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914|回复: 14

一册“鱼籣斋”信札记存 —— 唤醒一段尘封许久的汪氏记忆

[复制链接]

1

主题

8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发表于 2014-11-24 22: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安老愚 于 2014-11-24 22:23 编辑



说起汪氏,原本对我来说,是个陌生而又熟悉姓氏。说它陌生,就在这个月底前,这个姓氏在我的记忆里如同华夏万家姓氏一样,没什么特殊。但它对我来说又是熟悉的,从学至今,汪氏一族的人们以这样,那样的身份出现在我的生活,这些人,有我的同学、我的同事、还有引导我走进文献发掘的老师。
他们陪伴着我,教导着我,同时也影响着我,成为开启我与汪氏一族不解的缘,直到有一天达到了一个顶峰......
  那是半年前的一个初夏的午后,我坐在书房正整理着手中的旧文献,窗外的雨还在沥沥下个不停,树上的蝉,仿佛刚睡醒了一般,喳喳叫个不停。偶尔,轰隆隆的雷声会从天空中的夹缝中传来,与雨声、蝉声交混在一起,成为这个初夏里一段独特的乐,让人倦意绵绵...
  这时, 桌旁的手机响了,手机里传来一个略带苍老和沙哑的声音:那音色可以让我清楚辨析的出,这是位老者。
他说“自己的小区改造,快要拆迁了,搬家前,自己的书房里还有不少书籍,都是年轻工作时用的,大部分都是文史类的,还有部分古籍,现在年龄大了,眼花看不了,想留给子女,可子女们非但不怎么喜欢,甚至感觉它们还挤占地方,处理给废纸厂吧,可惜了...你如果需要就收走吧!
   
  我答应了老者的要求,与他预约的一个合适时间,动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批书籍拉回了自己的书房,慢慢逐一分类进行了一番整理,在整理中,书籍中信息告诉我了这位老者的来历,老者姓程,安徽休宁籍人,早年在文管部门工作,后担任出版社文员,编辑直至退休,他的藏书多以地方志和史料类居多,是我喜欢和感兴趣。
  虽说,许多书籍由于年久未曾翻动,里面有霉味和尘土,熏的我很是难受,但是对于文献的喜欢,一瞬间就把心中的不适排除的一干二静。接下来的数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一直沉迷于整理和分类这批书籍,甚至忘记了入夜,忘记了肚中的腹饥,直到强烈的困意临头,才不知不觉的躺在书房里倦倦的睡去......(未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20

帖子

2556

积分

版主

没定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6
发表于 2014-11-24 22: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3: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过了许久,一道晨曦的光透过窗缝撒射在我的脸庞,照的双眼痒痒的,我揉了揉眼睛,坐将起来,此刻已睡意全无。
回头瞅了瞅四周,全是书,这时昨日的记忆才逐渐清晰起来,略着收拾,简单的哄饱了肚皮。回马一枪,杀回原地,继续着这份在我看来,神圣而又庄重的使命。在我的努力下,原本杂乱无章,撒满一地的书籍,经过包装,分类、修补、一道道复杂繁琐的工序后,一册册的登上了书房内那宽敞的书架上,杂乱感慢慢少去,成就感却如钱塘潮水一阵又一阵的涌上心头。
  眼前,又重新呈现出一片往日整齐,我打开书房的门,深深的吸了口气,四周的空气尽是透满着雨后难得的新鲜。打扫一下吧,我自语。


就在我弯腰捡拾门后扫把时,一册散落在书房门口地面的大开本类似账本的书籍,引起了我的注意,呵....还有漏网之鱼,看我怎么好好收拾你。我捡起来,抖了抖上面灰尘,慢慢打开,呦.....还是手写本,我不由得一惊,发现捧在手里,展现于在眼前的赫然是册用毛笔手写行楷墨迹大本,竖写字迹,信札格式,蓝色信栏,开头首句是”恭议公与北公捺和书“,墨色和字迹搭配的极为妥协,自然而有力,充满着时代的沧桑,华美而厚重却没有一丝做作,这么美的字,一瞬间,我竟然看痴了.....

2014-09-20 10.28.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多年古文献收集和整理的经验,我深刻的感受到这册手写本的独特和不同,我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在书桌上,慢慢铺整开来,把书的天头和地角原有的褶皱用手指轻轻捋值、压平,又在每张书页之间,轻轻衬托上一层洁净的白宣。前几年,在国图学习古籍修复手艺是时,师傅曾说过,这样可以把书中原本潮气和霉味吸走,不但可以保护古本原有的纸张不遭受损害,还有利于下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修复工作。


把手中的事情做完,我直了下身板,扬扬头,伸了下许久未活动手臂,哎呦,好酸!是太过紧张了吗,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手臂到手指无不透露出一阵阵的酸楚,先到这里吧,自己的小身板开始报警了,过去,在老家,父母经常说:”努力归努力,千万别把身体弄了太累了,那样可未必是件好事,要知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呐“,


那时,自己却总不以为然,年轻嘛!这点算什么,甚至还总觉得,父母的叮嘱像是唠叨,现在想起来,能深刻的感觉得到,他们那时的言语不但是叮嘱,更多还是牵挂,仿佛在向我诉说,这就是他们曾经走过路......想到这里,我反手关上书房的门,暂时离开的这片宁静和书香穿杂,霉味与樟脑香气携伴的私人空间,踏步走向城市里,慢慢的融入到那从中久违的喧闹,放眼望去,远方有翠绿、有欢笑、也有我们这代文艺青年总也唱不完的歌,原来一片雨后的街边也是那样的美,一直这么美下去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199

帖子

24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7
QQ
发表于 2014-11-25 08: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文共欣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831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总  &#1

Rank: 6Rank: 6

积分
13258
QQ
发表于 2014-11-25 09: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恭问:开头首句是”恭议公与北公捺和书“,恭字是参或是忝?因为写的顺序是厶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91

帖子

4099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099
发表于 2014-11-25 1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愚有幸,图片所示应为“参议公”。见学。
依愚见,“鱼籣斋”当为休宁溪口汪贡金所著。从书法上看,似与汪由敦书体接近,贡金即是乾隆年间军机大臣汪由敦之弟。希望看到下文,对研究这些书信,如若先生有兴趣,我可以帮助从中理清一些线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1: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度在街边的小道上,迎面是凉爽的风,偶间,会碰到两三街坊,彼此点头,会相视一笑,就算是打招呼了,此时,我人在户外街边,可思想和身心早已飞到的那部奇怪的书里,还久久不能将之忘怀。按照以往惯例,每每有所收获,古文献的求解,就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时间要做的我事情,一定会费尽心力,去完成它,就算会再大困难。
  这是多年已养成的一个习惯,有时候,家姐常开玩笑的说:兄弟,以后传承和寻找中华往日文明,解析历代沧桑难题的使命就交给你了。听到这里,我总会和家姐淡淡一笑,然后走进书房,继续着自己未尽的使命……
回到书房时,已是傍晚,夜灯初亮,书桌上那部被我整理好奇书,仍安静的躺在哪里,我慢慢打开书页,面对密密行行的竖写文字,沉思了起来……,从笔迹上来看,上面的字体风格,有些年份,更像是清代早期文坛中流行的馆阁体,但细细的看下去,从中又流淌着一种潇洒和随意,内容上貌似是一份厚厚的家书合集,之前曾把这些字迹定位为行楷,也许是不正确的,那会是哪位前人,留下来的呢,好在书页中间的行缝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个蓝色的小字‘鱼蘭斋’’我转过身去,拿起书架上一册厚厚的《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心想,就先从‘’鱼蘭斋‘’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2: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5: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刻我深知,接下的时间里,自己所面临的前方,将会是一条说长很长,充满辛酸、且曲折坎坷的路途,但我心甘。选择古文献考证这条道路,是我的执着,我坚信,终有一天,会如当初我设想的那样,这条路的远方将会有一片特有桃源之乡在等待我去观赏,那会是我长久以来的期待,是让我梦想成为现实,开出鲜花,结下累累硕果的地方。
正因为心中有着一个这样的希望,我才会有着这样的坚持。才渐渐地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慢慢的从中体会得到,一种不同其他欲望被满足时的快乐,趟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记忆我一路走来,曾一度走过了往日存在于金陵的映旭斋”,嗅到了那里弥漫过的书香,也让思绪与民国碑刻大师曹鸿贤有过一段碰撞,见证了三希堂法帖那的神奇特有的魅力
如今我又来到这座皖人架织的“鱼籣斋”开始去探寻斋室主人的前世今生以及一段有待开启的谜团.....我知道里面相信会多让人值得的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