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7663|回复: 6

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

[复制链接]

50

主题

285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4207
QQ
发表于 2006-8-13 15: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

蒋立松


  摘要:本文结合部分历史资料和屯堡人的口碑传说,分析了屯堡人当中的一些民间信仰,认为这些信仰反映了屯堡人的主体来源是明代的江南一带,并同时分析了汪公信仰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汪公; 民间信仰; 屯堡人;来源

  屯堡文化是贵州安顺带十分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因而经常被学术界称为“孤岛文化”。例如,袁少芬把“伢人”, “高山汉”, “屯堡人”作为汉民族的三个文化孤岛进行了分析。作为文化的载体,屯堡人的来源也是探讨、研究屯堡文化首先要遇到的问题。比较一致的倾向性意见认为,屯堡人是明代江南一带向贵州屯军的后裔,因此,屯堡文化是明代江南文化在贵州的遗存。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命题。一是今天的屯堡人其主体来源是明代的屯军后代,二是屯堡文化是明代的江南文化。笔者对第一点持一定的保留态度,而完全赞同第二点。笔者认为,屯堡人的主体部分是明初江南一带向贵州移民的后裔,除了屯军之外,极有可能包含了一部分由于开中的原因而来的移民。不过关于这一点,由于目前的资料尚少,当继续掌握更多资料以后再行论述。
  一、屯堡人的主体部分是来自于明代的江南一带,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不过,最近也有相反的观点。
  例如陈训明在《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一文中认为,屯堡人的主体部分是明洪武二十年傅友德随冯胜出征今内蒙哲里木盟东境、西辽河南岸的元将纳哈出,俘虏的20万降众。“不言而喻,随纳哈出投降明军的并被带人关内的20万将士及其家属,即使不是全部,也大部分被傅有德带到了四川、云南和贵州”。因此,今天的屯堡人的主体来源是北方民族,在屯堡人的汪公信仰、食品、地戏、服饰等方面均由此保留了北方民族的特征。陈文对于屯堡人中的汪公信仰有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汪公”一词,来源于北方蒙古等民族祭祀“翁衮”(祖神)。他引用乌丙安的说法,认为在北方萨满的请精灵歌中将原始信仰中的精灵“翁衮”与随李世民征东的运粮官王金合混淆在一起,把北方民族的精灵神附和到汉族的历史演义传奇中。因而, “经过这一混淆,古怪的翁衮就变成了人人理解的王公,再由王公变成汪公就非常自然了”。由此,陈文完成了屯堡人主体的北方民族说、汪公信仰的北方萨满起源说以及整个屯堡文化的北方文化说等一系列观点的建构。倍受启发之余,笔者仍然认为其中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其一,纳哈出的20万降众是不是到了贵州等地;其二,汪公等屯堡人的民间信仰在历史上的江南能否找到依据?
  关于明朝军队出征元将纳哈出。明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因为纳哈出反,故令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帅南雄侯赵庸等以步骑二十万征之,是为金山之战,明军“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亘百里。还至亦迷河,复受其残卒二万余、车马五万。师还,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关”。《明实录》也记载了洪武二十年六月,“纳哈出所部妻子将士凡十余万,在松花江,闻纳哈出被伤,遂惊溃,余众欲来追。胜遣降将观童往谕之,于是其众亦降,凡四万余。并得其各爱马所部二十余万,羊马驴驼辎重亘百余里”。不过,这批降众是不是全部或者大部分被傅友德带到了云南、贵州和四川I了呢?笔者对此问题没有研究,不过,曹树基先生在他的《中国移民史》一书中对于这批降众的安置到进行过很好的极有说服力的文献分析。
  《明太祖实录》卷181:“纳哈出入营,大事既定,惟在处置得宜。其本管将士,着令各照原地方居住,顺水草以便放牧,择膏腴之地以便屯种。如北平潮河川,大宁、全宁、口南、口北旧居之人立成卫分,与汉军杂处,若沈阳崖头闾山,愿居者亦许辽东军参住,以便耕种。务令人心安乐,不致失所”。
  《明太祖实录》卷184:“(洪武二十年八月)已卯,命左军都督佥事耿忠于永平抚安降附达达酋长、军士,及给赐纳哈出妻子米五百石,达达将校军士男女四万四千一百七十九人,布十七万六千七一十六匹,棉袄二万七千五百五十二领,皮裘五千三百五三领,冬衣及色绢衣三万二千二百四十余袭。丙辰,遣使赉诏谕来降达达日:‘且闻尔等将人口、马匹来,远涉道途,甚为艰辛。朕初命辽阳、海州、益州、复州、金州、崖头、大宁旧省口内之人,各照原所居住。不意文书到迟,总兵官将尔等往程迂远。若已人迁民镇,可留彼暂住;若未人口,到瑞州、间山左右,朕见命官运布一十七万匹给赐尔等,且就彼关领”’。
  可见,这批降众人关以后并没有能够走得很远,而是被朱元璋阻止在了大宁附近(今内蒙古赤峰一带)。曹树基先生依据这两段史料,认为主要是被安置在了大宁卫一带,成为辽东军卫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曹树基认为,明洪武二十年在大宁都指挥使司所辖的大宁左、中、右、前、后,以及会州、木榆、新城一共8个卫中有一部分军士就是纳哈出的降众,此后,在这一区域又连续设立营州左、中、右、前、后5个屯卫,而在与大宁毗邻的辽东西部地区,即医巫间山地区,除义州卫外,从洪武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中,连续设立了9个卫,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也应该来源于纳哈出的部下。
二、北方的纳哈出的降众既然没有被大部分带到西南,因此,贵州的屯堡人的主体部分也不可能是来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
  笔者认为,屯堡人的主体部分来源于明代的江南一带。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盛行于屯堡人的汪公等民间信仰中找出若干对应的关系来。屯堡文化举其要者有:演地戏、傩戏、敬汪公、祀五显、带“儿”化音的语言特征、特别的村落布局及建筑样式等等,虽非每一个屯堡村寨都有全部的保留。这些文化现象大体上在明清时期的江南文化中都可以找出依据。换言之,这些文化现象乃是明清时期江南文化,通过屯堡人这一载体,而移植到今天的贵州高原的。当然,在移植的过程中肯定发生了许多的变异。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文化的特点看出屯堡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
  敬汪公是屯堡人中流行的民间信仰。屯堡人敬汪公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并无明确的史载,但据屯堡人自己的传说,这一习俗在他们移民贵州之前就已经存在。另据《安顺府志》记载: “汪公庙在城内青龙山上,祀唐越国公汪华,又各屯皆有”,可知敬汪公过去曾是屯堡人普遍的民间信仰。据屯堡人的传说,汪公名叫汪华,安徽休宁人,生活在隋末唐初,是一个政绩昭著的地方官。隋时为徽州地方官,后率部归唐,受封为越国公。后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有功,封九宫太守。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病逝于陕西长安,朝廷追封为徽州府越国公忠烈王。应家乡父老的请求,唐高宗将遗骸发回歙州,葬于城北。将历史上的英雄神化这在各个民族中是十分普遍的信仰,如汉民族的关帝庙即属此类。屯堡人敬汪公的习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大多数的屯堡村寨在农历正月十六到各地的汪公庙祀奉,另一类是流行与今安顺大西桥的鲍家屯、吉昌屯、狗场屯三地的“抬汪公” 习俗。这里只述及后者。这三个地方抬汪公的过程是十分神圣并且浓重的,要经历一整套念祭文、请汪公、抬华盖、游行狂欢的复杂仪式。其中,鲍家屯抬汪公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七日,吉昌屯为十八日,狗场屯为十九日。在抬汪公头一天晚上,屯堡人把汪公从汪公庙中请出。第二天下午由村里最有威望的长者在前面带路,顺着村里的主要街道逐家而过,汪公的神轿每经过一家门口,该户人家要用香、烛供奉,并燃放鞭炮,待鞭炮燃尽后又到下家。这样,整个仪式从头一天晚上将神像从庙中请出到第二天下午绕村一周后送会庙中,大约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据笔者在鲍家屯的调查,以前汪公神像由三地轮流供奉,某一年三处发生争执,抢汪公神像,狗场屯夺其衣服,吉昌屯抢走华盖,鲍家屯抱走汪公神像,遂在三地各建汪公庙以祀。可知汪公在屯堡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屯堡人关于汪公的传说中多注有感激之情,汪公成了屯堡人的保护神。普遍的传说是汪公曾救屯堡人于水火。鲍家屯的传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清咸同年间,鲍家屯鲍姓合族曾背负汪公神像避战乱于寨旁大箐,及乱兵将至之时而汪公显灵,保全了鲍姓合族。由此可知,敬汪公的习俗在屯堡人建构自己共同的文化心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习俗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又进一步促使屯堡人自我认同得以强化。在这一信仰中,汪公——神化了的英雄,扮演了双重身份:一是屯堡人的保护神,他可以在关键的时候显灵而救民于水火;一是屯堡人自我认同的重要文化因素,屯堡人通过汪公庙的修建、各种祭祀汪公的仪式,从而维系着该群体的凝聚力。
  前引陈训明文认为,安顺“迎汪公” 的风俗在凤阳、南京等江南各地的历史和现实中都找不着根据,却能在北方少数民族那里得到合理的解释。果真是这样吗?笔者以为不然,在明清时期的江南的地方志中有不少关于汪公的记载。不过这里首先得说明的是,屯堡人自认为来源于南京,并不能等同于现在的南京,而应该指明代的江南各府。因为在永乐北迁之前,江南各府大体属于京师直辖,而北迁之后,今江南各地仍属于南直隶所辖。因此,屯堡人所言自己是来自南京,其实也是事出有因的。屯堡人普遍传说汪公是徽州人,并不是纯属虚构。有必要考察一下汪公的史实以及汪公在历史上在江南一带被神化的过程。
  汪公或汪华,历史上确有其人。《旧唐书•地理志》:“歙州,隋新安郡。武德四年,平汪华,置歙州总管,管歙、睦、衢三州”; “睦州,隋遂安郡。武德四年,平汪华,改为睦州,领雉山、遂安二县”。《新唐书》卷五十六•杜伏威传附王雄诞:“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余年,雄诞回军击之。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甲兵甚锐。雄诞伏精兵于山谷前,率赢弱数千人当之,战才合,伪退归本营。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急而缚降”。《新唐书•高祖本纪》:“是时(注:隋末),⋯⋯。汪华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皆号吴王”。 可见,汪华大约是隋末活跃于新安江流域的地方人物。不过,新旧《唐书》均不见有关汪华被封越国公的记载,更没有汪华的传记,而同时期的同类人物杜伏威却有传。汪华在今安徽歙县一带被追祀的历史大约与宋元以来的家族复兴运动有关,并且是汪姓后代的知识精英直接推动的结果。有据可查的,至迟到元代,汪华已经被广泛建祠立祀了。元至正元年,“改封徽州土神汪华为昭忠广武烈灵显王”。可见,在元代,汪公在徽州一带已经具有了地域神的特点。汪公在徽州一带是同时兼备了地域神和家族祖先的性质的常建华先生认为,祀奉汪公的忠烈祠带有地域神的性质,但对于汪氏而言,也无疑是一座祖庙。 到了明清以来,对于汪华的信仰在徽州的民间十分兴盛,不仅汪华本人,他的传说中的九个儿子也得到了广泛的祭祀。祭祀汪华的祠庙,或日汪王庙,或日汪公庙,或日忠烈庙,有不同的名称。清道光《徽州府志》有不少记载。“忠烈庙祀越国公汪华,旧立祠于刺史宅西偏。唐大历中迁乌聊山。宋政和四年赐庙额日忠显,德佑元年赐庙额日忠烈。从祀者汉将军毛甘、神策将军汪节”;歙县“忠烈唐在县西北东山,祀越国公汪华。宋绍兴中邑令吴敦仁建”;婺源县“忠烈庙一在大畈,一在天泽门,一在丰田,一在赤殊岭,一在高安,一在敛溪,一在缔溪,一在沱川,一在坑头,一在甲路,一在沱口,一在庐坑岭”祁门县“忠烈庙在县西重兴寺侧,汪王庙一在左田下坑,一在大园,一在双溪水口,汪公庙在浒溪山下”;黟县“五郎庙在县北(按汪越公华有将日石五郎,杀贼有功,故土人为之立庙), 忠烈行祠乡人称为汪王庙,一在城中,一在霭岗,一在横岗,一在黄陂之原,一在古筑,一在鲍村,一在官路下,一在凝里”;绩溪县“徽溪庙在县西北,祀唐汪华第八子俊,乳溪庙在县北,祀汪华第九子献。忠烈庙在登源,祀越国公。宋太平兴国五年知县范阳等建。绍兴二十九年知县曹训重修,宝庆丁亥邑尉汪裴赞等重建,明洪武丙辰知县唐吴重建,嘉靖庚申知县郁阑重建”。由此可见,对于汪华的祭祀,有宋以后在徽州地区是有着广泛民间意义的,这也与徽州地区汪姓族人众多有关系,在徽州民问有“十姓九汪”之说,可见汪姓乃当地重要的姓氏。
  汪华在徽州地区被祭祀的过程,既是汪姓后代的祭祖活动,也是民间的社区信仰活动,同时也是汪华被不断地赋以神圣感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徽州当地的历代对于汪华的祭祀活动中,汪华的历史被当地的知识精英不断地重新追忆、建构、解释,并不断地使民间的“小传统”与国家政权体制下的“大传统”相吻合。明代成化年问的学者程敏政在休宁乌龙山《汪越国公庙田记》中着墨最多的不是买庙田的始末,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为汪华的历史进行辩护。在他的笔下,汪华从一个地方土著大姓,变成了一个立志保民为国的大英雄, “盖有西向问罪(引者注:反隋炀帝)之志,而力弗逮,乃以一旅之众,仗剑而兴,全有六州,以待汤武之出。其得民心如秦之吴芮,非叛吏也;斯得唐公人关,天下之大势已合不可以逞,则奉而归诸有道,使民免于战斗死亡之苦。其知机达变,如汉之宝融,非降卤也。出处之正,名节之完,苟有良史如班范者必将列诸吴窦之间,君子从而予之矣。顾新旧史皆不立传,遂使越公之迹也莫得祥。仰惟高皇帝起兵江淮,复我旧物。而即位之初,大正祀典。淫昏之祠,一切报罢。徽之所存,惟越公及梁将军忠壮程公二庙。高皇帝考其事而并录之,所以扶天常、立人极,由一州推天下,使人凛然知拨乱反正之为功。其有关于世教大矣,岂私于二公者哉?” 知识精英在重新阐释汪华的时候,似乎对于正史中没有为汪华立传一事耿耿于怀。清代的婺源县人、礼部尚书汪泽民有诗云:“锦帆忘返干戈起,天产英雄定六州。唐诰表忠垂宇宙,宋臣编史失春秋”。奉汪华,不仅是当地知识精英不断推动的结果,也得到了政权的支持。据传说,朱元璋在取得天下之前,曾经到休宁县的汪王故宫(广惠王庙)抽了第一签,因此等到他登极之后,对于汪公倍加感激。以个人经历来说,朱元璋和唐时期的汪华都是以造反起家的英雄,在这种背景F,徽州的地方小传统中对于汪公的信仰与明初国家的大传统之间达成了一种共谋关系。因而汪华的祭祀变得十分普遍,并由民间的家族祭祀演变为一种民问的普遍信仰,这丝毫不足为奇。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汪公的信仰在处于江南的徽州一带早已经完成了由家族神到地域神的过渡。作为屯堡人的最早来源的江南一带的军士和其他的移民,是将对于汪公的信仰整体性地移入到贵州高原,并且在屯堡区域内继续得到了保持和发扬。因此,汪公的信仰并不是在江南的历史和现时中都找不到依据,而是确确实实地可以找到屯堡人的迎汪公习俗与江南民间的祭祀汪公之间的很清晰的对应关系的。
除了迎汪公之外,屯堡人的民问文化中其他的文化事象也可以在江南的民问文化中找出若干对应关系,例如庆五显的习俗。这是屯堡人传承下来的比较独特的民间信仰。五显,《新搜神记•神考》载,“五显父为萧家福,宋时人。一胎五子,俱以显为派。长日萧显聪,次日显明,三日显正,四日显直,五日显德。四显俱有仙根,而五显尤灵异。能降妖救难,故民争立朝祀之”。《南游记》则谓,如来佛法堂前一盏灯中堆积的灯花,被如来咒成人身,赐于本领五通并天眼一只,使之两次投胎炼成法宝三角金砖,得到风轮,被封为火部兵马大元帅,自号华光大王。故五显又称五通,又名华光。屯堡地区普遍建有五显庙或华光庙。《镇宁县志•宗教》载, “五显坛供奉五显华光为主,药王(川主、土主)三圣及一切陪神皆附之”。《安顺府志》卷l5载,镇宁“正月初八,扮花亭、彩衣、锣鼓、旗帜、花爆,伺备华光出巡,男女老幼观者如堵”。《安顺府志》卷20载,平坝上清溪堡的华光庙建于明代,设于清顺治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移建于城内南街,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嘉庆十八年(1813年)增修。五显庙有5座,分别在城内南门的宋家河、十家桥、羊场堡、大堡、齐伯房及车头堡,又“五显庙各村皆有”。据文献记载,镇宁城内有五显庙3座。此外,十三旗、詹官堡、烈山堡、颜旗堡、将旗堡、雷召堡、桂家堡、王官堡、陶关堡、吴关堡等均有。屯堡人对五显华光的祭祀活动分为两种。一是民众的祭祀活动,入五显庙,每年正月初八日,以汤圆供华光。有的地方以九月初九为五显华光诞辰,民众“多捣糍粑、陈酒醴、牲帛以祀”。另一种是个人还愿,在家中举行,又称庆坛。庆坛由掌坛法师主持,做大放兵和扎火墩两台法事,皆在夜间举行。列关于这种民问信仰仪式,笔者在这里重点想说明的,是它与宋明以来中国江南民问信仰的渊源关系。概言之,屯堡人的五显华光,乃是直接来源于宋明以来中国江南一带民问所信奉的“五显”神。《夷坚志》云:“德兴五显庙,本其神发迹处。故赫灵示化,异于他方”。《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鲁应龙《括异志》亦云:“五显灵官大帝,佛书所谓华光如来,显迹婺源久矣,岁岁朝献不绝”。可知五显神信仰,至迟在宋代,已流行于今江西德兴、婺源一带。进入有明,五显神信仰扩大至江西、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宁化县志》载:“明太祖都金陵,即都中建十四庙。一日五显灵官庙,以岁孟季秋致祭”,引《明会典》云:“洪武中,五显灵顺庙,每岁四月八日、九月二十八日遣南京太常寺官致祭”,又引《江南通志》:“华光庙,庙在金坛县慈云寺左,祀五显灵官”。另据清道光《徽州府志》卷三载,“灵顺庙在府城东北,一名五显庙,一名五通庙。宋大观中赐额灵顺。国朝康熙二十五年江苏巡抚汤彬奏毁五通庙,遂改为关帝庙”,可见五显庙又名灵顺庙,“婺源县⋯⋯灵顺庙一在城北,一在下槎,一在高安”,“黟县⋯⋯五显行祠一在城隍庙右,一在官路下,一在东岳行祠,一在县北谢林,一在县东南七里石”。由此可见,宋明以来江南一带对于五显的信仰是颇为流行的,迄于有清,这一民问信仰仍十分流行。康熙八年(1670年),江苏巡抚汤斌上《奏毁淫祠疏》述到,“苏松淫祠,有五通、五显、五方贤圣诸名号,皆荒诞不德。而民间家祀户祝,饮食必祭”。既然明初安顺屯堡人的来源多为江南,他们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五显信仰直接带到位于黔中腹地的屯堡地区则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况且,当时连中央政府每年也要祭五显神。总之,屯堡人五显信仰表明了屯堡文化与中国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
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屯堡人的主体来源是明初的江南移民,而非北方民族。
  他们在移民到贵州的同时将自己本土的汪公信仰、五显信仰整体性地移植到贵州的屯堡人区域。我们完全可以从屯堡人的民间信仰当中找到屯堡文化与明代江南文化的对应关系。屯堡人之所以十分固着于他们的文化,是由于在复杂的族际关系中,这些共同的文化是屯堡人用以建构自己群体认同的最有效的工具。关于屯堡文化在屯堡人认同中的作用,以及屯堡人内部认同的许多问题,当容进一步阐述。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第24卷总第97期

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rar

14 KB, 下载次数: 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8-13 1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s:1] 很好。

感谢gzgywjj本家,很快能把资料发过来 。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8-13 15: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公或汪华,历史上确有其人。

--这个有什么好论证的,无奈,根本不象论文。有些都不了解汪华的学者,还敢写这方面的论文? [s:6]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4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995
QQ
发表于 2006-9-24 02: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嘛,我们安顺这边所称谓的“汪公”就是历史上的汪华!
    小时候就听我老爸说过的,另外我们汪家的神位中也有“忠烈汪王八九相公”(所指两人)这条。
喜悦的心,乃是良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24 11: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主要论证屯堡文化和古徽州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汪公信仰只是其中的一个论据,这样作,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无可厚非。

      不过,文章中有个观点倒是值得关注:
      作者说,隋末有两支武装力量,一是淮南杜伏威,先称吴王,后归唐;一是新安汪华,也称吴王,也归唐。杜伏威在唐史上有传,但后世无祭祀;汪华在唐史上无传,但后世大加祭祀,由家族神变成地域神。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说是因为宋元期间,汪家在朝中有权势,言下之意,是说汪家的后代权臣篡改了历史。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汪华的起家史和朱元璋的起家史相似,因而受到明代皇家的推崇。
      应该说 ,汪华这个农民起义的大英雄,在隋末高举义旗,保境安民,唐初归于大统,既使六州之民免于战乱,又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无论对六州,对历史都是功高日月的,因此,理所当然地受到人民的拥戴,以至被奉为神明,千秋祭拜!
      可是,论文作者却看不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要知道,无论是皇家擅政或者朝臣弄权,都只能得逞一时,不可能永志千秋的。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997

帖子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06-9-24 2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意外,看了连接感觉还在情理中,以人为本始终是我们心中的最崇,从侧面也说明越国公的影响力,值得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39

帖子

4224

积分

认证会员

众本家,请帮寻根,老祖先汪永发、元发、开国、远福

Rank: 6Rank: 6

积分
4224
发表于 2013-9-28 17: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可以验证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