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719|回复: 8

在<<汪氏文化>>上摘录的一篇文章 有关巩昌一支的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帖子

9885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9885
QQ
发表于 2006-8-29 1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到的汪世显家族史
                                 

                                            漆永祥


                                               一
    我们漳县不仅在全国,即在甘肃而言,也是一个小县。过去修的《县志》,都已不存,民国时邑人韩世英所修《重修漳县志》也说,全县只不过是一块“弹丸黑子”之地。从开天辟地以来,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上,除了高产苦难与贫困外,没有产出过使全县人民增光添彩的有名人物,确实让大家既垂头丧气又无可奈何。然而,历史发展到了元代,这种境况突然改变,在漳县如旱地拔葱般冒出了一窝子英雄——汪氏家族。
    我打记事起,就听爷爷讲老汪家那些悬悬虚虚、稀奇古怪的事儿。尤其是有两件事更是刻骨铭心地忘不了:一件是关于汪氏发迹的传说。据说当年有人在汪氏祖茔之地,也就是现在漳河岸边的徐家坪打土石,掘到一块很大的鹅卵石状的东西,击破之后流出一股溪水,奔流东去,当快要流到漳河岸边的时候,恰巧碰到一位农妇在河边洗不洁之物,那股溪水立时干涸。我的爷爷每讲到此,就十万分遗憾地说,如果那水能流入漳河,则必将汇入渭河,然后再入黄河,那样后来的汪氏便不仅仅是当“西北王”,而是要做真龙天子了。爷爷每每说罢,就学着孔夫子的样子,轻轻地摇摇头而又重重地叹息道:“命也夫!命也夫!”到我上了小学,学了地理课,懂得黄河还要流入海中,那遗憾就更大,常想要是那股水能由黄河入海,再周流全球,汪氏岂不要统治世界。如真那样,天下大同了,也就不会有“美帝”与“苏修”这些反动派和我们作难了。
    另一件事,是关于汪氏坟茔的事。老辈们讲在汪氏祖坟中,有直通陇西城的暗道机关,还有无数的飞刀飞箭,如果谁敢盗墓,墓中就会千刀雷动、万箭齐发,将盗墓者剁成肉酱、射成蜂窝。而且据说在半夜经过汪氏祖茔时,就能听到墓中钟鼓的响鸣,有时还会有军队操练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是全国人民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农业学大寨”的吃紧时期,汪氏祖坟因长期河水冲刷露出地面被发现,由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及本县文化馆进行发掘,挖出许多的文物,但唯独没有飞刀飞箭,这才戳穿了汪氏祖坟的神话。等我长到能自己走路去汪氏祖茔看的时候,文物早已为政府妥善保存,那里只剩下一些砖窑般被钢筋门锁住的黑洞而已。
    传说总是如此光怪陆离而又充满神秘色彩,既诱人又诡谲。上高中后,我几乎每次回家都要经过那里。傍黑时节,夕阳在天边抹出一缕渗人的血红,晚风吹树,凄凄有声,在那些阴森森的黑洞前走过,我总觉得似有飞刀飞箭要出来将我射杀,端是怕的要命,于是就抱头狂奔,绝尘而去。
我在汪氏祖坟前来来往往走了五年,也心惊胆颤了五年,胡思乱想了五年,汪氏家族的发迹史深入我心,使我疑信不定,挥之不去,历久弥滋。到现在也很难说清楚,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当我经过“黑色七月”的拼杀,终于踉踉跄跄地走出深山,上了我的祖先从未梦想到的大学后,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来到黄河岸边的一座美丽校园,成了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本科生。
                                            二
    八十年代初的黄河水,还不像今天这样污染严重,虽然水浊,但无异味。炎炎夏日,河风吹来,凉爽倍增。我经常一个人去河边,将两腿伸在泥水里,两手肘着发懵的脑袋,愣愣地望着河水东去;但更多的时候是一大帮同学坐在乱石岸上瞎聊。低年级历史系的学生,在无聊时就给各自的乡先贤排坐次,比一比谁的乡先贤名气更大。因为同学多来自甘肃本省,所以我的乡先贤老汪家自然比不过陇西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天水的汉代“飞将军”李广等老李家,但比之于历史上没有出过什么厉害人物的县份,或者羞于提汉末的奸臣董卓和我比的临洮籍同学而言,我的乡先贤老汪家还是给我脸上着实增了不少的光彩。于是,一半是为了弄清我那蓄疑已久的汪氏发迹史,一半是为了在和别人争吵时增加说服力,我便掉着书袋硬着头皮去读《元史》。《元史·汪世显传》说: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即今甘肃漳县盐井乡)人。系出旺古族。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金平,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守城,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始率众降。皇子曰:“吾征四方,所至皆下,汝独固守,何也?”对曰:“臣不敢背主失节耳。”又问曰:“金亡已久,汝不降,果为谁耶?”对曰:“大军迭至,莫知适从,惟殿下仁武不杀,窃意必能保全阖城军民,是以降也。”皇子大悦,承制锡世显章服,官从其旧。
    我本来对汪世显不战死尽忠颇为不满,可是读了这段文字,倒有些感动,我的这位乡先贤为了保护全城军民的性命,辱身降元,使陇西城中百姓免受生灵荼炭之苦,这种不计较个人荣辱而“处处为人民利益着想”的精神,陡然使我对他更增加了几分礼敬。汪世显降元和他说的一番马屁话,使他既保住了一城百姓和一方的安宁,也保住了他原有的地位。此后,汪氏便占有了秦陇二十四州之地,在元军攻打南宋时,汪氏父子成为开路先锋,杀向四川,所向披靡,加速了南宋的灭亡。终元一代,汪氏封王者3人,封公者11人,娶元宗室公主者3人,联珪叠组,威不可当,遂成为陇右望族和名符其实的“西北王”,被忽必烈称为是“陇右风尘天一柱”,其势力范围所及,达今甘肃东部、陕西及四川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有元一代传世最久的世侯世官。到了明朝,因为秦陇地区已经成了内陆,其地理位置早已失去了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汪氏家族的衰落,就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
    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旺古族”三字。汪氏究竟是胡是汉?于是我先去查方志,省志与府志的汪世显传记多采自《元史》,没参考价值,但《重修漳县志》所载与《元史》却大大不同,说汪氏之先为周武王时周公子伯禽的后裔,因生下来时左右手有“水”、“王”之纹,因名为“汪”,是为“姬汪”,后来子孙相继,66传而至汪世显,遂一跃而起,说的有板有眼,挺象回事儿。
同一家族渊源,《史》、《志》所论,一为周公之后,一为边鄙苗裔,相差如此悬殊,更使我疑惑不解。于是我又去查更原始的史料,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让人可气的是,元代人对汪氏家族来历的记述本身就有分歧,当时文人杨奂的《汪世显神道碑》中称汪氏之先“系出南京徽郡之颖川”;而王鹗为汪世显次子汪德臣所撰《神道碑》中又称“汪本姬姓,宋末金初,世掌盐川之一隅汪骨族,因氏焉”;而大文豪姚燧给汪世显长子汪忠臣所撰《神道碑》中又说“公王姓,由大父彦忠世汪骨族,故汪姓”。
    此后不久,我在北京中华书局主办的《文史》杂志上,读到连载的周清澍先生的文章《汪古部事辑》,得知汪古族(onggud)或译作雍古、王孤、翁古、旺古、汪骨、汪古惕等,因为少数民族人名、部族名、地名等在古代译成汉语时,因译音有轻重、译音无定字,故叫法不一,恰如我们今天翻译西方人的地名、人名等一样,比如我们叫斯大林,台湾叫史太林,我们叫里根,台湾叫雷根等等。汪古族为金、元时期阴山以北部族,金初在北边守长城抵抗蒙古,为回鹘、沙陀等组成,后来或留或徙,分为三支:一支留在阴山;一支到了开封(为马姓,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便是其后裔);一支迁到陇上,定居盐川,即汪世显家族。但周先生的研究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比如从长城脚下迁到陇上的这支旺古族人,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时间来到此地的,其中缺少必要的链接,没有足够的证据。
我的学兄西北师范大学的胡小鹏教授是研究元史的专家,对汪氏家族有专文讨论,他的看法是汪氏乃“明显带有蕃化特征”的汉人,“系出南京徽郡之颖川”既为关于汪氏家族来源的第一种说法,其中的迁徙次序亦较为清晰可信。胡兄认为汪氏是出于“心理问题,即为了靠近蒙古统治集团而作假”,所以才故意以汪古族的身份出现。但究竟是否真与歙州的汪氏同宗,胡兄也不敢完全肯定,只是说汪氏子孙曾与婺源汪氏通谱,“两地汪氏或是同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胡兄新著《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之大作(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5月版)。这种推断也有可能,中国人虽然说坐不改名,行不换姓,但有时为了利益,不要说姓名,祖宗八代都可以不要,直到今天,因为少数民族高中生高考时可以加分,所以很多汉族学生一夜之间就成了藏族之类,这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由此看来,《重修漳县志》所谓汪氏源于周公之后,显然是胡说八道,不足深究,但到底是胡是汉,仍费猜详。然而,不论怎么说,这时的汪氏家族在我心中的神密感,总算是大大地消褪了。至此,随着毕业在即,我对追究老汪家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四
    可是,不幸的很,本科毕业后,我原本有机会调干去公检法系统工作,但我生性不喜欢刀枪棍棒,所以竟然稀里糊涂地选择做了历史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不幸是双重的:对我而言,没能跳出五行之外,而是继续钻在故纸堆里,被窗外的世界所遗忘,常常在萧索如秋风的氛围中,面对枯黄的古书和生冰的几案发呆;对我的乡先贤汪世显而言,则是我弄清了他的真面目。
为了能混到一张硕士学位文凭,便必须写出一篇能获得评委通过的合格学位论文,于是我便不得不拚命连读带抄地翻很多书。有一次,当我读清代学者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时,其中一条叫做《汪世显传不可信》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这关乎我极为尊敬的乡先贤,所以便亟不可耐地读起来。原来,钱氏在读《金史》时发现了破绽。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金天兴二年(1231),被元军追击而狼狈逃窜的金哀宗从汴京(今河南开封)迁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考虑到这是一坐小小的孤城,肯定无法固守,就想再西迁到巩昌(今甘肃陇西),以图巴蜀(今四川)。于是就派秦州元师粘割完展为巩昌行省,以汪世显为巩昌便宜都总帅,试图稳定住秦陇地区。但汪世显看到金王朝大势已去,就企图联络当时在更西边为金朝守会宁(今属甘肃)的郭蟆(郭斌),想合力攻下秦州,取得实地以观动静,但被郭拒绝。《金史·郭蝦蟆传》记载汪氏派使约郭暇蟆,接着说:使者至,蝦蟆谓之曰:“粘割公奉诏为行省,号令孰敢不从?今主上受围于蔡,拟迁巩昌,我辈既不能致死赴援,又不能叶众奉迎,乃欲攻粘割公,先废迁幸之地,上至,何所归乎?汝帅若欲背国家,任自为之,何及于我?”世显即攻巩昌(此巩昌当为秦州之误),劫杀完展,送款于大元。复遣使者二十余辈谕蝦蟆以祸福,不从。
    汪世显很明显看到金朝大势已去,如果再把脑袋绑在金哀宗的裤腰带上,无疑是送死。于是就劝郭氏一起叛金降元,郭不从,于是就干脆单独行动,率部反叛,攻下秦州,劫杀完展,送款于元,导致金哀宗失去退路而金朝速亡,秦、巩二十四州尽归于元。而郭斌则坚守会宁抗元,直到最后全家烧身自焚,与金朝共亡!
    不仅如此,汪世显当时还脚踩两只船,在与蒙古有密切联络的同时,又与南宋方面暗中来往,当时南宋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就因“秦、巩之豪汪世显久求内附”,而屡向朝廷请求同意接纳。汪世显还向当时守蜀名将曹友闻赠送名马,以示靠拢。可见,汪世显在战乱年月不仅眼观六路,而且多方寻求退身全躯之后路。
    应该说,在兵荒马乱、当朝难保的情况下,先割据一方以保实力,再观察时势另择新主,是战争时期地方豪酋最惯用也最常见的生存手段,汪世显也正是如此,他不愿为行将断气的金王朝做殉葬品,又久求内附但南宋方面并不热心,于是就卖主求荣,弃旧从新,在送款于元之后,转而充当元军先锋杀向四川,连战连捷,宋军难以抵挡,溃如江水,以至南宋方面认为都是赵彦呐“引贼而来”,贼正是指汪世显等人。正因为如此,钱大昕在读《金史·郭蟆传》后评论说:是世显以偏裨戕主帅,背主嗜利,乃小人之尤者,且久通款于蒙古,何待阔端兵至率众降乎?
称之为“小人之尤”,也就是“小人里边的小人”,正话反说就是“牲口”,知识分子骂人,这已经是顶级的了。如果是咱们漳县人骂的话,就是“尕个儿里的尕个儿”,或者说“王八蛋”、“驴橛儿”之类了。汪世显的真面目竟是如此,这实在从感情上来说让我难以接受!当然,已经吃了历史饭的我,也不再以“忠烈节义”的标准来判断历史人物。可是,同样一个人物,为什么在《元史》、《金史》和《重修漳县志》中竟然是三种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记录,或认为是周公后裔,或记载乃胡人之种,或涂抹为忠臣良将,或描述成叛臣贼子呢?
                                               五
    钱大昕在痛斥了汪世显之后又说:苏天爵《名臣事略》误信其家传书之,明初史臣又承天爵之误,不加订正。
钱氏只是将错误的根源追到了元代学者苏天爵的《元朝名臣事略》,其实苏天爵所采史料就已经不是真相了,他的史料来源如前所述,是元代学者杨奂给汪世显写的《神道碑》,杨氏本人也是金朝旧臣,后来被元朝徵召做过河南廉访史等职,博涉经史,有“中原文献之遗”的称号,他与汪世显可以说是有同样的出身,同病相怜,因此在给汪世显写碑文时,就已误信其家传谱牒之书,说汪氏“系出南京徽州歙郡之颍川”。至于降元之事,则云:会皇子(即窝阔台,元太祖第三子)顿兵城下,(世显)率僚佑耆老,持羊酒币迎谒焉。皇子曰:“吾征讨有年,所至皆下,汝独固守,何也?”对曰:“有君在上,卖国市恩之人谅不取。”皇子大悦,敕其下丝发无所犯。盖乙未(1235)冬十月十四日也。谐行帐,宠之以章服,职如故云云。
事实已被完全颠倒,汪世显被描写成金之忠臣、元之功臣。而王鹗《汪德臣神道碑》、姚燧《汪忠臣神道碑》,对于汪世显降元真相也是曲意遮盖,大失其实。如姚氏说:金主甲午正月死蔡,义武(汪世显)时即险移巩,治石门山,犹行天兴正朔。明年乙未始下,太宗(窝阔台)义为其主,后来仍金官。
在另一通碑文里,即给汪世显的部下陇西人李节所写的《巩昌路同知总管府事李公神道碑》中,姚燧更把汪世显描述得忠心耿耿,可鉴天日,说在金社将屋之际,汪世显率3000人东援,被蒙古军击败,只剩300残兵,他劝秦州元帅西驻石门,因秦劲兵以图巴蜀,未被采纳,遂逃归,到了蒙古军队集兵巩昌城下围城之后:义武集将佐曰:“主今亡矣,谁与为忠,人以群盗遇余。”率军民万家为口十万来降。
实际上,杨、王、姚等人所写的这些碑传文字,也不是他们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是他们自己收集的史料写成,而是根据汪氏后人写的行状等文字删改润色而成,王鹗叙述汪德臣《神道碑》的写作过程是,德臣子汪惟正“走书数千里,持门下士潘珍所为《行状》,乞铭于余”。惟正为了求得佳文,还戴高帽子说,表彰其先人事迹,没有王鹗这样的“大手无可托者”。于是王氏在既收到一大笔银子,又被吹为当今文坛第一后,即兴满意足地认为“今兹来请,义不容辞。乃即其《状》而铭之”。潘为汪氏手下参议,属今天首长们的心腹机要秘书之类,对汪氏的身世及其一切都应该相当清楚。然而《行状》中记载已经隐去事实,王鹗装聋作哑,照猫画虎,修饰一番,交待了之。苏天爵《名臣事略》就是删节他们的文字编成,明初在编著《元史》时,就照抄《名臣事略》。《金史》因为不必为变节的叛臣贼子隐瞒,所以可以据实直书。如果没有《金史》,这段历史我们便只能以伪为真、认虚作实了。
                                                 六
    偏偏问题最严重的是,不仅咱们老汪家的行状靠不住,朝朝代代的这类文字都是如此。行状,也就是一个人一生表现的状貌,类似一生的大事简记,按理应该真实地书写。然而,孝子顺孙们写老爷子的事迹,却是文治可比周公,武功超过岳飞,至于做的缺德事,如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之类,则尽量捂着盖着,惟恐他人知晓。钱大昕有一篇《原孝》的文章,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予见近人家传行述,日繁一日,学必程(颐)、朱(熹),文必韩(愈)、柳(宗元),诗必李(白)、杜(甫),书必钟(繇)、王(羲之),究之皆妄说也。夫过情之声闻,君子耻之,子孙而以无实之名加诸先人,是耻其亲也。欺人而人不信,欺亲而亲不安。以是为孝,何孝之有!
钱大昕认为,这些人不仅不能算是孝子,还应该罪加一等。可见行状之类的文字,真是没有几分的可信度。可惜的是,历朝历代的人们就都是如此做的,姓李的一定要当陇西李氏,姓岳的一定要和岳飞有关,姓孔的定是孔子的后裔等等,不一而足。例如南宋时期有一位年轻帅哥叫做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福建泉州人。在宋理宗时,他求学于当时的最高学府——杭州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大学),应该是学问优异了,可此人大概是靠行贿进入高等学府的花花公子,不学无术,但又求名心切。于是就自称是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号孤山)的七世孙。林洪选刊了中兴以来诸公诗,并将自己的诗附于后,以图名利双收。后来元代的学者韦居安《梅石间 诗话》中记载当时有无名氏作诗嘲林洪云:
                  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
                     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
谁都知道,林和靖当年未娶妻生子,所谓“梅妻鹤子”,哪里来的子孙后代?当然在今天可以包二奶、养小蜜,那是另一回事了。但类似林洪的这种事历史上多得不可胜数,谁都愿意挂靠一个名人做自己的祖先,以壮声势。与此相反,却从没有人承认自己是那些奸佞乱臣的后代,比如姓王的从没人承认是王莽的后代,姓秦的更没人愿和秦桧拉扯上关系,所谓“此秦非彼秦也”。宋元以后,私人修家谱、族谱等,朝廷也无人管理,于是支离附会,纷纭驳杂,私造官阶,倒置年代,认他人为祖,攀路人为亲。就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他的家乡安徽凤阳和我们漳县一样,是当时出名的贫困地区,本人又是像叫花子一样的头陀出身,所以他在做了皇帝后,也曾遍查前代朱姓人中的名人,试图跟自己拉上关系,后来想说是朱熹的后裔,但却正是“瓜皮搭李皮”拉不上线,最后才心一横,称自己是“淮西布衣”,也就是说“安徽西部的一个老农民”。皇帝如此,更不用说凡夫百姓,更需要一个有名的大姓给自己壮胆撑面子,我们的乡先贤老汪家,便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周公的后代,又因为周公姓姬,他姓汪,就又瞎编他们的祖先生下来时左右手有“水”、“王”之纹,而且还具体明白地说是66传才到了汪世显,《重修漳县志》正是上了老汪家谱牒书的当。
因为乱攀强牵、生拉硬拽地认名人为祖宗,因此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孝子顺孙们,逢年过节时献在供桌上的那碗冷猪肉,都让别人家的鬼给吃了,他们还整天对着那些鬼们,虔诚地烧香磕头乞求保佑,难怪求仙仙不应,求神神不灵!
                                               七
    家状、行述一类的文字,因为大多是传主的子孙们写的,当然别人会说是瞎吹牛靠不住,于是就还得找一个名人来写墓志铭等,以求信于他人并传之久远。我们的国人都有重乡党故土的情结,给传主写墓状,一定要模范后昆,遗美乡里,才能流芳千古。所以如果我们读古人留下来的那些地方志,就发现“人物”一门中的那些个大人先生们,端的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给人的感觉是假如没有这一方热土产生的人物,历史便不能发展到今天。比如我读到近代人编的《甘肃人物志》,开卷便赫然以女娲、伏羲两个传说中半人半鬼的家伙为首。因为女娲团土造人,伏羲画过八卦,皆是开天辟地的始祖,这样一来,谁还敢跟我甘肃陇原大地来比悠久的历史?再比如《巩昌府志》就严肃地考辨说商代的首阳山即陇西的首阳山,原因是商末曾出过两个"高级叫花子"--伯夷和叔齐,他们不满周武王革命夺取商的天下,却没本事去和人家刀对刀枪对枪的硬碰硬打,就躲在山上采蕨菜吃,结果被活活饿死。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我们完全可以称为“做秀”,因为按古人的说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跑到首阳山,应该说仍是人家周家的山;吃的蕨菜,也是人家周家的蕨菜,怎么能说“不食周粟”呢?所以,我从来都反对世上有所谓的“隐士”、“逸民”之类的人物。
    至于把名人籍贯、遗物等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也在很早前就有了。据说唐代有个老婆婆在马嵬坡杨贵妃上吊死了以后,趁乱拣了一只贵妃的袜子,于是就装潢起来供着,凡是俊男靓女们想看一眼的,就收门票,想想贵妃当年的名气与地位,恰似几年前因车祸死去的英国王妃戴安娜,拥有她的一只袜子,要在今天准得上报纸头条。在当时也不得了,有许多“追星族”们花钱瞻仰那只袜子,老妇人陡然之间便成了富婆。因此,如果我们认为古人比今天的人笨,那可就大错而特错了。
回过头来,再说就是这样靠不住的碑铭文字,却被朝廷国史馆做第一手的史料用,本来国史馆及国家档案馆有更真实的材料,史官在修史时应该对照着读,以便确认那些是实,那些是虚,甚至可以做些调查研究。但自唐代以来,很少有人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亲历实地、劳神费力地去做考察,花一生的心血写一部史著。而且史馆本来就是个清水衙门穷单位,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工资发放都成问题,出差调查,哪里来的经费?更不用说像其他衙门那样年终有分红与节假日有奖金,当然更谈不上贪污受贿了。于是就消极怠工,所修国史,成于众手,水平参差,谁写什么,如何写法,有时甚至是通过抓阉决定的,堂堂国史修纂,竟同儿戏没有什么两样。为了完成任务,就将那些家状碑铭稍加删节润色,大功便告成了。待到后一朝的史职人员为前朝修史,因历时弥久,真假难辨,也就在前朝国史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删删补补,然后编纂成为传之后世的前代史。
    因此,我们大家手中的史著,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传主本身一生的事迹(真实的史实)——行状(传主子孙或门人等所编写)——碑传文字(他人据行状等所改写)——当朝国史列传(当朝史学家据碑状、档案等所纂)——后世所修前朝国史(后世史学家据前朝史官所纂史书修订而成)。也就是说,许多历史书,实际上是经过一手、二手、三手、四手甚至更多手的加工才写定,而且一旦写定,就俨然成为信史为天下人所共信,我们所顶礼崇敬的《二十四史》等书,就是这样修成的。列位看官,您说怕人不怕人!
    当然,历史并不是虚无的,历史是真实可信的。但历史的真实性往往被淹没在一大堆如前所述的文字之中,需要有心的人们去发现考订与认识,以还其本来面目,也正因为如此,学习、认识、发现与还原历史,才显得极为重要且意趣盎然。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老人家早就发现了书籍的靠不住,史书中有许多真实的历史,也有许多扑朔迷离的假象。这还真像咱们漳县人刚煮好的油洋芋,既香气诱人,又烫手难拿呢。
    再回到汪氏家族,我这样说汪世显与他的后人,可能全县百姓都不接受。因为我们漳县太小,我们世世代代才出了这么一个引以为豪的世家大族,我们乡土教育中的民族英雄,怎么就成了叛臣贼子呢!但是,如果我们摆脱传统的所谓“忠臣烈士”的观念,从当时及后来的国家大局来看,汪世显家族对漳县、对中国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汪世显当时选择降元,而不是象郭斌一样死守孤城,最后焚城而死,也确实保全了一城的子民,今天我们漳县与陇西的许多人,就是当时困在城中百姓的后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汪世显的降元,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们,这是与我们最有直接关联的。其二,汪世显降元后,做为元朝的开路先锋,杀向四川,一路所向无敌,为当时元朝的速胜与统一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对结束当时中国南北对峙的局面,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早日得到安定的生活环境,都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其三,汪氏家族在终元一朝,做为西北最高军事与行政长官,在为国守土的同时,发展经济,贡献地方,为维护祖国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团结,稳定西北地区的局势与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作用。因此,我们仍可以说,汪氏家族无论对我们漳县人还是中国人来说,他们与历史上那些大英雄一样,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也是漳县人的骄傲!
    对于我本人而言,对汪氏家族尚多一份的感念!那就是:正是自幼产生的对这个神秘家族的好奇与探源,成为我后来学习中的一种动力,以至于专业取向都受到影响。我今天能有些微的成绩,能在这喧闹纷杂、利来利往的皇城根儿有一份体面、干净、坦然而平和的工作,拿一份足以糊口的薪水,不至于象父辈们那样在黄土地上没黑没明地劳而无获,也不至于给漳县人丢太多的脸,叫我又如何能不感念老汪家呢!
                             

               作者:漳县马泉乡人,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辉之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9885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98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9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完整有根据的论证 也许原来陇右,巩昌的一支就是现在漳县盐井一带的汪古族 想想汪世显他们死后都不远万里要运来漳县盐井东面不远的那座山(也许就是汪古山)入葬   
辉之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8-29 11: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s:1] 漳县来的本家,欢迎你!这些资料都有了。你再发现什么资料可先在论坛搜索一下。看有没有。
你先看看《陇西汪世显家族研究区》。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8-29 1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漆永祥此文很不严肃,油腔滑调的,倒人胃口!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3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574
发表于 2006-8-29 13: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行文与身份极不相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8-29 17: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作为研究历史的研究生,又生活在陇西。不能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融合的过程、从当时的历史背境下去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997

帖子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06-8-29 2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谱------达公支系

木有本,水有源,国有史,族有谱天理昭然!富溪汪氏宗支便览,越国公生九子,三子达公征贺鲁龟兹有功,袭封公爵,遂镇陕西,传处哲公为并州牧,锦归绩溪故里尚田,小七公即遇公后迁歙北富溪,明初69世孙由安徽歙北富  土葛  来湖北竟陵,44世越国公钱氏生第三子达
                                                   \\
                                                                                                       处哲
                                                      \\
                                                                                                           勖
                                                       \\
                                                                                                              荣
                                                        \\      
                                                                                                               高
                                                         \\  
                                                                                                                  原
                                                          \\
                                                                                                                    护
                                                           \\              
                                                                                                                     朗
                                                            \\
                                                                                                                       诜
                                                             \\
                                                                                                                         银六公(河东令)
                                                                                                                                 \\
                                                                                                                                 遇
                                                                  \\
                                                                  郁
                                                                   \\
                                                                                                                                       七进
                                                                     \\
                                                                                                                                         福
                                                                      \\
                                                                                                                                           承和
                                                                       \\
                                                                                                                                              子盛
                                                                         \\  
                                                                                                                                                德旺
                                                                          \\                 
                                                                                                                                                  善和
                                                                          \\
                                                                                                                                                   纶
                                                                         \\
                                                                                                                                                 丙二
                                                                         \\
                                                                                                                                                  芝
                                                                         \\
                                                                                                                                 (  添智公迁祖)                萱公66世                                                                                                  
                        \\
                        秀
             \\
                         福生
              \\
                           添智(添礼,添智,添信,添茗)竟陵始祖69世孙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8-29 2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初69世    而你是84世  

640年相差15代   恐怕有点问题

本家回家再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8-29 21: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s:1]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