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8686|回复: 2

汪金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0-9-12 11: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 命 的 追 求
          ---记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教师汪金权

    汪金权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位于蕲北山区的蕲春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尽管高考结束,暑假来临,但四中的老师们仍饶有兴致地谈论着这件振奋人心的事情,有羡慕,有嫉妒,有祝贺,有猜疑,还有无所谓的观望,但他们那眼神里满是由衷的钦佩和赞许。“写写汪金权吧,也许没有语言可以形容和修饰,但从他身上我真正明白了怎样才能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他当之无愧!”蕲春四中校长田铭生如是说。
    这就是汪金权,一个让全校2300名师生为之动容的人,一个让近40万蕲北山区人民熟悉而敬爱的人,一个极富争议却让蕲春四中铭记了17年的特殊的人。

                           以执著养成执著

    汪金权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 是靠亲戚支持、国家资助完成学业的。特殊的生活经历,求学的艰难历程,深深地震撼了他年轻的心灵,也激发了他刻苦钻研、献身山区教育的热情。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蕲春三中,在那个教师地位和待遇还很低的年代,汪金权毅然在自己的高考志愿上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
    初到大学,校园里浓浓的文化氛围让他激动兴奋不已。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阅览室各种各样的期刊,各个知识门类的讲座,教授们独具风采的授课以及自由争鸣的学术气氛,都深深地揪住了他的心。总感到时间脚步的匆匆,惟恐时光飞逝,机会不再,总想多读快读。于是,借阅了一摞又一摞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一桌一椅、一盏小小的台灯,伴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静读的夜晚和忙碌的周末。四年的学习生活,专业的、教育教学的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各类知识,积聚着沉淀于心底,眼前的路越来越亮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增长了他的知识,也更坚定了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1987年,作为当时华师大唯一一名黄冈籍的“优秀毕业生”,不少行政机关希望他加入,但他还是选择了黄冈,选择了教育,被分配到了黄冈中学。身处繁华的闹市和优越的环境,昔日同乡、同学羡慕的眼光却勾起了汪金权对家乡、对蕲春教育的无限忧思。一年后,在师生们的挽留和惋惜中,汪金权拜别黄冈中学,回到了蕲春并选择了蕲春四中,从此开始了见证四中发展变化的工作历程。
    当时的蕲春四中,只有8个教学班、300余名师生,教学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汪金权二话没说,搂起一床被子就搬进了一间小平房。
    “为师当勤奋。”这是汪老师一直以来的自勉。“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抱着这样一个想法,汪老师不放弃任何一点可以的利用的时间,晚上都是加紧学习。除了钻研文学和现代汉语,他还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钻研哲学和历史,学习化学和地理知识。在那间简陋的斗室里,汪金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伏案学习,布置流下了多少汗水。山里蚊子多,身上不知被咬了多少疙瘩。有时实在疲倦了,就用冷水浇头,泡浓茶提神…….他总希望自己是个各种知识的“杂家”从而成为语文教学的“专家”。
    回首从教后的时光,汪金权觉得愧对父母,愧对家庭。当众多的年青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家庭的轴心、至宠至爱的时候,他却没有节假日,无休止地批阅、讲评着试卷,把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倾注在学生身上,家成了旅店,成箱的方便面成了家中常备的食品。当妻子患病最需要丈夫安慰的时候,他没能守在床前;当儿子患重病最需要父亲照顾的时候,他却又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上。1994年6月,从小养育他的祖母患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汪金权得知消息后,几次调整时间准备回家探望,但几次都因为怕耽误学生复习都一推再推。就在高考前夕,祖母逝世的噩耗传来,汪金权懊悔不已,祖母临终前的声声呼唤成为他心头永久的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高考后回到家时,见到的只是祖母的坟墓,汪老师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为了家庭,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17年来,汪金权老师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一桌一椅一小灯是他最忠实的伙伴,见证着他为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为了上好一节课,他翻阅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资料。为了让课堂充满激情,他认真琢磨每一句课堂语言。为了弄清楚当前的热点问题,他跑华中师范大学,不惜花费高额长话费向母校的专家求教。
    汪金权的这一份执着,也养育了学生执着追求的精神。在汪老师的影响下,孩子们变得不知天高地厚,写起了诗,拿起了写科幻长篇的大笔,尽情描绘小说中才有的大场面。一个个童话发芽了,一朵朵小诗开放了,一篇篇科幻长篇诞生了。陈未鸣、张玉成等学生的诗文先后发表,陈卓彬参加全省第五届中学生作文竞赛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几年下来,他所教过的学生先后有200多篇文学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发表。如今,他更是“桃李满天下”。学生陈晓华在广州武警从事文书宣传工作,仅去年一年就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800多篇;汪瑞林由于写作功底深厚,大学毕业后被《中国教育报》聘用为“招生考试”专刊编辑;吴绍先被《湖北日报》录用为“东湖”副刊编辑等等。

                           以爱心孕育爱心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作为一名山区教师,让我们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会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汪金权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一个痴心教育、肝胆相照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令人不仅肃然起敬。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汪金权杂具体工作中对师爱的诠释。他认为,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职业品德。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好的班主任心中永远不能有“坏学生”这个概念。只有从内心爱学生,以诚待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深信,付出一分爱,就会有一份回报。
    在汪金权的班上,有一个姓顾的女生很调皮,脾气又倔,换了几个班还是老样子,有几次竟然离校出走,和社会上一些青年勾搭在一起,老师一直拿她没办法。家长也非常生气,宣称不要这个女儿。汪老师却不以为然,在高二开学时收留了她。却没有放弃,又找这位女生谈话,和他谈社会,谈人生,女孩子泣不成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2003年,这个女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本科大学。今年,在给老师的信中,她深情地说,:“老师,直到今天,当我遇上挫折心中悲愤或是耽于享受疏于奋斗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您那那热情、充满期待的眼睛,就那样静静地望着我,鞭策我时时做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我知道,您的热情,坚强,乐观会影响我的一生!”她兴奋地告诉汪老师,自己做了班长,还请书法老师写了一幅对联赠给汪老师:“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在张榜镇采访的时候,刚从深圳回来的学生程月梅激动地告诉我们说:“没有汪老师,我们可能和我父亲一样正在马路上摆地摊,生活还是一片灰暗……”2000届学生程万里、程月梅是一对兄妹,父母久病,家境困难。父亲下岗后,家中的生活更加困难,因此兄妹俩非常自卑。汪老师找到他们,亲切地说:“你们是我的学生,也是我亲人,你只管好好学习,你的学习费用我来负担。”在汪老师的帮助下,2000年兄妹俩分别顺利地考上了武汉大学和咸宁学院。接到通知书的时候,程家又陷入了苦恼:兄妹俩一万多元的学费怎么办?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汪金权主动上门,借给他们两千元钱。他们知道,汪老师平时省吃俭用,这可是师母和汪老师儿子治病的本钱,说啥都不能要。汪金权生气了,摔下钱,扭头就走。就这样,汪金权先后借给程家兄妹俩的学费和生活费就高达6800多元。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汪金权对教育的爱换来了他事业的成功。对学生的爱也换来学生的尊敬。在学校评教中,他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教育是一项筑就心灵的工程。在这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汪老师不仅兢兢业业地工作,而且善于与学生一起学习,是学生们的大朋友。在他所任教的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牵动着他的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爱。在当班主任时,他所带的班是最受任课老师欢迎的,因为这些孩子学什么都感兴趣,学什么都充满热情与自信。每次师范见习,他的班课总是排得满满的。汪老师说,孩子就是自己的镜子,你爱他们,他们会回报你十二分的爱。有一回,汪老师和一个小同事一同上街,遇到了一个老家长,这下可好,家长拉着他的手想当年,说今朝,没完没了。汪老师歉意地对小同事说,看来今天没收获了。小同事却说,不,今天的收获很大,这是一堂真真切切的师德教育课。
    是的,正是他那真挚的爱心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孩子的爱戴。回首过去的岁月,汪老师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自豪。他说,十几年来,先后给学生垫付了18000多元的学费。
    每一次外出学习归来时,学生们总会蜂拥而来。围着汪老师说这说那,送上问候,送上笑脸。这不正是对一个老师最高的奖赏吗?

                          以智慧启迪智慧

    “师者,人之模范”。这句两千年前的古训,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为人之师,当率先垂范;栽培桃李,须辛勤耕耘。谈起古训,汪金权滔滔不绝,俨然一个大学者,一个大学问家。
    想当初,他发现学生并不像自己当年那样喜爱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成了枯燥、照本宣科的代名词。当他在一本专业杂志上看到语文课居然排在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的首位,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要把教育当着自己的生命,要把语文教育当着自己的生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去。?用热情点燃热情,用生命唤醒生命,汪金权老师在心中暗下决心,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蕲春四中的语文教学在全县享有一定的声誉,离不开汪金权老师。汪金权老师认为,教育离不开竞争。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对于一个会做工作的教师,他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
    “教师是一项需要献身的事业;在我看来,教师更是一项充满激情的事业,让我们的智慧得到发挥,让我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汪金权这样说,也这样做。作为蕲春四中语文组组长和当之无愧的带头人,他是全组教师年龄最大的,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在组里,他是有求必应。老师讲语文公开课,他汪金权亲自做示范。青年老师刚从初中调上来,他主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料送给他们,为他改教案,说课。
    校长田铭生告诉我们,四中语文组学习氛围最浓,教师的学历全部达标,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汪金权的功劳。汪金权说,我只是以身作则,从知识的角度引导年轻的教师热爱学习而已。另一位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语文组教师不仅学历达标,还有三个人在考研,这在全县开了先河。在他的带领下,全组一改知识分子文人相轻的毛病,真正做到文人相“亲”。全组成员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也是相互关心的亲人。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有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如今,四中语文组教师人人都是骨干教师,成为蕲春四中教育教学的“顶梁柱”。
    课堂是教师展示生命价值的舞台,汪老师的语文课堂是充满魅力的。为之入迷的不只是孩子,不只是同行,甚至还有他们的家长朋友。每堂课前5分钟的演讲,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口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老师引导孩子们在课间和课外开展综合性学习,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孩子们在研究中不时地爆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我们家长也很想多做一回小学生”。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在汪老师眼里,做老师是一项魅力无穷的工作”,孩子的认同、家长的肯定成为汪老师工作的不竭动力,站在课堂上,他便将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自己的爱融入了其中。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未来社会对人提出的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教师要营造良好、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汪金权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有的放矢,师生互动,致力于创造一种和谐、动态的教学环境。学生起初对课文不感兴趣,也不太理解诗课文的感情和内涵。汪金权并不着急,他在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向学生介绍了文章的背景、作者后,又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悟,在悟中赏析,进而进行朗读训练。此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争着、试着朗读,有的甚至要求读两遍。而且在朗读中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和比赛。在这种互动中,使师生活动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产生了创造的意识和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就是汪老师诠释的语文课堂。参加过汪金权执教观摩的几位年长的老师对汪老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大胆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举措表示赞赏,有的对班上学生积极踊跃的表现表示佩服,有的则说自己也被汪老师和学生们创设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涌起了对课文主人公由衷的敬意。
    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绩。以教育为生命,教育生涯也必然洋溢着生命的激情,课堂也必然充满活力。17年来走过的路很苦,但苦的汗、苦的泪换来的却是肩上行囊饱满、胸中气慨昂扬。教育理论开阔了刘丽老师的视野,他一边钻研理论,一边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五十多万字的教学经验总结和论文。汪老师的语文教学开始活起来,学生热情开始汪起来。从诗歌朗诵比赛到人生价值演讲,从辩论会到小调查,学生发现原来语文和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他的语文课燃烧着青春的激情,充满了探索精神。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阔了,成绩也突飞猛进。1988年,他带班主任,首届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两名学生分别获得总分和语文单科第一名。1990年,他的第二届学生上本科线19人,创蕲春四中普通班最高。从1993年开始,汪老师的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版,受到全国读者的欢迎。他主编或参编的《高考阅读训练题设计》、《高考话题作文模式训练大全》和《最新话题阅读材料200篇》等共6本印数已经达到30多万册。汪金权老师的努力也赢得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尊重,从1995年开始,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01年,汪金权老师在荣获“黄冈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后,被黄冈市教育局、黄冈市人事局和黄冈市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授予“黄冈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2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3年,他又被黄冈市人民政府评为黄冈市“三十佳”教师。
    在一大堆荣誉面前,汪金权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分量更重了。连续得多年的拼搏,消耗了他过多的经历。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42岁,变得很消瘦了,早已是两鬓斑白,看上去年过半百。他到乡下家访,孩子们总是喊他“汪爷爷”,心中难免泛起阵阵酸楚。但想到他的学生,念及他的工作,汪金权又总是浑身有劲、精神抖擞,让人一见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青竹,浑身是骨,挺直不屈。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并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汪金权老师将教育当生命,把全部爱心献给学生,以一个老教师的言传身教倡导了并继续倡导着一股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良好师德师风,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也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汪金权激昂地告诉我们:“做为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调整心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敢于在竞争中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现个性风采,施展应有的才华,体现优秀师德,既然选择了这条无怨路,就要把它无悔地走下去!”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为了学生,甘做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这,便是汪金权最真实的写照。
1c1456a642ed67d8b4134ca93c35f244.jpg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250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清贫乐道,敬宗爱祖。

积分
28853
发表于 2010-10-11 12: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宗亲的骄傲。 学习中,,
镇市东头旧井亭,穹碑高护碧梧阴;名芳里社先封邑,泽配乾坤自古今;越国图书传世久,登源泉水注窪深;年来浚彻寒云骨,飞出人间遍作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99

帖子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1-1-4 1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为了学生,甘做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这,便是汪金权.先生最真实的写照。
        连续多年的拼搏,消耗了他过多的精力。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42岁,变得很消瘦了,早已是两鬓斑白,看上去年过半百。···········
        汪金权先生!好样的!在一个极其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以“为了学生,甘做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为了他的学生,多年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消瘦羸弱,两鬓斑白,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屹立在教育战线上的“钢铁巨人”!!!
        我们向他致敬!我们为他鼓掌!!我们以他为荣!!他是我们大汉民族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