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徽苑奇葩千古传
进入徽州时代,朱熹倡导的理学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化,作为朱子故里的徽州首先成为朱子理论的实践之地,朱子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伦理道德观统之于以“孝”为本的“忠孝节义”伦理理论,这一理论在徽州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为继汪华“忠义”思想后统治徽州以至全国的标准理论。
随着微商事业的进步,徽商文化得以繁荣,在徽州形成独立的第三大板块。徽商文化与徽州原有的庙会文化、宗族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繁荣的徽州社会。徽商文化更促使徽州文化中各种形式载体得以继承、发展,并孕育了更多形式的文化载体。如:早期的新安建筑艺术逐渐发展为徽派建筑,雕刻艺术发展为著名的新安“三雕”,实际许多仍冠名“新安”的艺术载体,都是在新安时期发展成熟的。
但以祭祀汪华为主的庙会文化始终是徽州文化的支柱之一,由于在徽州汪姓有“十姓九家汪”之称,而汪姓宗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典型家族文化的代表。汪姓家族中始终以祭祀汪华为最。汪姓不管迁至哪里,他们的祠堂里都有这样的祠联:“越国家声远,平阳世泽长。”
现存的多种徽州习俗中和多种文化载体中,仍保留着汪华文化的成份。这些成份甚至被保留在徽州移民的许多地方,如前面提到的古吴国所涉及的地区杭州有汪王庙,贵州屯堡有抬汪公习俗等。这些习俗和有关汪华的物质遗存形成了独特的汪华文化现象。
一、汪华崇拜和庙会文化
“汪公大帝”汪华隋末举义号称吴王,唐初主动上表归顺大唐,被封为“越国公”,他的一切活动都遵从民众的愿望,有德于民,绩溪的百姓为了感谢他的恩泽,衍生了许多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内容之一——庙会文化。下面介绍一些最著名的汪华庙会。
①绩溪县的花朝会。
明末,汪华故乡,绩溪登源之汪村、南川、梧村、周村、忠周等十二个村轮流举行花朝会,每村一年,于每年的正月十八,也就是“汪公大帝”的诞辰日起,一直到二月十五结束。花朝,本为百花神之生日,唐代,定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日。绩溪的百姓不祭花神祭汪公,与汪公同列为神祭拜的还有其第九子,称“太子老爷”。祭祀期间,家家户户大显身手,挂灯结彩,杀猪宰羊,撑旗迎神,制琼碗,摆供献。如:绩溪县十四都西坑村的花朝会活动就非常具有特色。
西坑村早年在村东建有汪公庙,安坐一尊高大的泥塑汪公大帝像,因不能移动,称为“坐公”。另有一尊较小的可以移动的檀香木雕塑的汪公像和太子像,称“行公”。由太子会安排,“行公”每月轮流供奉在“斋官”、“头首”家中正堂上,天天祭拜,香火不断。“斋官”、“头首”是组成太子会的成员,从村里东、南、西、北、中五隅选出,每隅有一个斋官,两个头首;再从全村15个斋官、头首中选一总斋官,负责主持太子会。每年轮流供奉祭拜汪公、太子二神。逢大年(即农历闰年)更换另选,在这一年要组织举办大年会,又称“善会”、“龙舟会”,除祭汪公外还祭祀张巡、许远、南齐云、雷万春等。每年的花朝会于正月十八日汪华生日这天还组织一次“赛琼碗”活动。
花朝会从正月十五开始,社坛大庙里清扫布置,挂灯结彩,花卉盆景,还有披红绸、插彩花的祭坛猪羊,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正厅前面挂上绛色镶金绣花大帏幕,梁上悬满各色彩灯:钟灯、鼓灯、元宝灯、如意灯、双钱灯、八角挑担灯、走马灯……祠大厅中央上方供奉汪华公像,像前及两旁摆置香案及全村各家各户做的各式不同的贡献、琼碗。祠内各处天井,筑池蓄水,并放入五彩花鱼、纹草,以供观赏。元宵夜祭拜汪公、太子二神,闹元宵,赏花灯。还举办“送喜灯”活动:由太子会主持,以汪公、太子名义,鼓乐喧天地将一盏盏八角彩灯送到村里本年娶进来的新娘家中,“送灯、送喜,早得贵子”,以博“送喜添丁”之兆。
十六日,由五隅头首组织村民,撑旗打鼓燃放鞭炮,用四人抬珠珑大轿迎接汪公、太子从村里进入社坛大庙。神像上座时,鼓乐高奏,鞭炮齐响,三门铳响彻云霄。大庙天井内杀猪宰羊,后将整只猪羊披红插花架于猪羊架上。下午,斋官、头首和村里向神灵许愿赞助的人家向二神敬献供品——“琼碗”和烛炬。“琼碗”每家一行,12只;烛炬一对,重1至1.5公斤,摆在“琼碗”两端。正堂两边还有一对大烛炬,重达10多公斤,木制朱漆描金烛台一人多高。全堂点亮,烛火昼夜通明。
十七日,汪公诞辰前夕,是庆祝寿诞正日,俗称“暖生”。上午,举行神像出巡赛会。出巡队伍以三门铳为先导,每隅3支,共15支三门铳由年壮后生跑在前面冲天齐放。松明火把领头,金锣开路,4块迴避牌喝道显威。迴避牌红漆烫金,有两块刻着“肃静”、“迴避”,另两块刻着二神讳号:“敕封昭忠广仁武烈英显王”、“敕封通真三太子”。全副銮驾24件紧随其后,那是用优质点铜锡铸造的帝王御用仪仗,有日月宫扇、铜锤、斧钺等,威严壮观。接着是五隅的队伍,各有5面龙旗、3面蜈蚣幡,颜色按五行分别是:东隅为青,南为红,西为白,北为黑,中隅黄色。旗幡上都缕金织彩,绣着金龙、云彩等图案,旌旗猎猎,煞是威风。各有锣鼓全套,由五个人齐奏鼓点。专人燃放炮竹,噼啪声响个不停。五隅队伍之后是由老艺人组成的乐队,堂鼓、报鼓、喇叭、箫笛等演奏徽调曲牌和戏文。汪公、太子二神在众人簇拥中缓缓而来,二神已由平日素袍便盔更换上龙袍、金盔,端坐在四人扛抬的、精雕细缕、盘着双龙的珠珑轿里,神态威武而安祥。太子会的斋官、头首们手拎香柱,虔诚恭敬地尾随其后,护着二神。
出巡线路从社坛庙起程,沿着村外大道先到洞源河东的窑灶上村(属东隅,同一太子会),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一里多长。进村后,顺着河两岸水街,穿行于东西各巷路,家家焚香跪拜,燃放炮竹,抛撒五彩利市帘(条形及小方块彩纸),祷祝神灵护佑,祈求年丰人寿,国泰民安。游完全村,送二神回归大庙。
下午,举办祭礼,大赛琼碗。
祭礼又称礼生祭,由24名礼生分列两厢,村中年长且有威望者担任大赞和陪赞站立堂上,又有司仪、东引、西引等各司其责,礼生手捧茶、酒、三牲及香、帛等供仪,总斋官主祭。按照传统礼仪,由大赞高唱祭祀程序,司仪引导礼生和主祭进行各项祭礼程式,最后为“捧祭文者读祭文”,大赞宣告礼成。设祭时,观者倾村而出,邻近四村八社的观众也蜂拥而至,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在观看祭礼的同时,参观展出的“琼碗”。当日晚间,由村中老艺人(吹唱班)在神前吹和单唱,庆闹诞辰。深夜,尽欢而散,由太子会供应一餐八宝菜粥,到场观众都可任意取食。人们特别青睐供奉汪公、太子老爷的菜粥,因为吃了可避祸消灾,四季平安。
十八日,庆祝活动进入尾声。上午,全村出动,同样以热闹方式,敲锣打鼓敬迎汪公、太子二神回村。
农历二月十五正日,全村民众敲锣打鼓,撑旗幡、放爆竹、放硝铳,抬着汪华公像,在整个村外田间,村内街巷,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以祈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社稷平安。游行结束回祠庙后,各户村民自行提带香烛、纸炮到祠庙祭祀汪华公。
村中出门在外经商者,也都要提前回家参加这一盛会。左右邻村乃至百里以外的亲友都赶来参观,由村花朝会斋官家开数十桌招待客人。祠庙内外,人群沸腾,热闹非凡。各处货郎担、土特产小贩,也会挑着各地方食品、手工制品和小百货,及时赶来吆喝销售,增添热闹。晚上,由花朝会请来戏班演戏,并放焰火。可谓是五花八门,盛况空前。
②绩溪的接菩萨坐村。除了上述十二个村轮流做花朝会之外,绩溪还有一些邻远村庄,如云川、孔岱、横川、松树岭、上舍、黄村、大圹头、隐村、辛田、闾坑、杨溪、东村等村,在花朝过后,开始先后到汪华公轮坐香灯的村,隆重地将汪华公接请到本村,作三至五天、或五至七天的临时坐村活动。一路撑旗放炮,锣鼓喧天,并要游田间、观禾苗,谓之安民、安苗活动。沿途村民皆点起香灯举家祭拜。
接菩萨、送菩萨是这些村每年最热闹的事。人人抢着去,谁也不过不愿放弃参与这个一年一度的隆重场面。当时说法,如果接着菩萨,敬奉几天,就可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保社稷平安、六畜兴旺。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去接,往往别一村也去,而坐镇村还不甘心送去。为此,年年有争执,甚至有致人死伤事件。
所以,妇女、小孩是不准进别村接菩萨的。接菩萨时,把小孩、妇女留下,等接回来了,小孩、妇女才鸣锣放炮,打鼓助威。然后浩浩荡荡,抬进村头大庙,只是才过数日,又被另一个村接走,轮流来去,几乎整个杨溪大小村庄,都要尽一片诚心。只要不是兵荒马乱,年年都要接送菩萨。菩萨坐村阶段,村里象过节一样。上供上香的,挂彩鸣炮的,观瞻的,逛闹的,整个村庄一下沸腾起来。庙宇附近也就成了临时市集,吆喝的、卖艺的趁机活跃起来。
活动的高峰是各村约定共同送菩萨返归自己的庙,即汪村大庙。几天前村上就行动起来,准备旌旗、鞭炮、干粮,还要准备队伍的序列与确定指挥。抬菩萨是神往的,要由威望高、老成持重的人担任。队伍排列极为庄重,有开道锣,双双对对排列行进。有“肃静”、“回避”牌,还有“汪公大帝”等牌子为引。华盖下菩萨居中,前后都是旌旗招展。旗子大的,一根毛竹,撑开约两层楼高,身强力壮小伙子也要四人一路轮换。中、小各色龙虎旗,方形、三角形对称排开。每个队伍中都夹插着燃放鞭炮的人。各村自成体系,集中在一块送行。头在山巅,尾在山坳,绵延数里,沿山区石板大道款款而行。每次行进之始或路经村庄,往往先点火炮,声声巨响,震荡山谷。送行队伍与村落的鞭炮相互交织着燃放,炮音四起,硝烟阵阵,人们就知道已进入另一个村庄了。一路行走,一路爆竹声、锣鼓声伴随,使人沉浸在兴奋之中,这七八十里来回路,只是在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老家的胡氏祠堂前休息片刻,吃点干粮。队伍是那样整齐,意志是那样坚定,直到把菩萨送过大庙安了座,才自行解散返回。
③黎阳跑马祭汪华。
古代屯溪周围祭祀庙会有不少,如占川马鞍山的二月八,东临溪镇的九月九,商山的九月十三。但庙会的日期最长,项目奇特,影响较大的当属黎阳老街汪公庙祭祀活动。
黎阳的汪公庙祭祀活动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仗鼓队巡游至八月十三跑马散会,历时十三天。庙会之长是少见的。汪公庙会供奉的菩萨共有十一尊:汪公;老关帝(关羽)、新关帝(关平);三大元帅:程元帅、任元帅、赵元帅;还有钱将军、二相公(汪华次子)、八大帝、九相公(汪华九子)、先锋羊三舍人。每一菩萨都有一个会首,负责这位菩萨的行头募捐并组建一支“仗鼓队”:由一名吹笛的领队和十至二十名鼓手组成,有的会首本人兼职领队。
八月初一前,庙会的各会就委派人到屯溪各商家、富户和一般百姓家去募捐。一般店家和富户要出二元银洋,而一般百姓家都要出二角至四角不等。更有各菩萨的各种战袍、百叶凉伞,也是动员富户捐助,如1923年庙会,三门呈洪家就专为先锋羊三舍人做了棉袄、白衣铠甲、白色凉伞。作为回报,当年的庙会期间,先锋专门到洪家去一趟,为洪家驱邪赶魔、招财进宝。也正因为如此,兼任财神爷的赵公元帅的行头特别丰富,光是百叶凉伞就有五顶之多。
农历八月初一晚,十一支仗鼓队在屯溪周围各大村子过街穿巷演奏,既是庙会的预报又是募捐的过程,此过程一直持续到八月初十连续十晚。八月初九起,分别在汪公庙前的靖阳滩和九相公庙前的选班演戏三日三晚。八月十一日清晨,由扛着清道旗、敲着游锣的队伍到上下黎阳各处通知各户打扫街道,准备菩萨出游。下午,每位菩萨由各自的会首领队,由游锣、蜈蚣旗、三角旗、三眼铳、百页凉伞、仗鼓队组成的队伍进行巡游。巡游路线从上黎阳汪公庙前的靖阳滩为起点,上至高枧,下顺黎阳街而下,过老大桥,穿过屯溪老街到江西会馆返回。沿街的商店有的要放鞭炮迎接,有的捐出二块银洋。八月十三日早晨汪公庙开庙门,祭祀开始。仪式的一切活动由汪氏后裔有功名者担任司仪。祭汪公的场面威严肃穆,正殿当中安放覆盖红呢桌围宝座,换上新战袍的汪华木像端坐其上。两旁站立有二相公、九相公及三位元帅、一位将军。庙中正殿悬挂着各式宫灯,西廊排列锡制銮驾、百叶凉伞、刀斧矛锤等兵器,以及“回避”、“肃静”虎头牌。司仪宣读祭越国公文:
“维
“大清光绪某年,岁次八月十三日某某之辰,裔孙头首某某等,谨以刚鬣柔毛、清酌庶馐之仪百拜致祭於敕封襄安昭忠广仁武英圣王,暨圣嗣九位相公尊神座前而言曰:我祖忠贞,世笃六州,著保障之勋,胙豆代馨千秋隆,蒸尝之祀。大义充塞乎乾坤,仁威清宁夫海宇。引徽土永传于奕叶,福庇更深;洪川远绍乎萁裘,恩波罔极。欣逢圣诞,敬洁豆觞,日升月恒,祗承世德,于於勿替,寿山福海,共祝圣泽于无疆。伏愿灵爽式凭,千社沐无私之化雨;帝心简在,亿姓沾有脚之阳春。寒燠雨暘,征四时于咸若;魑魅魍魉,驱百邪于远方。茨梁有庆,鸡犬无惊。子母权衡,利尽东南之美;兄弟荣显,名扬海外之邦。悯兹无知,诸罪咸宥;恤我众庶,有寿必灵。惟神垂歆,介以景福。尚饗。”
祭祀活动的高潮是八月十三的“跑马”。汪公庙的北面有一大片空地,叫靖阳滩,是祭祀活动中的跑马场地。祭祀庙会中的跑马活动是这样进行的:巡游汪公、关羽、关平三个菩萨是坐轿的,后有三大元帅,还有钱将军、二相公、八大帝、九相公、先锋等共八匹马。所谓跑马,就是马夫拉着八匹驮着上述木主的马,绕着三顶轿子跑圈子。唯有九相公与众不同,要跑上九圈,而且每跑一圈后,就要脱换袍甲一件。由于跑圈象磨豆腐的动作,这一跑马活动干脆就被俗称为“磨豆腐”。“磨豆腐”是整个庙会的高潮,全场金鼓齐鸣,鞭炮震天,人声鼎沸,堪称热闹非凡,所以屯溪民谚云:“隆阜花台率口礼,黎阳跑马临溪集”。更令人称奇的是,八月十三磨豆腐,八月十二要去高枧买豆子,就是骑马的先锋和二相公、九相公一起去高枧外婆家去走一趟,付给象征性的两块银洋,买豆子到黎阳“磨豆腐”。因八月十三日后接着是中秋节,各自都有事情忙乎,所以民间有“黎阳庙会接客不送客”的说法。
黎阳汪姓人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把一场肃穆的祭祀活动,衍变成一种民俗表演。
④祁、黟两县的游太阳。
祁、黟两县的镇村立庙祭祀汪华,称他为大神。汪华有九子,各村除祀主神汪华外,尚分祀汪华各子,对其父子统称“太阳菩萨”。社景村供汪华及八灵王(华之八子),莲花塘供汪华及九相公(华之九子)。每年六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祁、黟两县交界地的镇村举行。
社景的程序是:六月十二日入庙请太阳菩萨,谓“接神”。晚,东家设供,世巫传罡斧给四跳童,操练习仪。十三日晨,抬菩萨进祠。跳童沿途挥罡斧,东家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撒五谷送神。菩萨入祠,村民跪拜,祈愿。拜毕,世巫念咒行术降神,跳童舞跳若狂;罡斧刺额流血,谓之“开天门”。置煎油大锅,将油煮沸,放入豆腐。世巫赤手入锅,先取出沸油中少许豆腐赠东家。尔后再将沸油中所有豆腐用手拨出,众人抢食,传说可免灾疫,而世巫手不灼伤。其时罡斧撞击声、鼓乐、鞭炮、傩傩之声大作。十四日社景所祀八灵王,与莲花九相公各被抬出。村民门前挂圆筒状纸伞,伞下挂鞭炮,菩萨路经门前燃炮,跳童起舞,称“跳火炮伞”,驱邪纳吉。世巫、跳童、乐工、仪仗及杂役,世代由杂姓小户佃仆充当。
此仪最初举行之目的,《四志》记载明白:“元·大德正元年间(1297年),婺、祁蝗灾叠见,祁人迎神驱蝗”。后演化为祈求“五谷丰登”之傩仪。此仪衰落较早。《四志》称:至明季已无出,民国初年“犹循而行之”。
祭祀汪华的庙原称“大王庙”,后改为“太阳庙”。一说当地念“王”,沿“阳”音。《说文解字》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大王庙称太阳庙。
⑤歙县东乡溪头镇蓝田村“游汪公太子菩萨”。
蓝田村是以叶姓为主,在歙县称蓝田“叶”。蓝田村每年两次举行游汪公太子菩萨活动,上半年固定在正月十八,下半年在稻子成熟期。主要行头是两层高约8尺、直径3尺的木雕红漆的“菩萨轿”,内置汪华及其太子塑像,其他器械。行头还有:天平铳20把(正月则以爆竹代之)、清道飞虎旗四面、龙旗两面、凉伞10把、大开锣两面、三角彩旗25面、蜈蚣幡50面,金属铸制鸾驾18种共36件、木制香案一个。仪式与前面大同小异。
⑥徽州坐庙。徽州盛行中秋前一夜“坐庙”,此庙专指越国公汪华庙,绩溪县登源村为汪华故里,故又以绩溪县为盛,以登源村为最。中秋节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携香、烛、果品至越国公庙,在越国公塑像前烧香、点烛、供果品,向汪王祈求保佑丰收,祈祷人丁兴旺,年轻的姑娘则默默地要求汪王能赐一个如意郎君。如果谁的心愿得以实现,来年坐庙,要供奉更丰盛的祭品。跪拜毕,坐在庙前赏月,也可在庙四周散步,年轻的恋人则可借此时说些悄悄话。但有一条规矩:不至天明不能散去。
⑦贵州屯堡“抬菩萨”活动。这里的所谓菩萨,实际上指的是当地人所信仰的佛、道及民间诸神,如关羽、包拯、郭子仪、汪华等等。贵州屯堡的“抬菩萨”活动以“抬汪公”最为盛行。明初征南,大量徽州籍军士入黔,汪公祭随之被带入贵州。据说,历史上安顺九屯十八堡都有抬汪公的习俗,目前只保留在吉昌屯、西屯、五官屯等部分村寨,以吉昌屯的规模、声势最大。
吉昌屯,原名鸡场屯,现有859户,3350人,有田、冯、汪、胡、陈等姓氏。汪姓始祖汪灿为汪华第三十三世孙,汪华第八子汪俊的后裔,与田、冯二姓始祖同时入住吉昌屯,后来在游泳时一同遇难。吉昌屯原与狗场屯、鲍屯共抬一尊汪公菩萨。据三屯老人追忆,原来的汪公神像是“填南”时从徽州府休宁县梅林街直接迎来的,为三屯公祭。每年正月十八汪华生日那天,由上年迎回汪公的屯把神像送至三屯交界处的十八场,由另一屯接走,依次循环。相传,清末兵乱,三屯都想自己来保护神像,结果反而把神像及用具分抢为三份:鲍屯抢走神像,狗场屯抢走旗伞仪仗,吉昌屯抢得神像肩舆。自此以后三屯各自补全神器,独立祭祀。
吉昌屯的汪公庙地处村中心,原为大佛殿。上方为一小型戏台。戏台后面为汪公殿,高踞数级台阶之上,神像端坐于正殿神台之上。前有四根立柱,悬挂汪公神联。从汪公殿侧面的通道可达后殿,即大佛殿,供奉三世佛和观音、目连菩萨。不同属性的神佛共处一庙,反映出当地村民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和泛神观念。
改革以后恢复的“抬汪公”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八进行。“抬汪公”活动由村中百姓选出的11位大公无私、办事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十八盛会筹备组”,专门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迎神活动隆重、严肃。迎汪公活动在正月十七日就已开始了,在村头寨尾、大街小巷,遍插彩旗搭彩门,寨中心有戏台,戏台不远是汪公庙。清晨,汪公庙内鼓声锣鸣,传告汪公出巡,接着各大姓(居住在吉昌在的其他姓氏)经“拈阄”排出顺序。将宰好的大肥猪披上大红花,插上红烛。然后赶往汪公庙。公祭毕,于庄严肃穆中,邀请汪公入舆。然后开始表演。中午时分,各腰队、秧歌队、彩车队等陆续进入场子。人们认为,汪公出巡,能够消灾解难,风调雨顺,此时,鞭炮齐鸣,人声鼎沸,观者如潮,前呼后拥,祭祀人数,多则几万。汪公出巡经村户各家、田坝、坡地至溪流边、山脚下,在人声歌舞海洋中,屯堡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快乐和吉祥,屯堡文化无愧为“明朝江南民俗之天然博物馆”。
汪公祭祀原本盛行于徽州及周边地区,入黔军士中的徽州籍军士把汪公信仰带到贵州也可以理解,但安顺地区的军士来源非常广泛,何以他们也接受汪公信仰,接受抬汪公呢?这与抬汪公活动中日渐增加迎春、文艺、商贸等活动有关。入黔移民基本上是汉人,文化相通,习俗相近,而且都是背井离乡,心理上有共通之处。因而当一地开展抬汪公活动时,临近汉民很容易接受并参与其中,使之成为大家共同的节日。从宗教学角度来讲,一种宗教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必须走世俗化的道路,将其宗教活动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当中。抬汪公活动得到广泛认可,正是因为围绕它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与普通屯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祭品——“赛琼碗”——徽菜
徽菜的雏形是庙祭中的供品。这些供品,最初只是一些农家小菜,随着汪氏子孙的繁衍壮大,以及其他姓氏对汪公敬仰气候的形成,徽州各邑各社在汪公庙、太子庙的祭祀敬神活动逐渐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人气旺供品多了后,祭祀活动变成了祭品的展览,单纯的庙祭活动变成社祭、村祭,祭祀形式也由悲悼转为喜庆,祭品的“品偿”也演变成“赛琼碗”等民间竞技活动。年复一年赛琼碗活动的结晶便是徽菜的雏形,再经过徽商的精心打造,形成了独特的徽菜菜系。
绩溪的百姓于每年的正月十八,也就是“汪公大帝”的诞辰日起,举办“花朝会”。家家户户挂灯结彩,杀猪宰羊,撑旗迎神,制琼碗,摆供献,以丰富的祭品祭祀“汪公大帝”。琼碗越摆越多,后来就形成了传承至今的民俗活动“赛琼碗”。
“赛琼碗”活动是当地各家各户在烹饪技艺上大显身手、一比高下的大好机会。这些精心制作的菜肴色彩斑斓,色、香、味俱全,充分展示了徽菜的文化内涵和迷人的魅力,也为徽菜菜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绩溪县十四都西坑村的花朝会上的“赛琼碗”活动最具特色。
十七日下午,举办祭礼,大赛琼碗。在观看祭礼的同时,参观展出的“琼碗”。“琼碗”本为供品,因其冠冕艳美,富丽多彩,如琼似玉,故名。观众一边欣赏琳琅满目的琼碗,一边品评其技艺的高下,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是谓“赛琼碗”。
琼碗摆在大案桌上(名琼碗台),案桌由6只长约8尺、宽4尺的大桌拼成。神像前顺次摆着清茶、美酒、糕点、三牲(猪、鸡、鱼)。再前是一行行琼碗,排成24行,每行12只,共288只。都是选用大号描金画彩的景德镇细瓷碗,碗沿贴上金箔或彩纸,盛着各色供品。这些佳美供品皆为乡间徽厨高手艺人精心制作。有用多种土特产、山珍、海鲜为原料烹制成各色菜肴食品:用全鸡、全鱼、全鸭制成“丹凤朝阳”、“鱼跃龙门”、“芙蓉香鸡”等佳肴;用猪尾、猪耳、猪内脏、火腿、香肠、肉松、皮蛋配以青红丝制成花色冷盘;用金针菜饰成菊花,香菰做成睡莲,瓜子仁、冬笋片、豆腐皮等配以翠绿芫荽、菠菜制成梅花、牡丹、月季等花卉;用海参、乌贼、对虾、海蟹、海蚌和海带、紫菜等组成水晶宫八宝图;用面粉制成“蟠桃献瑞”、“福寿(佛手)满堂”、“和合利市”、“年年如意”等寓意吉祥的花色细点。这些菜肴细点,荤素兼备,造型悦目,色香俱全,体现出徽菜特色和徽厨的高超技艺。列展的还有土艺人设计制作的工艺品和花鸟盆景:如以稻麦五谷排列组合成各种花色图案,象征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将十多种作物种子温室催芽,精心育成多彩的作物幼芽,呈现生机勃发,春意盎然;将彩色纸粘绷于碗口,制成鼓形,把麦秆剪成碎段,染成五彩,用浆糊将彩色麦秆粘于鼓面,组成龙凤、八宝(又称暗八仙)等图案;或在鼓面上用蜂蜜书画上花边和字撒上黑、白芝麻,显现出花边图案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年丰人寿”、“金玉满堂”等吉祥语;以松、柏、梅、竹、兰草、藤萝、树桩等设计成“松柏同春”、“岁寒三友”、“竹报平安”、“幽兰吐瑞”等花木盆景;以飞禽小兽制成“百鸟朝凤”、“喜鹊登梅”、“松鹤延年”、“百福(蝙蝠)呈祥”、“松鼠葡萄”等翎毛小兽盆景。件件匠心别具,惟妙惟肖。只只琼碗都是特色徽菜的展示,也是朵朵绚丽精美的民间艺术之花。
三、祭祀仪式——原生态徽戏——徽剧
早期的徽州人主要是祭祀汪华的,后来发展为各种庙会,但始终已祭祀汪华为主,可以说汪华庙会是徽州庙会的代表。庙会是一种娱人娱神的聚会,如“花朝会”、“太子会”是徽州人为纪念地方神汪华和他九个儿子而进行的活动。祭祀形式有焚香跪拜、游庙游街,表达对祖宗的一种敬意,寄托哀思,发泻情感。祭祀表达的内容与先人的功德、传说神话、农业生产等有关。庙会由简单的仪式逐步向肢体语言发展,由无声向有声唱腔发展,由缅怀、哀悼向娱乐发展,由单纯的仪式向丰富的思想内容发展,由单一的形式向鼓乐发展,于是庙会中出现了傩舞、舞回、跳神、杂技、玩耍等徽戏的原始形态,我们可以从贵州屯堡的“土戏”中看到明初徽州原生态徽戏的影子。
随着徽商文化的进步,这些原生态祭祀仪式逐渐发展为徽剧。
参考资料:
1、汪承兴《在越国公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汪兴吾《徽州的太阳——汪华》、《汪华文化初探》、《关于汪华的传说》。
3、汪心源民国二年纂《桐西三安汪氏宗谱》等多部汪氏谱牒。
4、《礼记》、《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5、弘治《徽州府志》、《休宁县志》、《绩溪县志》、《篁墩文集》。
6、茆耕茹《安徽祁门县的〈游太阳〉》。
7、白启寰等著《安徽名胜楹联大观辑注》。
8、童宝刚《古城岩里话汪华》。
9、方利山《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隋唐歙州汪华玉议》。
10、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
11、方静《关于徽州学的新思考》。
12、陈瑞、方英编《徽州古书院》
13、汪道显《关于汪华的历史考辩》。
14、汪柏树《新安之神、靖民之神》。
15、江志伟《徽州的满汉全席·赛琼碗》。
16、《故园徽州网》耘田农夫《社·社日·社屋及汤口河东社屋壁画》。
17、《汪氏宗亲网》上《屯堡社会调查报告》、《纪念汪华的盛事记实》、《黎阳老街上的汪华祭祀活动》等有关文章。
|