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3199|回复: 5

汪藕裳年谱

[复制链接]

39

主题

378

回帖

2316

积分

精灵王

00

积分
2316
发表于 2017-5-11 14: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汪恭胜 于 2017-5-11 14:25 编辑

编者按:汪藕裳,清代著名弹词女作家,著有《子虚记》、《群英传》等作品,现存各种文学工具书对其生平事迹均无记述。本年谱由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王泽强教授根据汪氏家谱、方志及汪氏后人口述史料,首次以年谱的形式,较为全面地整理出她的家世、生平、交游及作品的产生、传播及评介等资料。该文发表于2013年4月淮阴工学院学报第22 卷第2期。

汪藕裳年谱
王泽强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1汪藕裳家世
盱眙汪氏源于安徽祁门县,明末清初年间始迁盱眙。迁盱眙一世祖为汪尚佳,二世祖汪士俊,三世祖汪永硒为附监生,四世祖汪元谦为太学生。五世祖汪汇,乾隆五十五年岁贡生,候选训导,今盱城第一山上有其《清心亭观淮》诗碑一块:“筇扶直上倚朱栏,文境天井愈可观。千里苍波云外涌,万家烟火镜中看。独留古塔冲寒浪,移得丹霞染碧峦。最爱征帆归去晚,乘槎如在斗牛间。”这首诗从阔处着笔,描写盱山淮水的雄伟景观,很有气魄,且文辞典雅,属对工整,表现出很高的文学素养。六世祖汪景福,廪贡生,“制行不苟,训迪有方,里居教授,多成就者”(《汪氏家谱》),著有《护根堂诗文集》、《晴川诗稿》等著作。他曾出资设立义庄,资助穷人,因此声名远播,朝廷颁文嘉奖,钦赐“乐善好施”匾额,去世后,朝廷赠其“通议大夫”荣誉称号,并令地方建坊纪念他。
七世祖,即汪藕裳的祖父汪云任(1784~1850),丁丑科进士,历任广东三水县、番禺县知县、广西归顺州知州、江西赣州府知府、江南苏州府知府、山东粮道、通政司参议、海关监督、陕西按察使及布政使等职。著有《汪孟棠太守诗钞》、《茧园诗文稿》等,其中以纪念红颜知己铁心夫人张瑶娘的《秋舫吟三十首》最为著名,此组诗在近代士大夫阶层及江淮大地上流传甚广。清代泰州籍剧作家仲振履以汪、张二人的爱情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二十四出剧本《冰绡帕传奇》,并搬上舞台演出,成为文坛佳话。汪云任还在家乡营造了被誉为江北第一园的“汪家花园”。汪云任生四子:根敬、根恕、根荷、根梓,均有功名。根敬,廪贡生,即汪藕裳父亲;根恕,举人;根荷为增广生;根梓为太学生。


2汪藕裳幼年至青少年时期年谱
道光十二年,1832年,1岁。
汪藕裳,名蕖,字藕裳,因吁眙别称“都梁”,自号“都梁女史”。她出生于清代安徽泗州直隶州盱眙县(今属江苏)一个富裕的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汪根敬(1808~1848),字小孟,廪贡生,在河南任知县、知府十多年,娶一妻一妾。妻周氏(1808~1870)生祖茂、祖亮两子,及藕裳和其妹妹两女。妾陆氏,生子祖年,早天。汪祖茂,廪生,以知府衔候补江苏直隶州知州。汪祖亮,太学生,任太常寺博士。汪藕裳在家中排行第三,其妹妹名字不详,长大后远嫁北直隶(今河北)李氏。
汪藕裳自幼聪明伶俐,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把她带到河南官府中亲自教育,因此,她得以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她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官场的各种情态都耳濡目染,洞悉分明,为日后创作以封建官府为背景的小说积累了素材。
道光十九年,1839年,8岁。
汪根敬任河南镇平知县,汪藕裳随父至镇平县生活。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0岁。
汪根敬调任河南祥符知县(今开封),汪藕裳随父至祥符县,当时省治、府治、县治均设于祥符城。此年夏六月十六日(公元1841年8月2日),境内三十一堡黄河大堤决口,洪水围困开封达八个月之久,多次冲开城墙。汪根敬身先士卒,率领民众日夜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抢堵缺口,终于化险为夷,保住了古老的开封城和当地官民的生命财产。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1岁。
汪根敬调任河南许州知州,汪藕裳随父亲到许州(今许昌)。汪根敬勤政爱民,修缮城垣、学宫、书院,重修文庙,形成了许州文庙的基本格局,促进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2岁。
农历六月二十六日,黄河在中牟县李庄口东北一带,“地尽成沙,死人无算,村庄数百同时覆没”(《中牟县志》)。汪根敬组织人员救灾,赈济难民,拯救数万人生命。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16岁。
许州大旱,汪根敬发动民众凿井三万余口,积极抗旱,有力地缓解了旱情,保证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十一月初,汪根敬调任彰德知府,汪藕裳随父到达彰德(今河南安阳)。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7岁。
此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父亲任河南彰德(今安阳)知府刚满二个月,就突然病逝,归葬盱眙汪家花园。据《汪氏家谱》记载,挽联中有“两月抚绥思入骨,万家香火泪倾城”之赞语。他在彰德任上去世后,朝廷通令表彰,令在许州名宦祠设牌位以示尊宠,生平事迹载入州志。汪藕裳随家迁回盱眙,旋即出嫁桐城胡松岩。汪藕裳第五代外孙女肖镕璋听长辈叙说,胡松岩少时父母双亡,随汪根敬在河南官府中读书、生活。
道光三十年,1850年,19岁。
祖父汪云任丁忧期满,赴北京待职,病逝于北京旅馆中,归葬盱眙汪家花园。诰授通议大夫,晋资政大夫。
咸丰三年,1853年,22岁。
农历十月,胡以晃、曾天养率太平军攻占桐城,汪藕裳夫妇逃至盱眙避难。
咸丰九年,1859年,28岁。
农历五月二十六日,陈玉成率太平军攻占盱眙县城,杀死知县许垣等官民千余人,汪家被焚烧、抢劫。汪藕裳随家人逃到苏南,投奔担任新阳县(昆山)知县的堂兄汪祖绶。
咸丰十年,1860年,29岁。
农历六月二日,太平军轻取苏州城,杀死江苏巡抚徐有壬、署按察使朱钧等多人,收降清军五、六万,并缴获大批洋枪洋炮,并乘胜攻占昆山、太仓、嘉定、青浦等县。汪藕裳随家人逃到苏北宝应,投靠大哥汪祖茂。秋天,胡松岩病逝。“一自故园兵乱后,流离无所叹途穷。钗分镜破深秋里,托足安宜(今宝应)类转蓬。”(《子虚记》卷一)她“亲撰祭文,情真语切,哀感动人”(汪祖鼎《子虚记》题词注),年轻守寡,未再嫁人。生逢乱世,寄人篱下,她的生活十分艰难,常常慨叹“清贫自守来消遣,那管他,世态人情暖与凉”(《子虚记》卷六十四)。她在宝应生活多年,抚育女儿长大成人,并把她嫁给当地大户丁氏。女儿生有二女:丁韵、丁翰香。
咸丰十一年,1861年,30岁。
创作《群英传》,此书存世量极少,上海图书馆藏28卷本《群英传》,对外声称是“稿本”。笔者2011年12月23日到该馆查阅此文本,发现其中夹有一张纸条,标明此文本的来历:系该馆1963年2月15日以60元的价格从杭州夏蔚处购得,此文本是夏蔚的曾祖母传下来的,约抄于1900年前后。因此,此文本不是稿本。卷末云:“正欲作完三十卷,书中首尾结曹英。雨窗何事闲消遣,粗俗何嫌信必宁”,可见没有抄完原稿。南京师范大学李灵年处有~残抄本。此书一面世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碎金早贵洛阳城(《群英传》前已告成,不胫而走),推助波澜别有情”(汪瑞曾《子虚记题词》)。“洛阳纸贵非虚语,争欲传抄尽保藏”(《子虚记》卷六十四),汪藕裳受此鼓舞,准备创作另一部书《子虚记》。
同洽三年,1864年,33岁。
汪祖绶在1883年写的《子虚记序》云:“复随大先兄侨寓安宜,暇辄搦管为此书,迄今几二十年,褒然成册,借观者无不以先睹为快。”由1883年上推,约于此年,汪藕裳开始创作《子虚记》。她在作品中不经意地写下了一些反映当时创作情形的文字:
书完一卷非容易,又见流光数日催。
清夜构思常不寐,拈毫何苦恋残灯?
风雨打窗人不寐,夜深犹对一灯红。
时交仲夏天炎热,拟待新秋续后文。
窗下功夫非一日,青灯照我几篇成。
夜宵风冷秋夜静,独对秋灯如若何。
四壁秋虫声不断,萧条秋夜苦吟哦。
盛暑严寒皆不辍,一任它,疾风暴雨打寒窗。
由此可见,《子虚记》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期间,她还要独自挣钱抚育女儿。


3汪藕裳中年至晚年时期年谱
同治九年,1870年,39岁。
母亲汪周氏(1808~1870)去世。
光绪三年,1877年,46岁。
农历七月,大哥汪祖茂(1829~1877)病逝,归葬盱眙县城东门口。汪祖茂后半生一直以知府衔侯补江苏直隶州知州,至死未能得到实职。约在此时,汪藕裳离开宝应,赴青浦县(今属上海)投奔担任知县的侄儿汪瑞曾(1848~1901),汪瑞曾请他为家庭教师,教授侄儿侄孙辈
光绪五年,1879年,48岁。
外孙女丁韵(1879~1966)诞生。1908年由罗振玉做媒,丁韵嫁给王国维的同窗好友、商务印书馆编辑、近代著名翻译家樊炳清(即为《人间词话》作序的樊志厚)。
光绪九年,1883年,52岁。
农历七月,历经20余年,在苏州写上最后一笔“癸未之秋秋七月,著完末卷在金昌”,完成了二百多万字的弹词巨著《子虚记》。当时,大部分弹词都有一个大团圆结构模式,即女主入公女扮男装,考中状元,位及人臣,后因暴露自身女子身份被迫辞官,最终获得皇帝赦免并赐婚,回归闺阁,成为贤妻良母。对此,汪藕裳极为不满,“遍览弹词男扮者,此书不欲与相同”。《子虚记》女主角赵湘仙貌若天仙,聪明绝顶,才华横溢,因受继母虐待,女扮男装,离家寻父,后被裴公收养、教育,成人后被逼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头名状元。后来,她为朝廷巡安天下,平反冤案,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最后荣升宰相,位及人臣。在暴露女儿身份之后,坚持不改行装,迫使皇帝下旨解除她不情愿的婚约,毅然绝食三天而死,并与先前去世的“妻子”合葬。她不愿意赋闲闺房享清福,既然不能像男子汉一样执掌朝政,就选择死亡,以此向男权制度宣战,充满了悲剧色彩。因此,国内有学者认为:“《子虚记》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可与《再生缘》相媲美,而为《天雨花》、《笔生花》等作品所不及。”旧1《子虚记》完稿后,她请亲堂兄汪祖绶、弟弟汪祖亮、堂弟汪祖馨及汪祖鼎、堂侄汪瑞曾及汪瑞高、侄婿朱定基、晦庐弟沈国翰、练JiI姻侄徐鼎丰、盱眙名人王锡元、江阴女史陈素英等人写序、题词,并筹措资金准备出版《子虚记》。但此书最终未能出版,或许是因为家中亲友接二连三地亡故造成的。此书稿本由其后人世代相传,另有多部抄本保存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的图书馆中。
光绪十年,1884年,53岁。
曾为《子虚记》题词、在太常寺任博士的弟弟汪祖亮(1846—1884)去世,年仅39岁,归葬盱眙汪家花园。
光绪十一年,1885年,54岁。
外孙女丁翰香(1885—1940)出生。肖镕璋自l至14岁随丁翰香生活,丁翰香每天晚上为她吟颂《子虚记》,直至去世。农历十月,堂弟汪祖鼎(1856~1885)去世,葬苏州宝华山。祖鼎,字翰生,邑庠生,曾为《子虚记》题词。
光绪十二年,1886年,55岁。
叔父汪根恕(1810—1886)去世,归葬盱眙汪家花园。汪根恕(1810~1882),字小棠,道光十七年举人,历任国子监监丞、苏州织造兼浒墅关监督,风流儒雅,善诗能文。其后裔中人才辈出,多人从政为官,他们的老师就是汪藕裳。
光绪十三年,1887年,56岁。
为《子虚记》写作序言的堂兄汪祖绶(1829—1887)病逝,葬于苏州吴邑瑗蘧山。祖绶,根恕子,字汉青,一字岸青,与翁同稣为同年,咸丰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历任江苏金山、青浦、吴县、江阴等地知县,署川沙抚民同知。据翁同稣日记记载:“汪君牧瑞高,故人汉青之子也。岸青既卒,其家七十人,贫无所依,来京求荐李相处馆席”。汪祖绶死后,七十口之家生活没有着落,其子汪瑞高赴京求翁同稣推荐他到李鸿章家任教。汪瑞高(1849~1905),字君牧,拔贡,精运筹,通书画,为袁世凯破格重用的二十人多位贤才之一。历任户部山东司行走,官至二品顶戴长芦盐运使兼办北洋支应局,是北方近代最大的盐官。
汪祖绶另外两个儿子汪瑞曾、汪瑞闽及孙子汪士元均从政为官。汪瑞闽(1873—1941),光绪丁酉科举人,清末曾任江西按察使、江苏上海巡警道、长沙关监督等职;民国后历任江西省省长、民国参政院参议等职;七七事变后变节,担任华中维新政府浙江省省长兼省财政厅厅长、汪伪浙江省党主席等职。
光绪十四年,1888年,57岁。
约在此年,汪藕裳惟一的女儿英年早逝,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丁韵、丁翰香。据肖镕璋说,汪藕裳在女儿去世后,曾在丁家协助抚养两个小外孙女,到北京随女婿生活过。女婿在吏部为官,与海州籍近代名人沈云霈(1854~1918)交好,结为儿女亲家。汪藕裳知识渊博,精通典籍,女婿向皇帝写奏章时引经据典,经常要向她请教,她常常不假思索就一口说出来,根本不用查资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70岁。
曾为《子虚记》题词的侄儿汪瑞曾(1848—1901)去世,葬于苏州吴邑瑗蘧山汪祖绶墓侧。瑞曾,祖绶子,字慕沂,号南陔行一,同治壬戌恩科举人,任青浦知县。曾聘汪藕裳为塾师,对贫寒亲友多有照顾,抚养孤侄非常尽心。
此年,上海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子虚记》前10卷。这是《子虚记》公开出版的一小部分。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2岁。
汪藕裳去世,留下遗嘱:丁韵继承《群英传》书稿,丁翰香继承《子虚记》书稿。丁韵、丁翰香有同父异母兄弟,丁家人信守诺言,把两部书稿交给她们姐妹二人,后来她们带着书稿出嫁。


4汪藕裳身后稿本留存与研究年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曾为《子虚记》题词的堂弟汪祖馨去世,葬于汪家花园。祖馨,字桂生,一字秋龄,附贡生。曾为《子虚记》题词的堂侄汪瑞高去世,葬于苏州吴县紫石山湾斗朱山西麓。瑞高子汪士元(1877—1935),字向叔,斋号麓云楼,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进士,曾任直隶财政厅厅长、民国财政部次长、财政部代理总长、全国烟酒署督办等职,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书画家,著有《麓云楼书画记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外孙女丁翰香(1885~1940)由父亲做主,嫁给海州近代名人沈云霈的三公子,生下一女沈彩西(1908~1967)后不久,三公子病逝。丁翰香去世后,《子虚记》稿本交由女儿沈彩西保存。
1930年,宝应名士冯煦等人撰《宝应县志》,把汪藕裳事迹载人《列女传》:“候选县丞胡德森(松岩)妻汪,安徽桐城人,年二十九夫殁,事姑至孝,抚嗣成立,性好文墨,子侄辈皆承启迪,著有《子虚.记》等书醒世。光绪二十九年卒,守苦节四十三年(以上均光绪二十九旌)”。可见在汪藕裳去世后,她长年生活过的地方乡绅曾为她向朝廷请求表彰,树贞节牌坊。
1953年,《子虚记》稿本被著名学者周绍良借阅,后转交给在北京冶金部工作的沈彩西长女肖镕璋保存。《子虚记》稿本随肖镕璋展转北京、沈阳、天津、云南、陕西等地。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子虚记》被列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其中列入的弹词著作仅11部。
1985年,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李灵年和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顾复生,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点校《子虚记》,因多种原因半途而废。
1990年李灵年发表论文,对《子虚记》的内容及艺术特色作了评述。这是研究《子虚记》的第一篇论文。
1993年,李润英出版《千姿百态尽风流中国历代女杰百人传》一书,为中华数千年来涌现的一百位杰出女子立传,汪藕裳名列其中。
2007年6月,淮安建设名人馆,经严格筛选,最后人选的包括周恩来、韩信、吴承恩等世界名人在内的淮安历史文化名人共52人,汪藕裳名列其中,且盱眙县只有3人入选(另两人是宋代名医杨介、明太祖朱元璋)。
2008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弹词研究专家鲍震培博士出版弹词研究专著,对汪藕裳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l“藕裳的两部作品共九十四卷,四百多万字,无论是在场景的广大、人物的复杂多样、故事的丰富曲折、描写的细腻变化,还是思想主题的进步性方面都堪称继陶怀贞、陈端生、邱心如、李桂玉之后的又一位大家手笔。”
2011年8月5日,肖镕璋携家人及亲友代表一行十五人赴淮安,把五代人力克艰难保存下来的《子虚记》稿本“卷64册捐赠给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12月24日,《子虚记》稿本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参考文献:
[1]吴芳.清代北方井灌及其作用[c]∥清代区域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
[2]陈敏杰.子虚记及其作者汪藕裳简介[J].文教资料,1987(3):77.
[3]陈义杰.翁同稣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李灵年.长篇弹词子虚记初探[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2):41—46.
[5]李润英.千姿百态尽风流中国历代女杰百人传[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6]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4033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86
QQ
发表于 2017-5-14 2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17-5-14 21:3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才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92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我是汪洋大海一滴水。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27
发表于 2017-5-15 19: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才女!
祝汪氏家族枝繁叶茂与日月同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0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发表于 2017-5-18 07: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藕裳第五代外孙女讲述汪藕裳和《子虚记》的故事
2012-08-20 09:08:16
来源:淮安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8月20日讯 汪藕裳(1832—1903),近代杰出的弹词小说作家,中国历代女杰百人之一,淮安名人馆中仅有的三位盱眙人中的一位。著有《群英传》和《子虚记》,共计四百多万字。主体以七言诗歌写成的《子虚记》系中国弹词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列入国家首部《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的古典名著。

  近年来,笔者研究汪藕裳,曾赴西安拜访汪藕裳第五代外孙女肖镕璋。肖镕璋是淮安板闸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擅长绘画,画作为江泽民主席及海内外许多名家典藏。她幼年迁居扬州,在扬州长大,解放前毕业于复旦大学商学院,曾在国家冶金部、西北有色金属工业局等单位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她向笔者提供了许多关于汪藕裳的珍贵的口述史料。

  □名门闺秀,漂泊一生

  汪藕裳出生于近代盱眙汪氏名门。汪氏人才辈出,曾产生过六个进士、举人,十一个知县以上的官员。祖父汪孟棠是进士出身,当过苏州知府、陕西按察使、布政使等高官;父亲是个贡生,在河南许昌、安阳等地当过知县、知府。她兄妹四人,个个才华出众。大哥汪祖茂是个候补知州,弟弟汪祖亮在太常寺担任博士,妹妹也是个精通诗文的才女。她嫁给桐城胡松岩,只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嫁给宝应望户丁氏,生了两个女儿:丁韵、丁翰香。丁翰香嫁给海州(连云港)名人沈云沛的三公子,生下沈彩西,沈彩西就是我的妈妈。

  我出生时,汪藕裳才去世二十多年。她的小外孙女丁翰香(即我的外婆)年轻丧偶,经常携我母亲回娘家,协助内堂空虚的父亲主持家务,待我母亲成年,则许配给淮安名门肖氏。其时我家已从淮安迁居扬州。母亲婚后,我外婆亦随之迁居扬州。母亲婚后次年就生了我,第二年生了我妹妹源璋,这样我就在奶母的陪同下,坐了一顶小轿来到了外婆家,从此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共同度过14载春秋。直到我1岁外婆去世,我才回到肖家和我母亲同住。我外婆说,她一生有三件宝:彩西、镕璋和《子虚记》。在我的记忆中,她每天必读《子虚记》,特别是临睡前躺在床上必然吟唱一番。我和外婆同枕同眠,就将枕头高高垫起,边听边看,慢慢入睡,这已成为我们的必修课。从我七岁起,天天如此,可以说《子虚记》是我的启蒙老师,因此也就逐步成为我幼小心灵中的瑰宝。

  汪藕裳尽管出生在官宦家庭,但生不逢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期,她深受其害,命运多舛,一生四处漂泊。她早年随父亲辗转于河南各地的官府中,当时中原地区黄河常常泛滥,加上兵匪横行,民不聊生,因此她的生活一直也不安定。17岁时,她父亲在彰州(安阳)知府任上突然病故,年仅41岁,从此她的生活就越来越艰难。嫁给桐城胡松岩没过多长时间,太平军就攻占桐城,她与丈夫逃到盱眙避难。后来,盱城又被捻军攻克,家园被焚毁,一家人又逃到苏州投奔在吴县当知县的堂兄汪祖绶。惊魂未定,苏州又被太平军攻陷,丈夫病死,真是国破家亡。她带着年幼的女儿逃到宝应,当时大哥汪祖茂在那里帮人家做事,生活也不容易。她在宝应生活了十多年,把女儿抚养大、嫁人。大哥48岁时病逝,她失去靠山。为了生计,她到苏南青浦(今属上海)投奔在那儿当知县的侄儿汪瑞曾。不久,她唯一的女儿在生下两个小外孙女后不久就病逝了,先她而去。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受到沉重的打击。为了两个年幼的外孙女,她又回到宝应,承担起了养育重任。

  1903年,守寡四十三年的一代才女客死他乡。

  □逆境中发愤著书,两部巨著传世

  汪藕裳的许多亲友都曾在苏南当官,小时候,她经常到苏南做客,很早就接触到弹词艺术,热爱弹词艺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四处逃难的空隙,她常常夜以继日地坚持创作。她第一部作品叫《群英传》,此书一面世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侄儿汪瑞曾在给《子虚记》题词时称《群英传》面世时,读者纷纷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

  她曾广泛地阅读弹词著作,发现《再生缘》、《笔生花》等弹词名著都有一个充分体现封建道德规范的大团圆的结构模式,即主人公女扮男装,金榜题名,玉带紫蟒,位极人臣,最后被发现是女儿身,都恢复女装,奉旨完婚,遵守三从四道,成为贤妻良母。对此,她十分不满,她要为女子张目,立志写出一部充分展现女子才能,为女子扬眉吐气的作品。她要为女子争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合理地位而呐喊。受《群英传》成功的鼓舞,她在宝应时开始创作《子虚记》,前后花了近二十年间,因为白天太忙,她只能利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创作,两部四百万字的巨著都是在昏暗的小油灯下用小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她在《子虚记》中经常不经意地写下一些反映当时创作情形的字句,如:“风雨打窗人未寐,夜深犹对一灯红”(卷一)、“清夜构思常不寐,拈毫何苦恋残灯?”(卷十二)、“季冬时候天寒甚,冻笔难呵且略停。”(卷三十二) “盛暑严寒皆不辍,一任它,疾风暴雨打寒窗。”(卷六十四),

  可见《子虚记》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十分艰辛的漫长过程。期间,她还要独自挣钱抚育女儿。直到光绪9年(1883年),历经2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二百多万字的弹词巨著。她如此持之以恒辛勤地创作小说,其动力不是扬名,不是图利,而是“只图闺阁知音赏,窗下生涯笔底忙” (卷六十四),即在知识女性中寻觅知音,让弹词小说成为传送理想的媒介。《子虚记》突破了大部分弹词大团圆的结构模式,才华横溢的女主人公因暴露女子身份不能再担任丞相,于是毅然绝食而死,以此向男权制度宣战,充满了悲剧色彩。

  □《子虚记》手稿流浪一个多世纪后回归故里

  汪藕裳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哥哥、弟弟、女儿等亲人又都死得早,她没有财力出版她的两部大作。原来小说手稿是交给女儿保存的,女儿去世早,和她最亲近的人就是两个外孙女。去世前,她嘱托亲友照顾好两个尚未成家的外孙女,并留下遗嘱:生平两部弹词手稿《群英传》、《子虚记》,分别由外孙女丁韵、丁翰香继承,他人不得占有。丁家人恪守诺言,在她们出嫁时,把这两部书稿交给了她们,她们带着书稿到了婆家。我外婆丁翰香继承了《子虚记》手稿,全套共64本,装满了一个小木箱。1940年外婆去世,《子虚记》手稿由我妈妈沈彩西继承,后来我妈妈又交给我,由我保管到今天。

  《子虚记》是汪藕裳以大半生的心血浇灌成的,而几代人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接力保存这部书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03年汪藕裳去世,《子虚记》手稿交给我外婆,外婆1907年结婚把它带到海州。此后便是辛亥革命,军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外婆婚后不久守寡又回到宝应。待女儿沈彩西长大,外婆随女儿到扬州生活,把《子虚记》带到了扬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噩耗传到扬州,全城人惊惶失措,纷纷弃家逃难。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家产丰厚,此时也顾不得许多,连夜租了一只小船,沿着运河向北方疏散。我外婆当时随身只携带了心爱的《子虚记》。四处流浪了三年多,吃尽千辛万苦,待形势稳定,一家人回到了扬州,大宅院早已被洗劫一空,荡然无存。不久,外婆病逝,留下遗嘱:《子虚记》交由我妈妈沈彩西继承,叮嘱她一定要保护好。我妈妈含着热泪答应了。接下来是三年内战。战火遍地,物价飞涨,物资严重匮乏,一家人陷入困境中。能变卖的都拿去换了食品。全家生活窘迫,有人建议我妈妈用《子虚记》去换钱,遭她断然拒绝。全家人忍饥挨饿,又一次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先是奔到苏州、上海,后来又逃到蚌埠,随身带到蚌埠的东西只有那一箱沉甸甸的《子虚记》。解放后,全家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1953年,我妈妈把《子虚记》交给我,对我说:“要记住,无论什么情况下,你都要把它保护好,把它传下去。”我带着《子虚记》到天津,到东北,后来又到了北京。文革中,红卫兵一天三次上门抄家,我顶住巨大的压力,没把《子虚记》手稿交出去。后来我一家五口被赶出北京,发配到中越边境的云南省蒙自县草坝公社接受劳动改造。我舍弃了家中的大部分财物,让爱人把《子虚记》手稿裹在棉被中,把它带到了天涯海角,终于又躲过了一劫。1971年,形势好转,国家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我和爱人被安排到西安工作。《子虚记》又随着我流浪到了大西北。

  2011年8月5日,我率家人把凝聚几代人心血的《子虚记》手稿护送到淮安,捐献给淮安博物馆。年底,《子虚记》手稿通过专家鉴定,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即人们常说的国宝级的文物。此前,我曾到中南海拜会我的同学江泽民主席,谈及《子虚记》,我说打算捐给我的母校复旦大学,得到了他的称赞。后来,我认识了淮阴师范学院王泽强教授,经他的极力鼓动,才最终决定让它回归故里。曾有人建议我把它拿去拍卖,说能得到一笔巨款,我拒绝了。《子虚记》是我高老外婆用毕生心血写成的,属于国家的文化遗产,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的家产,更不能用它去谋取钱财。我年事已高,对名利看得很淡,唯一愿望就是让它有一个好的归属,让它永久地保存下去。

  去年夏天,我趁捐书之便,到盱眙寻根问祖,在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中看到了汪孟棠、汪根敬、汪藕裳和汪士元的介绍材料,十分感动。一个家族能有这么多人入选,真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听说汪孟棠墓还在,我们兴致很高,便冒着潇潇暮雨前去拜谒。在一个偏僻的山旮旯里,隐隐望到了一个杂树丛中没有任何标志的小土堆,有人指着说那就是汪藕裳祖父汪孟棠的坟墓,当时我就流泪了。陪同我的从加拿大回来的二女儿很难过地说,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汪孟棠的坟墓竟会这样寒伧,连陕北老农民的坟墓也不如啊!(王泽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78

回帖

2316

积分

精灵王

00

积分
2316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14: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lhhllm 发表于 2017-5-18 07:32
汪藕裳第五代外孙女讲述汪藕裳和《子虚记》的故事
2012-08-20 09:08:16
来源:淮安新闻网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