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姓是一种悠久的文化它联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远古时候我们的老祖宗也秉承了上古的同姓不婚的这道门槛,并且也有“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的传承,这是秦朝之前的事,当时的“姓”重在“明婚姻”而“氏”重在“别贵贱”,最早氏仅为贵族独有,这在古代是常理;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至于“庶人”,当然无“氏”,故只称“名”。 “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别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汪氏以“祖名为姓”,在繁衍的过程中有诸如“徽州婺源汪、晓起汪,南观汪、里汪、潜口汪,汉阳汪、资阳汪、盐城汪、临清汪、山王河汪、美德汪等以及北京汪、济南汪、杭州汪的一切形态都是“氏”,“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万万年不变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司马迁)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这是秦朝的事。
我汪氏在周朝就有汪锜(鼻祖汪公之曾孙)等为汪姓增彩,之后姓与氏差别不大,秦朝的汪童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还有汉朝的汪蒙、汪晃,这在怀安侯汪旭所呈家谱就有记载,之前的“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而“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说最早是“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我汪氏如果硬要有个氏,那就应该是“中都氏”,因为汪侯在颍川为氏之前已经“命氏中都”即如今的山东汶上。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姓氏既然无什么差别,那么重地域的传统还是被保留下来了,于是又发明了郡之望,颍川之前就有汪氏郡望,所谓“望实岱宗”,后人(或许不超过四代)就指出“身先居鲁,其后宅吴”,如果超过三代就更好说了,因为三代的祖宗仕居平阳并以此为郡望,也是汪诵为汪公从姬姓受姓得汪,原来颍川汪侯是“姬汪”,这个时候就叫“汪满”了,平阳一脉相承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来说我们熟悉的“越国世家”。
说到“越国世家”,至少要提到一个重要的江南始祖“汪文和”,他从会稽(浙江绍兴)渡江破黄巾有奇功,官封龙骧将军,“盘桓汉室,砥砺吴门;烹鲜稽邑”是说文和公的三段迁徙历程,初家始新,公曾荣登徽州而耀满古歙。
到鹏(汪鹏远)公的南北朝期间,从始新领兵镇歙而不仕并定居绩溪,越国世家中的“登源氏”一直延续几代人,到越国公汪世华时,从吴王至越国,为李世民稳定江南六州的广大地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是汪之肇姓始祖。
说“越国世家”必然说到“越开世家”,开国公铁佛为世华从弟,因世华的受封而封“开国公”后来在封叔举(鹏远)公时才得以体现并流传后世,而越国公的“越国世家”已经流传很久了,所以“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可以作为唐朝后的汪氏认宗诗。
“唐封越国三千户”比较容易记住,“宋赐江南第一家”比较不容易记住,因为“江南第一家”的典籍故事相对不是很多本家知道。
“宋赐江南第一家”应该是爽公支系的骄傲了,要说清楚必须提到两个人 “书著浮溪,官拜翰林儒士雅。 集留文定,名题金榜状元魁 。”
前者当然是文学名哲汪藻,从新安郡迁到鄱阳郡,在饶州(鄱阳郡)又有一次迁徙,从婺源到浮溪属于同一地区的迁徙,所以既可以说藻公为婺源人也可以说是浮溪人,今天的划分让两个地方疆域不同所以都争藻公为自己地方上的荣耀很正常了。 “婺源世泽光犀角,南浦(代德兴)家声起凤毛”说的就是江左(江南)有声望的汪藻家了,其中“江左著姓、江左二宝之一、江南闻家”就是了。
后者是指南宋尚书汪应辰(卒谥文定),与汪藻同时代,在汪家都是南宋有名望的人,宋赐江南第一家”在很多时候把二位明贤弄错,惟有字号“浮溪”“玉山”不误,“江南第一家”很容易就产生“玉山”进士第一,而“浮溪”比“玉山”长20多岁,巧的是他们同正被秦侩陷害后有过一次通谱,老少相亲,此时赠“江南第一家”就是他们二位了,所以爽公支系的认宗诗就多了“书著浮溪,官拜翰林儒士雅。 集留文定,名题金榜状元魁 。”
综合上述,我拟一个汪家的认宗诗:
汪满后裔,祖名为姓。
平阳发脉,越国世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