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0978|回复: 8

第几世裔孙计算

[复制链接]

18

主题

63

回帖

1526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QQ
发表于 2015-1-3 16: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几世裔孙计算按头尾算,用“大数-小数”公式。例:爽公是45世,中元公是58世,即58-45=13,从爽公算起中元公是爽公第十三世裔孙。
注:“孙”字的繁体字是“孫”。《说文解字》:“孫”,从子从系。系,续也,言顺续先祖之后也。《康熙字典》采用此解。“孙”字单独使用时,为《尔雅·释亲》“子之子”之义。但“孙”有时、特别是和其它字组成词时,则具有多种意义,其意义虽与“子之子”有关,却不等于“子之子”:“子”之各世后裔依次为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

几世孙——在世系上,定某人为第一世,则其子为第二世,孙为第三世,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依次为第四至第十世。(请注意:“世系”只表示“世”,既非“世祖”、也非“世孙”。)

对于第一世的某人来说,第十一世及以后的世数者,只用“第一世的几世孙”、而不用“×孙”来称呼。这就是“几世孙”一词的来因。因为要记忆来、晜、仍、云、耳已经不那么方便,假如再创造更多的孙名,就更麻烦了。人们发现“几世孙”,其逻辑性好记好用,就推前到玄孙及以下都使用它。早在夏桀之世的《存真》,就有“晜孙……己之六世孙也”之说。西汉《史记》说赵武灵王是赵鞅的七世孙。

“几世孙”的原意为“下(或后)几世孙”。其中的“孙”,解作“后裔”,不是狭义的“子之子”。既然是后裔,“下(或后)”可不必带着,就迳称“几世孙”;而且,“子”亦可以称为“一世孙”了,即“下一世的后裔”意。(实用上仍称子、孙,计算上则为一世孙、二世孙。)与此相对称,“几世祖”原词为“上(或前)几世祖”,其中的“祖”,解作“先祖”,不是狭义的“父之父”。同理,可迳称“几世祖”;而且,“父”亦可以称为“一世祖”,即“上一世的先祖”意。

早在夏桀之世的《存真》中就载有:“晜孙者,玄孙之孙,己之六世孙也。”即:
世系: 第一世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七世
名称:  自己    子     孙    曾孙  玄孙  来孙   晜孙
己之几世孙: 一世孙  二世孙                    六世孙
在世系中排在第七世者,是第一世者的第六世孙。
这是“几世孙”的算法,也可以说是定义。(由此可见,“世系”的“世”和“几世孙”的不同。若自己为第五世,则晜孙为第十一世,儿子仍是自己的一世孙,晜孙仍是自己的六世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06

回帖

2556

积分

版主

没定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6
发表于 2015-1-3 17: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78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总  &#1

Rank: 6Rank: 6

积分
13347
QQ
发表于 2015-1-3 1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5-1-3 20: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1-4 13:39 编辑

        楼主本家你辛苦了!虽然你演示和解释了很多,我只能说:你的公式对一半,答案全错了。你若不信,请看下例:

        例如:汪候是1世,爽公是45世,是以汪侯为1数起的。若按你的算法(45 -1= 44)岂不大错了?故其公式应为45 -1+1= 45,即爽公是汪侯第45世孙

        再如:爽公是45世,中元公是58世。若求中元公是爽公多少世孙?就应以爽公为1世数到中元公,答曰应是第十四世。公式应为58 - 45+1=14(世孙)。   

        我们每个人的统宗世数(总世数均以汪侯为一世顺序排列得出的,应是头尾都数的,故任何求B是A的,或求C是B的世数等,均不能以 “大数-小数=得数” 的公式必须再+1。

        反之,若以分支世数求统宗世数,则以 “上数+下数-1=得数” 。例如:某支始迁是统宗71世,求其20世孙的统宗世数,公式应是 71+20-1=90 (统宗世数)。

        但若 “某传" 却是另一种概念了,如:“道安(56世)公五传有 ‘八惟’兄弟” (61),这没错。若说道安(56世公五世孙(60世)有 ‘八惟’兄弟” ,那就错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78

回帖

2316

积分

精灵王

00

积分
2316
发表于 2015-1-4 0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恭胜 于 2015-1-4 15:05 编辑

据资料,有三种算法。

第一种算法。在世系中排在第七世者,是第一世者的第六世孙。这是“几世孙”的算法,也可以说是定义。与之对应的,第一世者是第七世者的六世祖。(由此可见,“世系”的“世”和“几世孙”"几世祖"的不同。)。如:
《后汉书·光武纪第一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高祖九世之孙也。”他的世系是:
刘邦(第一世)—惠帝(第二世)—文帝—景帝—长沙定王刘发—春陵节侯刘买—郁林太守刘外—巨鹿郡尉刘回—南顿令刘钦—刘秀(第十世)
再如,《旧唐书·高祖本纪》:“(渊),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其世系:
李暠(第一世)—歆(第二世)—重耳—熙—天锡—虎—昺—李渊(第八世)
这种算法,立说久远,权威史籍浩繁,使用人群众多,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种算法,把一世孙定在“孙子”辈,(把一世祖定在“祖父”辈),目的使子和孙分开(使父和祖分开),试图令“几世孙”中的“孙”还保留“子之子”(“几世祖”中的“祖”保留“父之父”)的狭义。使用这一算法的书籍和人群较少。

第三种算法,自己定为世系中第一世,把第几世者称为自己的几世孙。例如,太祖定为第一世,令字辈是第六世,就称令字辈为太祖的六世孙。使用这种算法的书籍和人群不少。特别是孔子家世讲“几世孙”时也使用这种算法;奇怪的是,讲“几世祖”时,却仍然用第一种算法:孔子之父是孔子的一世祖,祖父是二世祖。第三种算法“几世孙”和“几世祖”的算法不对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5-1-4 12: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称几世孙,那么必定要有一个祖。无祖不成孙。
孙子以后才能叫孙,儿子就是儿子。况且在五服之内,没有几世孙的叫法。有谁见过在五服之内吧自己叫成几世孙的呢?只有在五服之外,用不常用的称呼已经不能满足世系关系的时候才称几世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5-1-4 14: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法多了,也就乱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78

回帖

2316

积分

精灵王

00

积分
2316
发表于 2015-1-4 16: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恭胜 于 2015-1-4 16:14 编辑

请看通谱记载,附图2张。峙之四世孙即寿,就是说,寿是峙的四世孙。这里峙是67世,寿是71世。

哈哈,图片无法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5-1-4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1-22 12:09 编辑
汪恭胜 发表于 2015-1-4 16:04
请看通谱记载,附图2张。峙之四世孙即寿,就是说,寿是峙的四世孙。这里峙是67世,寿是71世。

哈哈,图 ...

这种写法本身就有问题,应称 “峙之玄孙” 才对,或称 “峙之四传” 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