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081|回复: 1

论寻根问祖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7
QQ
发表于 2010-7-25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寻根问祖
清朝学者张澍在其《姓氏寻源》中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寻根意识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思潮之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想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济世安邦的良策与先进文化之根源。姓氏寻根,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人性寻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中华的姓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持续发展的文化,这种悠久、有序、完整的文化现象,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更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宝贵遗产。正是由于姓氏的延续性,中华文明的脉络才能够贯穿古今,成为一部连续不断的编年史,并使我们至今还可以通过各类生动的载体,充分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据中国历史文献记载及现代考古成果证实,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中华文化、文明的缔造者。这些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他们生活过的地方留有文化遗存、原生态民族文化、习俗和宗祠性纪念建筑。正是这些遗存与文化习俗,为中华各民族的节庆活动提供了历史人文背景和深层文化内涵,昭示了中华各族人民是同祖、同源、同血统、同质文化分支发展的兄弟姐妹。
  中华民族的诞生,始于三皇第一皇燧人氏命风姓,由人皇伏羲继承,分衍出历代祖先和各姓。中华万姓始于风姓十部,宋代五百姓和当代百家大姓,都由此而来。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通过寻根问祖,可以比较直观地在中华祖先生活过的地方穿越历史时空,体悟祖先的历史勋业,并激励人们再创历史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球华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寻根情结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广,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发展与变革。中华姓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我国的姓、名、字、号之学,有着极为丰富广博的内涵,它所反映的是56个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发展,所记录下的是中华先祖相互学习、交流的轨迹。早在甲骨文诞生之前的上古时期,中华先祖就以正姓氏,制嫁娶为基础,以对偶婚的出现为标志,利用图腾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形式作为符号,来区分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彻底告别野蛮与愚昧,在人类历史上率先步入人文时代。
  千枝一本,万姓同源,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所谓“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今天,华人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迄今世界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族裔,全球华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寻根情结:自己的姓氏源自何时何地,本原始祖和得姓始祖究竟是谁,自己的家族经历了怎样的繁衍变迁,有着多少值得传承的家风美德?对于我们这些‘龙的传人’来说,寻根归宗意识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是血浓于水的最至诚的精神归宿。那种流淌自祖先血管中的神秘力量,建立起一种强大的心理凝聚,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源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0-7-25 13: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姓氏源自何时何地,本原始祖和得姓始祖究竟是谁,自己的家族经历了怎样的繁衍变迁,有着多少值得传承的家风美德?对于我们这些‘龙的传人’来说,寻根归宗意识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是血浓于水的最至诚的精神归宿。那种流淌自祖先血管中的神秘力量,建立起一种强大的心理凝聚,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源动力!”
       会长高见!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