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祖先响应朝廷的“号召”,被清兵反缚双手,从湖北麻城的高岸河登船一路行到宜昌、巫山、万县、开县、这个在当时还是森林茂盛的地方。大家分手后以挽草为标记,开始了在开县的创业生涯。 时光很快过去了,我们这些移民后裔开始想念起自己的祖籍地了。凭着家谱我们要到祖先生活的地方去看看、走走! 为此我提议凡是同得到的我族辈分的王姓簇人愿意的可以参加2011年去老家麻城认祖归宗的活动。 联系地址:开县中央国际后大门斜对面王爷茶庄 电话:15084383699 附开县王氏历史及辈分资料(请仔细阅读) 1:东华厚坝王氏祖籍系湖北麻城孝感乡高杆堰(高坎堰)洗脚河(现地址:麻城五脑山林场虎形地村高坝堰洗脚河(洗脚盆)于明末清初迁入开县东华高楼村(原地址:开县东里老三甲大洞坝),此次从湖北迁入四川的历史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湖广填四川”。清朝末年由东华迁入厚坝的一支即为厚坝丰平王氏(现为清贫村)。
2:开县东华厚坝王氏系“三槐王氏”的一支。(出自王学万所写的谱书—《三槐上林记》)。
3:王氏辈分:选、思、单、文。德(元)、大、登、先。之、子、有、学。道、可、光、前。本、宗、自、远。家、世、永、传。中、正、和、顺。代、启、明、贤。
4:我族入川始祖从现有资料分析为王文秀(夫人为氏)。
5:入四川时王文秀与各位兄弟分手时作古诗一首。以此作为王氏后人相互认识时的依据。
生是原来富贵家,洪武赶散入西涯。炉林岸前分携手,时遇江边一柳芽。千载儿孙作表记,文章诗略还堪夸。君是本家来相会,对得诗合是一家。(注:此诗在明朝时很流行,祖先很可能拿过来改了几个字而已。所以连洪武两个字都没去掉,从洪武两个字可以断定我们是从明朝初年迁到开县来的,据今600多年了。但从来开县后所取的辈分看才12代人而已,按一代人25年算才300年。故断定我簇是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移民到开县的。)
6:王氏繁衍表
1:王正棠、王高、王聘—王选才—王思元(王庄、王星—王文郁)。
2:王聘—王选明—王思国—(王鼎、王昊、王玉、昂)—王文秀—王德成—王大乾—王登贤—王先福—王之信—王子义—【王有栋、王有富(字方谷)—东华王氏;王有元、王有贵—厚坝丰平王氏】......近代王氏。 麻城三槐王氏的来源。 发表于: 2010-4-07 10:25 作者: 王义方 来源: 全球王氏网 麻城三槐王氏,原居江西豫章瓦屑坝。元朝末年,中原横遭兵燹,瘟疫盛行,人口锐减。洪武初年,朝廷下令“江西填湖广”,麻城三槐王氏始祖必兴公昆仲7人乃迁居鄂东并分居鄂东各地。必兴公转辗来到黄州府麻城县石陂之磨子山(今湖北省麻城市龟山乡境内),见此地山川毓秀,地杰人灵,遂生于“毓灵之地必俊彦辈出”的感叹,乃卜居于此,至今已有600余年了。必兴公,乃麻城三槐王氏始祖。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其后裔鼎盛,已传至二十四世,代代门庭显耀,黎献鳞列,光灿如云。
必兴公,字玄兴,元末明初人,洪武年间进士及第。必兴公生五子,为麻城三槐王氏二世祖,分别名王龙、王虎、王庭、王玺、王周。其中,王龙、王庭、王周子孙蕃盛;王虎、王玺无后。其长子王龙后裔为了纪念他,特将卜居地起名为“王龙”,即今麻城市龟山乡王龙村。王龙村,乃麻城三槐王氏发祥之地。
必兴公子孙繁旺,瓜瓞绵长,其后裔绝大部分外迁。长子王龙部分后裔、三子王庭之后,陆续从磨子山迁出,分衍于全麻城境内,今木子店镇马牙山村、龟山乡铺头坳村、鼓楼办事处望城岗村及城区等地,均有王龙、王庭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著名军事家、原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原名王宏信),著名海军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王宏坤等人,皆为麻城三槐王氏的骄傲。而王庭九世孙王正纪(即必兴公十世孙),一说举迁陕西,或说举迁四川,难考其详。
必兴公五子王周,生两子王以仁、王以泽,迁黄冈赤膊龙(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人称赤膊龙王氏,其后世多科甲蝉联,名身显赫,至今已繁衍到3万多人,为湖北旺族。
龙去脉 必兴公后裔中,六世孙王廷主迁安徽六安大花坪;十一世孙王金奎和十六世孙王廷亨、王廷利、王廷贞,皆迁河南霍山;有王贵者,始迁河南商城,后又迁陕西西安府之定原县(今陕西定原县)八尺匣…… “湖广填四川”移民湖北麻城、孝感寻根探秘 | 2010-04-20 15:16 | | | 那是一条延走了六百多年的悲壮乡情路:回望大别山,泣别举水河,溯长江,穿三峡,踏蜀道……凄风苦雨,抛别故土,他乡繁衍。而那辈辈相传的追亲寻祖之念,更是至今绵绵无竟期!
3月11日至14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重庆湖广会馆修复领导小组组长何智亚率团赴湖北专题考察,探寻先祖足迹、搜集文物资料、丰富“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内涵。这次活动,引起了湖北方面的高度重视,湖北省委统战部、工商联作了周密的安排,有关市、县的党委、政府、政协、统战部、工商联热情接待,在移民原发地——麻城市歧亭古镇,乡民还燃放鞭炮迎接来自重庆的寻根人。记者随行,顺江而下,走荆楚故道,揽江汉平原,直抵史称中华“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麻城、孝感,探寻到“湖广填四川”源头的一些情况—— 认祖必称“麻城孝感” 地处神州腹心,峰连鄂、豫、皖三省的湖北麻城、孝感两市,因其五关形胜、屏蔽江南、扼中原之咽喉,历来成兵家必争之地。而明清的大规模移民,麻城、孝感两地又是最早的赴川之地。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6年(1373年),太仆丞梁野仙帖木尔上书:“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城,东北至塔滩,土膏腴,宜招集流亡屯田”。太祖“从之”。《麻城县志》也载,明洪武年间便开始向四川大批移民。近年麻城、孝感两市文物工作者所搜集的大量民间族谱、家谱,屡见“……世祖明洪武年间入川”的记载。重庆市文物工作者搜集的大量古籍资料和家谱也有不少对接。有趣的是,历年到湖北寻宗问祖的人,大都言称祖籍是“湖广麻城孝感人”,专家认为,这虽有移民从众的倾向,但其中也不乏历史依据,麻城孝感的地理位置,的确处在移民集散的水陆要道。多年研究“湖广填四川”的何智亚副秘书长也证实,从目前已收集到家谱的记载,大都称祖籍来自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如江津幸氏族谱记载:“宋末年间,仲式祖由江西迁楚麻城孝感乡。因徐寿辉兵起,复自楚避乱入蜀,携祖妣王氏及三子寓江津笋里梅村幸家湾数年。见风俗淳美,山川壮丽,遂采三山而居”;江北县曹氏族谱记载:“初祖兴王公,湖北黄州府麻城人也,明洪武初入蜀,卜居於渝北跳石河”;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南溪县志》“今蜀人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孝感市台联会的鲁鋆,今年已86岁,多年研究“湖广填四川”。1944年即在重庆和其他同乡组织成立“孝感旅渝同乡会”,联络4百余人。鲁老近年多次接待四川、重庆各县市以及台湾等地来孝感认祖寻宗人士,都提到祖辈留下“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的遗言,其中还有不少追溯至源头江西省。对此鲁老表示,根据他多年搜集研究,证实麻城孝感居民确实多自江西迁来。他说,据《湖北通志》记载,唐朝末年,瘟疫流行,麻城孝感一带人烟稀少,而临近湖北的江西人有大批到麻城、孝感定居,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并定居下来繁衍后代。湖北民间一向流传着两句话,叫“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也是明证。 四类迁徙人 不绝乡情泪 麻城市委办公室主任凌礼潮,也是多年研究“湖广填四川”问题的专家,最近著有《李氏祖籍考》。他认为历史上的湖广移民,有以下四类情况:一是逃避赋税自发移民,如明初皇帝报复藩王,导致江西赋税过重,农民不堪其苦,于是向临省又赋税相对较轻的麻城孝感迁移,此后又向无赋税的四川迁移;二是土著避移民而迁,如麻城孝感新迁移民势力壮大,当地土著屡受欺压,被迫迁移;三是政府组织、鼓励动迁。明末清初,随着四川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政府即组织大规模移民,并鼓励开荒,“插占为己,视为永业”,并免税10——20年,奖励耕牛、稻种,于是引发大规模移民;四是明玉珍、张献忠招兵入川。据《湖北通志》和《孝感县志》记载,元朝末年,明玉珍在家乡(湖北应山县)举旗反元,应山、孝感、安陆、云梦等地农民投军数十万之多,元至正十八年,明玉珍统兵十万西征,经巫山入川,先后攻克重庆、璧山、铜梁、德阳、成都等地,后在重庆称帝,国号“夏”,明玉珍病逝后,其子明旻战败投降明朝,入川将士多流落重庆——成都沿途各县。另据许鼐《小腆纪年卷》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27年)4月,张献忠攻进麻城,一次征兵五万七千余人,别立“新营”入川征战,后大部军籍改民籍,兵败后,其将士也隐姓埋名,定居四川繁衍后代。
如今的川渝人,据说80%为移民后代,而麻城孝感较之其他地方移民,人数最多。不管是“奉旨入川”,还是被迫迁徙,回望热土,谁不留下思亲情,抛洒思乡泪!
“麻乡约”传递思亲情 记者在麻城、孝感两市,阅读到不少描述民间邮政组织“麻乡约”的文章,麻城市干部凌礼潮对此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麻城大批迁徙农户远离故土,思乡心切,每年推选不负众望者回乡探望,往返带送家信和两地土特产,以至于年年如此,相约成习,成为我国通信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明朝中叶民信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清代咸丰中叶(1855年左右),“麻乡约”逐渐衍变为专业客运、货运、送信的民间帮派组织“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创立者陈洪义(又名陈鸿仁),重庆綦江县号坊乡陈家坝人,陈抬轿子、滑杆出生,为人讲信义,博得同行一致推崇。“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后业务不断扩大,在重庆、昆明等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业务不但近至西南三省的穷乡僻壤,还远至汉、沪、津、京、滇缅、滇越。
清末明初,“麻乡约总行”设在重庆西二街口子上,外面招旗高悬,三开间的大门面,两边各为黑漆红面柜台,十分醒目气派。虽然随着历史进程,“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后来也消亡了,但由“麻乡约”带动的乡情传递,至今绵绵不绝。
记者 黄家骢
艰辛血泪迁徙路 在麻城市歧亭古镇(过去属孝感乡)采访,记者见镇中民房多为石片垒砌,但飞檐翘角和窗棂雕饰,尚保留着明清的民居风格。特别是贯穿镇中的那条斑驳光滑的石板路,有的还带有“清康熙……年”的刻迹。
麻城市党史地方史办公室副编审李敏认为,当年麻城的移民,大部分应是踏着这条石板小路,或乘船顺镇边的举水下长江,又上溯长江入三峡进川;或走陆路,顺“官道”驿站入川;或走山间小路,翻越“登天”蜀路栈道……
移民的具体入川路线,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但数千里蜀道迁徙跋涉,先人们历经的艰险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研究学者的文章屡屡提到,清朝第二次大规模移民,由于朝廷重视,“上谕”层出不穷,急如星火,又视招徕户数为官员提拔依据,导致各级循吏急功近利,求官心切,朝廷只问到川数字,下面便层层加码,于是暴力、捆绑、虐待以及沿途死伤枕藉情况不少,移民苦不堪言。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千里鄂川道,瘴气、酷阳、冻馁、寒夜、伤痛、倒毙……浩浩移民潮,或三五成伴,攀援于蚕丛山道,或官兵押解,跋涉于激流峡谷。至于川人爱缠头巾的习俗,民间老人的解释是,当年押解途中死人太多,经常头缠孝布,天长日久,便逐步演变成多用途的头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