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2153|回复: 16

江鸿雁《汪华公迁徽州考略》

[复制链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发表于 2014-3-6 1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徽州歙县东乡石门退休教师江鸿雁(现居岩寺),辈为汪华公粉丝,近日,将其研究汪华公迁徽州和有关汪华公的传说的手稿《汪华公迁徽州考略》 交付于我,代为发帖。该文洋洋一万三千余字,引经据典、史料详实,并且让人特别感觉到江老作为徽州人对汪华公的一片崇敬之心,让人不忍释手,实在为考证我汪华公的重要史料。在此,先对江老鞠躬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华公迁徽州考略
江 鸿 雁
(一)汪氏源流述略
汪姓,发源主要有二:一为上古防风氏之汪芒国,源于漆姓,守封、禺之山(封山在浙江武康县东;禺山在武康县东南)。相传汪芒为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被禹处死,国人迁居湖州一带山里,称为汪芒氏。战国时,楚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子孙逃至古江南歙县一带,改称汪氏。(另有“六桂”汪氏,为北宋初年福建泉州翁乾度第六子翁处休所改,与其五位兄长同中进士为官,誉为“六桂联芳”,称“六桂堂”,与本文无关,故省去不谈。)
二为周公旦姬姓后,周公旦传十三世至鲁成公黑肱生二子,长曰午,即鲁襄公。次子生而有文(纹)在手,左手水(纹),右手王(纹),合而字“汪”,遂名姬汪(出自黄帝姬姓)。汪官鲁上大夫,因功食采于颖川(古属曲阜之地,治所在今河南禹县),为汪侯。至其孙诵始以祖父之名为姓——姓汪,以别于姬。徽州新安汪氏自称源此,尊姬汪为肇始祖。为不忘先祖发迹于鲁,子孙遂以古鲁地“平阳郡”为姓望,称“平阳汪氏”。
八世祖汪欣,字仁悦,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鲁封其为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戌主,以防阻楚入侵。后楚灭鲁,欣举家出奔秦,居河南省新安县(今河南洛阳市西部,据《辞海》当时徽州所辖相当今河南新安县一带。)
十世祖汪陈,字宇梁,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任秦中郎将,领兵灭楚立功,秦封澈侯,居官长安。
二十二世祖汪言,字公辨,西汉末年,征服赤眉,讨伐王莽有功,封安城(今广西宾阳东)太守。
传至肇姓31世祖汪文和,字君睦,汉献帝兴平间(公元194-195年。以下本文均省去“公元”二字。)因破黄巾军有功,封龙骧将军。建安二年(197年)中原大乱,文和南渡至稽(今绍兴)投孙策。孙策呈表东汉朝廷,授为会稽令、淮安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平黟、歙(时属会稽西部)二县地,立始新、新定、黎阳、休阳、黟县、歙县为新都郡,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县)。文和以会稽令督新都,因家于始新。新安汪氏尊汪文和为江南始迁祖 。
文和之孙汪澈,字子明,仕孙吴,累功至湘东郡太守,封新都侯,食邑黎阳。汪澈生三子:授、守、谦,谦为豫章太守,迁豫章。授为陈留太守,生四子。长子翊为海阳令,迁海阳(今休宁县)。次子解为卢陵太守,四子旭为丹阳太守,迁宣城。三子演,吴亡后,仕西晋,官至仁威将军、散骑常侍,迁睦州遂安(孙吴之新定县,晋改为遂安县。)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年)夏,遂安洪水暴涨,汪演所居沦为溪河,迁居遂安城北。生一子道献,字君奉,西晋惠帝元康间(291-299年)授歙县令,遂家于歙县。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又改授黟县令,卒,与曾祖澈公合葬于歙城东八里吴清山(今吴山铺),墓前建祠,为最早之汪墓祠。汪姓后人尊汪道献为迁新安(老徽州)始祖。
道献传四世汪叔举,字鹏远,齐明帝时官司马,后人称“齐司马”。叔举宦寓新安时,一日过临溪(今属绩溪县),奇其水,沿溪而入三十里,见登(亦作澄)源之胜,喟然曰:“此陶公牛眠也”,遂弃官侨居登源里,名其村曰汪村。至其子泰,字享之,官拜北大将军兼任绩溪县令,才于梁天监三年(504年)正式定居登源。汪叔举为绩溪登源汪姓始祖。
泰长子勋明,字智叔,陈武帝时(557-559年)为会稽令,封戴国公;勋名长子僧莹,字伯玉,袭封戴国公,初为海阳令,后为稷州刺史,生三子:世华即汪华、世英、世荣。
《新安名族志》【明•戴廷明、程尚宽等撰,约成书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该书是戴廷明等,明早中期收集多姓宗谱,集“名族”所撰,基本正确,个别处因原宗谱失误,需作以考证】载:“僧莹长子曰华,當隋季,保有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称吴王,唐封越国公,公庙祀乌聊山,宋元追封王爵。生九子,曰建、灿、达、广、逊、逵、爽、俊、献。”
《新安名族志》载:勋名次子“僧湛第三子曰铁佛,隋大业间(炀帝605-616年)为新安郡守领,与堂兄华分兵征讨,保据歙州。武德三年(620年),华遣铁佛入唐纳款,授金紫光禄大夫,四年授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总管府长史、上柱国、宣城郡开国公。生八子:伯广、伯密、伯伦、伯谦、伯雅、伯嶷、伯顺、伯當。”隋末,铁佛与堂兄汪华同保境安民。后迁休宁西乡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汪华生平功绩传略
叔举传四世,汪华公(原名世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撤去世字)出(586—649年)。华,字国辅,号英发。祖籍徽州绩溪县人。幼丧父,随母郑氏寄居歙县郑村舅父家。华重孝悌,孝顺严慈,尊重舅父母,家内外和睦。曾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武艺超群,后参与郡府官军,深得将士拥护。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汪华应募平回玉乡寇有功,众皆附之。时炀帝无道,豪杰举义,若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各据州郡,群雄崛起,天下大乱。众以新安郡守张某贪酷,诛之,推汪华为郡守。隋末、越国公(汪华)起兵亦屯于乌聊山(据《新安志》)。占据歙州。不数年带甲十万,奄有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之地。拥兵十万,保境安民。于是建立吴国,称吴王,仍奉隋为正溯。
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后,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汪华率众奉籍归唐。唐高祖李渊封其为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越国公、食邑三千户。武德七年(624年),奉诏晋京,累封左卫白渠府统军、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征辽(644年),委汪华为九宫留守,后(649年)病逝于长安。唐高宗李治永徽三年(652年),由八子俊扶灵柩回新安,葬歙北雲岚山。据《新安名族志》载:“公庙祀乌聊山(在歙城内,较早之汪公庙),宋元追封王爵。”《新安志》载:“唐中世(从休宁万岁山即万安山)迁越国公(华)庙于此(乌聊山),俗因谓之庙山”。后徽人汪氏尊显祖汪华为始祖。雲岚山,在歙城北江村之下、布射河右岸、大路旁雲岚山脉间。墓地,其后人立有汪华公墓祠。步行上下可见祠侧,为古今著名的汪墓祠,已修复一新,供遊人瞻仰。
据府县志载:隋末,汪华踞县,筑城乌聊山(最先汉•毛甘城,在歙城西北,即今名长青山,后历朝有所扩建修复),即今歙县城。华以战馀兵闲,始筑徽州歙县城墙,为减轻百姓负担,未征用民间一夫一赋,全是其与兵将利用休养生息时,集兵力财力所造。分东南西北门,雄伟高耸。当时利于攻守,本营进退,抵御敌兵。其城墙历代修茸,至今犹存,已向遊人开放,观赏古迹,观者无不啧啧赞佩汪华公之功勋奇迹。
汪华一生娶过五房夫人,有九子,依序为:建、灿、达、广、逊、逵、爽、俊、献(义子),均官于朝,忠君爱国。即唐高祖皇封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是也。汪氏1-46世祖,代代皆仕,史称世家。誉为十大望族之一。
汪华支迁派遍满徽州等地,史有详细记载。歙县包括今徽州区,因属本乡本土,故将其始迁祖、科举、任职、功绩、迁地、庙宇、祠堂、亭塔等人文古迹,遵《新安名族志》,作以重点摘录,徽州其他各县予以概述。为歙人汪氏寻根问祖,追念祖先,访古寻幽,提供线索于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汪华迁歙支派考略(包括今徽州区)
唐模:“一名新平里。唐越国公华长子建之十一世孙,曰思立,(唐)元和丙戌(806年)由新建(在旌德县)迁此。传六世孙曰德暹,为上汪祖;曰德昌,为中汪祖;曰德陞,为下汪祖。”“……曰猷迁于稠墅大里。聪次子曰淑,独守故址,则唐模实诸汪之所自出也。”
(国图四册本,东洋文库本中,“唐模”下均作:“在邑西二十五里,一名新平里,唐越国公华长子建之八世孙曰思直,元和丙戌由绩溪登源迁此。传六世曰德昇,为下汪祖;曰德昌,为中汪祖,德昌子仁忻,迁稠墅;曰德暹,为上汪祖。后有讳承吉、承可、承德、承绪、承信、承戬为六大族,歙之诸汪从此出焉。承吉后曰叔詹,为司农少卿,迁古城关;曰叔敖,迁潜口,以子贵,赠奉直大夫……。”与《新安名族志》有异,究竟何人从何地所迁,需考唐模“汪氏宗谱”。)
古唐,“在邑(歙城,以下“邑”、“城”同)西十五里。系出越国公华九子,长曰建,字子尚,唐为郎州都督府曹参军。七世曰凝绩,礼部举进士第,后为河东掌书记,子曰质,迁新建。十二世曰思立,迁唐模。”“珏子二,长曰炳,炳子一,曰骥,由唐模而迁古唐。”“三十五世,曰玉庆,字得厚,秉性聪敏,立身敦重,乡邦故老,隐德行义,宣德五年(1430年),修茸汪氏宗谱”。其子“宗贤,善述先志,不忘其初,蒙总制彭公同修歙东十(七)里越国王墓(即雲岚山汪华墓),建立祠云。”“骥公迁古唐,而子孙绳绳而继其业。曰裕,迁和州;曰意,迁扬州;曰芳,迁含山县,皆出此派,吾已言之族氏之大略也。”
潜口,“出唐模派,宋赠金紫光禄大夫,曰叔敖迁潜口下市,宣议郎曰时俊,迁中市。厥后曰若容,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历官将作监丞;曰若泉,以兄荫历官右司谏;曰若虚,俱徙信行。曰沆,居下市。曰淙,居丛睦坊。曰淮,为福清县尹。曰铸,居信行。”“曰颛编有《汪氏流芳集》”。“曰道植,号竹溪,以殷硕闻,尝捐已资独建‘文峰宝塔’于水口(即潜口村南今锥塔),以利一方,又建石桥三所,以便往来,郡守佘公旌奖之;”“曰文显,尝捐已资重建大夫祠于金紫院(即金紫祠,俗称金銮殿,今已重建)。”
岩镇槐花树下,“派出唐模,系本越国十九世孙承绪公长子曰仕卿,宋皇祐间(1049—1053年)迁居凤凰,传四世孙曰椿年,生三子,曰琳、曰顺、曰珍。珍生千三,讳时美,隐居不仕,性嗜游遨,大(庆)元初间(考宋以后年号无“大元”,按一代30年计算,应在南宋“庆元”初1195年)来岩镇,见山水环聚,始卜筑于此,先名‘竹林头’。公喜栽槐,自号‘槐轩后人’,因名曰‘槐花树下’,得名自兹始,遂成世家焉。”
岩镇,“在邑西二十里,出休宁资村派,宋提刑文振七世孙曰梅,始迁岩镇石勘 头。”
葛山,“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念六公自新建迁于此。”“至五世曰千一公、千二公。千一公讳绅,登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公所生五子,续派伊坑并休宁坯坑。”
岩镇,“其先派出唐模承可公次子曰淮,登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官至制直司参议。孙曰时扬,字周举,幼有志操,始迁于此。”“人称为‘孝扬公’。”
水界山,“出唐模承吉六世孙曰孝章,因父锐墓葬金盘形,宋淳熙壬寅(1182年)遂迁于此。”“及曰佑,曰啟蒙,曰岱,俱庠生。派居上汪、富溪、淳安、繁阳、贵州等处。”
松明山,“在邑西三十里,旧名‘柳明山’。承吉四世孙叔开,官承信郎,叔开生若德,若德生大有,始迁于此。再传曰信,收族同居,鸣钟聚食,乡人称有古风,尝构别业,环植以松,遂易今名。八传曰惠师,隐居教授,尝修宗谱。厥后子姓蔓延,多自松山迁者。曰永隆,曰社华,曰崇福,居德兴;曰思礼,曰永助,曰汉,居巴东;曰积来,居云阳;曰天禄,居和州;曰岩克,居宁国;曰佛庆,居凤凰;曰玄育,居槐塘。各繁衍。”松明山汪姓发派亦多支。
土曷 田,“唐越国公之裔孙曰思立迁居唐模,逮承吉四世孙曰叔筠迁大母土曷,越五世曰景新公,受学于吕玗先生之门,遂卜居土曷田淳村。”“五世曰千三,隐居好学,娶吕监簿沆公孙女,复迁竹林,今名社后。六世曰?(以下阙十六字)。遂析三门。”
古城关,“在邑西三里,承吉四世孙曰叔詹,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官司农少卿,始迁于此。”
西沙溪,“在邑西十里,司农少卿叔詹之六世孙曰人鉴,为教授,由古城关迁此。”
黄墩,“出唐越国公后七子爽,八子俊,子孙繁衍,名其村曰‘汪家村’。俊之孙曰处方,辰州令。二十一世曰日韦    ,补国学太学生,嘉定十五年(1222年),以程忠壮公存殁功绩具奏,请建庙祀,诏下敕赐额‘世忠’,程姓因日韦    益显。”“十一世曰宥,一名楫,以儒医鸣,同校宗谱,倡置祭田。其休宁藏溪、旌德新建、歙东丰溪,婺源梧镇等处,皆出本派。”黄墩今属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上路,“在郡城(歙城)东。宋有讳初者为长兴令,嘉定间(1208—1224年)由绩溪迁郡城东天庆观前,元季第毁于兵,徙居于此。”“孔昭子曰宏,有隐德。”“宏子曰谦,洪武初(1368年)举人才,授登仕郎,迁居上路。”
斗山,“在城东门里。上世居城北二十里凤凰派,由承绪公七十四世孙曰诚富迁城东斗山。”“克敬析居东门里大街” 。
环山,“邑西南二十里。唐越国公长子建之后曰贵,由唐模迁东关。曰祖全,曰保童,置业环山。厥弟曰进,因徵租,方翁见而奇之,妻之以女,遂赘居焉。”
富土曷,“在邑北十五里,唐越国公华第三子达之后曰勖,尚开胡公主”;“七世曰原,由登源迁居尚田。十一世曰忠,举孝廉,为河东令;仲子曰遇,郡守董昭明以才能举入郡庠,娶歙北沈氏女,光启二年(886年)由绩溪尚田(据《新安名族志》,绩溪有“上田”,“出登源派,越国公后曰泰仕南唐,始迁于此。”“上”、“尚”声近疑误)始迁于此。”祠名“大本堂”。
今考歙北富土曷,,汪氏十二世汪遇,唐光启二年迁入,其祠名“大本堂”,发派尤远。较黟县黄陂(碧山)汪姓始祖汪宗明北宋初迁入为早。后黄陂汪葵75世,汪葵祖祠亦名“大本堂”,建成于康熙到乾隆间,历时20年。而富土曷,“大本堂”建造则更早。大则言其宏伟广大,为一邑之冠;本,“盖以人生有自来,如木之有本。”则人生来有本,为不忘其本;又有言“以人为本”、“以书为本”、“以农为本”等等涵义。子子孙孙,做一行,务一行,有教诫后代的多层意义。富土曷 古镇士如林立,见富土曷“汪氏宗谱”。此地与笔者有缘,故略补一笔。
竦口,“在城东三十里。先世居黟之黄陂,自承裕传十三世曰应龙,生子曰淳,曰祐,曰寿,曰松。至正间(1341-1367年),祐出赘歙东上里殷氏,祐子曰天福,曰天禄。我国(明代)初,天禄卜居竦川口,是为竦川口始祖。”后简称竦口。
竦川,“在邑东三十里。祖曰元龙,自休宁出赘歙西郑村,后迁居城东四十里长庆,自造石土曷 并桥,名曰“汪家土曷桥”,至今民赖其利焉。玄孙曰森,至元至治二年(1322年)迁竦川,是为竦川始祖”;“淮子昊,缵承家学,隐居弗仕,远近宗之,旌德文士多出其门,诰封户部郎中。”
丰溪,“在邑东二十里。先世英济王华八子曰俊,俊之五世孙曰广,由篁墩迁旌德之新建;广之八世孙曰志道,宋宣和间(1119-1125年)因兄敦节为歙尉来访,见新安山水之胜,遂卜筑于歙东丰溪之上家焉。”
稠墅,“在邑西二十里,出唐模派,曰仁忻者迁于此。”
据《新安名族志》初步统计,汪华公迁老歙县共21支,其中迁岩寺3支,今徽州区各地7支,计10支,歙县10支,屯光镇黄墩1支,均在徽州区周边。再加明末清初至今迁入岩寺地区,因缺资料,难以统计,今徽州区至少有十余支之多,为其主要迁地。综上所述,徽州区范围内汪姓总的占优势。此与徽州区及其附近自古以来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贸事业发达,生活富裕,文化底蕴深厚,有“东南邹鲁”之称相关;亦乃“汪公大帝”、“太阳菩萨”煦光所聚之地也。
汪氏以汪华一支发派最多,其九子中,以长子建、三子达、七子爽、八子俊、最旺人丁,其后代流传迁徙,各在老徽州一府六县中形成诸多房派。歙有黄墩派;岩镇有葛山派、唐模派、古唐派、水界山派、松明山派;休有西门派、旌城派、藏溪派、梅林派、洪方派;祁有井亭派;黟有黄陂派;绩有登源派;婺有大畈派、凤砂派、官源派等等多派多支。汪华与铁佛两支发派于各地,后徽州号称“十姓九汪”,《新安名族志》均有详细记载。
婺源胡炳文有《题汪公庙》诗曰:
虬髯人出鹿归唐,多少英雄失故乡。昔日六州曾卷土,此邦千载尚尊王。
高陵夜雨鸣弓响,原庙春风洁豆觞。灯火万家元夕后,谁怜狐兔满连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汪华之千古疑案
隋炀帝杨广,攻打高丽,引发民变不断,日骤一日。如“杨玄感起兵造反”、“瓦冈军起义”、“梁萧铣起义”、“吴汪华起义”等等义军几乎遍及全国。
唐高祖李渊,本是隋朝贵族,号唐国公。于民变初起时,李渊带兵平乱,镇压、招降了多支起义军。随着起义军越来越多,李渊感到形势恶化,又逢吃了败仗,怕炀帝追究责任。即便脱离隋朝,率子起兵,与其子李世民等反戈而击之,攻下长安,暂立杨侑为“傀儡皇帝”。次年(618年),炀帝于江都被杀,宇文化及自称帝。此时,李渊干脆废除杨侑,隋亡。李渊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史称唐高祖。都长安。
在广阔的农民起义战争中,李渊亲眼所见,农民势力壮大,可推翻王朝。自己在屡次血战中,推翻隋朝,平定天下,建唐称帝,经历百战之艰难,而有“九五之尊”,甚为不易。因此,始终对于招降义军的领袖,耿耿于怀,疑心重重,终难放心。如梁王萧铣投诚、遭杀,仅是其中一例。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王华率众奉籍归唐。高祖李渊虽封华为“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越国公,食邑三千户。”却见汪华同九子饱含韬略、雄壮威武,兵强马壮,齐心合力。其九子之数,又“讳犯”了皇上的“九五”之尊之“九”,始终心怀疑虑。如此,汪华意想不到,武德七年(624年)下诏汪华进京。此时李渊唐朝初立,为稳定局势,自知不可明刀杀人。月逢望日,李渊依仗文臣武将护卫,借遊山玩水,伴汪华及其九子同遊至广通渠(在长安近东),汪华心感事出异常。见夜幕降临,明月高照,至一深水潭边,李渊心生诡计,停下赏月,仰观天空,俯视水底,月影水中。即问汪华:“今日朕登基,尔们可忠乎?”汪华及九子即忙跪伏,齐答曰:“臣等真诚忠于陛下,一颗丹心,为国鞠躬尽瘁,不敢存半点异心!”李渊曰:“卿等免礼。”齐曰:“谢皇恩!”高祖趁机又曰:“朕腹内已饥,卿可令尔子下水捞‘月饼’,以食朕乎?”此时汪华明知皇上“借月杀人”,心感“是人非人心不辨,是幻非幻如何说?虽则似空里拈花,却不是水中捞月?”徒劳无功!但为国家一统,彰明一门忠烈,诡逼之下,遂令长子建第一个跳入水中“捞月”,“捞”了一阵,阴风骤起,怒涛汹涌,浪花四溅,尸首浮起。“人生所关切者莫大于天性之恩,父子、兄弟,天性一体之恩也。”汪华公大义凛然,宁神气定,声色不动,泪流腹中,向谁诉?再令二子灿、三子达、四子广、五子逊、六子逵,陆续跳入水潭,均淹死于渠中,尸首浮起,一齐聚集于水潭之旁。正是封建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赤子丹心,“忠君孝父”,勋业已尽矣哉!此时李渊见汪华止剩三子,其中尚有一名为义子,毫无一点反意,量其亦无力反叛。再当华令七子爽欲跳入水中,高祖即忙止住,急曰:“卿之忠心昭如日月,水中捞月之难也,不必再令子下水,皆罢去归矣!”唐高祖李渊趁此即封汪华九子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李渊率臣僚返归京殿。嘱渔船收尸,自难细说。李渊作歹作好,在人死后,所封之“太子”、“诸侯”,为一句空话,心理安慰而已!而未死者则为“相公”,“相公”本指宰相,宰相必封公,却实无宰相。意为对年轻人之敬称。  考《通俗篇仕进》:“今凡衣冠中人,皆潜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 ,曰大相公,二相公。”并无实惠,虚荣也。
查多家谱史资料所载,汪华“武德七年,奉诏晋京,累封‘忠武将军’等职”;“唐太宗李世民征辽,委汪华为‘九宫留守’”;“649年病逝于长安” ,唐谥号“忠烈王”;“永徽三年由八子俊扶灵柩回新安。”今考《新安志》“祠庙”等章亦属断续记载,内容不甚完整,且“王讳”、“姓氏”、“州望”、“境土”、“治所”、“纳款”、官阀”、“夫人”及“九郎”者亦属推测考证、讨论形式。按此记载,汪华虽得高祖、太宗封赐、赏识。其身旁因缺子同佐,至少是患“郁症”而亡。“病逝”一语或“积劳成疾”,则“简陋”之说。再说在这一时间段内,设或他之一、二、三子年长病故,抑或战死,以下五子应在世,为何只有八子俊一人扶灵柩?按徽州葬礼、封建时期丧父礼习俗甚重,其余数子为何不见史载?恨不得其详,必然引起人们疑问。总之,其余诸子下落谱史全无交待,岂不令人嫌疑哉?此乃古谱史“隐乎”?“陋乎”?故而只能从汪华公“病逝于长安”;及其九子中“七相公”、“八相公”等子之现有谱史断续记载中,空白作以推测,证实“汪华之千古疑案”,亦为千百年来民间流行唐高祖李渊“借月杀汪华子”之故事传说。近请教于歙旧宅村汪华后裔汪在学老先生传说相同。俗言:“无风不起浪。”民间传说有一定依据。祖宗只有他的子孙最知道。最近汪鑫有长篇《徽州魂》出版,亦不知言及此事乎?
唐杜甫《秋兴诗•之四》中云:“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柳亚子《题芷畦燕游续草》诗中云:“长安棋局几时休,蕉萃行吟客子愁。”
然而本人提供此“千古疑案”、民间传说故事一则与读者共同一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杨村岭汪公庙
据史载:汪华公逝,墓“葬歙北(江村)雲岚山”;“立有汪华公墓祠”;“宋元追封王爵”。道家言:“在世为人,逝后为神。”由此可知徽州汪氏始祖汪华德才超群,逝后即已神化。尤其是唐以后“宋元追封王爵”,后尊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各地汪公庙如雨后春笋般矗立于徽州大地。据笔者所见,要算歙东杨村岭汪公庙最广大的了!
江村雲岚山位于布射河下游。上游发源于黄山岱岭,流经大谷、满田……杨村、石门…….江村等几十个村庄,注入歙之万年桥下。布射河将这一带分为东北两乡,河北称北乡、河东称东乡。其中游杨村到石门三里路之间,过布射河,有一坡岭,岭上有天然“汪王上马石”。中为石板道路,今辟为车道。岭脉发于绩溪,靠河东,故称歙东。此岭中部,左右山环水绕,古木葱浓,绿葉遮盖,有“狮象把门”,实为左右龙山守护的“汪公庙灵境”,坐东边绩溪龙,朝西北黄山龙,象徵布射河东北两岸汪姓来源于绩溪、歙县、婺源。笔者年青时,曾见此座庞大的汪公庙,左右三进两开间,左为汪公庙,右隔壁为宅院,供远路来祭拜者歇息,及守庙人居住。五十年代初,还见有杨村杨应和一家居于庙内守庙,早上香,晚点灯,虔诚礼拜。五八年大集体时,才搬回杨村。
此汪公庙随山势建造,庙高于门前广场,上五步台阶入庙,以示汪华公至圣至尊。两旁墙壁高耸,墙顶呈弧形,四角翘起,圆窗。是徽派庙宇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正面格子门,门上雕有龙凤图案,门前立有神道柱之类,庙檐下挂“汪公大帝庙”金子匾额一块。为三进,两厢、两明堂、两天井。第一进为仪门,由大门与过厅组成,大门后是天井,天井中间有青石板通道,通道两侧植柏树、丹桂,象征汪华一家“忠唐爱国”,“百世流芳”。第二进、第三进均为“神堂”,高大雄伟,气魄壮观,能容数百人;地面齐平,均高于仪门,为庙之主体部分。第二进供祭祀汪华及夫人之大殿,正中宝座上坐的是汪华公及其夫人像。第三进供奉汪华之九子及有关家人之像。据汪华公一家及建筑需要分为三进。右隔壁宅院,前门门额“国泰民安”;耳门门额“紫气东来”;有侧门可通庙内,其详细结构,自难细说。
庙宇建筑精细,特别是对于汪华一家人物雕塑科学,令人赞佩。华神像雄伟,身长膀阔,足有七尺,腰大十围,浓眉秀目,虬发长髯,鬓鬍皆白,雄壮威武中涵慈祥和蔼之气,端坐于大殿正中宝座之上,头戴缨盔,披龙袍,显金甲,坐于虎皮椅上。其五位夫人,头戴凤冠,身穿凤袍,英姿袅娜,各有异彩,形状不同,仪态端详。一、二位夫人坐于华之两侧仪凤椅上,舒展柳眉,面露微笑,樱桃咀启,似是向华言语;三、四、五位,立于华背后,或手执纨扇,或手捧茶盘,似莲步轻移,微笑可掬,尽皆贤淑之气。两边插的是龙凤旌旗。梁上金子匾一块:“保境安民”。座前摆设祭台,台上香炉、烛台等祭器。大殿内,右鼓左钟,鼓前置红漆“神桥”一顶连杠,以供接菩萨用。两壁之下立“肃静”“廻避”红底金字牌两块。壁上名人字画:四柱楹联,皆是歌颂华之丰功伟绩,忠国爱民。具体内容因年湮时远,今已遗忘。
三进为汪华九子殿,上梁匾额“忠助”二大字闪闪发光。其九子身材魁梧,高大雄壮,神态威武,英姿焕发,表情各不相同,人人怒目圆睁敌寇,皆为尽忠于唐,端坐于神坛之上则一致。全堂塑像皆戴缨盔,红润脸,穿内衣裤,或披袍或显甲,衣饰三层;或举锏,或佩剑,或举刀,或执戟,耀日争光,如临战阵,不可尽述,俨如活人。其余装饰、摆设略同于二进。汪华一家供奉于庙内,这些神像塑造异常,绝不是简单的“木雕泥土塑”。而是设想周密,工艺精湛,手足腰髋,关节灵活,可立可坐,只是默默无言,似一内向不语之人。可以想象,在那无电、无电子的社会,如此创造是多么不易!据发现,旧时菩萨,体内装有龟鳖、鸟雀、蛇虫之类生物以代其五脏六腑,似赋予神像之生命。装后,背部嵌有一长方形小木板密封。五官、四体制作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上座之前还要举行“开光大吉”之仪式,至于“开光”,庄严至重,大意是给神像“放睛”,敞开敏锐眼光,显灵之意罢。
如此庞大的汪公庙,全堂汪公菩萨,凭一、二个村庄无力建造。据老人们说,是布射河两岸十社(即十个大姓聚集村)合倡而建。如大谷,柯姓;满田、采石、旧宅等地,汪姓,号“千灶万丁”;跳岭、桃岭,程姓;西坑,潘姓;大溪,王姓;竦坑、石门、松关、丰瑞里、江村,江姓;黄村、呈川,吴姓;杨村、飞布山,杨姓;宋村,郑姓等,十个大姓村庄合作建造。故此汪公庙有史以来,有“十社呼阊”之传说,“呼阊”异常隆重热闹,追念汪公之魂,发挥其历史作用。其活动我未见过,只知“呼”为大声呼喊;“阊”则是“古代传说中之天门”也。“在天为神”,意为将汪华等英灵从玄空呼喊入座之意罢。连同上叙的“开光”,我皆未见其仪式,不可妄说。只有去询问佛、道二家了。僧道惑众,事属“迷信”,即不说神灵,事之重点在于布射河两岸各姓能融洽团结于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周围,一致对敌,在今天说来,也有一定进步的现实意义。足见汪公于当时地位至高无上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杨村岭汪公庙菩萨奇谈
曾记得五十年代初,五月间,采夏茶时,茶园内茶螨(俗名蜜虫灰)大发,人体碰上螨虫,一身奇痒,过敏而出现红白疙瘩,甚至发冷发烧,患严重病症。茶农不敢上山采茶,在那无农药时期急得无法,唯有求救于“太阳菩萨”——“汪公大帝”。村里长辈敲锣击鼓、喇叭箫笛,齐去汪公庙,祭拜汪公菩萨,然后将“七相公”扶上“神轿”来村中满田野一遊。那七相公汪爽头戴缨盔,脸色彤红,五岳端庄,两耳垂肩,目光炯炯,凝视大地,五绺黑须欲飘;身穿蟒袍,两手搁膝,袍袖随风飘动;足蹬皂靴,威风凛凛,坐于轿内。遊毕,供奉于祠堂,香烟袅袅,一宿。我那时才十来岁,好奇趁兴,跟随接遊汪公菩萨,十分热闹。说也奇怪,当晚天公突变,阴云密布,电光闪闪,打了一个西风暴。次日茶农上山,螨虫居然全都死去,脱落于茶棵之下。老人们都说“汪公菩萨显灵”,复烧香跪拜之后,将“七相公”送归庙宇。果是神灵乎?偶然乎?读者可自行加以判断,当尊重“科学”。其乃,各人信仰不同罢了。此汪公庙内,有汪华一家多种神像,有接汪公大帝,有接汪公娘娘,有接太子,有接诸侯,有接相公者,统称为接汪公。各村信仰不同,根据信仰接汪公。当时布射河两岸,对汪公菩萨都有种种奇传神话色彩的动人故事。
五十年代中期,石门村群众业余剧团演京戏,缺戏衣之类,竟有人去汪公庙,将多位汪公菩萨的头冠、胡须、蟒袍、铠甲、内衣、武器等脱下来作戏衣戏具。开始还怕神灵威严,烧香跪拜,恳求借用,后即原物归还穿戴。如此借用了二三年,之后缺德大胆之人竟私藏下戏箱,不再奉还。菩萨也只有赤身露体了!随后“文革”前期,国逢三年灾难,“破四旧”之风愈演愈奇,村中以现代戏代替传统戏,汪华公奇传也随之杜绝。
歙东杨村岭汪公庙,有其历史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此庙本是纪念汪公、遊览之胜地、研究汪华全家的丰富遗产。可恨“文革”反动至奇,汪公庙连同光头赤身菩萨被野火付之一炬,可怜变为焦土,后为耕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今日有人为汪公“招魂”,汪华公功绩显赫,塑金身立庙祭拜,弘扬汪华历史功绩,追思先人光辉典范,垂诫后人,其历史内涵可古为今用;在那菩萨神灵统治的社会,凭美妙欲望借神灵辟害驱虫,救灾护民,劝人积德为善,效做忠臣孝子,教诫一方百姓,稳定社会秩序,有其现实积极的一面。中华传统文化本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合成,当时一概摒弃毁灭,惜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黄山市 汪利锋,手机13955991398

积分
157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汪姓主要名人
唐所述之汪姓名人不再赘述。后有宋代政治家宰相汪伯彦、名臣汪宣德、汪内翰、汪少卿、汪枢密、文学家汪藻、诗人汪无量;元代文学家汪元亨、航海家汪大渊;明代文学家王廷讷、戏曲家作家汪道昆;清代哲学家汪中、医学家汪昂、文学家汪琬、书画家汪士禛、名臣汪由敦、汪康年、艺术家汪桂芬、剧作家汪笑侬;近代中科院院士汪猷等人,皆祖籍徽州,或家于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或家于湖北、广东各省,都是历代汪姓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注:①连昌:连昌宫(故址在今河南宜阳)。指唐玄宗在连昌宫暂住时的盛况和安史之乱后连昌宫的萧条荒凉,并对玄宗宠幸杨贵妃,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作以谴责。全句指的是此事。
所本资料:
1、汪长乐存《汪氏通宗世谱》
2、民国《歙县志》清末许承尧等编
3、《徽州地区简志》
4、《歙事闲谈》清末许承尧撰
5、胡尧《中国姓氏寻根》
6、柯灵泉《古徽州村族礼教钩沉》中国文史出版社
7、《徽州大姓》黄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徽大学出版社
8、《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编著•气象出版社
9、《新安名族志》明•戴廷明、程尚宽编•黄山书社
10、《新安志》宋罗願撰•黄山书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851

回帖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14-3-6 13: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魅力徽州于2014-03-06 12:48发表的  :
(三)汪华迁歙支派考略(包括今徽州区)
唐模:“一名新平里。唐越国公华长子建之十一世孙,曰思立,(唐)元和丙戌(806年)由新建(在旌德县)迁此。传六世孙曰德暹,为上汪祖;曰德昌,为中汪祖;曰德陞,为下汪祖。”“……曰猷迁于稠墅大里。聪次子曰淑,独守故址,则唐模实诸汪之所自出也。”
(国图四册本,东洋文库本中,“唐模”下均作:“在邑西二十五里,一名新平里,唐越国公华长子建之八世孙曰思直,元和丙戌由绩溪登源迁此。传六世曰德昇,为下汪祖;曰德昌,为中汪祖,德昌子仁忻,迁稠墅;曰德暹,为上汪祖。后有讳承吉、承可、承德、承绪、承信、承戬为六大族,歙之诸汪从此出焉。承吉后曰叔詹,为司农少卿,迁古城关;曰叔敖,迁潜口,以子贵,赠奉直大夫……。”与《新安名族志》有异,究竟何人从何地所迁,需考唐模“汪氏宗谱”。)
古唐,“在邑(歙城,以下“邑”、“城”同)西十五里。系出越国公华九子,长曰建,字子尚,唐为郎州都督府曹参军。七世曰凝绩,礼部举进士第,后为河东掌书记,子曰质,迁新建。十二世曰思立,迁唐模。”“珏子二,长曰炳,炳子一,曰骥,由唐模而迁古唐。”“三十五世,曰玉庆,字得厚,秉性聪敏,立身敦重,乡邦故老,隐德行义,宣德五年(1430年),修茸汪氏宗谱”。其子“宗贤,善述先志,不忘其初,蒙总制彭公同修歙东十(七)里越国王墓(即雲岚山汪华墓),建立祠云。”“骥公迁古唐,而子孙绳绳而继其业。曰裕,迁和州;曰意,迁扬州;曰芳,迁含山县,皆出此派,吾已言之族氏之大略也。”
潜口,“出唐模派,宋赠金紫光禄大夫,曰叔敖迁潜口下市,宣议郎曰时俊,迁中市。厥后曰若容,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历官将作监丞;曰若泉,以兄荫历官右司谏;曰若虚,俱徙信行。曰沆,居下市。曰淙,居丛睦坊。曰淮,为福清县尹。曰铸,居信行。”“曰颛编有《汪氏流芳集》”。“曰道植,号竹溪,以殷硕闻,尝捐已资独建‘文峰宝塔’于水口(即潜口村南今锥塔),以利一方,又建石桥三所,以便往来,郡守佘公旌奖之;”“曰文显,尝捐已资重建大夫祠于金紫院(即金紫祠,俗称金銮殿,今已重建)。”
.......
各支迁派与世谱略有出于,对于十六族的迁徙的论叙也有些误差,或许是资料考证时的笔误,不过还是要感谢江先生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757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宗亲联谊,继往开来,慎终追远,

积分
16957
QQ
发表于 2014-3-6 15: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魅力徽州于2014-03-06 12:47发表的  :
汪华公迁徽州考略
江 鸿 雁
(一)汪氏源流述略
汪姓,发源主要有二:一为上古防风氏之汪芒国,源于漆姓,守封、禺之山(封山在浙江武康县东;禺山在武康县东南)。相传汪芒为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被禹处死,国人迁居湖州一带山里,称为汪芒氏。战国时,楚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子孙逃至古江南歙县一带,改称汪氏。(另有“六桂”汪氏,为北宋初年福建泉州翁乾度第六子翁处休所改,与其五位兄长同中进士为官,誉为“六桂联芳”,称“六桂堂”,与本文无关,故省去不谈。)
二为周公旦姬姓后,周公旦传十三世至鲁成公黑肱生二子,长曰午,即鲁襄公。次子生而有文(纹)在手,左手水(纹),右手王(纹),合而字“汪”,遂名姬汪(出自黄帝姬姓)。汪官鲁上大夫,因功食采于颖川(古属曲阜之地,治所在今河南禹县),为汪侯。至其孙诵始以祖父之名为姓——姓汪,以别于姬。徽州新安汪氏自称源此,尊姬汪为肇始祖。为不忘先祖发迹于鲁,子孙遂以古鲁地“平阳郡”为姓望,称“平阳汪氏”。
.......
对于汪氏起源的不同观点,主要是没有区别“姓氏学”和“牒谱学”的异同。

“汪芒说”有误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