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726|回复: 1

汪达其人其事

[复制链接]

80

主题

74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徽州魂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55
发表于 2010-3-24 2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达其人其事

汪小红


汪华九子,正妻钱英所生汪达被蒙元显赫的汪世显家族奉为“西汪”的始迁祖,《漳县汪氏族谱》卷三《衍佑公传》言:“公讳达,字德远,越王第三子,生于隋大业五年己巳十二月丁丑十七日壬戌辛亥时。身长七尺六寸,呼如虎虓,骁勇善谋。贞观八年配左卫勋府骑都尉,十四年从征贺鲁、龟兹、高昌有功,袭封上柱国、越国公,留镇巩昌……生三子,长曰处哲(咸亨元年配左翊卫,迁居故里,敕赐历阳庄一),次处惠,世袭公爵,与弟处澄同家陇西。故公为陇西汪氏始迁祖。”《歙西堨田汪氏家谱》之汪达小传,却言:“达,唐左卫勋府参军,以征贺鲁、龟兹、高昌,勋至上柱国,袭封越国公,终会州刺史。薨年五十七。配葛氏,合葬白渠府北二十里。子三:处哲、处惠、处澄。”未提汪达留镇巩昌事。《新安汪氏重修八公谱》卷二《世系》:汪达,字德远,贞观十四年从征贺鲁伐龟兹讨高昌有功,袭封上柱国。隋大业五年(609年)十二月十七日生,唐麟德二年(666年)十月二十九日卒,娶游击将军葛焯女,合葬白渠府北二十里,宋历封崇善衍佑公,子孙世守巩昌,甚显。

上述三本汪氏家谱,《新安汪氏重修八公谱》编纂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时间最早。《漳县汪氏族谱》始修于明永乐间,目前看到的本子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汪金铭续编本。《歙西堨田汪氏家谱》撰于道光四年(1824年),后续成于光绪辛巳年(1881年)。其实将汪达奉为“西汪”始迁祖,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汪舜民编纂的《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一•勋贤》唐《汪华传》就说:“子……达,以征贺鲁龟兹高昌功,袭上柱国,镇巩昌。”当是所看到的“南汪”一边最早的史料。漳县这边承认汪达为始祖的史料最早见于弘治二十年(1507年)监察御史范镛为汪世显九世孙汪钊写的墓志,曰:“(华)子达袭爵,移镇陕西巩昌,遂家于盐川,即今漳县是也。”

目前所能看到的有关汪达的资料,都讲其从征贺鲁、龟兹、高昌,立功袭爵。贺鲁,人名,龟兹、高昌则是国名。隋末唐初,西域并立五个地方政权,它们是高昌、焉耆、龟兹、于阗和疏勒。贞观四年(630年)高昌王麴文泰到长安朝觐,太宗嘉其来属,赏赐甚厚。但麴文泰自恃有西突厥支持,遂欺凌邻国,阻止它们与大唐往来。太宗遣使切责,文泰不以为然,贞观十二年竟与西突厥相互勾结,“击破焉耆三城,虏其男女而去。” 这种行径太宗自然不能容忍,十四年派大将侯君集攻取高昌,“骁勇善谋”的汪达亦随军出征,时年三十一岁。按照唐朝官制,“二品曾孙、三品孙、四品子、职事官五品子若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及国公子,补勋卫及率府亲卫” 的规定,作为越国公汪华的儿子,汪达得以荫补左卫勋府骑都尉,为正九品军职。

唐军兵临城下,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投降。唐以其地置西州。贞观十八年,焉耆王投靠西突厥,唐将郭孝恪发兵征讨,俘焉耆王,并将前来救援的突厥部也一同击败,孝恪“以粟婆准导军有功,留摄国事而还” ,焉耆由唐朝直接控制。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唐以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讨龟兹。二十二年十二月,攻破龟兹国都拨换城。于是,太宗“始徙安西都护于其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 。

但唐在西域的统治并不稳固,在西突厥贵族支持下,西域小国叛服无常,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胁持西突厥十姓部落起兵反唐,声势浩大。贺鲁,原为西突厥叶护,于贞观二十二年率部众内属。关于贺鲁之降,《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典》突厥下载:

阿史那贺鲁者,曳步利涉射匮特勒之子也。阿史那步真既来归国,咄陆可汗乃立贺鲁为叶护以继步真,居于多逻斯川,在西州直北千五百里,统处月、处密、姑苏、葛逻禄、毕失五姓之众。其后咄陆西走吐火罗国,射匮可汗遣兵迫逐,贺鲁不常厥居。贞观二十三年乃率其部落内属,诏居庭州,寻授左骑卫将军,瑶池都督。

又《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贞观二十二年四月条:

初,西突厥乙毘咄陆可汗以阿史那贺鲁为叶护,居多逻斯水,在西州北千五百里,统处月、处密、始苏、歌逻禄、失毕五姓之众。乙毘咄陆奔吐火罗,乙毘射匮可汗遣兵迫逐之,部落亡散。乙亥,贺鲁帅其馀众数千帐内属,诏处之于庭州莫贺城,拜左骁卫将军。贺鲁闻唐兵讨龟兹,请为乡导,仍从数十骑入朝。上以为昆丘道行军总管,厚宴赐而遣之。

贺鲁降附后,对唐朝表示忠顺,颇受太宗重用,其势力在不断增长。《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有云:

戊寅,以昆丘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以鼓纛,使招讨西突厥之未服者。

《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条载: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置瑶池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以贺鲁为都督。

可是太宗一死,原先装作十分忠顺的贺鲁就一反故态,很快起而反叛。《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永徽二年正月条记贺鲁及叛事颇详:

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招集离散,庐帐渐盛,闻太宗崩,谋袭取西、庭二州。庭州刺史骆弘义知其谋,表言之,上遣通事舍人桥(乔)宝明驰往慰抚。宝明说贺鲁,令长子咥运入宿卫,授右骁卫中郎将,寻复遣归。咥运乃说其父拥众西走,击破乙毘射匮可汗,并其众,建牙于双河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咄陆五啜、努失毕五俟斤皆归之,胜兵数十万,与乙毘咄陆可汗连兵,处月、处密及西域诸国多附之。

同年七月贺鲁寇庭州,唐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进讨。三年十月,弓月道军还,作为此次行军主帅的梁建方因追讨贺鲁不力,受到御史弹劾。永徽六年唐拜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全力进讨贺鲁。程知节因“讨贺鲁逗留,追贼不及”而受到“减死免官”的处分 。显庆二年正月唐廷另派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会同诸将围剿贺鲁。十二月苏定方在金牙山大败叛军,贺鲁被活捉,历时八年的叛乱始息。苏定方“乃悉散诸部兵,开道置驿,收露胔,问人疾苦,贺鲁所掠,悉还之民,西域平” 。

若汪达真如家谱所言,参与平定贺鲁叛乱,则他已是年近五旬的老将了。唐廷嘉其汗马之劳,拜为会州刺史,为从三品实职。封上柱国、越国公,更是一品高爵。汪达死后与妻葛氏合葬白渠府,宋追封忠应侯,再封忠应威济侯,三封忠应威助昭济侯,四封忠应威助昭济协惠侯,五封崇善公,六封崇善衍佑公 。葛氏,宋初封懿顺夫人。次子处惠,袭越国公,居巩昌,家于盐川,传二十世至陇右王汪世显。其直系传承为达→处惠→昌→子文→永清→德泽→国用→可立→守约→志中→道生→传芳→宗起(《漳谱》记十二世相继袭越国公)→大本→振远→有威→汝隆→再盛→思忠→广武→孟辉→世显(《漳谱》记世袭总帅)。这个世系传承,得到了“南汪”的认可,嘉靖进士、徽州汪道昆《汪氏十六族近属家谱》云:“巩宗人有泽宫之役,挟谱寻盟,相与并观。越国以往,皆合。《越谱》载王子达以征讨,袭越国公,仅及三世。《秦谱》谱其世次,世守陇西,爰及熙宁,始改袭总管。其以勋阀封王者,二尚公主者,若而人胙之,土田视五等等。高皇帝法世及,不以流官,食采如初,改袭都指挥使,其秩二品,班曲阜同,世禄千年,文武之极也。”

不过据诸史籍,自唐“安史之乱”后,陇右地区被吐蕃占领,大量的吐蕃民众散居其地,吐蕃贵族尽毁汉制,将本土的部落制管理全面推行于广大的占领地区。河陇唐民大半沦为奴隶,替吐蕃奴隶主耕田放牧。所有唐人均被迫改换服装,只准每年元旦,用唐衣冠祭拜祖先。每逢此日来临,唐人皆东向号哭,盼望唐朝来收复故疆。建中元年(780年)韦伦出使吐蕃归国,经过河、陇,一路见唐人“皆毛裘蓬首,窥觑墙隙,或捶心陨泣,或东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虚实,望王师之至若岁焉” 。从上述情形来看,世居盐川的汪氏处境应与其他唐民没有两样,家谱所谓的世袭越国公十二世,当属溢美之说,“西汪”越国公爵位最多也就是四世,他们是汪达、处惠、昌、子文四代。

沦落之后的“西汪”在北宋逐渐复兴,成为当地部族汪古族的总管,直至陇右王汪世显横空出世。漳、陇一带流传的“白狗立祖”故事,说的就是汪氏的重新崛起。故事讲的是漳县小井沟汪家坟建坟之前,汪家人并不阔绰,有个放羊的汪氏少年,偶尔睡在此地,梦见天上有一片白云从北方缓缓飘来,端端地浮在他的头顶。云头上站着两个神仙,正在指指点点地议论,一个说“你看那少年正睡在风脉眼上,如有人埋葬于此,子孙贵不可言!”另一个说“可惜还睡得不太准,头若再向南移动半尺,就正好了,你看那隐隐露出的紫微之光……”说完两个神仙倏然不见了。少年惊醒过来,觉得刚才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越想越奇,他终于悟出这是神仙有意点化,于是便按神仙所指,打了记号,又怕年深日久,记号消失,便顺势将身边常带的一条白狗打死,挖了个深坑,葬在“紫微穴”中。过了若干年,这少年变成老人了,垂危之际,向儿子交待了葬他的地方。到他的曾孙生时,屋内一团白气,漂浮终日,孩子长大后,勇武过人,聪慧颖悟,在地方很有名气。青年从军,多次建立战功,逐渐升到节度使的地位,后来又成了巩昌总帅——他就是汪世显。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汪鑫,又名汪家弘(支系“家”字辈),湖南人在北京。《徽州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851

回帖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10-3-27 20: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的“唐灭高昌之战”,汪达31岁(609年生)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为打通西域商路的“唐攻龟兹之战”,接着才是唐显庆二年(657年)平贺鲁之乱的“唐灭西突厥之战”,汪达48岁

为什么把征贺鲁写在前接着写龟兹最后是高昌?我谱提到“汪达镇守高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因为在高昌镇守所以参加了后两次战争

至于后来在渭州(巩昌)属于“移镇”漳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