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寿杰

《凤池吟稿》专贴

[复制链接]

55

主题

3599

帖子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0-2 2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9楼(汪寿杰) 的帖子

此篇的原标题为《钦定四库全书》
       《凤池吟稿》提要       臣等谨案:         ——字样。

    结尾有: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总校官  臣陆费墀                ——字样。

    那句诗联应为:“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0楼(汪根远) 的帖子

该对联已填补,谢谢!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伪托”汪广洋诗作举略

                                                       “伪托”汪广洋诗作举略
       汪广洋作为一代宰相,不仅通经能文,也是一位谨厚自守的一代典范。其诗歌不仅爽豁,而且整丽,为历代文家推崇。有些诗歌,竟然出现“伪托”之嫌疑。有些诗作非汪广洋之做,却假借广洋公之名;还有广洋公之作被冠以他人之名。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从而也佐证了广洋公在明初诗坛上的影响。以下诗作,多有“伪托”之嫌疑,现列举出来,供大家商榷!     
      【阊斗柳枝詞】  
       小蛮能唱百家词,笑把纤腰斗柳枝。   
      【送许时用归越】
       旧擢庚寅第,新题甲子篇。老来诸事废,归去此身全。烟树藏溪馆,霜禾被石田。鉴湖求一曲,吾计尚茫然。

      【淮角楼】 http://lsj.huaian.gov.cn/jsp/content/content.jsp?articleId=3340
       风物凄凉天地秋,凭高不尽古今愁。关河北望三千里,淮泗东来第一州。日暮边声传画角,早寒霜气袭重裘。干戈扰扰何时静,王粲长吟独倚楼。
       淮角楼:在盱眙县东北斗山上。王粲:三国魏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登楼赋》。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劝戒酒诗 【奉旨讲《宾之初筵》】

劝戒酒诗
——【奉旨讲《宾之初筵》】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汪广洋在任都谏官时,受朱元璋之命,为群臣讲解《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后做诗——【奉旨讲《宾之初筵》】
    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中,酒文化和茶文化大约是最引人注目的,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几乎可说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酒文化如此发达,酒文学在中国的肇始自然也很早。
    然而饮酒滋事、饮酒误事、酒后乱性,却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实。  
    《宾之初筵》对后世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对于嗜酒成性的人来讲,应该仔细拜读我祖广洋公的诗作以纠正个人的饮食习惯,加强个人修养。汪广洋在《奉旨讲宾之初筵叙》中讲的一件事可以证明世人是不反对喝酒的,但一定要适量,无能为力者不要勉为其难,喝酒的英雄并非真正的英雄!明太祖朱元璋在听了他讲解《宾之初筵》一诗后,大为感动,命令缮写几十本颁赐朝中文武官员,让他们悬挂在府第的厅堂上,以为警戒。后人在转述此事后,认为朱元璋“厥后大戮功臣,纵酒败度,亦当是一种口实”,则《宾之初筵》一诗的影响亦大矣。——自然,朱元璋向群臣推介这首诗,与此诗的文学价值已没什么关系了。而是朱帝的一种愿望,或者是一种告诫。
    诗作章法结构非常严谨。酒宴有合乎礼制的,有违背礼制的,喝酒场面就大相径庭,暴露出理想状态与现实境况的尖锐矛盾。《宾之初筵》中凸现的都是否定意蕴。
    写作技巧非常高明。诗人之意实在,前两章却用作映衬,欲抑先扬,跌宕有致。并不剑拔弩张,疾言厉色,只是反覆直陈醉酒之态以为警诫,除了烂醉后手舞足蹈的姿势不惜重言之以外,载号载呶乱我笾豆侧弁之俄写醉汉吵吵嚷嚷、弄乱东西、衣冠不正,也都抓住了特征,使读者对酗酒的害处深感悚惕。

    [明]黄瑜《双槐岁钞》载:丞相忠勤伯汪朝宗广洋,乙未岁以儒宿被召为令史,累除照磨、正军、都谏司都谏。事太祖于草昧之初,谏行言听。及有天下,召人中书,封伯爵,寻与胡惟庸并承爰立之命。其所著诗集名《凤池吟稿》,有《奉旨讲宾之初筵诗》,叙曰:“臣梁贞用古诗三百十一篇,辑成巨帙,进供睿览。元之秦先生、良卿周先生侍坐,上躬亲检阅,以《宾之初筵》一诗,命臣广洋直言讲解。顾念学问迂疏,曷足发扬古作者之微旨?据经引注,敬为演绎,上亦为之兴感,乃曰:‘卫武公,一诸侯也,九十衰耋,尚能令人作诗自儆,复令人朝夕讽咏,期于不忘。矧今以可为之年,当有为之日,何不激昂黾勉耶?’仍命臣广洋缮写数十本,颁赐文武大臣,俾揭于高堂,欲常接乎目、应乎心,以古贤侯为自期。视武公初意,尤昭著而浃洽矣。”观其所叙,盖在为都谏时也。圣祖当兴王之时,崇尚经学,非徒悦之于心,即欲见之于行,而又上下交相儆励如此,真可为万世劝讲之法也。粱贞者,浙江耆儒,后官至太子宾客、国子祭酒。秦元之,名从龙,元御史,寓镇江。周良卿,不知何许人。相传初渡江时,聘秦、周、丘三老,待以客礼,有谋则召之。惜丘逸其名。  
                                 
                                      【奉旨讲《宾之初筵》】  
    臣广洋忝(tiǎn 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在谏垣(指谏官官署。)。初上锐意于图治蒐(sōu 。即茜草。)武。余暇,延访遗老,从容赐坐,讨论古今,鉴观兴废,兢兢业业,惟恐有弗。迨(dài等到,达到)与夏禹惜寸阴,殷汤日新其德,周文望道未见之意,寔shí 。放置。此。)同符而合辙也。顷者,博士臣梁贞用古诗三百十一篇,辑成巨帙zhì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进供睿览。原之秦先生良卿周先生侍坐,上躬亲检阅,以《宾之初筵》一诗,命臣广洋直言讲解。顾念学问愚疏,曷足发扬古作者之微旨?据经引注,敬为演释。上亦为之兴感,乃曰:‘卫武公,一诸侯也,九十衰耋,尚能令人作诗自儆,复令人朝夕讽咏期干不忘。矧shěn 况且。)今以可为之年,当有为之日,何不激昂黾勉耶?’仍命臣广洋缮写数十本颁,赐文武大臣,俾使:俾便考查。俾众周知。)揭于高堂,欲常接乎目、应乎心,以古贤侯为自期。视武公初意尤昭著而浃洽矣。窃惟方今文武并兴,贤哲彚(huì 汇。)进其间,老于文学者或皓首,一经朝温暮习、行咏坐思似若有所得也。然片言隻zhī 。)字之奥,犹不能不窒于怀况,当经纬万机感悟一语,涣然冰释,发为昭代美事。其濬jùn 。)哲文明得非天纵者,与臣广洋适际斯时,敢不拜手稽首、敷陈万一,颙yóng 大。)俟后日风雅君子。于是乎书。   

      维周临九有,运祚何其昌。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粤若卫武公,展也令誉彰。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反躬益淬砺,托言敷雅章。朝夕冀相接,寤寐耿弗忘。爰思庸为诗,燕响礼极明。苟不究终始,曷能鬯抑扬。时维肆筵日,冠盖来煌煌。秩然宾主分,蔚然鹓凤翔。俎豆陈左右,肴核荐馨香。旅酬倡欢虞,八音迭铿锵。惟云在和乐,毋以逾大康。请观嘉会初,靡不罄所飨。史臣相我右,监官佐我傍。容止慎有节,语言矜有常。终希蹈矩矱,勿为深之凉。所以古君子,勉勉念自强。迨兹礼物既,宁莫怀所往。三爵稍不识,主宾实傍徨。峨峨弁倾侧,傞傞舞趍跄。喧笑四座起,谑浪殊未央。遽俾出童羖,而为中心伤。所以古君子,兢兢恒自将。矧今创造始,风云动八方。凡我百执事,岂不负责望。般乐诚怠傲,流连乃荒亡。屏翰既有托,启居在不遑。至尊宵旰间,文武翕弛张。揽辔奠民庶,驻车问贤良。匮抽金石封,取鉴法殷汤。上以继神圣,下以息抢攘。濆荛亦何幸,培植纡宠光。焉知作者意,讽咏悉其详。据经掇训诂,庶几于佛仿。天容俨垂霁,诸老赋颙卬。拜手稽首书,愚衷见毫芒。彤庭扇征飙,白楮浮清霜。晴槐转午影,尧日正舒长。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5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发表于 2010-10-6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寿杰本家:   
       我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从头至尾认真地看了《凤池吟稿》这一主题的全部内容,真是大开眼界,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感动。第一,我为你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古人做学问的那种“推敲”、“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精神,你是做到了。第二,你为宏扬宗族文化真是达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我佩服之至。第三,你高屋建瓴,紧紧抓住了“汪广洋”老宗祖这一专题,广搜博采,潜心钻研,成效显著。说明你具有一种“史学大家”的风范和素质。我为之敬佩。   
       我在《明诗300首》中找到了汪广洋老宗祖的两首诗,现发到你的主题中,算是添加一片绿叶吧。   
       另,看了该主题后,我还为我汪氏同仁为了宏扬宗族文化这一共同的目标而互相支持、互相协作的精神所感动。像汪根远、九华星云等本家,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这种精神好,这种风气很好。   
       本家辛苦了!

                                              汪广洋诗二首   

                                                过高邮有感
去乡已隔十六载,访旧唯存四五人。万事惊心浑是梦,一时触目总伤神。
行过毁宅寻遗址,泣向东风吊故亲。惆怅甓湖烟水上,野花汀草为谁新?   

【作者简介】  汪广洋(?—1379),字朝宗,高邮(今属江苏省)人。元末进士,游寓太平。朱元璋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出参军事,历任江西、陕西参政,以开国功勋封忠勤伯,拜右丞相。洪武六年(1373)左迁广东参政。数年后,复为右丞相。他与胡惟庸同为中书左右丞,隐忍依违,不能发其奸状。洪武十二年(1379)坐贬广南,诏数其罪,自缢于途中。有《凤池吟稿》。   
        广洋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诗歌,诗风清刚典重,一洗元人纤媚之习。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曾摘其佳句如“平沙谁戏马,落日自登台”、“湖水当门落,松元傍枕浮”等数十联,认为可入唐诗。《四库提要》谓其诗名“虽当时为宋濂诸人盛名所掩,世不甚称,然观其遗作,究不愧一代开国之音。”胡应麟《诗薮》论明初诗家时说:“高季迪风华颖迈,特过诸人。若刘诚意(基)之清新,汪忠勤(广洋)之开爽,袁海叟(凯)之峭拔,皆自成一家,足相羽翼。”《明诗纪事》认为这话对汪广洋、袁凯的评价是允当的,对明初大家的刘基贬低了些。  
  
【说  明】  宋濂序汪广洋诗,“以为绝人之资,博极群籍,从征伐则震超越,在廊庙则庄雅尊严。”《过高邮有感》这首七律既非随帝王征伐,也非在廊庙为官,而是功成名就后仕途受挫放还(时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故里之作。从他离开家园追随朱元璋转战各地,至此已经十六年。经历了元末军阀铁骑的轮番践踏,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战火洗礼,自然是“访旧半为鬼”,但他并没有“惊呼热中肠”,而是寓深邃于平静,写出了第一联。第二联总写感慨。重过故乡,不能不回首前尘,不能不对比今昔。回首十六年居帅府,参军谋,历尽风霜,以开国功勋受封赏,转眼却放还,简直是黄粱未熟,噩然梦觉,怎不“惊心”!对比过去屋舍俨然,而今面目全非,能不“伤神”。“一时触目”,百感交集,先不可能选择个别事象来描绘,只能概括地倾吐。不可说第二联写得空,虚中之实,有涵盖力。第三联写得实一些,寻故宅,觅亲坟,人之常情,生者和死者的托身处都找不到,只能“泣向东风”凭吊,瓦砾丘墟,故乡破败之惨象可以想见,这又实中有虚,即小见大,有典型性。无目的地徘徊在家乡的湖畔,烟水渺茫,不知身之所措,惆怅,迷惘,野花汀草却是一派新色,它们的生意更衬出故乡的凋残。“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尾联用了唐人诗意,但境界不一样,伤感远比唐人深重。问句结尾,极为隽永。回乡本想得到一点慰藉,但既无亲人,又无落脚处,只能问苍天。
   
【注  释】 甓(pi)湖:甓社湖,在江苏高邮县西北部。元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起义,这一带有过战事。汪广洋就在十四年离家投身朱元璋部。
  
                                                   登南海驿楼(七绝)

海气空濛日夜浮,山城才雨便成秋。冯唐头白怀多感,倚遍南天百尺楼。
   

【说  明】陈田认为,“忠勤七律风格高”,有可读之处。而七绝《登南海驿楼》一诗中,迟暮之感,迷惘之绪,萧瑟索寞之气,俱在其中,情婉曲而意丰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4楼(双子客) 的帖子

感谢先生参与《凤池吟稿》研究!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08: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溪桥】

                              【临溪桥】  
    四面溪山小画图,上行不尽翠模糊。深林遗庙知谁祀,烟雨东风啼鹧鸪。  
    临溪桥畔柳毵毵,桥下溪流碧似兰。烟雨画图行七日,不知春梦绕江南。  
    石磴盘盘卧湿云,山深瑶草不知春。马头忽见梅如雪,纵有轻寒不着人。  
    空谷无人响暗泉,隔溪茅屋见炊烟。东风故遣飞花出,知是桃园别有天。  

    溪桥,即指苏溪桥,现名酥溪桥。
    清•嘉庆《义乌县志》载:“在县东北三十里。元至元四年建,入诸暨大路。古有石桥,圮于明万历戊子。国朝(即清朝)初兵马病涉,更为木桥,屡圮。嘉庆四年乡人重建,并留余资,以备永远修葺,名曰太平(桥)。”从汪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在早春二月来的,一川烟草,满腹诗情,透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和暖意。
    这座木头搭建的苏溪桥,是古镇一个古老的标志,乡亲们从前在上面走过无数次。溪桥恐怕早已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了,但是,祖先留下的足迹却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今日的苏溪将会依旧充满诗情画意,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秀美了。
    清•嘉庆《义乌县志》将该诗歌载入,起名为《过苏溪桥》。由此可知,诗中“溪”即义乌苏溪。
    义乌苏溪,原名“酥溪”,旧志书上说:“其水甘而腴,有类于酥”。古人常用“酥”来形容水,唐代韩愈就写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蒙蒙细雨,象酥油一样滋润着小街、土地、古巷。诗人就这样怀了一腔酥酥的柔情,看那酥酥的细雨和酥酥的水流。
    《义乌县志》载:酥溪,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清潭山,至丫口与深溪合。“溪所从来者高,水湍悍,数为败居,民叠石成堰,以捍卫之。时有崩塌啮噬之患。”是一条令人担心的桀骜不驯的溪流。苏溪的上游是巧溪,发源于六都深山里。每到春天,春汛频发,洪水便如猛兽一般,横冲直撞,倒桥毁田,将一腔愤怒向两岸无辜的平民发泄,令人望而生畏。
    清末以前,苏溪是设有驿运站的。苏溪凉亭倒是遍布山区、田野,凉亭多由民间捐助建成,有的凉亭还免费提供茶水或草鞋、灯笼供行人使用,给奔波的旅人添一丝温馨。有记载说,元代至正十七年,苏溪胡琏筑亭溪滨,题诗于门楣,名溪上亭。
    汪广洋早年追随明太祖南北征战,从建德一路打过来,到过苏溪,也许驻扎过,《临溪桥》即些于此时。这组诗作,诗风清新流利,表现初广洋公对隐逸生活、闲适情调的向往,宛如一曲思春小曲,撩人遐思。遥想当年,广洋公一袭行囊,风尘仆仆,在溪桥畔逗留小憩,看到如此旖旎的江南风景,一定留连倾倒、赞叹不已吧?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091
QQ
发表于 2010-10-7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双子客先生参与《凤池汵稿》的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5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发表于 2010-10-7 17: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临清汪氏于2010-10-07 16:45发表的  :
非常感谢双子客先生参与《凤池汵稿》的研究!


非常想参与,只怕能力有限,帮不上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997

帖子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10-10-7 2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8楼(汪寿杰) 的帖子

引用第35楼汪根远于2010-09-30 21:05发表的 回 8楼(汪寿杰) 的帖子 :
七弟:
    校对了一下《封忠勤伯诰》全文,有两点可商磋:
       1   ··········特加尔:“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句
           是否应断句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
             2     食禄三千六百石————其中漏打一“禄”字。



国初,公、侯为“辅运”,伯为“翊运”,武为“宣力”,而文为“守正”。汪忠勤广洋、刘诚意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伯止“资善大夫护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