛”二字,其中第三个字下半部似有“小”字,烦请有心的本家帮助补上。下联是“平生准八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12-8 1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春源遗作墨宝
海峡网 日期:2006-12-04



日据时期,许多富有民族气节的台湾文人义不臣倭,毅然内渡,在祖国大陆留下他们的作品和墨宝。
汪春源在大陆写作了大量诗歌,惜大多散逸难觅,我们只找到他为许南英《窥园留草》所作的“汪序”和一幅书法,特予登出。



汪序


春源蚤岁获交于允白许君,彼此观摩,遂成益友。维时台学使灌阳唐公文治方新,礼延耐公施先生掌教台澎讲院;于制义试帖外,倡为诗、古文词之学。院中月课,春源与君辄冠曹偶。君少孤,家贫力学,天资挺特;春源驽钝,常恐祖生先我着鞭。未几,君果以会魁授兵部主事。春源勉从君后,虽幸而得售,迄未能与君春秋同榜齐年,深以为恧。
君以崖自号,胸之所寓,笔之于诗。赤嵌城南故居有地数弓,杂莳花木,署曰“窥园”,日与朋侪觞咏;间或写梅弄翰以自娱,君盖淡于仕进者。亡何割台祸起,时春源以公车诣阙上书,不报;君与台帅同仇戮力,赍志不酬,恝然为蹈海之举。春源亦弃家避地,彼此流落闽南。终以劳燕分飞,一行作吏粤东、江右,不相见者几二十稔。辛亥鼎革,春源与君先后还山,同入菽庄吟社于鼓浪洞天者又数载。何意君之老健崛强犹昔,将为九万里图南之鹏,竟乘桴而居夷以死也!吾道之穷,宁仅诗人然也!
君诗不事涂饰,栩栩然自镜其元象。春源固陋,何足以序君之诗!回念数十年:陵谷沧桑,陆沉天醉,死生聚散于泯棼杂乱中者,君诗历历在心目焉。矧附相知之末,能无酸辛乌邑于山阳之笛、黄公之垆?读君之诗,屋梁落月,犹见颜色也!


岁在重光作噩(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嘉平月祀灶日,如弟汪春源拜序。

许南英(1855-1917),字蕴白,一作允白、子蕴,号窥园主人,台南府(今台南市)安平县人,祖籍广东揭阳。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三甲第61名进士。1895年离台,寄籍漳州,居海沧墟,将其宅命名为“借沧海居”。他常到厦门参加菽庄吟社的诗友吟会,后曾远渡南洋。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回国,历任广东徐闻、阳春、三水知县,曾调署阳江同知。民国初,曾担任福建龙溪知事。1916年返台,停留数月后,又应邀赴苏门答腊棉兰为侨绅张鸿南编辑“事略”。1917年,因穷愁怀乡抑郁而死。因其台南赤嵌城故居有地数亩,许南英名其为“窥园”,其诗集由此得名《窥园留草》。
1914年,台湾北部矿业界巨子颜云年、颜国年兄弟新居环镜楼在基隆落成时,柬邀全省诗人,在其新居举行击钵吟会,参加者有100多人,许南英也从厦门归台,被邀请主持诗盟。与会者乃议轮值举行联吟大会,日据时期吟风之盛,可谓此为契机。
另据台湾报纸报道,汪春源在1910年3月26日于江西安义知县任上,寄给其妹婿吴汝吉一封信,文中对其妹去世表示哀悼,叙述了自己“沧桑变后,琐尾流离”、“寄居厦岛,颠沛龙溪县因寄籍”,他“承示家六嫂及舍侄等困苦情形,读竟涕下”,本想“挈其内渡”,但是自己虽任知县,却“清风两袖,力不从心”。信中还问询了蔡玉屏等亲友的近况。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日据初期,这种来自大陆的家书对于台湾亲友来说不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柱。因此,汪春源此信及其另外7封书信原件为台南吴氏家族所珍藏,直到2004年为台湾学者发现。


汪春源书法作品



乡土 辑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12-8 1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长眠着“公车上书”第一人
台湾内渡名士汪春源墓在龙海市林前村得到确认
海峡网 日期:2006-12-04



2001年春,副省长汪毅夫在回答记者关于其曾祖、台湾最后一位进士汪春源的提问时说:“宝岛沦日后,曾祖父不愿为亡国奴,携眷内渡,寄籍闽南。”但在当时,汪进士墓地仍是后人寻觅的谜团。
日前,根据年长者的现场指认,龙海市九湖镇林前村查明了汪春源坟墓所在地点,还找到了保存于村民郑顺明家中的墓碑。这一考古发现,使我们有机会走近百年前那个精忠报国义不臣虏的书生。

林前村果园内汪春源墓地


汪春源曾孙汪一凡前往郑顺明家中察看墓碑


断成两截的汪春源墓碑


漳州市区振成巷“进士第”


“公车上书”第一人


在晚清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海峡两岸同仇敌忾泣血保台的时代舞台上,汪春源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重要角色。
汪春源,号杏泉,晚年自号柳塘,台湾安平人,1886年由曾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选入海东书院,和诗人丘逢甲、许南英(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之父)等人同窗攻读,一同加入海东吟社把酒赋诗,这一年他才16岁。1888年,他和爱国诗人丘逢甲到福州赶举,同榜高中。
1895年春,25岁的汪春源赴京赶考。风华正茂、踔厉风发的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士之位是唾手可得的。然而,4月17日,清朝特命全权代表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乙未割台,举国震惊,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
4月28日,汪春源、罗秀蕙、黄宗鼎联合任户部主事的台湾进士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联名向都察院上书,强调台湾为东南门户,“无台地则不特沿海七省岌岌可危,即京畿亦不能高枕。”割让宝岛,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台民终不免一死,然死有隐痛”。他们发出400万台湾百姓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心声:“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这份奏书震动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他在《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中写道,台湾举子垂涕而请命”的义举使他看到“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竹庵会议,以一昼二夜草为万言书,请拒和、变法、迁都三者。”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
因为汪春源在历史关头的特殊作用,《台湾三部曲》作者阎延文博士称其为“公车上书”第一人。



台岛最后一位进士


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汪春源和许多耻为倭臣的仁人志士,选择了回到海峡对岸的福建,寄籍龙溪县。
黯然内渡后,汪春源依然怀着儒生安邦定国的梦想,一次次参加殿试。对他而言,学而优则仕,达而济天下,是对台湾的呼唤和无法解脱的责任。1898年,汪春源再次殿试,正赶上戊戌变法,愿望未能实现;1900年,他本来可以列名为辛丑恩科的进士,但八国联军的入侵再次击碎了他的读书救国梦想,最高殿试机构北京贡院被烧毁,辛丑恩科改在1903年举行。
等待了漫长的三年,经历了无数坎坷、磨砺和悲怆,汪春源终于成为癸卯科三甲第120名进士。此时,台湾陷落已经整整八年了。
当时,清廷害怕激怒日本殖民者,不准台湾举子据实书写籍贯。但在汪春源的血液中,台湾永远是中国的土地,自己永远是中国台湾的读书人。在填写“亲供”(相当于现在的报名表)时,他仍然堂堂正正地填上了:中国台湾省安平县人。当他写下这几个字时,个人的科举史就成了台湾的历史,他成为清代台湾最后一位进士。至今,北京国子监的明清进士碑上,还有汪春源的姓名事迹拓片。
当时,内渡台籍才子常站在海滨眺望台湾,吟诗作赋,抒发故土情怀。林尔嘉在鼓浪屿菽庄花园内设立了“菽庄吟社”,施士洁、汪春源、许南英等常在园内流连写诗,汪春源著有《柳塘诗文集》,可惜至今未能找到。


在江西当过四地知县


汪春源考中进士后,其官宦生涯都发生在江西。第一个职位是乡试的同考官,后历任宜春、建昌、安义、安仁知县。
江西宜春市史志办鲍焱曾循着汪春源《自述》的踪迹,查找了大量地方和民间文献,发现汪春源每为官一任,即造福一方。
鸦片给中国带来了极大危害。1906年,光绪皇帝批准下发了政务处提出的《禁烟章程十条》,1907年清政府在新定的《新刑律》中确定了鸦片烟罪。这期间,汪春源在江西成立了安义县戒烟善会。每次下乡,他都轻车简从,自备伙食,禁绝烟赌。
当时,各地常发生外国教会与本地民众冲突的教案,西方列强往往借题发挥,干预我国内政。汪春源于1904-1907年在建昌知县任上,也面对“教案迭出”的问题,他都能妥善处理。他在《自述》中写道:“该邑教案迭出。又与教士樊体爱开诚布公,迅速断结,民教相安。”
汪春源堪称办案高手。鲍焱曾征集到一本光绪末年宜春县讼师秘本。从书中所载汪春源的办案批语中,可读出他明查秋毫的心声。如在“索诈碎抢”案中批注:“物必腐而后虫生,该僧住持慈化寺如果恪守清规,毫不非为,罗才森纵非善良安能平空索诈,纠党殴抡,其中显有隐匿别情。”在“预奉存防”案中批注:男女婚姻全凭庚帖媒证,氏孙珠牙虽经李行茂面许女妻之,既未行聘纳采,何致遂收氏孙姓名入伊家乘,且近既因事挟葛,彼此不愿联姻,曾经中保处明,前言作为罢论,何致尚虑有他。”

安息龙海市林前山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汪春源离开江西官场回到漳州,后以教书为业(厦大老教授叶国庆就出自其门下);其子汪受田曾任《漳州日报》主笔,是闽南地区知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1923年,汪春源病逝后,其后人在距离市区10几公里远的龙海九湖林前村买下一座山,作为他的安葬地,并委托林前村民汪水南照看坟墓。汪春源的后人迄今还记得,从前汪水南常会到位于市区振成巷的“进士第”,带去土法酿制的蔗糖。
后来因发生了泥石流,村庄不复存在,汪姓都分散到附近居住,目前只有汪水南的后代仍在林前村,但对前尘旧事并不了解。
时过境迁,墓碑不知在什么时候丢失,墓地方位变得难以确定。
汪春源后人曾多方寻找,林前村村民郑清江等人也热心地提供帮助。不久前,根据年长老者的现场指认,终于查明汪进士墓所在地。但由于林前村在明朝也出过一位进士汪凯,因此仍不能确定该墓主人就是汪春源。村委会闻讯后极为重视,发动群众上下求索,在郑顺明家屋后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墓碑,为解开历史之谜提供了实物证据。
几天前,汪春源曾孙、厦大会计系副教授汪一凡实地考察位于果园内的墓地。他抚摸着断成两截、右上角缺失的墓碑,激动地对记者表示:“找到这块墓碑,就可以确定这是曾祖父的安息之地了。”


文/图 刘丽英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997

帖子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06-12-8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到同安叶姓朋友家学制作桂圆,龙海鞋厂进行过商务,有漳州(原第二师范)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的朋友,妻妹(郑姓)在厦大附近苹果设计中心工作,只是不知道汪氏名人和宗亲,呵呵今天看到很高兴,也感动公车上书第一人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2-8 21: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挽春源公

宝岛捧出最后进士,心系台海
公车上书第一文人,义薄云天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