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695|回复: 4

老坑山路虽不长 一辈虽长走不尽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380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客观求实,笃守信义。

积分
11753
发表于 2011-6-27 21: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座落在粤东西边的美德家乡,地少山多,山道纵横,蜿蜒起伏。

老鼠坑路就位于美德东头的北边,以往可以通行小型拖拉机,是家乡村民当年耕作的途经山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路口的前上方修建了华侨中学,再往前倒数十多年,美德大队曾在沿途的山坡上大兴水利,于是这条山路的顶部架起了一座横跨路面的小水渠,一组方形的渠墩就直立在两旁的路边。某日,美德四村一位情偲青年朝这组渠墩挥笔题写了“老坑山路虽不长,一辈虽长走不尽”的隽永语句。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当时的农民难有出头之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将无穷无尽,终会矻饿一生。

当时正是文革期间,运动正浓,稍有风吹草动就上纲上线,反革命、坏份子的帽子到处乱飞,顶风作浪者多被抓扣。这位直言不讳的热血青年因此被大队关押训戒,最终好在其家庭成份不高,又是初犯,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文革的政治运动搞得村民人心慌慌,农业经济一落千丈。家乡社员劳动一天只能赚取几毛钱,有的甚至才几分钱,生产出的粮食自已不够吃还要先交足公余粮,剩下的口粮人均每月仅仅十几斤,猪肉按月配给不到二两。偶尔遇上生产队聚大餐,平日饥饿难耐的社员好像比取媳妇还要高兴,大家一餐狼吞虎咽后,有的腰围能硬增1/4;还有的直坐在地上用手摸着自己球状似的肚肌直张嘴,肚子被食物撑得令人无法站立行走……

现在想起这些事,心里还会感慨不已。不过事过境迁,今非昔比,更多的是对那山那水,那人那事的一种深刻体会。我们虽然已经走尽了老坑山路,但或多或少还会重温一番,或想再去走走,这应该是人的情感使然,是游子的一种心愿。

“老坑山路虽不长,一辈虽长走不尽”应当是过来人的一种特殊缘分!(汪朝领 2011-06-27)

  

汪朝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22

帖子

5705

积分

认证会员

秋德

Rank: 6Rank: 6

积分
5705
QQ
发表于 2011-6-27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汪朝领) 的帖子

朝领本家好文采      
秋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99

帖子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1-6-28 0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领本家的确好文采!令人钦佩,——我将永远是你的 忠实读者!
        在桥墩上题词的小伙是位了不起的青年!设若机遇好的话,定能成才!
        文革——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自然有着终生难忘的记忆,看了您的文章,引起串串思忆····························至于“生产队聚餐”,我们这里没有过,在那种连“天地”都象得了“疯狂病”似的社会氛围中,有点匪夷所思,倒像是1958年的“大锅饭”·····························
         呵呵,不好意思,您看:连我都变得有些“疯癫”起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290
QQ
发表于 2011-6-28 11: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380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客观求实,笃守信义。

积分
1175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本家们的关注,对本文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实不敢当。文中多有不尽人意之处, 还望不吝赐教!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小的灾难。当时有很多才华出众的青少年因此被断送了前程;上文中的那位青年也是受害者,他的遭遇同样令人痛惜。
汪朝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