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于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在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为周司谏,生子诵、芒,诵为司马,生子金钺、铨、踦(锜),皆有令名」。最早见于史书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礼记•檀公篇》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鲁于齐师战于郎,汪踦在郎之战中死去。按当时鲁国的仪礼制度规定,为国家而死的人国家给予敛葬。汪踦当时尚未成年,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殇,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怎能不按国殇(为国牺牲)对待呢!于是以成人之礼将其敛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国辅,汉献帝时破黄巾为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屡建战功,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海阳县,加黟县、歙县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后汪文和为避乱遂举家迁往始新(新都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门等地,与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丽的丘陵盆地,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休宁、祁门六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至此,新安郡始为汪氏江南祖籍。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扰,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为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献,晋元帝时为黟县令,移家于歙县。南齐时,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汪叔举四传而生越国公华。
第四十四世汪华,与弟汪铁佛一道,于隋末一举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仍奉隋。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国公。越国公华,地位尊荣无比,又拥有实际的兵权,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如盘石。汪华生有九子,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新安志》卷一)的说法,就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黟、歙多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多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多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区域相对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迁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这说明隋初有一支迁至北方。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辗转迁徙,少数迁徙至湖北、湖南地区。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县、黟县、绩溪、休宁、祁门、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梁、德兴;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会稽、萧山等,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有汪姓族人迁入。明清时期,汪姓族人继续向外发展,居住、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苏、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迹。特别是清康煕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但现存于各地的汪姓家谱中可窥见这个历史时期汪姓族人迁徙繁衍情况。
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都会很快地就在当地出人头地,使得汪氏日后成了安徽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极负声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带,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人口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1.5‰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公元前484年,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后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孙子踦也只是十几岁,而这一年孔子67岁(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