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3560|回复: 6

成吉思汗后裔-青海河湟汪土司

[复制链接]

47

主题

140

回帖

2705

积分

新手上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积分
2705
QQ
发表于 2015-2-28 18: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不止步 于 2015-2-28 19:01 编辑

            中国人从人文先祖伏羲氏开始,就有了姓氏,至今已五千多年,比欧洲人整整早了四千年。无怪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单之蔷先生断言:“姓氏,是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它对于研究区域人文历史,明确区域人口的来源线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汪先生的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探索河湟地区的人文历史变迁,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家庙碑牵动浓浓寻根情   

  

   

  

    从西宁特钢集团沿西北角进沟,便是湟中县原海子沟乡,过总堡村涝池,南行七八里许即为上灰条沟。快到沟底处,存有两通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七月十五日镌刻的汪氏家庙碑。碑铭详细记载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至清乾隆五十四年十四代汪土司及其后裔的源流世序。虽然碑石几经劫难,部分字迹已残损,但大部分碑铭清晰可辨。

  

    据老辈人回忆:汪土司宗祠,建在汪氏家庙碑现存地北约二百米,名叫热格劳湾湾的崖顶宽阔处。背山面水,地势极佳,俗称“尕寺儿”。

  

    祠堂自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七月十五日,依清朝四品至七品官的建祠规制始建,至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建成,历时三年有余。宗祠占地两亩,四围有墙,山门坐西朝东。进门十数步,建台阶三级,拾级而上,建有正屋三间。中门双开,南北各一窗。南北两侧各建庑室一间。都为歇山式建筑,砖雕木刻,十分考究。正屋中堂并排供奉有替代神主的细红沙石质家庙碑两通,碑带基座,镶嵌在饰有二龙云纹、飞檐斗拱的神龛中。神龛前,摆一明式木制长条供桌,以为汪氏后裔春秋祭祀时,摆放三牲及果蔬酒水等祭品之用。院中松柏交映,花木丛丛,肃穆中透着几分幽静。

  

    每当祭祀之时,祠中香烟缭绕,钟鼓齐鸣,诵经声声,四沟八乡的汪氏后裔齐聚此地,缅怀先德,表达哀思,其盛况在“邑鲜宗祠”的湟中县远近闻名。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样一座历经一百七十年风雨,极有历史、地理和社会民俗价值的汪氏宗祠,竟毁于1958年。

  

    所幸,宗祠虽拆,碑石未毁。   

  

   

  

    或许是岁久事湮,记述缺失,汪氏家庙碑仅从明洪武四年叙起,缺少先世远祖的血源流衍记载。二百余年来,一代代汪氏后裔一直被“我们的远祖是谁”“南木哥既是蒙古人,又为何姓汪”“南木哥又是从何时何地迁居湟中海子沟的”等一系列疑问所困扰、所迷惑。

  

    为解开这个家族史的谜团,本人作为汪土司后裔,不揣浅陋,试从《西宁府志》记载的“西宁县汪土司之先南木哥,蒙古种。”和《青海省湟中县地名志》中关于海子沟乡阿滩自然村村条中记载的“明时阿旦族归附居牧于此。故名阿旦,后演变为阿滩。阿旦系蒙语‘阿勒坦’的转音,意为‘金子’。所说的‘阿旦族’,在蒙古部落中并不存在。应解读为‘阿勒坦· 兀鲁黑’,即以孛儿只斤氏为代表的‘黄金家族’”两条线索入手,发奋研读元史、方志,涉猎考证,寻根溯源。

  

    这里需要特别感谢:高文德、蔡志纯教授,王继先、高瑞教授和青海民族大学芈一之、李克郁、李美玲教授等史界闻人。为解答我心中的疑问,从史学研究成果的角度,提供了难得的解读答案,正是他们的史学研究成果,使我找到了认祖归宗的“金钥匙”。

  

  

    年代久远,碑文部分字迹已残损。

  

    南木哥是

  

    成吉思汗后裔的记载与考证

  

    从高文德、蔡志纯编著的《蒙古世序》一书的记载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南木忽里是出伯的长子,为成吉思汗的五世孙。

  

    但史书对威武西宁王出伯的记载,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认为:据《元史》,“出伯为哈儿班答子”。第二个版本认为:“威武西宁王出伯是察合台三世孙(察合台第六子拜答儿,拜答儿子阿鲁忽,阿鲁忽子出伯)”。但唯一能够断定的是第三个版本,《蒙古世系》所载的“威武西宁王是蒙哥帖木儿之子”之说了,而且这也可以从由王继先、高瑞编著《中国古代西部开发人物志》一书中得出进一步的印证。即:“出伯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裔、蒙哥帖木儿之子,其祖父旭烈兀为蒙古第三次西征军统帅……自此,旭烈兀子孙多转战中亚地区,唯出伯留居内地,为其尔后戍守元朝西北边疆提供了机遇。”   

   

   “在元世祖继位初期,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争雄于漠北、窝阔台之孙海都和察合台五世孙都哇相继为患于西域。在这种危难之际,朝廷‘以西陲军事委之出伯’。出伯以诸王名义,‘置本营于甘州、兼领瓜(今甘肃省安西县)、沙(今甘肃省敦煌市)以西’,‘西接兀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北至合刺火者(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畏兀儿地征戎事’。当时的陇右诸王、兀丹等处宣慰使、吐蕃乌思藏(今西藏)宣慰使‘并听节制’,‘以西北二面当敌’,肩负国家安危重任。”

  

    “出伯根据当时的敌我力量实力,审时度势,一改蒙古军队惯用的‘骑兵出击、长途奔袭’战术,采取‘坚壁垒、远斥堠、以待敌、来则峻拒、去勿深追,以逸待劳’的方针,使‘马卒有生息之机,国土无被创之虞’。‘征戎二十年,卒保瓜沙以东,不涉戎马之迹’,‘河西编氓不惊,诸王将拱听约束,朝廷无西顾之忧’。”

  

    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以积年防边功,封诸王出伯为“威武西宁王”。

  

    “三年以后,即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晋封为豳王。一身荣获二爵,这在元代的蒙古宗王中是不多见的。”

  

    “出伯也是旭烈兀的孙子中,唯一在内地封爵的宗王。”

  

    时光荏苒,岁序如流。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如今世居湟中海子沟的乞颜·孛儿只斤·河湟汪氏后裔已历四十九代,并四处居于甘、青、新疆等省、自治区的城市、农村牧区及生产建设兵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而自强不息、奋发进取……

  

南木哥其人及汪土司的由来

      元末,由于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和权臣独揽朝纲的状况愈演愈烈,加上残酷的剥削、繁重的赋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至正廿八年(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闰七月廿七日夜半,元惠宗率后妃、太子等七万余人,出大都建德门仓皇北遁,宣告了元朝对中原统治的结束。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徐达、常遇春率军进兵陕甘,又于次年三月,大败元军主力扩阔帖木儿部于漠北沈儿峪,彻底隔断了世守西土蒙古人的退路。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故元豳王南木哥与甘肃行省右丞相朵儿只失结、西宁州同知李南哥等在明太祖诏谕下,相继以元时所授金银牌印及宣敕来上,归明。是时,明王朝对率部归附的蒙古人采取安抚的政策,“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封以土司之职,准许世代相袭。
      南木哥,本名南木忽里(也有译为那木忽里,喃忽里的)为故元豳王。为什么在《甘肃府志》等记载中,不称南木忽里而称南木哥呢?据《元史》记载:“元代蒙古人身居达官显贵时,人们往往将名字简化,加‘哥’称之,表示尊重”。青海民族大学教授李克郁和李美玲副教授著《河湟蒙古尔人》一书考评认为:“南木哥的‘哥’,不是人名的组成部分,而是缀于人名后的一个敬词。明初,南木忽里归明时,以南木哥的名字出现,是一种俗称,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可证,南木哥就是南木忽里。”
      南木哥生于元成宗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
      “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春正月,赐诸王那木忽里等钞万二千锭。”
      “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七月,赐诸王大罗思速、脱欢、南忽里,驸马忙兀带金二万两,银一千三百两,钞一千六百锭,币等有差。”
      仁宗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袭豳王。
      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十二月,“以甘肃行省白城子(今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一带)屯田之地赐宗王南忽里。”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随大将军冯胜征进甘肃等处招降,累次有功,加授金吾左卫中卫所副千户,加指挥佥事俸。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逝,享年八十有二。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明初“宁郡诸土司计十六家,皆自前明洪武时授以世职,安置于西、碾二属。是时地广人稀,城池左近水地,给民树艺;边远旱地,赐各土司,各领所部耕牧。”从此,南木哥从白城子率族迁至河湟海子沟一带,世袭其职,世有其地,世领其民,承担保护边塞、守卫地方,以及朝贡、奉调出征等义务。其后,随着户齿日繁,散处于北川的马莲滩、西坪沟、坑家庄、汪家庄及北杏园、南园、沙塘川、纳隆沟等地。
      至于“汪土司”之称,则是从其子,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袭土司之职的汪失加开始的。是时,随着北元残余势力的瓦解和消灭,明朝中央政府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强令“一律改为汉姓”。 由此,土司汪失加遂以名中首字“汪”为姓,称呼沿用至今。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8月,南京政府通过“明令撤销土司一案”,才“民归政府粮归仓”,正式废除了延续五百六十年、历二十余代的甘青土司制度。

               
        转自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lyx_822347/b ... 364201221901720795/
                                
               

看帖回帖是美德,你的回帖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92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我是汪洋大海一滴水。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27
发表于 2015-2-28 19: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后,随着户齿日繁,散处于北川的马莲滩、西坪沟、坑家庄、汪家庄及北杏园、南园、沙塘川、纳隆沟等地。‘’
      当时已有汪家庄的地名,可見汪氏族人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祝汪氏家族枝繁叶茂与日月同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78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总  &#1

Rank: 6Rank: 6

积分
13347
QQ
发表于 2015-2-28 1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5-2-28 1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15-2-28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不止步你好!
好久没见了,祝你快乐!!

发的资料很好。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06

回帖

2556

积分

版主

没定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6
发表于 2015-2-28 23: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4033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86
QQ
发表于 2015-3-2 2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